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491-2008 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pdf
《GB T 15491-2008 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491-2008 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12001M 37 囝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4912008代替GBT 15491-1995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electrical performance forduplexers used in the mobile services2008-04-1 1发布 2008-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学右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覆111目 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电性能要求41收发频率间隔42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和隔离度43电压驻波
2、比44标称阻抗45最大输入功率46工作温度范围47频率稳定性(温度)48连接方式5标准试验条件51工作条件52标准大气条件6仲裁大气条件7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8测量设备的一般要求9测量方法91插入损耗92抑制度、隔离度93电压驻波比94带宽、中心频率95频率稳定性(温度)96最大输入功率附录A(资料性附录) 计算带阻式双工器带宽的示例附录B(资料性附录)计算带通式双工器带宽的示例GBT 154912008111222333444444456667899012刖 昌GBT 154912008本标准是对GBT 15491 1995进行的修订版本。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a)修改了双工器的频率范围;b)修
3、改、增添了双工器的名词术语;c)修改了双工器的电性能要求;d)修改了双工器测量方法;e)增添了双工器的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参考了IEC 604898移动设备中用无线电设备的测量方法第8部分:天线及辅助设备的测量方法、IECTC or SC:CSl2F【IEC 4898的补充,双工器的测量方法。本标准从发布之日起替代GBT 15491-1995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摩比天线技
4、术(深圳)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安、曹静、刘建华、刘海啸、肖贺、黄友元。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GBT 1549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双工器(以下简称双工器)的有关术语定义、主要电性能要求、试验条件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率为25 MHz2 500 MHz范围的移动通信设施配套的双工器。2规范性gI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5、GBT 158442 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双工器duplexer允许使用同一根天线实现同时发射和接收的一种设备。双工器一般有连接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等三个端口。发射端口至天线端rl的支路称发射支路;天线端口至接收端口的支路称接收支路。32抑制度suppression双工器的发射支路对于可能直接进入接收频段的发射机输出噪声的抑制程度。33隔离度isolation双工器的接收支路对于发射频段的载波电平的隔离程度。34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发射机输出功率和接收机输入功率通过双工器引起的传输损耗。35标称阻抗nomi
6、nal impedance双工器各端口规定的电阻性阻抗。36电压驻波比VSWR双工器的两个端口与标称阻抗负载相连接,另一端口与无损耗传输线相连接并当作其负载时,该传输线中驻波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37工作温度范围temperature range保持双工器规定的电性能要求的环境温度范围。38带宽bandwidth满足双工器规定的抑制度、隔离度、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以及收发频率间隔等要求的频率范围。】GBT 15491200839中心频率centre frequency双工器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允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的中心称为发射支路(或接收支路)的中心频率。310频率稳定性(温度)freq
7、uency stability(temperature)双工器的中心频率在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性能,通常以10“来表示。311最大输入功率maximum input power双工器正常工作时发射端口允许的最大输入平均功率。4电性能要求41收发频率间隔按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规定的D频段、E频段、900 MHz频段和2 000 MHz频段的双工收发频率间隔见表1。特殊情况由产品标准规定。表1收发频率间隔频 段 收发频率间隔MHzD(160 MHz) 57E(450 MHz) 10900MHzI 452 000MHz 951908 900 MHz频段应包括806 MHz960 MHz。b
8、2 000MHz频段应包括1 710MHz2170MHz。42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和隔离度512MHz以下的带阻式双工器的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和隔离度均分为高、中、低三种要求,详见表2。带通式双工器的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和隔离度要求详见表3。特殊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表2带阻式双工器的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和隔离度指标要求类 别带宽MHz 插入损耗dB 抑制度dB 隔离度dBD01 75 75D D02 14 15 6S 365D03 55 55E01 7S 75E E02 i34 15 65 65E03 5S 55DWl 75 75D DW2 08 13 65 65DW3 55 55表2
9、(续)GBT 154912008指标要求类 别带宽MHz 插人损耗dB 抑制度dB 隔离度deEWl 75 75E EW2 18 13 65 65EW3 55 55DNlENl 75 75DE DN2EN2 05 12 65 65DN3EN3 55 55注:类别用3位号码表示。第1位为双工器工作频段代号(分别用D和E表示D频段和E频段)第2位为双工器带宽的宽窄代号(分别用O、w和N分别表示全覆盖、宽带和窄带的带宽);第3位为抑制度或隔离度指标的代号(分射用t、2和3表示抑制度或隔离度为75 dB、65 dB和55 dB)。表3带通式双工器的带宽、插入损耗、抑制度、隔离度指标要求工作频段带宽MH
10、z 插人损耗dB 抑制度dB 隔离度dB55 55由产品标准规定 12 70 7090 9055 55900 MHz2 000 MHz 由产品标准规定 15 70 7090 9055 55由产品标准规定 22 70 7090 90注:带通式双工器通带附近的衰减特性由制造厂商与用户商定。43电压驻波比双工器各端口的电压驻波比由表4规定。衰4电压驻波比频 段 端口电压驻渡比DE 1515900 MHz2 000 MHz1344标称阻抗50 n。45最大输入功率双工器的最大输入功率分为五类,详见表5。特殊情况由制造厂和用户商定。双工器的峰值功率由产品标准规定。3GBT 154912008裹5最大输入
11、功率类 别 最大输人功率wA 5B IOC 30D 50E 15046工作温度范围双工器工作温度范围分为室内和室外工作温度范围,如表6所示。表6双工器工作温度范围双工器工作环境 双工器工作温度范围C室内 一2545室外 一406047频率稳定性(温度)由双工器产品标准规定。48连接方式由双工器产品标准规定。5标准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应在下列规定的工作条件以及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51工作条件511试验负载试验负载是一种非辐射性负载,其标称阻抗应等于50 0,驻波比应小于103。512测量设备的连接测量设备之间应连接良好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52标准大气条件521标准大气试验条件当测量的结
12、果与温度、气压无关,或者其依赖规律是已知的,可以将测量结果修正到按522所述的基准条件下的数值时,则测量可在下述范围内的任一温度、湿度和气压实际存在的组合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气压:86 kPa106 kPa。522标准大气基准条件如果所测量的参数取决于温度和(或)气压,且它们之间的依赖规律是已知的,则这些参数可在521给定的条件下测量,如有必要,所测得的数值可通过计算修正到下述基准条件的数值:温度:20;气压:1013 kPa。注:没有给出相对湿度的要求,因为一般不可能通过计算加以修正。6仲裁大气条件如果所测量的参数取决于温度或气压,且它们之间的依赖规律不知道,经制
13、造厂和用户双方同意,可在规定的极端大气条件(如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下进行测量,其指标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47环境要求夏试验方法GBT 154912008双工器的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按GBT 158442一1995的规定,具体见表7、表8。双工器在进行低温、高温、冲击、碰撞、振动(正弦)和恒定湿热等试验的最后测量时,其主要电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或表3的规定。双工器在进行各种环境试验后,各部分不应出现锈蚀和机械损伤现象。表7低温、高温、湿热、冲击、碰撞以殛振动(正弦)试验条件试验项目 试验条件的严酷等级要求贮存湿度 一40,一50贮存持续时间hh 8恢复时间t,h 6低温试验工作温度 25。40试验持
14、续时间h 8恢复时间tah 4贮存温度 55,70贮存持续时间h 8高温试验 工作温度 45,60试验持续时间tsh 8恢复时间hh 2工作温度 +40相对湿度 931;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持续时间h 48恢复时间h 6冲击脉冲持续时间ms 11冲击试验 加速度(ms2) 150总冲击次数 18碰撞脉冲持续时间ms 16每分钟碰撞次数 4080碰撞试验加速度(ms2) 50总碰撞次数 1 000频率 10Hz30Hz,038mm振动(正弦)试验 位移幅值(单振幅)或加速度 30Hz55Hz019mm振动方向 三个方向或正常工作方向注l:低温试验时,试验样品的工作温度应选用:使用于良好环境的试验样品
15、选用25;使用于恶劣环境试验样品选用一40档。低温贮存温度一般应低于低温工作温度。注2:高温工作温度可根据试验样品使用情况选择规定的温度:高温贮存温度应高于高温工作温度;如果产品需高温贮存,应在产品标准中加以说明。注3:此表所指的持续时问,是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时间与持续保持时间之和。GBT 154912008除非另有要求,试验样品进行环境试验时,一般按表8的顺序进行。环境试验一般要求做低温、高温、冲击、碰撞、振动(正弦)和恒定湿热五个项目。其他项目可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或增加表7、表8中没有的项目。表8试验顺序试验顺序 试验项目1 低温试验2 高温试验3 冲击试验4 碰撞试验5 振动
16、(正弦)试验6 恒定湿热试验8测量设备的一般要求所用测量设备应能重复给出高于测量要求的精度,此外必须保证测量设备的性能以及各种设备的配置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测量系统(包括测量中使用的所有连接器)经校准后的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1。测量系统的电压驻波比测试配置应包括所有测量中所使用的连接器及终端接有匹配试验负载(其驻波比不大于103)的馈线。9测量方法91插入损耗911测量步骤a)按图1所示连接设备。1射频信号发生器;2衰减器隔离器(根据需要);3被测双工器(T。为发射端口,A。为天线端口,RI为接收端口);4选频测量仪(射频电平表或频谱仪);5试验负载。图1 双工器插入损耗测量配置GBT 15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491 2008 移动 通信 双工器 性能 要求 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