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1322-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pdf
《DL T 1322-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1322-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00 F24 备案号:44796-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322 - 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Guide of cold and combustion adjustment tests for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s 、自2014-03-18发布2014-08-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_ DL IT 1322 - 2014 目次前言.II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冷态试验25 燃烧调整试验.5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量标定计算方法.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布
2、风板阻力计算方法13附录c(规范性附录)试验大纲的编写.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燃烧调整测量项目.15 附录E(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四附录F(规范性附录)CFB锅炉燃烧的影响因素.19 DL/ T 1322 - 2014 目lj 本标准按照GB厅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肖平、高洪培、江建忠、王鹏利、黄中。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3、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自广路二条一号,100761)。II DL IT 1322 - 2014 循环流化床锅炉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Fluidized Bed, CFB)锅炉的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方法,用以指导CFB锅炉的冷态与燃烧调整试验。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为35的1及以上、主要用于燃煤发电的CFB锅炉。其他容量、燃料或用途的CFB锅炉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7 煤炭筛分
4、试验方法GB厅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26164.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z热力和机械DL厅567.6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厅964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床料bedmaterial CFB锅炉启动前铺设在布风板上的具有一定厚度、符合一定粒度要求的固体颗粒,也称点火底料。床料一般为底渣或砂子。3.2 物料material CFB锅炉运行过程中,在炉膛及循环系统(分离器、立管、回料系统等)内燃烧或载热的固体颗粒。物料既包含床料,也包含新给入的燃料、脱硫剂及脱硫产物、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灰渣等。3.3 循环
5、物料circulation materi世分离器分离下来通过回料系统返送回炉膛的物料。3.4 循环倍率circulation ratio CFB锅炉中,由分离器分离下来且返送回炉内的物料量与给进的燃料量之比。循环倍率表征了CFB锅炉中循环物料量的相对大小,循环倍率越大,则单位时间内物料在炉内的循环次数越多。3.5 颗粒平均粒径average particle size 颗粒的平均粒径有多种。对于单颗粒,由于颗粒形状不是标准的球体形状,根据体积相同、表面积相同或表面积体积比相同等情况,可以分别确定体积平均直径、表面积平均直径和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对于颗粒群,通过一系列标准筛孔尺寸的筛子筛分,可以
6、测定出颗粒群粒径的大小分布和组成特性。DL/T 1322-2014 如果颗粒粒径粗细范围较大,则称为宽筛分:如果颗粒粒径粗细范围较小,则称为窄筛分。对于宽筛分的颗粒群,可由筛分确定固体颗粒的粒度分布,并由此确定颗粒群的平均直径,包括质量平均直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等。工程应用中还常常用颗粒的中位径(即50%质量比的颗粒通过筛孔的直径,用dso表示)来衡量宽筛分颗粒群的粗细程度。3.6 密相区dense-phase zone 流化床燃烧室的下部、气固两相流中含有固相颗粒浓度高的区段。密相区内沿高度方向颗粒浓度逐渐降低,但变化不明显。CFB锅炉中,一般定义密相区为布风板以上低于二次风喷口高度的区域。
7、3.7 稀相区lean-phasezone 流化床燃烧室的上部、气固两相流中含有固相颗粒浓度低的区段。稀相区内颗粒浓度比较均匀,沿炉膛高度颗粒浓度变化比较缓慢。CFB锅炉中,一般定义锅炉中部直段500mm以上为稀相区。3.8 过渡区transitionzone 密相区与稀相区之间的区段。3.9 床层差压pressure drop of bed material CFB锅炉炉内物料在流化状态下形成的静压差,直接反映了炉内物料处于堆积状态时的高度情况,亦即反映了密相区内的物料总量,也称床压降。一定的物料量(料层高度)在流化状态下对应一定的床层差压。3.10 流化速度fluidized veloci
8、ty 假设流化床内没有物料时空气(或烟气)通过炉膛的名义速度,也称空塔速度或表观速度。流化速度小于气流穿过床层时的实际速度,但它定量表征了床内流动的强弱,是流化床最重要的特征速度。3.11 1陆界流化速度critical fluidized velocity 床层由固定床向流化床转变的特征速度。流化床中,床压随流化速度的增切成正比增加,但是当流化速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床压达到最大值,如果继续增大流化速度,则床压几乎不变,此时对应的流化速度即为临界流化速度,也称最小流化速度。3.12 布凤板阻力air dis衍ibutorpressure drop 布风板上未铺设床料(即空床)时一次风通过布风板的
9、压力降,由风帽进口端的局部阻力、风帽通道的摩擦与局部阻力和风帽出口阻力等组成。4 冷态试验4.1 试验内容冷态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za) 风量标定试验:b) 空床布风板阻力试验:c) II备界流化风量试验:d) 布风均匀性试验:e) 循环回路返料特性试验等。2 DL/ T 1322 - 2014 4.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前应安装试验测点,准备相关测量仪器仪表,并完成如下准备工作za) 应检查并清理炉膛和返料器布风板及风帽,风帽应安装正确,风帽出口小孔不应堵塞:b) 应按锅炉厂设计要求准备合格粒径的试验用床料:c) 炉膛和返料器风室内应无杂物,保持各通风道通畅,排渣管和放灰管应清洁通畅,进出渣
10、阀门开闭灵活,开度指示正确:d) 各风道测量元件、床温测量元件等热工测点应工作正常、测压管无堵塞,试验前应对测量风量及压力的仪表管路进行吹扫:的炉内耐磨耐火材料应符合锅炉启动要求:f) 各烟风道挡板和风门应调节灵活,开关方向与位置指示正确,待确定无问题后应全部关闭:g) 启动引风机、送风机,检查风道和风室漏风情况,如有明显漏风应及时消除:h) 关闭锅炉本体上的所有人孔门、看火孔等。4.3 凤量标定试验4.3.1 锅炉首次启动前、锅炉每次大修后,以及相关测量元件或测量条件发生改变时,应进行风量标定试验。4.3.2 风量标定试验测量点的确定应按照GB厅10184规定的多点网格法进行。4.3.3 采
11、用毕托管和微压计对风量测量装置进行标定试验时,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 风量标定时,对每个标定测量点,应根据各风量的实际运行情况确定合理分布且不少于3个不同的风量标定试验工况,井逐个进行标定:b) 使用毕托管或其他动压测量管测量管道内的流量时,测量元件的前后应有足够长的直管段:c) 应按照多点网格法确定测孔的数量和位置,并安装标定测孔管座,测孔管座安装应与管道壁垂直,不得歪斜:d) 应利用压缩空气或气筒清除毕托管内的积灰,毕托管内应通畅:e) 测量动压的微压计宜采用量程合适的电子微压计,没有合适的电子微压计时可采用倾斜微压计:f) 测量时应将毕托管深入风道内,毕托管头部轴线正对来流,毕托管
12、穿入管座时应进行密封,测量读数前,应将毕托管放正,使其迎流段的轴线与管道中心线平行:g) 应按多点网格法规定的测点逐点进行测量,每个工况测量时应分别在毕托管“插入”和“抽出”时两次读数,即逐点重复测定两次,取其平均值,若两次读数相差较大,应对该点再次读数进行校对:h) 每个标定试验工况进行毕托管逐点测量的同时,应测定大气压力及管道内气流的静压、温度和被标定测量元件的动压值,次数不直少于两次,并将平均值作为当次工况的测量值。4.3.4 风量标定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4.4 空床布风板阻力试验4.4.1 锅炉首次启动前及锅炉每次清电布风板(包括炉膛布风板、返料器和外置换热器布风板)后,或布风板发生非
13、正常改变时,应进行空床布风板阻力试验。4.4.2 试验前,布风板应处于清空状态,井重点检查布风板风帽的堵塞情况,保证风帽小孔的通畅。4.4.3 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a) 关闭所有炉门,并关严所有排渣管、放灰管,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b) 逐渐增大一次风机出力,缓慢、均匀地增加一次风风量,一般每次增加总风量的3%5%,直至调节到最大风量,再从最大风量逐渐减小至最小风量,进行上行和下行两组平行试验:c) 调节一次风机出力时,应同时调节引风机出力,保持炉膛出口处于微负压状态:d) 在每一风量状态下,记录相应的风量、风室静压、炉膛负压等参数,用上行和下行的数据平均值作为布风板阻力试验数据:3 DL
14、/ T 1322 - 2014 e) 进行数据处理后,画出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并与设计值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试验布风板阻力特性情况。4.4.4 布风板阻力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4.5 临界流化风量试验4.5.1 锅炉首次启动前及锅炉每次大修后,或对床内实际物料流化情况掌握不明时,应进行临界流化风量试验。4.5.2 临界流化风量试验宜在两种不同的料层厚度(如500mm、700mm)下分别进行,试验所用床料直采用锅炉实际运行产生的粒径合格的底渣。4.5.3 试验前,应将准备好的床料加入到炉膛布风板上,开启引风机、一次风机吹平,打开人孔门检查床料加入量达到试验要求。4.5.4 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要
15、求a) 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逐渐增大一次风机出力,缓慢、均匀地增加一次风风量,一般每次增加总风量的3%5%,直至调节到最大风量,再从最大风量逐渐减小至最小风量,进行上行和下行两组平行试验:b) 调节一次送风机出力时,应同时调节引风机出力,保持炉膛出口微负压:c) 在每一风量状态下,记录相应的风量、风室静压、炉膛负压等参数,用上行和下行的数据平均值作为料层流化特性试验的测试数据,料层阻力(或称床层压降由风室压力与炉膛负压的差压减去布风板阻力获得:d) 根据风量与料层阻力的关系(见图1),画出料层流化特性曲线,并用作图法求得试验临界流化点对应的临界流化风量。固定床i流化床打一一一刀一一比重iI
16、O 吨画I;1/ : 但是;1/ I / l临界流化点itf 流化风量Q图1凤量与床层压降的关系4.6 布凤均匀性试验4.6.1 锅炉每次点火启动前,应进行炉膛布风板布风均匀性试验。4.6.2 试验开始前,应在布风板上铺设粒径合格的床料,床料应平整,料层厚度宜控制在300mm700mm。4.6.3 布风均匀性试验的方法为:开启引风机、一次风机,缓慢调节一次风机和引风机出力,加大送风量并控制炉膛处于微负压,直到床料完全进入流化状态,然后迅速跳停引风机和一次风机,观察料层的平整性。如果料层平整,说明布风均匀:如果料层表面高低不平,高的区域说明风量较小(流化差),低的区域说明风量较大(流化好)。4.
17、6.4 对于床面异常的区域应重点检查,必要时还应清空床面。排除异常状况后,应再次进行布风均匀性试验,直到布风均匀为止,方可进行下一步点火启动等工作。4.7 循环回路返料特性试验4.7.1 锅炉首次启动前及锅炉每次大修后,以及循环回路发生故障检查(修后,应进行循环回路返料特性试验。4 DL IT 1322 - 2014 4.7.2 循环回路返料特性试验之前,应对返料器相关控制风量进行风量标定,并对返料器的布风板进行空床阻力特性试验。4.7.3 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za) 先在锅炉炉膛布风板上铺设料层厚度为30伽m700mm的合格粒径床料,并保证足够比例的细颗粒,其中lmm以下的份额应不小于50%;
18、b) 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维持炉膛负压,并将一次风机的出力开到最大,运行1仇回n20min后停风机,此时绝大部分床料将被扬析,细颗粒被分离器分离下来后,积存在返料器和立管内:c) 开启返料风机,调整返料器返料风和松动风风量,通过观察孔或人孔门(必要时停风机入炉检查,观察炉膛内返料口的出料情况。如发现返料不畅或有堵塞情况,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4.7.4 对于有外置换热器的CFB锅炉,还应对外置换热器进行与返料器相类似的返料特性试验。5 燃烧调整试验5.1 试验目的与频次5.1.1 燃烧调整试验的主要目的包括za) 优化锅炉的燃烧状态,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b)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c)
19、降低锅炉的飞灰及底渣可燃物含量:d) 缓解炉内受热面的磨损:e) 调整锅炉排烟温度至合理范围:f) 确定合适的运行床温和钙硫摩尔比,以取得较好的脱硫效果:g) 降低NO.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h) 降低锅炉机组的辅机电耗与厂用电率:i) 确定锅炉适用的燃料或多种燃料掺烧的最佳配比:g) 掌握和优化返料器、外置换热器等关键部件的运行性能,保证灰循环回路运行的稳定可靠:k) 得到不同负荷下锅炉炉内及各级受热面区域的燃烧与传热特性、汽水系统工质特性、烟风阻力特性等重要运行参数,分析锅炉的运行状态,提出优化、改造建议11) 提出锅炉出力不足、过热器或再热器蒸汽超温(或蒸汽温度偏低)、空气预热器漏风、布风
20、板和风帽故障、结焦等CFB锅炉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技术诊断分析和优化改造建议。5.1.2 新建CFB锅炉机组投产后,或原有CFB锅炉机组的燃烧系统和设备、燃料种类等有重大改变时,应进行系统的全面燃烧调整试验。机组大修(前)后,为查明锅炉设备的故障或缺陷,研究解决方案与对策等,也应根据需要进行系统的全面或部分燃烧调整试验。5.2 试验前的准备5.2.1 试验大纲的编写燃烧调整试验前应编写详细的试验大纲,对试验的准备、进行、数据处理等工作进行约束。试验大纲的编写参见附录C。5.2.2 设备状况检查与准备CFB锅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前应完成冷态试验相关试验内容。燃烧调整试验的准备宜结合锅炉停炉检修对锅炉及
21、其辅助设备的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各设备部件及有关辅助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校正、消除设备缺陆。试验前应检查下列部位与状况:a) 锅炉主设备状况,包括锅炉的主要结构和特点、受热面磨损和沾污状况、耐磨耐火材料的完好状况、分离器水平烟道及尾部烟道受热面积灰状况、炉墙与烟道的密封与泄漏情况、空气预热器的漏风与积灰情况、吹灰系统运行状况、风室与风帽的堵塞磨损情况、返料器与外置换热器5 DL/T 1322-2014 运行状况,以及各温度、压力、氧量等测量元件和测量系统的状况等:b) 锅炉及其关键辅机的主要运行参数,包括床温及锅炉各部烟气温度、风室压力、床压及各部烟风阻力、各部蒸汽汽温汽压参数、减温水量
22、、燃烧状况、污染物排放状况、灰渣可燃物含量等:c) 烟风系统的状况,包括烟风系统的泄漏情况、各风机设备状况、各风门与执行机构状况、各测量元件与测量系统的状况等:d) 灰渣系统的状况,应重点检查各主要设备(冷渣器和输渣设备等)的工作状况:的燃料及给煤系统的状况,包括燃煤的发热量、粒度、工业分析、全硫等燃料特性,燃料制备系统配置情况,给煤系统的运行情况,各主要设备(破碎机、筛分设备、给煤机等的工作状况等;f) 锅炉范围内汽水管路系统的设备及运行状况,过热器与再热器的调温方式,疏水门、安全门的状况等。5.2.3 试验工况燃烧调整试验前,应根据试验目的设计若干试验工况,确定各工况需调整改变的控制参数(
23、试验因素)和每个工况的测量项目(包括基本测量项目和参考测量项目,参见附录D)。CFB锅炉燃烧调整的试验因素包括下列内容:a) 锅炉负荷:b) 锅炉总风量或炉膛出口(排烟)氧量:c) 一、二次风比例:d) 床压:e) 上、下二次风,播媒风等的风量和比例:f) 入炉石灰石量(钙硫摩尔比、石灰石粒度:g) 返料器、外置换热器循环灰分流量:h) 燃料粒度:i) 不同燃料的掺混比例等。注1:床温是CFB锅炉燃烧调整需要重点关住的参数,但床温的改变是由负荷、风量、一次风与二次风比例、床压等多个参数共同决定的,般不将其作为单独的调整参数具备外置换热器的CFB锅炉除外,但对调整后床温变化的情况和规律应重点Y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1322 2014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燃烧 调整 试验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