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pdf
《GB 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234-2000 信息技术 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8234-2000 前垦H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4102-1995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队本标准是软件工程领域中关予使用CASE工具的重要标准之一。对现有的CASE工具从其特性上进行技术评价,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择和采用适当的CASE工具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本标准依据的评价模型为GB/T16260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中描述的软件产品评价模型。本标准的附录A到附录C均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3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王凌。,29 GB/1823
2、4-2000 ISO/IEC前言150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1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t它们都是150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1SO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1SO和IE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ISO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0/IEC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1SO/IEC14102是由
3、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下属的软件工程子委员会SC7所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到附录C仅提供参考信息。, 530 GB/T 18234-2000 51言在软件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代表了用于开发与维护软件系统的支持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些工具的选择必须从技术与管理需求两方面加以仔细地考虑。本标准定义了用于对某个CASE工具进行技术评价和最终选择的一系列过程及一组结构化的CASE工具特性。它遵循了GB/T16260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中描述的软件产品评价模型。本标准采用了GB/T16260所描述的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和子特性的通用模型,当软件产品是种CASE工具
4、时,官又对这些特性加以扩展,提供了CASE工具独有的产品特性。这个更大规模的特性集合分为五个组。这种分组方式为整个评价和选择过程提供了一个更易于管理的途径。技术评价在回答一个CASE工具满足用户阐述的需求的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回答该工具多么能满足它所要求的功能。技术评价过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定量结果,据此可以产生最终的选择。测量工作为实体的属性赋予数值(或其他等级h评价工作的主要活动是获得这些用于选择工作的测量值。最终的选择结果应该尽量达到客观性、可重复性以及公平性。这些目标及对结果的可信度将部分地依赖于分配给整个评估和选择过程的资源。本标准的用户在初期就需要面对这些问题。为了使本标准能被广泛接受
5、,这些CASE工具的评价和选择过程必须对CASE工具的用户、CASE工具的提供者,乃至广大的群体都具价值。本标准所概括的信息应能使(用户更有效地选择CASE工具,并使得在描述CASE工具的功能和特征的方式上更加一致。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GB/T 18234-2000 Idt ISO/IEC 14102: 1995 Information tecbnology-Guldeline for tb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CASE tIs 1 范围本标准涉及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它涵盖了部分或全部的软件工程生命周期。
6、它建立了适用于CASE工具的评价及从若干候选方案中选出最合适的CASE工具的过程和活动。这些过程是通用的,因此各个组织必须对其剪裁以适应自身的需要。CASE工具的评价和选择过程应当在本组织的技术采纳过程这一更大的环境中来看待。本标准提供了zu确定组织对CASE工具的要求的指南;b)把组织的需求映射到所要评价的CASE工具的特性的指南gc)基于所定义特性的测量,从若干工具中选择最合适的CASE工具的过程。本标准的主要用户是那些打算采用CASE工具来支持他们的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组织。CASE工具的提供者也可以使用本标准来描述其CASE工具的特性。本标准不适用于:a)以为数据、控制和表示的集成提供机
7、制为目的的软件工程框架;b)在软件工程活动中可能用到的通用的工具(如字处理器、电子表格),或范围非常狭窄、或有特定用途的CASE工具(如编译器); c)组织内部实现CASE工具所做的规划(尽管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注:用户可以根据本标准作出对CASE工具的最佳选择,但是.并不保证成功。ISO/IECJTCl SC7 WG4正在草拟一个技术报告,即CASE工具的采用涉及了这个问题。本标准含有一组要被剪裁的过程、活动及任务。剪裁的过程就是选择合适的过程、活动和任务的过程。用本标准中选择的过程、活动以及任务来实施评估和选择项目就是符合本标准。任何强制实施本标准的组织要负责规定对本标准的给定
8、应用构成一致的最小过程、活动和任务集合。定义并用文档描述这些内容成为启始过程的一部分(见第5章)。2 51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与约定(idtISO 5807: 1985) 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idt ISO/IEC 9126:199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0-17批准532
9、 2001- 08-01实施GB/T 182342000 GB/T 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与测试(idt1SO/1EC 12119:1994) 1SO/IEC 12207: 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命期过程3 定义和缩略语3. 1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 1. 1 评估assessment 为了确定一特定的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是验收合格还是放弃,把特定的己成文的准则应用到该软件模块、软件包或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见GB/T16260)。3.1.2 原子子特性atomic subcharacteristic 最高级别的评价类别称为特性。特性通常被分为子特性。许多子特性
10、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低级别的子特性。在最低的级别,当无法再进一步细分时,这种子特性就被称为原子子恃性。3.1.3 CASE工具CASEtool 一种协助软件工程师的软件产品,已对1SO/1EC 12207中定义的软件生命期活动提供自动支持。注l 一种CASE.:t:具可能仅对选择的功能领域提供支持,也可能对一个范围广泛的功能领域提供支持。2 CASE工具可以用在以下儿种模式z作为一种单独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它与环境要素问的兼容性。.在相互间可以直接联络小组中,可以假定集成性是预先定义的,也有可能是专有的回处在一个较大的软件工程环境CSEE)框架中,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工具使用框架巾相关服
11、务的能力。3. 1. 4 特性characteristic 产品的某个方面,可由它来对产品进行描述和评价。特性又可以被细分为多个级别的子特性,它们反映了产品满足明确的或隐含的要求的能力。3. 1. 5 测量measurement 把软件质量度量应用到特定的软件产品上去的活动(见GB/T16260)。注l 测量可以应用到那些不同于软件质量度量的度量上。2 一个对象可以被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对有关对象的信息或对象的表示的度量,被间接地测量。3. 1. 6 度量metnc 能用来确定特定软件产品某一子特性取值的一种定量尺度和方法。3.1.7评级ratlng 把测量值映射到相应的评定等级的活动。用于确
12、定软件某一质量特性的等级(见GB/T16260)。注评级和等级可以被应用到那些不同于质量恃性的特性上。3.1.8 等级rating level 尺度中某一范围的值可用来按照明确或隐含的需求,对软件进行分级(评定)。相应的等级可能与不同的质量观点有关,例如,用户、管理者或开发者的观点。这些级别被称为等级(见GB/T16260)。3. 1. 9 软件工程环境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软件工程环境(SEE)是对软件系统工程和软件过程管理提供自动支持的系统的一部分。它包括平台、系统软件、实用工具和安装的CASE工具。注,SEE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对支持生命周期过程
13、提供便利的CASE工具。提供一组能力的一个通用框架,这组能力提供由工具使用的公共服务。3.2 缩略语533 GB/T 18234二2000BMT 基准测试CASE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GUI 图形用户界面SEE 软件工程环境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4 CASE工具评价和选择的概述本章概述了在本标准中所讨论的CASE工具的评价和选择,如图1所示。CASE工具评价和选择包括四个主要过程:启始过程、构造过程、评价过程、选择过程。关键的过程是将一组需求进行构造,根据这组要求来对候选的CASE工具进行评价,选择决策也根据这组要求来作出。第9章中定义的CASE工具特性构成了结构化需求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它承担
14、了核心的角色。4. 1 启始过程启始过程的目的是为要进行的CASE工具的评价和选择定义般的目标和需求,明确高层的目标,并且确定管理方面的内容(例如,进度、资源、成本等)。启始过程由三个活动组成,它将在第5章中详细讨论z设定目标e为评价和选择工作提供合理的和一般性的方针策略。建立选择准则:提供后续选择过程中要使用的准则。制定项目规划g产生一个计划,该计划包括一般的计划信息以及定义评价和选择工作结构的信息。4.2 构造过程启动结构化需求1/候选工具列构造项目计划|离层目点l选择准则, , 评价, , , , , , J J , 评价汁划, , I illj;l.JtS_一一-一_u 图1CASE工
15、具的评价和选择概述评价报告图例I itl! I 产品过程流-数据流构造过程的目的是根据第9章中用来评价CASE工具的特性,细述一组结构化需求,并获得评价CASE工具所必要的信息。这里假定有一组通用的组织信息和指南可用作输入。构造过程由主个活动组成,它将在第6章中详细讨论.需求分析:将组织的需要转化为可测量的结构。收集CASE工具信息:获取CASE工具当前技术发展水平的信息。确定最终的候选CASE工具:使用上面两个活动的结果来确定候选CASE工具,以备评价。注z在评价期间,需求可能会修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重复这个过程及后继过程的些活动,534 GB/T 18234-2000 4.3 评
16、价过程评价过程的目的是产生技术评价报告,该报告将成为选择过程的主要输入信息。每一个评价过程产生一个要被评价的工具的质量和其他一些特性的概要信息。但是对备工具的比较并不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评价过程由三个活动组成,它将在第7章中详细讨论:评价的准备2最终确定评价t划中各种评价细节(例如,场合、子特性、度量、工具特性等)。评价CASE工具:测量、评级和评估。报告评价结果g准备份评价报告,对所考虑的每个CASE工具提供评价结果。4.4 选择过程选择过程的目的是从候选的工具中确定最合适的CASE工具,并确保所推荐的工具满足最初的目标。选择过程对候选工具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选择哪个工具最合适。选择过程
17、由四个活动组成,它将在第8章中详细讨论:选择准备:最终确定选择准则,并定义选择算法。评估评价结果z将选择算法应用到评价结果上去。推荐一个选择决定:确定最好的候选。确认选择决定2将推荐的选择决定与最初的目标进行确认。4.5 一般过程的考虑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有几点考虑适用于本标准中描述的过程。目的是使本标准的用户能够适当剪裁这些过程和步骤,从而使评价和选择过程成功的可能性达到最大,而成本和风险达到最小。4. 5. 1 过程的执行顺序本标准并不给前面和后面所描述的过程活动规定一个执行顺序。要由组织自己来选择满足其评价和选择目标所需要的相关过程和活动。组织将决定选择哪些过程和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次序,以
18、及采用多大程度的并行化。然后,将这些过程活动的执行顺序记录在启始过程中编制的项目计划中。4.5.2 降低成本和风险一般说来,使用本标准的组织都尽力找到最合适的CASE工具,希望能够使整个评价和选择过程的成本尽可能达到最低。这些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阐述,即:最小化评价工具的数量、最小化评价特定工具的成本,以及确保这些过程的形式适合于该组织。为工具选择(见第6章而有效地收集和标识最终候选的CASE工具信息的活动,可以使本标准的用户根据该组织的需求筛选出可用的工具,并从所考虑的工具中去掉那些不能、或不能完全满足该组织的需求的工具。注1,该组织有可能无法找到任何看上去能充分满足它需求的工具。在这种情
19、况下,应该重新脸查那些需求,如果发现官们准确地反映了该组织技术改进的实际需求,那么,就有可能需要放弃整个评价和选择过程。类似地,如果最终的候选工具在满足该组织的需要方面显得比较勉强,那么就应该使后来所进行活动的细节理度和形式反映出这神风险因素,如果评价过程指出这种情况,因为使用新的工具的典型的成本开销会相当大,该组织就要做好不选择工具的准备。候选工具的评价可能已经进行,并且该评价对于组织是可用的。这种信息可以用来减少候选工具评价的成本。注2,原先在不同版本的候选工具上进行过的评价工作可能仍然含有有用的信息用样,满足-组不同的组织需求的评价工作也仍然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标准要求编写几个项目汁划
20、和技术报告,以供组织内的各种人员进行评审。此外,还要求确定为完成四个规定过程所需的活动。如同完成那些活动所要付出的努力一样,数据产品的格式和细节由组织自己斟酌。注3在现有的资源限制条件下应用本标准时,些组织可能需要对这些过程的范围、细节和形式加以适当的限制。535 G/T 18234-2000 5 启始过程评价和选择过程需要管理层的同意。据此,建立组引入(或加强)CASE技术的目标,确定一组CASE工具的选择指南,并制定一个项目计划。该过程如图2所示。设定目标、飞、飞、建立选择准则, J 高层目标,-, , , , , 2 , , 图例选择准则项目计划和控制,-, , , , , , I iW
21、 I 、产品项目计划过程流数据流图2启始过程概述5. 1 设定目标首要的活动是制定一组现实的目标。在制定目标过程中,要提出获取CASE工具的理由(即为什么需要一个CASE工具),以及获取CASE工具的一般策略(即需要什么类型的工具以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注2在正式进入CASE工具的评价和选择工作的启始过程之前,目标设定活动.包括可能有的确定选择准则的话动,可能作为其他工作的一部分己经完成f。应执行下列任务:提出获取CASE二盟的里血1考查该组织当前的软件开发过程,确定其成熟程度和关注的领域p考查当前CASE技术的发展状态,观察其作为将来引用技术的发展趋势。比较该组织目前的实践状况与如果采用CASE
22、工具的话,将来可能的实践状况,并指出可能受益的领域。指出CASE工具对该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为了有效地采用CASE技术,哪些领域需要培训和教育、规程指导、技术支持等。确定目标和预期结果:设立总体目标(例如提高生产率、提高质量、改善生产过程的可管理性。确定评价和选择的限制条件(例如,成本、进度、资源等)。(在以上目标的基础上)对预期结果进行量化和分类。制定一般性获取方针:明确对获取工具的限制(例如,实现成本、进度、其他资源等)。开发一些可以互相替换的方法来引入/增强CASE技术(例如,购买-种工具,修改一个已有的工具,或者开发一种新的工具儿根据组织的就绪情况、技术考虑、性能说明和资源等因素
23、来评价各种可替换方法的可行性。这里所建立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将被用来指导整个评价和选择过程中后面所有的活动,最终也将被用来确认所选择的决定。536 GB/T 18234-2000 5.2 建立选择准则基于上述制定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应该建立选择准则3将高层目标分解为一组用于作出选择决定(进行还是不进行)的选择的准则。注1,这些选择准则应该是客观和量化的。每个选择准则应包括一些确定的阑值,这些阑值在选择期间用来决定主耍的选择取舍。确定选择准则的相对重要性。注2,这些选择准则的相对重要性将被用来确定工具的特性和于特性的权重.以供评价。确定要执行的评价活动的详细程度和性质。注3,评价活动的性质覆盖了用来收
24、集数据的方法.例如.如何根据预先定义的准则,或者基于主观观察来度量和收集数据。确定要执行的评价/选择工作的场合(见附录A)。5.3 项目规划和控制基于以上为整个评价和选择过程建立的目标和选择准则,应编制项目计划,并实施有效管理控制。计划和控制机制应当根据该组织的通常计划和控制过程来制定。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个有指定职责的项目小组。注=评价人员的技能将对评价结果和该结果对该组织的可用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安排评价人员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把评价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为对评价结果进行评估的一个考虑因素.评价小组应当能够代表将要使用该士具的用户群。一组通过分解先前建立的整个目标来得到的可操作的目标集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234 2000 信息技术 CASE 工具 评价 选择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