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610.1-201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pdf
《GB T 26610.1-201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610.1-201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3.020.30 J 74 GB 国家标准和国-tt: -、中华人民G/T 26610.1-201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Guideline for implementation of risk-based inspection of pressure equipment system-Part 1: asic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2011-06-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12-01实施发布GB/T 26610.1-2011
2、目次前言.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缩略语55 总则6 RBI分析计划7 RBI评估的数据收集98 损伤机理和失效模式的识别.9 失效可能性评估10 失效后果的计算151 风险的确定、评价和管理.12 通过检测进行风险管理.飞mn 其他减缓风险的措施nu 再评估和RBI评估结果的更新24日任务、职责、培训与资质2516 RBI文件和记录的保存27附录A(资料性附录)炼油厂固定设备腐蚀机理29参考文献.36 I GB/T 26610.1-2011 目。昌GB/ T 26610. 1-2011(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分为5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
3、;一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第3部分: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第4部分:失效可能性定量计算;一一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本部分为GB/T2661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参考了APIRP 580-2002(基于风险的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学东、陈钢、寿比南、艾志斌、贾国栋、杨铁成、王辉、胡久韶、谢国山、顾望平、史进、陶雪荣。E 1 范围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
4、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GB/T 26610.1-一20111. 1 本部分规定了承压设备系统实施基于风险的检验(以下简称RBD项目的基本要求与实施程序。1. 2 本部分规定的基本要求与主要程序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承压设备系统实施的RBI项目,其他工业承压设备系统实施的RBI项目也可参照使用。1. 3 本部分给出的基本要求与主要程序适用于承压设备系统中如下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实施的RBI项目:a) 压力容器及其全部承压零部件;b) 过程装置界区内的压力管道及其全部承压管件;c) 常压储罐;d) 动设备中承受内压的壳体;e) 锅炉与加热炉中的承压零部件;f) 安全阀等安全泄放装置。1. 4 本部分给出的基本
5、要求与主要程序不适用于承压设备系统中如下设备实施的RBI项目:a) 仪表与控制设备;b) 电气设备;c) 建、构筑物;d) 泵与压缩机中除泵壳与压缩机外壳以外的机械部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T 19624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绝对凤险absolute risk 对风险完整、准确的描述与量化。3. 2 后果consequence 事件的结果,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达。3. 3 损
6、坏窑许度damage tolerance 设备在不失效的前提下可承受的损伤程度。GB(T 26610.1 -2011 3.4 3. 5 3. 6 损伤deterioration 部件承载能力的降低。事件event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事情,在给定的时间内可以对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事件树event tree 采用逻辑和图表的方式,用以组织和描述潜在事故的分析工具,以归纳法分析初始事件对事件后果的影响。事件树从识别潜在的初始事件开始A垂在事司制主旺一层次上描述由初始事件引发的一系3. 7 逻辑模型。3. 8 3. 9 3.10 3.11 外部事件超出操作环境破坏。3.12 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亡、
7、财产损失或题,它的基本过程是找出过程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HAZOP对于识别由于缺乏知识造成装置设计缺陷而带来的危害,或由于工艺过程条件或操作程序发生变更产生的危害特别有限。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3. 13 2 a) 对设备或工艺进行详细的描述;b) 对设备或工艺的每一部分进行系统评价,用以确定偏离设计意图的偏差产生的原因;c) 确定偏差是否引起危害或运行问题;d) 评价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可能性Iikelihood 概率GB/T 26610.1-2011 3.14 减缓mitigation 降低不利事件的后果或减少特定事件的棋率。3.1
8、5 概率probability 在设备使用寿命内事件可能发生的程度。概率的数学定义是给随机事件赋予一个Ol之间的值。概率与事件长期发生的相对频率或事件发生的可信度相关。3.16 定性凤险分析(评估)qualitative risk analysis (assessment) 以工程推断和经验为基础分析失效可能且主再呆的毯。在本部分中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fault modes , effect anL.t函晋iTtYanalysis)及iA:Z马茹属定性风险分析技术。对它们的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相对凤肌残余凤Il风险分析risk
9、 analysis - 应用系统的信息识别风险源并进行风险评有。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风险规避risk avoidance 不卷入风险的决策或从危险状态退出的行为。3.25 基于风险的检验risk-based inspection 一种重点针对材料损伤所引起的设备失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对这种风险主要通过对设备的检测来管理。3 G/T 26610.1一20113.26 风险交流risk communication 在决策者和其他受风险影响者之间进行风险信息交换和共享。这些信息包括风险的存在性、自然属性、概率、严重度、接受度、处理措施和风险的其他各
10、个方面。3. 27 凤险控制risk control 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风险控制包括检测、再评估和决策执行。3. 28 凤险准则risk criteria 风险重要性评定的依据。风险准则可以涉及到成本与效益、法律与法规要求、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受风险影响者的利益以及上述各项的优先顺序和评估的其他方面进行综合考虑。3.29 凤险估算risk estimation 风险的概率和后果的确定过程。估算应包括成本、效益、受风险影响者的关注及其他适合于风险评估的因素。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4 凤险评价risk evaluation
11、按照给定的风险标准用来比较估计风险的过程。凤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 找到、列出和描述风险特点的过程。风险识别要素包括危险源、事件、后果与概率。凤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风险的行为。风险管理通常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减缓、可接受风险和风险交流。凤险减缓risk mitigation 选择和实施调整风险措施的过程,有时风险减缓是指对人进行有效防护的措施。风险降低risk reduction 降低特定风险的概率,减轻不利的后果。危险源hazard source 具有潜在后果的事件和行为,在安全领域危险源即指危险。危险源识别source identificat
12、ion 找到、列出和描述危险源的过程。凤险承受者stakeholder 可能受到风险影响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毒化学晶toxic chemicals 对人身健康或环境有一定危害的化学物质。G/T 26610.1-2011 3.39 未减缓的风险unmitigated risk 采取减缓措施之前的初始风险。4 缩略语5 5. 1 下列编略i吾适用于本部分。COF FMECA HAZOP ISO NDE/ T PHA p&.m PFD PMI POF PSM QA/ QC QRA RBI RC民4总则凤险失效后果CConsequenceof Failure) 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CFaul t
13、 Modes ,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ardand Operability Study) 国际标准化组织CInternationalStandards Organization) 无损检测C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Test) 工艺过程危害性分析CProcessHazards Analysis) 工艺和仪表流程图(Process&. Instrument Diagram) 工艺流程图CProcessFlow Diagram) 材质识别(PositiveMaterial Identificati
14、on) 失效可能性CProbabilityof Failure) 工艺安全管理(ProcessSafety Management) 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ualityAssurance/ Quality ControD 定量风险评价(QuantitativeRisk Assessment) 基于风险的检验CRiskBased Inspection)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 5. 1. 1 RBI对装置、单元、系统、设备或组件以相对风险确定等级。5. 1. 2 风险可以用如下数学形式表达:风险=概率后果5.2 凤险分析的类型5.2.
15、 1 RBI中的风险分析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类型的选择取决于以下条件:a) 评估的目标;b) 评估的装置和设备的数量;c) 可以利用的资源;d) i平古的时间;e) 设备和工艺的复杂性;f) 现有数据的种类和质量。5.2.2 定性分析要求输入描述性信息(通常为一定的数据范围而非某个确切数值),并给出定性的结果。定性分析一般能够在缺乏具体定量数据条件下完成风险评估。5.2.3 定量分析使用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导出风险数值,逻辑模型描述导致严重事故的事件组合,物理模型描述事故的进展和危险物质在环境中的扩散。5.2.4 在RBI分析中,可以将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结合使用。5 GBjT 26610.1
16、-2011 5.2.5 RBI分析可以与QRA共享相关的技术与数据,QRA中相关分析结果可用于RBI的后果分析。5.3 RBI与其他凤险和安全管理方法的关系5.3. 1 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由RBI和其他风险和安全管理方法共同构成。5.3.2 其他风险与安全管理方法(如PHA、PSM、RCM)的结果可以为RBI分析提供输入信息。5.3.3 RBI分析的结果可用来完善工厂已经实施的各种安全风险管理。5.4 RBI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关系RBI项目除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外,还应遵守我国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5.5 RBI分析的关键要素5.5. 1 一个完整的RBIa) 分析计划的b)
17、数据收集;c) 识别损气d) 失效可e) 失效f) 风险g) 通h) 5.5.2 图1RBI分析工作流程6 RBI分析计划6. 1 分析的前期准备6. 1. 1 在评估开始前需制定评估方案,方案中应明确以下内容:a) 评估的目的;b) 分析流程;c) 评估需要的知识与技能;d) 评估小组的组成;GB/T 26610.1-2011 e) 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f) 评估的对象(设备、资产及部件); g) 评估使用的数据以及采用的规范、标准;h) 评估的工作进度;i) 评估的有效期及更新时间;j) 评估结果的应用。6.1.2 评估组成员与单位管理者应就RBI评估建立的目的与目标达成共识,一般应包括
18、如下内容:a) 设备运行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检测、维护等风险减缓措施的效果;b) 确定风险可接受准则;c) 风险管理;d) g) h) k) b) c) 有效的PSM;d) 运行年限;e) 周边人口密度;。至环境污染敏感区域的距离。6.2.3 工艺单元筛选6.2.3.1 工艺单元筛选因素(定性分析): a) 相对风险水平;b) 对装置经济性的影响;c) 相对失效后果;d) 相对可靠性ze) 检修计划;f) 类似工艺单元的经验。一.系统或设备7 GB/T 26610.1-2011 6.2.4 工艺单元中的回路筛选6.2.4. 1 根据拟进行RBI评估的工艺单元中各设备工艺介质的化学性质、操作压力、操
19、作温度、材质和设备运行历史等条件将工艺单元划分为若干回路。6.2.4.2 回路筛选因素(定性分析): a) 相对风险水平;b) 相对失效后果;c) 相对可靠性;d) 实施RBI的预期效益。6.2.5 设备筛选6.2.5.1 筛选出不同设备中较高风险的设备项,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风险评估。6.2.5.2 设备筛选因素(定性分析): a) 损伤机理对设备安全完整性的危害程度;b) 同类设备发生失效的历史和频次;c) 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d) 材质适应性;e) 强度方面的安全裕度。6.3 公用设施、应急系统和界区外系统6.3.1 应依据RBI的评估计划及工厂的检测要求决定是否将公用设施、应急系统和界区
20、外系统纳入RBI评估范围中。6.3.2 按如下原则考虑是否应包括界区外系统和公用设施:a) RBI评估是为了实现全厂检测资源的优化;b) 公用设施的可靠性;c) 对工艺单元可靠性的影响程度。6.3.3 如果RBI评估包括了应急系统,则应考虑这些系统在正常与非正常运行时的使用情况。6.4 确立评估工况6.4. 1 确立评估工况的通用要求6.4. 1. 1 评估工况的范围应当与RBI目标、基础数据的质量及其他资源条件相适应。6.4.1.2 RBI评估中使用的运行条件指运行中的限制条件,在运行中应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在限制条件内运行。6.4.2 开停车6.4.2.1 开停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
21、风险减缓措施可以降低装置的POF。6.4.2.2 应考虑开工用管道在装置启动和随后运行期间的工作条件对评估的影响。6.4.3 正常、非正常与周期性运行6.4.3.1 RBI评估时应确定装置正常操作时的以下工艺数据:a) 压力、温度及其波动范围;b) 操作介质的组成及波动范围;8 c) 物料的流速及其波动范围;d) 是否存在潮湿环境及其他污染物。6.4.3.2 如果操作偏离正常运行条件,应考虑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6.4.3.3 对于周期性操作工况,应考虑其对评估结果的影响。6.4.4 运行周期GB/T 26610.1-20门6.4.4.1 工艺单元设备运行周期的长短是一个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将影
22、响RBI检验计划及检验策略(检验方案)的制定。6.4.4.2 RBI评估可以包括工艺单元或设备的整个运行寿命,也可只针对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可以只评估到本运行周期结束,也可评估到下一个运行周期。6.5 RBI评估类型的选择6.5.1 评估类型的选择应与评估目标相适应。6.5. 2 评估类型选择的主要参考因素:a) 评估对象(装置、工艺单元、回路、设备或部件); b) 评估目标;c ) 数据质量及可用性;d) 其他资源条件;的对风险评估的认识或风险评估经验;f) 评估的时间要求。6.6 评估所需资源条件与时间6.6.1 RBI评估的资源条件与时间决定因素:a) 实施的策略和计划;b) 实施人员的知
23、识和技能;c) 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可利用性及质量;d) 需要的资源的可利用性和费用;e) 需评估的设备数量;f) 评估的定量化程度;g) 对评估准确度的要求。6.6.2 RBI评估的时间及费用决定因素:a) 评估的工厂、工艺单元、系统、设备及部件的数量;b) 收集被评估项目的数据所需的时间及费用;c) 培训需要的时间及费用;d) RBI评估的数据和信息所要求的时间和资源;的RBI评估和建立检测、维护及减缓措施所需的时间和资源。7 RBI评估的数据收集7. 1 RBI评估需要的数据7.1. 1 RBI评估中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的最基本区别是输入、计算、输出的数据类型和详细程度不同。7. 1. 2 R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610.1 2011 设备 系统 基于 风险 检验 实施 部分 基本要求 程序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4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