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常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常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常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常州市七校九年级上学期 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划线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2分) 坚守并不意味着 g( )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所谓竞争,其实比的并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的 韧 ( )性。如何不去为了别人而 邯 ()郸学步、别出心 ci( ),而是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 cu( ),这才是最重要的求生之路。 (摘自吴门昆曲六百年,有删改) 汉字 注音 答案:故(固),裁,萃, rn , hn。 试题分析: “固步自封 ”中的 “固 ”的意思为 “原来的 ”,不能写成读
2、“g”的一些同音字。 “韧性 ”的 “韧 ”读为 “rn”,不能读为 “wi”,出现一字读半边的现象。 “邯郸 ”中的 “邯 ”读为 “hn”,不能读为 “gn”。 “别出心裁 ”中的 “裁 ”,意思为 “安排取舍 ”,不能写成读 “ci”的一些同音字。 “出类拔萃 ”中的 “萃 ”的意思为 “聚集 ”,不能写成读 “cu”的一些同音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认知能力。 点评: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除了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在认读汉字时,注 意多音字,在书写汉字时,注意同音字,最主要的就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下面这段新闻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不得超过
3、 5 处。( 4分) ( 1)换用号: ( 2)增补号: ( 3)删除号: ( 4)调位号: 过去,我们对城管执法的印象几乎与血泪四溅、冷酷无情的 “暴力 ”等同,但近来,城管执法创意频出, “微笑执法 ”、 “辩论执法 ”、 “围观执法 ”、 “眼神执法 ”、“静默队列式执法 ”、 “铁桶阵执法 ”、 “举牌卖萌执法 ” 似乎想用一种新型的执法形式,改变人们对城管执法的根深蒂固。城市管理的任务繁重,矛盾众多。但是 ,这些执法形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威慑式执法、是一种冷暴力,所起到的 “温柔 ”执法效果,也是基于人们对城管暴力原型的害怕,是不可能阻止人们从根本上对城管印象的。 答案:( 1) “
4、根深蒂固 ”后加 “的偏见 ”或 “的看法 ”;( 2)删除与中心无关的一句 “城市管理的任务繁重,矛盾众多。 ”( 3) “是一种威慑式执法、是一种冷暴力 ”中的顿号改为逗号;( 4) “阻止 ”改为 “改变 ”;( 5)把 “从根本上 ”换到 “阻止 ”的前面去。( 4分。每处 1分,其他改法合理也可。) 试题分析:( 1)缺少成分,在 “根深蒂固 ”后加 “的偏见 ”或 “的看法 ”;( 2) 这段文字讲的是我们对城管执法的印象, “城市管理的任务繁重,矛盾众多 ”这一句与中心无关,应该删去;( 3) “是一种威慑式执法 ”与 “是一种冷暴力 ”共用了“执法形式 ”这个主语,之间应该用
5、“逗号 ”;( 4)语序颠倒,把 “从根本上 ”换到“阻止 ”的前面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病句、标点符号正误的能力。 点评: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标点符号有许多种特殊用法,比如 “法律条文 ”必须要用书名号,倒装疑问句的问号必须放在句末,在并列词语后有语气词用逗号等,需要我们 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并加以运用。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
6、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选择题 选出对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3分) 【 】 A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几十块钱,从此他就有了 “骆驼祥子 ”的外号。 B虎妞是个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其父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 C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
7、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再次破产了。 D虎妞真的怀孕了,祥子就拼命拉车干活赚钱,结果跌伤病倒,竟把虎妞的积蓄也用光了。虎妞由于难产死去,为了置办虎妞丧事,祥子 只得向刘四爷要了些钱。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中的 “跌伤病倒 ”应为 “劳累病倒 ”, “祥子只得向刘四爷要了些钱 ”应为 “祥子只得又卖掉了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以及课文内容的表述能力。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
8、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文后题目(共 13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 的鸟
9、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小题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3分) 画面名称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白鹭钓鱼图 和谐自然 枝头闲立 悠闲舒适 白鹭晚飞图 黄昏低飞 【小题 2】文中划线句中的 “它 ”是不是在 “望哨 ”?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3】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 “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
10、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请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4分) 【小题 4】 “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3分)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泥 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 (京郊日报) 答案: 【小题 1】 画面名称 画中形象 画面特点 水田钓鱼 白鹭 望图 生机勃勃
11、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小题 1】 “心怀对平凡之美的向往和热爱 ”、 “热爱自然 ”或 “认为点滴平凡中也有美 ”。 “仔细观察 ”或 “静心体悟 ”。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第 5段, “白鹭在河边钓鱼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专门为白鹭设计的,一切显得那样和谐自然 ”。文章第 6段 “清晨时分,白鹭站立在树枝上悠闲的站立着,显得那样舒适、悠然。文章第 7段 “白鹭在黄昏时分低低的飞翔,让寂静的乡村添上一抹活力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意象来概括,比如本题, 5、 6、7小节描写的意象是
12、“白鹭 ”,那就要围绕 “白鹭 ”来概括其在水田里、树梢上、黄昏时分的具体表现,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小题 1】试题分析:白鹭应该不是在放哨,因为 “悠然 ”的神态与 “望哨 ”的警惕、紧张不吻合,文章要歌颂的不是它的铿锵之美;从句式看, “人们说它是 ,可它真是 ” 的句式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首先是总体把握课文,达到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以及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阅读行为看,经过对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致更完整、深
13、刻地理解文章全貌。 【小题 1】试题分析:这篇 散文语言非常精彩,极其简练,很有特色。示例一:“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一句运用两个结构整齐的偏正短语,句式整齐而又优美,并用 “色素 ”“身段 ”“一切 ”三个词高度概括了白鹭色泽、体形结构的美;示例二: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这句话通过对仗手法的运用使句子读来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运用几近文言的语言使句子表达更为简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味文章精彩语句的能力。 点评: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 从词性的活用、色彩的变化
14、、句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意义,并从进行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 【小题 1】试题分析:作者把白鹭写的如诗如画,就是在于他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结合材料也能寻找出一些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的一些方法:( 1)心存对生活的热爱,( 2)投身于大自然中,( 3)用心的感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分析链接材料的能力。 点评:根据文章内容分析链接材料,首先要了解链接材料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阅读蔚岚的月光今照菊花台,完 成文后题目。(共 13分) 国学和周杰伦,两者搭界吗? 从歌曲菊花台可见一斑,几百字的歌词中,处处凝结中国
15、元素,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而另一曲青花瓷,则是一幅江南泼墨山水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犹如绣花针落地 ”。回首周杰伦的成名作,东风破将军本草纲目发如雪,大半与古中国的意象有关。他以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 ”做引,以 “牡丹、宣纸、宋体字 ”入画,追问着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吐词不清,又郑重其事,以最时髦的方式 “复 原 ”了旧河山。 由此引发的潮流,令人惊叹。很多年轻人,之前对国学漠然视之, “所谓中国风,不就是画着脸谱的戏曲唱腔,孔孟之道,太极八卦,四书五经,或一套刚猛的少林拳吗? ”可因为周杰伦,他们爱上了
16、国学,发现了流行音乐深藏的 “五千年的精髓和传承 ”。而 2009年初在成都举行的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干脆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考题: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有什么语法错误? ” 不仅是周董。流行偶像林俊杰的曹操,胡彦斌的诀别诗,无一走的不是 “复古路线 ”。台上轻轻唱,台下高 声和。都是年轻的面孔,眼神稚嫩而投入,叫你动容。 是好是坏?争论者分成两派:一派认为 “媚俗 ”,把 “国学 ”低俗化了。另一派则认为 “刚刚好 ”, “阳春白雪 ”早就该和 “下里巴人 ”联姻,青少年不感冒,国学怎么可能兴旺得起来?对这个问题,方文山(台湾金牌词人)这么看: “自五四
17、运动词诗彻底分家后,新诗基本上已经成为纯文学的一员,极少与旋律产生互动。而歌词则完全依附于音乐发展,词意不再讲究文学性。这次将歌词知识化的举动,应该是流行歌词首度对国学领域作较为整体的显著贡献吧! ” 在内地,长期以来国学与流行音乐,被有意无意地 分隔。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其实,如今高高在上的诗经也曾是 “歌集 ”。古代的高人雅士,从不讳言 “诗 ”可以 “歌 ”,苏轼的水调歌头,柳永的雨霖玲,都是写来唱的,传播得越远越成功,至于 “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 ”,简直就是最高的赞美了。而近现代, 1915年李叔同写下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哀而不伤,一时传唱。
18、但它也是古典 “诗歌 ”的 “绝唱 ”。1920年,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摩登的意象开始替代 “长亭 ”“古道 ”走上 “歌 ”的殿堂。 在内地,一沉默便近 90年。而在香港、台湾,一直 “文脉未绝 ”。古典诗词与流行文化的分野,没那么大,二者互相嵌入,彼此滋养,焕发勃勃生机。著名华语作家金庸、梁羽生、琼瑶,很多时候直接以词牌名标注小说的章回。 对此,内地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思忖如何让国学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教育部一位分管语言文字的司长曾表示: “现在有些地方诵读国学经典要求学生穿古装,甚至手拿戒尺摇头晃脑,太拘于形式了。我们正考虑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让中小学生传唱,
19、这样做是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 秦时明月汉时关,月光今照菊花台。古老庄重的国 学,要善于借力时尚轻便的方式做好传播。要知道,年轻人喜欢素坯为胎的青花瓷瓶,也喜欢瓶身上花纹曼妙的牡丹花。 (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说说菊花台等 “中国风 ”歌曲中包含哪些 “中国元素 ”。( 2分) 【小题 2】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说说为什么当今很多年轻人对国学没兴趣,甚至 “漠然视之 ”。( 2分) 【小题 3】仔细阅读下列选项,找出符合文意的一项。( 2分) 【 】 A作者认为,周杰伦之所以受年轻人追捧,完全是他的歌词吸引人。 B北大、清华独立招生考题中,把青花瓷的歌词作为
20、考题,表明在批判周杰伦的歌词。 C专家认为,国学没落主要是因为教育者太拘泥于形式了。 D流行歌曲对国学领域的显著贡献是把音乐旋律与词意的文学性结合在了一起。 【小题 4】联系全文,简述标题 “月光今照菊花台 ”的含义。( 3分) 【小题 5】读了本文,请围绕 “国学与时尚 ”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作者展开讨论。( 4分) 答案: 【小题 1】包含:词的韵味、泼墨山水画的意境、中草药的名称、中国特有的花卉、工艺品、词牌名等。 【小题 1】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学就是画着脸 谱的戏曲唱腔,孔孟之道,太极八卦,四书五经,或一套刚猛的少林拳。这些与他们生活的时代联系不大,甚至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格格不入。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常州市 九年级 学期 12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