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 宁静的山是心灵的绘画,宁静的水是灵魂的诗篇,宁静的夜是精神的书籍。 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问世以来,人们都被告知她的微笑如何富有魅力,而我更欣赏的则是她的那份 (恬适、豁达)和宁静。 美妙的音乐在不宁静中使人进入宁静,卓越的雕塑在宁静中使人变得不宁静。 宁静是一种伟大孕育的结果。 有了金钱你就幸福了吗 不见得,你可能为了爱情而苦恼。 。有了权力你就惬意了吗 不见得,你可能为了上司的脸色而不安。 然而, 如果你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宁静最
2、大的好处是 (超然、淡然)。 宁静是一种境界。 【小题 1】文中的 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 2分) 【小题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小题 3】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仿写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答案: 【小题 1】( 1)恬适 超然 【小题 2】你如果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就可以比较超脱地看待一切,就能够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小题 3】符合语境就可以,例如:有了荣誉你 就幸福快乐了吗?不见得,你可能为了友谊而伤感。 【小题 1】 试题分析: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
3、用词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规范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中的病句。具体表现为:这里是词语语序不当。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3】 试题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
4、题,(不超过 15字)。( 2分) 都市晨报讯(记者 王瑜珩)昨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 2月 25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的第七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暨第十届中国武术协会换届会议上,徐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 “全国武术之乡 ”称号。这是继河北沧州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城市。 徐州武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有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自己独特的武术流派。据庄子在刻意篇中的记载, 4000多年前,徐州人彭祖首开中华养生气功之先河,所以,徐州是中华武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自秦末以来,徐州武术更是英才辈出,独秀华东,至今传承不衰,雄风犹在。 据不完全统计,徐州民间的武术拳种有 37种之多
5、,其中不乏彭祖养生气功、徐氏北派少林拳、大洪拳三晃傍、梅花拳、小八极拳等优秀地方拳种。目前,全市各类武术馆(校)、辅导站点达 1600余个,每天坚持习武健身的市民近 210万人,市武术 运动协会注册的个人会员达 11000余人,先后有 69人次获得国际武术比赛冠军。 答案:徐州市(我市)获得 “全国武术之乡 ”称号。(字数超过扣 1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新闻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 “徐州市获得 “全国武术之乡 ”称号 ”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 选择题 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匀 称 (chn)驰 骋 (chng)决 别 ( ju)粗制滥造 B 勾 当 (gu)醇 朴 (chn)谮害 ( zn)心无旁骛 C 濒 临 (bn)雾霭 (i )拮 据 ( j)题纲挈领 D 缄 默 (jin)媲 美 (p)伎 俩 (ling)义愤填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诀 别 ( ju)”; B中应是 “淳 朴 (chn)”; C中应是 “提纲挈领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姑苏看水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
7、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 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
8、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 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到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
9、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 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 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 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沧浪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 “可以复衣天下 ”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
10、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 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
11、吊的足迹。但在 “人定胜天 ”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 “以粮为纲 ”,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 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 ”,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 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小题 1】第一段中 “惧怕 ”指什么 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 3分) 【小题 2】 “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
12、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 ”,从下文来看, “不同 ”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小题 3】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 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 【小题 4】请用下面文字中使用的写景方法描写家乡徐州的一处风景,字数不少于 60字。( 3分) 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 答案: 【
13、小题 1】 “惧怕 ”指北方人对江南湿漉漉的生活环境不适应( 1分)。引起下文对姑苏水的描述与评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分)。衬托出姑苏水独特的魅力( 1分)。 【小题 2】 姑苏之水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 1分) 姑苏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 1分) 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 ( 1分) 【小题 3】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汽笼罩的江南比作戴着纱巾、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的女人( 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江南水乡湿漉漉的特点,( 1分)表达了作者对江 南水乡的喜爱赞美之情。( 1分) “浸润 ”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姑苏之
14、水对人的气质慢慢渗透影响的过程( 1 分),也表现出江南人气质的温柔( 1分)。 【小题 4】略。(抓住徐州景物特点,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或侧面衬托的手法去描写景物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开篇一般有引起下文,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 “惧怕 ”指北方人对江南湿漉漉的生活环境不适应。引起下文对姑苏水的描述与评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衬托出姑苏水独特的魅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
15、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应抓住下文语段的中心句来组织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 1)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 。类型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答题方法:( 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修辞之美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
16、分析。 句式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哲理之美 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内容之美 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种题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niiu”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
17、份堪称 “革命性 ”的个性化报纸 “niiu” 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份报纸的内容可以在网上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量身定做,并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纸张形式印刷出来,还能像传统报纸一样投递到户。 一切很简单:订户 只需在第一天下午两点钟前登录 “niiu”的网站,从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国内外部分报纸和网站 )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交后系统将自动排版。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处理印刷,连夜生成一份独一无二的 l6 页彩版日报。这无疑就像素来只供应固定套餐的食堂开始提供菜式丰富的自助餐一样令人兴奋。翌日 8时许,订户就可以一边翻阅自己 “主编 ”的报纸一边享用早餐了。 仅仅 30天, “niiu”就吸引了超过
18、 1000人上网订阅 ,远超预期。 “niiu”作为一个跨越两种媒介形态的互动产物,既可被视为纸质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也可被视为网络媒体的大胆试 水。 “niiu”的成功说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可以超越竞争与对抗,做到互补共赢。 “niiu”的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充分利用了纸质媒体的优势,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时常被人批评缺乏公信力,而“niiu”的合作伙伴 多 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报纸,使其内容得到保障。 “niiu”的内容供应商依据其被选择的内容数量获取利润,从而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 “隐形 ”发行量。这种网上发行还促使传统媒体在提升新闻品质上更下功
19、夫,增强竞争力。此外,传统媒体还可以通过分析 “n iiu”订户选择文章 的偏好,辅助调整报纸的内容定位。第二,这种新的形式开拓了纸媒的潜在阅读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并带动了 “网际 ”印刷。 “niiu”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生事物,这种新形式为重构报纸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广告商而言,个性化报纸使他们有可能实现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广告投放,使广告效益最大化。 “niiu”还实现了网络媒体与印刷行业之间的新合作,推动 “网际 ”印刷技术的发展。 利用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读者更大权利,让读者参与到报纸定制中来,既旧又新的 “niiu”给了我们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徐州市 九年级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