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2-1994(条文说明)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SL 62-1994(条文说明)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62-1994(条文说明)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7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94 条文说明目次编制说明.40 1 ,总贝u. . . . . . . 42 2 灌浆材料、制浆和灌浆设备.452. 1 灌浆材料和浆液 . 45 2.2 制浆. . 49 2.3 灌浆设备和机具. 50 3 坝基岩石灌浆.52 3. 1 一般规定.52 3.2 钻孔.54 3.3 钻孔冲洗、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56 3.4 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59 3.5 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60 3.6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63 3.7 孔口封闭灌浆法. 65 3.8 特殊情况处理.68 3.9 工程质量检查704 水工隧洞灌浆.
2、73 4. 1 一般规定. . 73 4.2 固填灌浆.74 4.3 团结灌浆. 76 4.4 钢衬接触灌浆. . 79 5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81 5.1 一般规定. 81 5.2 灌浆系统布置.825.3 灌浆管路和部件的加工与安装.85 5.4 灌浆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87 5.5 开始灌浆前应进行的工作.89 5.6 灌浆施工.91 5.7 特殊情况处理.945.8 工程质量检查.95 5. 9 岸被接触灌浆.966 竣工资料和工程验收.98 编制说明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DJ 210-83) (以下简称83灌规)已经执行了8年。在此期间,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水工
3、建筑物水泥灌浆在灌浆机理、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另外,六五和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中,有关水泥灌浆技术方面也有很多成果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些新技术、新成果,进-步提高水利水电灌浆工程的质量,有必要对83灌规进行修订。1991年10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以建技(1991)25号文向国内120多个单位征求对83灌规的修订意见。1991年11月,原水利部水工程技术咨询中心受水利部建设开发司的委托,在北京主持召开了83灌规修订大纲讨论会,研究并确定了修订大纲。水利部建设开发司以(1991)建技便字第29号文决定,由水利部水工程技术咨
4、询中心为主编单位,主持修订工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主编单位邀请了三个单位协助,组成修编小组,其分工为:主编孙钊(水利部水工程技术咨询中心)副主编夏可风(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第一、二章杨晓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第三章孙钊、夏可风第四章张景秀(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夏可风第五章杨月林(中国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一支队)第六章孙钊附录孙钊、杨晓东40 1992年8月,主编单位主持在秦皇岛市召开了修订初稿讨论会,对初稿进行研究和讨论。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3月完成了修订征求意见稿,分别寄送国内36个有关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所提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了送审稿
5、。1993年6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主持在北京召开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规范送审稿结构严谨,内容完整、技术先进,文字简练,按本次审查会议审查意见修改后,即可形成报批稿。修编小组按审查会议审查意见对规范送审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后,于1993年9月提出了报批稿。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主任委员为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高钟瑛总工程师;水利部水工程技术咨询中心焦德秀、陈效华同志参加了规范的修编工作F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李允中、张严明、熊平同志参加了规范修编的组织工作和送审稿、报批稿的修改、审定工作。83灌规修编小组41 1 总则本规范是在CSL 25-92)中的规
6、定。从实用意义上讲,地下水位值对先导孔压水试验成果和其它灌浆孔简易压水成果的影响均不很大,因为它们对透水率精度的要求均不高,但对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却较重要,因检查孔对透水率精度的要求较高,透水率值直接关系着灌浆质量是否合格,是否需要加孔补灌,故应引毡重视。有哩工程为简便起见,假定一个地下水位高程,叫如假定其与基岩面或灌浆孔口齐平,也未尝不可。是测定,还是假定地下水位值,在进行灌浆设计时应予考虑,在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中应予写明。3.3.5 本条为83灌规第3.3.5条修改后的条文。(1)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CSL25-92)取得一致,压水试验成果由单位吸水量单位
7、L/Cmin m m)J改为透水率q(单位Lu(吕荣归。(2)规定压水试验方法有单点法和五点法两种,并对先导孔使用的压水压力、每个阶段压入流量稳定的标准、以及压水试验成果的计算和表示的方法均作了明确规定,写入附录A。条文中按附录A执行意即前述诸多内容均按附录A中的规定执行(以下同)。(3)规定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为与勘探时钻孔压水试验资料相一致,应使用五点法。但考虑到五点法较为复杂,且对先导孔透水率值精度要求不那么严格,故规定也可使用单点法。由于先导孔本身也是灌浆孔,为保证灌浆质量和拖工简便起57 见,建议先导孔的灌浆可以在每段压水试验完毕后立即进行,也就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
8、水试验和灌浆的方法。(4)明确提出简易压水一词并规定了其具体作法、成果计算和表示的方法。条文中明确规定各次序灌浆孔的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以取得一个粗略的透水率值,便于观察透水率值随各次序孔的灌浆而变化的情况,用以分析和了解灌浆效果与灌浆质量。(5)欲缩短五点法压水试验时间,主要的方法是缩短每次观测的时间。附录A中规定可每35min读一次,若具备条件吁以每3min读一次,将会缩短较多的试验时间。c(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CSL25-92) 4. 5. 3条中规定流量观测工作每隔1或2min进行一次。)3.3.6 本条为83灌规第3.3.3条中的部分内容,略布修改。明确规定了帷
9、幕灌浆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先导孔和各次序灌浆孔进行钻孔冲洗、裂隙冲洗以及压水试验或简易nJj(的方法。另外,因为除灌浆孔底段外,其余各段在灌浆前若进行裂隙冲洗或简易压水,深恐前一段灌注的浆液尚未凝固结实,易受水流冲洗的影响,对灌浆质量不利,并且简易压水实为综合段压水,以,1且,佳,故规定叮不进行,采用第三类用词,意即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另作规定。3.3.7 本条与83灌规第3.3.4条基本相同,强调团结灌浆应重视裂隙冲洗工作。3.3.8 本条由83灌规第3.3.6条和第3.3.8条合并、修改而成。(1)规定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按附录A执行;(2)规定了压水试验使用的压力,见附录A中表A1
10、;(3)试验孔数由原条文不少于总孔数的10%改为不宜少于总孔数的5%。条文中对哪些孔应进行压水试验未做具体规定,假如技术要求中没有具体规定时,可由施工单位任意选定。对其余各孔58 立有明确要求做或不做d简易压水,如果设计或施工单位感到需要战时,可自行规定。3.3.9 本条为新增条文。实践经验表明,在岩溶据质充填吻和遇水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灌浆前应尽量少灌入水,否则可能会影响灌浆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一号引水隧洞岩溶地区不良地质地段围岩团结灌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水库主坝右坝肩岩体固结灌浆施工均遇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本条措施。3.4 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3.4.1 本条与83灌规
11、第3.4.1条基本相同,唯将其最后一小段文字删除。因为近十年来,通过施工实践,孔口时闭灌浆法施工工艺业已成熟,灌浆质量也比较好,所以将其列为正式灌浆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灌浆时不再需要通过试验论证。3.4.2 本条为新增条文。明确提出了基岩灌浆方式有循环式和纯压式两种,并说明了其适用的条件。在83灌规中未提纯压式。采用循环式灌浆,射浆管必须下入到灌浆段底部,距离段底不大于50cm。这样才可促使浆掖在灌浆段内始终保持着循环流动状态,不易沉淀,有利于保证灌浆质量。缺点是在民时期灌注浓浆时,射浆管在孔内易被水泥浆凝住。采用纯压式灌浆,不需下入射浆管故不会发生射浆管在孔内被水泥浆凝住的事故。操作也比较简便
12、。缺点是灌浆段内的浆液单纯是向岩层内压入,不能循环流动,灌注一段时间后,注入率逐渐减少,浆液易于沉淀,常会将灌浆段内裂隙口堵住,影响灌浆质量。演孔固结灌浆可以考虑采用纯压式。3.4.3 本条与83灌规第3.4.2条相同。3.4.4 本条与83灌规第3.4.4条基本相同。条文中未写待凝的时间,施工单位可适当掌握。3.4.5 本条由83灌规第3.4.5条和第3.4.8条合并而成。3.4.6 本条为新增条文。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有时由于59 各种原因,灌浆塞在规定的位置卡不住,多次上提,甚至提到孔口方才卡紧,至使灌浆段很长,影响灌浆质量。本条文中规定,对长度超过10m的灌浆段宜采取补救措施,例
13、如可对该部位重新钻开进行分段复灌,或将来在其旁布设检查孔,一方面检查灌浆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检查孔进行灌浆,还可起到补强的作用等。3.4.7 本条为新增条文。作出这样规定的主要理由是:(1)帷幕灌浆孔的每一灌浆段都需要通过在设计压力下的实际灌浆,以确保帷幕灌浆质量;(2)灌浆前做的简易压水所用的压力小,而灌浆时所用的压力大,有时透水率q小于1Lu的孔段,在较大的灌浆压力下,也能灌入较多水泥;(3)透水率q值为该段岩石透水性的平均值,有时岩石并非均质,可能仅有12条裂隙,这种情况下,q值虽小,但也能灌入较多水泥。灌浆施工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个灌浆段的透水率值虽小,但注入水i尼量却较大的情况。所以既
14、然灌浆段已钻完,且也安装好灌浆塞,做完简易压水,还是以进行灌浆为宜,既不很费事,且可避免失误?有利于保证灌浆质量。2. 1. 本条由83灌规第3.4.7条后半部杂文修改而成。规定仅当固结灌浆孔相互串浆时方可采用并联灌注,否则仍以单孔灌浆为妥。3.5 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3.5.1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了确定灌浆压力的原则。灌浆压力是保证和控制灌浆质量,提高灌浆效益的重要因素。但如何正确地选定灌浆压力,确非易事。灌浆压力与地质条件和工程目的密切相关,一般多是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有时也常先采用公式计算出灌浆压力,而后通过现场灌浆试验或试验性的灌浆施工予以调整修正。计算灌浆压力的方法和公式很多,可参
15、见有关书籍。60 3.5.2 本条为新增条文。明确规定了压力表安装的位置、记读压力的方法以及压力摆动范围的限值。灌浆压力应记读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平均值)还是峰值(最大值),长期未能统一。这对常规压力灌浆来讲,影响尚小,对高压灌浆而言,则影响较大。本条文建议在条件许可时,应以记读中值为好。因为相对来讲,中值较峰值更能代表对灌浆段所施加的实际压力。但因为有时由于瞬间的高压也会在基岩中引起有害的劈裂,故本条文中又规定当灌浆压力为5MPa或大于5MPa时也可读峰值。深入一步探讨,实质问题是在灌浆过程中压力摆动不应很大,否则应采取措施予以改善,故在条文中对压力摆动的范围作出了规定。例如设计灌浆压力为
16、5MPa时,依照本条文规定,压力摆动范围应不大于1MPao读中值时,压力表指针摆动范围应为4.55. 5 MPa;读峰值时应为45MPa,两者相差不大。但若压力摆动范围很大,例如为15MPa,那么读峰值时为5MPa,读中值时则为3MPa,灌浆段实际展受的灌浆压力可能接近3MPa,故而没有达到5MPa高压灌浆的目的,在记录上应如实地记为15MPa,便于资料分析。如果发生这样情况,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勿使压力摆动过大。压力摆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灌浆泵的类型及其工作状态。使用单缸泵,摆动就大;使用双缸泵或三缸泵,摆动就会小些。灌浆泵使用时间过久,工作状态不正常时,也会加大压力摆动。所以必须重
17、视灌浆泵的选用,注意维修保养,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在设计灌浆压力时,应考虑是中值,还是峰值。读灌浆压力值的方法在技术要求中应写清。高压灌浆若是采取读中值,为了防止压力过大发生地面抬动或破坏岩层,还宜对最大限值提出要求。一旦确定了读值方法,同一工程中应保持一致c3.5.3 本条与83灌规第3.4.10条基本相同。为了保证灌浆质量,整个灌浆过程应在设计压力下进行。但当注入率大,例如大于30或40L/min时,为了避免浆液串流过远造成浪费和防止61 抬动,则应分级升压。3.5.4 本条为83灌规第3.4.11条修改后的条文。(1)将帷幕灌浆浆液水灰比由9个比级简化为7个比级,将8 : 1和1.5
18、: 1两个比级去掉。在讨论时,有些同志主张将3: 1 的比级也去掉,但较多数同志认为这个比级很重要,故予保留。(2)开灌水灰比采用5: 1。国外资料纯水泥浆的塑性屈服强度和粘度见表3.5.405:1和10: 1水泥浆、液的此两项参数值极为接近。国内试验资料基本相同。为减少纯灌时间和尽量多灌入较浓的浆液,故开灌水灰比采用5 1。表3.5.4纯水泥浆的塑性屈服强度和粘度水灰比塑性屈服强度。粘度可水灰比塑性屈服强度0粘度可w (Pa) (cp) w (Pa) (CP) 0.3 384 403 2.0 1 2.5 0.4 67 90 5.0 0.53 1.4 0.5 23 37 10.0 0.43 1
19、. 2 0.6 12 20 20.0 0.39 1. 1 0.7 7 13 L:1二1. 0 1. 0 2 6 二一一另外,近期在国际上也比较倾向于使用较浓的水泥浆进行灌注。例如澳大利亚专家A.C.霍尔斯贝(Houlsby)就不主张使用水灰体积比为5: 1 (重量比3.33: 1)或更稀的水泥浆进行帷幕灌浆,他认为其耐久性差。本条文是参考了国内外灌浆施工资料并结合近期国内灌浆施工技术发展情况而制定的。3.5.5 本条由83灌规第3.4.12条、第3.4.13条、第3.4.14条合并、补充而成,规定了帷幕灌浆浆液变换的原则。条文第(2)项中增补了灌注时间的条件。3.5.6 本条与83灌规第3.4
20、.15条相同。3.5. 本条与83灌规第3.4.16条前半部条文相同。由于固62 结灌浆孔浅,固结灌浆目的和帷幕灌浆目的也不同,从施工实践看,固结灌浆浆液的比级还可减少,浆液变换标准也可简化,但灌植浆液的浓度仍应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鉴于各个工程实际情况不同,难于作出较为统一的规定,故本条文没有具体规定浆液的比级和浆液变换的标准,仅提出可参照帷幕灌浆的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为设计和施工留有选择的余地。3.5.8 本条为新增条文。根据国内一些工程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由于细水泥颗粒细,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浆液保水性强,为保证水泥结石有一定的强度和提高灌浆质量,应采用较小的水灰比。二滩水电站基岩
21、固结灌浆试验采用了超细水泥(比表面积8000cmz/g以上).灌浆采用的水灰比为1: 1、0.6:1。新安江大坝二、三坝段坝基帷幕补强灌浆采用了改性水泥(干磨)和湿磨水泥两种细水泥浆液,其水灰比为2: 1、1: 1、0.7: 1。3.5.9 本条为新增条文。由于稳定浆液、海合浆液、特别是膏状浆液组分复杂,浆液变换不仅要改变水与固相材料的比例(水固比).而且往往还要改变固相材料间的配比。为此,灌注这些浆液的比级和变换方法以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为好。根据国内一些工程实践经验,浆液变换的比级不宜多于三个。3.5.10 本条为83灌规第3.4.17条补充后的条文,主要目的是便于加强对浆液
22、质量的控制。如果发现有回浆变浓、温度升高和粘度显著增大的情况,应及时处理。3.6 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方法3.6.1 本条与83灌规第3.4.18条前半部条文相同,又补充了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的规定,为的是不使灌浆结束阶段的时间拖延过长。3.6.2 本条与83灌规第3.4.19条前半部条文相同。3.6.3、3.6.4此两条为新增条文。鉴于封孔工作非常重要,帷63 幕灌浆孔如果封堵不严,孔内有水渗漏出,会对帷幕起到冲蚀破坏作用。固结灌浆孔也应做好封孔工作。为此在条文内强调使用机械进行封孔,提出了四种封孔方法:(1)机械压浆封孔法全孔灌浆完毕后,将胶管(或铁管)下入到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L 62 1994 条文 说明 水工 建筑物 水泥 灌浆 施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