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江苏无锡东林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解释古文加点字( 4分) 板 印书籍 矫 首昂视 两 股 战战,几欲先走 同舍生皆 被 绮绣 答案: (4分 ) 用雕版 举 大腿 同 “披 ”穿着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这里 “板 ”名词用作状语; “被 ”通假字 同 “披 ”穿着。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选择题 依次填入依次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
2、句子或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侗族人有一个特殊的成人仪式:滚泥巴。 5岁时,由母亲牵着去滚泥巴,孩子从田间的这头滚向另一头, 。 10岁时,由父亲领着去滚泥巴, 。 l5 岁时,由祖父领着继续滚泥巴, 。侗族孩子明白,在这个世间,母亲可以给我 ,父亲可以给我 ,祖父可以传授我 ,但人生的道路最终靠自己去摸索,生活才是最好的导师。 田间的另一头却空无一人,孩子滚到尽头后,要自己走路回家 那头有父亲接着 田 间另一头则是祖父 帮助 经验 关爱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学生观察句子
3、间的照应关系,选择贴切的句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 见异思迁 的灵活性。 B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 推陈出新 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C 玉不琢不成器 ,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 一纸空文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 “见异思迁 ”贬义词,这里与语境不符; B中 “推陈出新 ”是褒义词,这里不合
4、语境; D中 “一纸空文 ”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这里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A作 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六一 ”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心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能否杜绝 “到此一游 ”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中关联词语误用,应是 “许多年轻人虽然已经
5、长大 ”; C中句式杂糅,应删去 “也让人叹为观止 ”; D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 “是否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 4分) 黑匣子 空难事故发生后,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那就是被誉为空难 “见证人 ”的黑匣子。 黑匣子是飞机专用的电子记录仪器,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仪。它能将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况、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格林威治时间,还有飞机系统工作状况和发动机工作参数等飞行参数都记录下来。另一种是座舱话音记录仪。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线电通话记录器,可以记录飞机上的各种通话。需要时黑匣子能够向调查者提供飞机出事
6、故前各系统的运转情况和机上人员的各种对话,为事故分析提供依据。 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 能在 1100摄氏度的火焰中经受 30分钟的烧烤,能承受 2吨重的物体挤压 5分钟,能够在汽油、机油、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 。总之,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安然无恙。 其实,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为了便于人们搜寻,它被涂上了鲜艳的桔黄色。也许是人们觉得它里面存储的信息对飞机事故的鉴定意义重大吧,所以使用了这样一个非常神秘的名字 “黑匣子 ”。 【小题 1】 阅读选段 的内容,请给 “黑匣子 ”下一个定义。( 2分)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7、( 2分) 答案: 【小题 1】 (2分 ) 黑匣子是记录飞机的飞行数据及座舱话音的专用的电子记录仪器。 【小题 2】 (2分 )列 数字( 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黑匣子绝热防冲击的特性( 1分)(或说明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安然无恙的特性)。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 /事理。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这里概括为黑匣子是记录飞机的飞行数据及座舱话音的专用的电子记录仪器。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8、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13分) 枕边的夜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 掠 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 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
9、,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 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
10、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 “咀嚼 ”,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 “食粮 ”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 “子建 ”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 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 “恨人神之道殊兮 ”,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
11、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 。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
12、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 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一段加点的 “掠 ”字用得十分奇妙,请作具体分析。( 3分) 【小题 2】文章第 段作者为什么要着意刻画夏天和冬天的窗外之景?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3】文章第 段,作者说 “有一
13、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 ”。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古诗词是 “一个永不破碎的梦 ”?( 3 分) 【小题 4】本文最后一个语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掠 ”巧妙地间接点题( 1分);形象地表现了读书之多( 1分),读书之乐( 1分)。 【小题 2】( 3分)交代了读书的氛围( 1分),烘托了读书的惬意之情( 1分),也表现了作者对阅读的喜爱( 1分)。 【小题 3】( 3 分)( 1)古诗词让作者对 “个人生活遭遇的变故 ”有所感悟。( 2)古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 3)伟大诗人的诗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14、(每点一分) 【小题 4】 4分)结构上呼应标题( 1分),收束全文( 1分);内容上升华文章主题,再次强调读书能滋润心田给人以美妙的感受( 1分),表现了作者对阅读的喜爱之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 1)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这里 “掠 ”巧妙地间接点题;形象地表现了读书之多,读书之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作用通常有:推动推动情节 发展;渲染一种气氛;烘
15、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学生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分析。这里是交代了读书的氛围,烘托了读书的惬意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阅读的喜爱。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此处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来进行理解,古诗词让作者对 “个人生活遭遇的变故 ”有所感悟。古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伟大诗人的诗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考点:理 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
16、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结构上呼应标题,收束全文;内容上升华文章主题,再次强调读书能滋润心田给人以美妙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阅读的喜爱之情。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4分) 在这个世界上,浮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往往为了追求名利、权势、 地位等身外之物,急于求成,把不该缩短的过程缩短了,甚至想到什么就想立马得到。因此,在这个过程里,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等行为就应运而生,更有甚者,为此铤而走险。 在这些浮躁面前,我们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江苏 无锡 林中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