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 社会综合体。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区域空间结构中一般表现为岛状的是( ) A农业 B城市和工业 C城市群和工业区 D交通运输线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格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故选 C 考点: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 相关部门对转移到同一地区的某一工业部门吸引因素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图完
2、成下列小题。 【小题 1】这类工业部门可能是( )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服装企业 D制糖工业 【小题 2】这类工业部门进行产业转移的方向最有可能是( ) A从河南到山东 B从上海到安徽 C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 D从辽中南工业基地到京津唐工业基地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土地、劳动力等成本相对较低,且在各投入要素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故选 C。 【小题 2】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廉价劳动力,应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故选 B。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
3、题。 【小题 1】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航运和发电 B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C防洪和灌溉 D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小题 2】下列对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制定的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 B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因此只开发了水电 C田纳西河流域利用丰富廉价的电力吸引了耗电量大的纺织、服装工业 D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由于未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图中,水资源的结合开发处于中心地位。故选 D。 【小题 2】图示田
4、纳西河流域制定的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在内的综合开发方案。故选 A。 考点:田纳西河综合治理与 开发。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 12月至次年 4月降水较多 【小题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1 2月 B 4 5月 C 9 10月 D 11 12月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中显示田纳
5、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地形为山地,因最冷月均温高于 0 ,当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 12月到次年 4月,故选 D。 【小题 2】水库应在雨季到来之前为蓄洪留出库容。故选 C。 考点:气候类型图、流域简图判读 下图为 2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洞庭湖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洞庭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上游砍伐植被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围湖造田 流域内降水量不断减少 A B C D 【小题 2】这种变化可能导致( ) A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库区蒸发量加大 C洞庭湖湿地的功能完全丧失 D水量减少,湖水盐度增加 答案:【小题 1】 B
6、【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洞庭湖湿地面积大幅萎缩。其原因主要有自然、人为两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有上游山地水土流失,泥沙入湖淤积;人为原因主要有上游山地植被破坏,入湖泥沙大增、围湖造田等。故选 B。 【小题 2】洞庭湖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选 A。因湖泊面积缩小,蒸发量减少,湿地的功能减弱并非消失,洞庭湖是外流湖,不会因湖泊萎缩导致湖水盐度增加。故 B、 C、 D错误。 考点:湿地的作用及意义。 a为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图 b为齐齐哈尔降水量及流经该地河流径流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7、( )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 B C D 【小题 2】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 A 1月至 2月 B 3月至 5月 C 6月至 9月 D 10月至 12月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世界最大的芦苇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因地势低洼积水形成,地下水水位高。故选 A。 【小题 2】湿地对当地环境调节作用最强的时期,应该是湿地面积最大的雨季,故选 C。 考点:湿地的作用及意义。 下图为中国电力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8、1】下列关于我国电力流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B都是我国能源资源缺乏地区 C都属于我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D都是工业发达、对电能需求量大的地区 【小题 2】下列对电力流入地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缓解了流入地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 有助于改善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调整了流入地能源消费结构 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电力流入区主要有川渝、华中东四省、华东、广东、京津冀豫、辽宁等地,电源基地包括国内和国外两部分。故选 D 【小题 2】题目要求对电力流入地的影响,因此对沿线的影响不
9、符题目要求。故选 A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影响。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小题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信息可发现降水时
10、间越长、降水强度越大,植物密植物截留总量越大。故选 C。 【小题 2】植被茂密,茎叶茂盛,水土保持效果越好。夏季黄土高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冬秋季植被枯萎,水土保持效果差。东南丘陵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林,春季降水强度小,植被水土保持毅然效益最好。故选A。 考点:水土流失、地理信息图判读。 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河西走廊 石漠化 B黄土高原 盐渍化 C云贵高原 沙漠化 D江南丘陵 红漠化 【小题 2】我国实施的 “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治水蚀荒漠化 B防治风蚀荒
11、漠化 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表现不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缺水出现沙漠化、南方丘陵红壤分布区因水土流失出现红漠化、云贵高原因水土流失石灰岩裸露出现石漠化、华北平原低洼地区因不合理灌溉出现土壤盐渍化。故选 D。 【小题 2】我国 “三北 ”防护林是全球最大的生态保护工程。因地处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主要预防风蚀荒漠化。故选 B。 考点:荒漠化成因、表现及治理。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蓄水拦沙 A
12、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保护和恢复植被,防止植被破坏,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耕作制度,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故选 C。 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 理。 下列产业中,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对应的
13、是( ) A蔬菜加工业、采掘业、电信业 B园艺业、建筑业、餐饮业 C奶牛饲养业、运输业、电影业 D棉花种植、纺织工业、建筑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题目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园艺业、奶牛饲养业、棉花种植业;属于第二产业的有蔬菜加工业、采掘业、建筑业、纺织工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有电信业、餐饮业、电影业,故选 B 考点:三大产业的划分 下图为我国台湾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D产业比重波动
14、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示时间大体划分为二个阶段: 1965年 -1990年间第一产业呈波动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变化不大,此阶段为台湾工业化阶段; 1990年 -2000年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 10%,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快速上升趋势,到 2000年第三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 60%,在此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此时台湾省的经济达到较高的水平,故 A正确。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中,图中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但因经济总量变大,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其实是增加的。故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2015 学年 河南省 焦作市 上期 学业 水平 测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