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 1 500 000 1 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pdf
《GB 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 1 500 000 1 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 1 500 000 1 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pdf(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7040A 79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234332009部分代替GB 14512-199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national fundamental scale mapsPart 3: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1:500 000 1:1 000 000topographic maps2009-02-06发布 2009060 1实施丰瞀髁紫瓣警糌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 次GBT 1
2、234332009前言gI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地形图基本要求41数学基础42图幅规格43其他要求5地形图要素综合与表示的基本要求51水系-52居民地及设施53交通-54地貌-55管线56境界-57植被与土质58经纬线的表示6编绘技术方法及要求6i编绘技术流程-62编绘顺序63元数据文件录入及图历簿的填写7准备工作71制图资料的选择一72制图资料的分析与评价一73制图区域的研究74编绘技术方法的确定及专业设计书拟定8地形图要素的综合与处理81基本数据预处理一82制作综合参考样图83要素的更新与综合”84数据接边一9地形图制作91要素符号化及图形编辑,92地形图接边93地形图图
3、廓整饰94成果形式一附录A(资料性附录) 1:1 000 000地形图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公式、变形分布及图幅边长,000000加MM:2:2MM掩捕埔M”埘均”刖 昌GBT 1234332009GBT 1234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I:25 000 1:50 000 i:1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第2部分:1:25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本部分为GBT 12343的第3部分。本部分代替GB 14512-1993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中的编绘规范部分。本部分与GB 14512
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按照GBT i12000对标准格式进行修订;在“地形图要素综合与表示的基本要求”章节中增加GBT 202574地形图图式中所增加的地物要素的选取指标,并对一些地物要素的选取指标作适当修改;在“编绘技术方法及要求”章节中增加了地形图编绘流程图以及“先要素选取再符号化编辑”和“要素选取与符号化编辑同时进行”的编绘方法,删除展点、拼贴、标编等传统的作业方法;在“准备工作”章节中删除了区域编辑设计书中有关清刻绘作业方法的说明;现势性资料的使用由“截止至印刷原图送厂之前”修改为“截止至成图提交验收之前”;删除原标准第6章“印刷原图制作”和第7章“地图的印刷”章节。本部分的附录A
5、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晓萍、肖国雄、刘小强。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4512 1993GBT 1234332009引 言地形图编绘规范国家标准GB 12343(1:25 000 1:5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4120 3 2稠密区 1020 4 3 根据不同地区的结构中密区 031O 5 4 特征和规模在区域编稀疏区 0103 6 5 辑设计书中确定极稀区 gomrn2轮廓式 4 mrI,30 mn,单圈式 30mm2轮廓式 4mm23
6、0mm2双圈式 县级及县级以上-:4mm2单圈式 县级以下5232用街区式图形符号表示的居民地居民地街区面积大于30 mm2的用街区式图形符号表示,概括街区平面图形时应注意:a)街区单元面积在城镇房屋密集区的最大面积一般不超过20 mill2,城市外围房屋稀疏区及乡村居民地街区单元的面积一般不超过4 mm2。最小图斑一般不小于图上2 mm2,狭长街区单元的宽度不小于06 mm。街区内空地面积大于2 mm2的应表示。b)应清晰反映居民地外围轮廓,街区凸凹拐角在图上小于o5 lnm的可综合。街区外轮廓附近的小居住区,图上距离大于1mm的且面积超过2mm2的可单独以平面图形表示,不足2mm2的可改用
7、普通房屋符号表示。选取能反映居民地外围轮廓的普通房屋。c)选取街道时,应正确显示居民地内部的主要通道。宜选取与公路相接的街道,并应注意反映其矩形、放射形或不规则形等街区类型。d)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可通过街区。其他道路不直接通过街区图形,道路应对准街道线中心表示出,并保持02 mm的距离。5233用轮廓式图形符号表示的居民地居民地街区面积大于4 mm2且小于30 mm2的用轮廓式图形符号表示,概括轮廓图形时应注意:a)应正确显示居民地的范围和轮廓特征,保持轮廓的明显拐角、弧线或折线等形状,凸凹拐角在图上小于05 mm的可综合。轮廓外围零散分布的普通房屋不表示。b)河流、铁路、高速公路可通过街区
8、(如果压盖严重,可以与轮廓图形边缘相接),其他道路则与轮廓图形边缘相接。5234用圈式图形符号表示的居民地居民地街区面积小于4 mm2的用圈式图形符号表示。县级及以上居民地用双圈式图形符号表示,县级以下居民地用单圈式图形符号表示。圈形符号中心一般配置在居民地的结构中心;若居民地结构分散则配置在主要建筑区中,或居民地7GBT 1234332009内线状地物交叉点处,或普通房屋符号密集处。位于小岛、狭长岬角的居民地,圈形符号的中心应配置在陆地上。用圈形符号表示的居民地应正确反映其与道路、河流等地物之间的相切、相割、相离的位置关系。524居民地的名称注记5241居民地行政等级居民地按行政等级分为:a
9、)首都Ib)省级行政中心;c)地级行政中心;d)县级行政中心;e)乡、镇级行政中心;f)村庄等。凡选取的居民地一般均应注记名称,并以不同的字体与字大区分居民地的行政等级。5242居民地名称注记居民地名称注记要求见表8。表8居民地名称注记居民地行政等级 1:500 000地形圈 1:1 000 000地形图 备 注a)按行政名称注全名; a)地级按行政名称注垒名; 自治州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县及县级以上 b) 当行政中心名称与驻地名 b)县级按行政名称注专名; 地区、盟行政公署以行政中政府行政中心 称不一致时,驻地名称括注 c) 当行政中心名称与驻地名 心驻地名称注出,并在其名称不一致时,驻地名称
10、括注 称下方绘一横线a)镇级按行政名称注全名,当 a)乡级按行政名称注全名;乡、镇级政府行 行政中心名称与驻地名称 b)镇级按行政名称注专名政中心 不一致时,驻地名称括注;b)乡级按行政名称注专名人烟稀少地区,注记可放大村庄 按自然名称注出一级注出农、林、牧、渔场、科研等单位 注全名,“国营”二字省略注1:专名为一个字时应注全名。注2:自治县、旗,民族乡等的名称应注全名。居民地名称应配置适当,指示明确,并避免注记压盖居民地出入口、道路交叉口及其他重要地物。居民地跨图幅时,面积较小部分其名称以细等线体字注于图廓间。525居民地设施的选取与表示5251居民地设施选取原则工矿、名胜古迹、宗教、科学测
11、站等场所、设施和其他独立地物应视不同的密度和地形情况进行取舍:a) 在街区式居民地内部一般不表示。b) 在城市外围及居民稀疏区,应选取表示高大明显、有一定方位意义的突出地物,或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的文物古迹以及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发展水平的地物,如电视发射塔、省级及省级以上保护的文物古迹、宗教设施、宝塔、各类科学测站等,在l:500 000地形图上的装机容量25万kW、在1:1 000 000地形图上的装机容量10万kW以上的发电厂(站)也应表示,有名称的选注名称,核电站应加注“核”字。c)在居民地及地物稀少地区,独立地物应详细表示,有名称的应选注名称。d) 图上面积在2 mm24 I
12、TllTl2的盐田用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大于4 mm2的盐田依比例尺表示。在1:500 000地形图上有名称的盐场应加注名称。5252长城及地类界的表示在1:500 000地形图上表示长城并区分完整部分和损坏部分;在1:1 000 000地形图上长城损坏8GBT 1234332009部分也以完整的符号表示。地类界在图上弯曲小于2 mm的可适当化简。地类界与地面有形的线状地物如道路、河流重合或相距窄于1 1Tim时,可以线状地物为界,但当与地面无形的线状地物如境界、架空的线状地物(如高压输电线等)重合时,应适当移动地类界以保持02 Film的间距;与等高线重合时可压盖等高线。526国外居民地的
13、表示国外城市其图形面积大于4 mm2的均用轮廓式图形符号表示,小于4 mm2的均用单圈式图形符号表示。名称注记按其行政意义以相应等级的注记字大表示。53交通531编绘要求正确表示道路的类别、等级、通向和形状特征,反映不同地区间交通网的密度对比,正确表示水运、空运及其他交通设施,正确反映交通与其他要素的关系。532铁路5321铁路的选取与表示单线、复线、窄轨铁路和建筑中的铁路一般应表示,但在城市内、近郊和工矿区内及车站附近的短支线和岔道,图上长度小于10 mm的可酌情舍去。城际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应加注说明注记,路段很长时,可每隔15 cm20 cm重复注出。5322火车站火车站应全部表示,过密时
14、可舍去慢车站。车站符号表示在站台一边;两边均有站台的,车站符号居中表示。当车站符号靠近乡镇级及以上居民地符号的,且表示有困难时可不表示车站;当靠近一般村庄,同时表示有困难时,只表示车站符号。车站应注出名称,但当车站名称与所在居民地名称一致且靠得很近时,车站名称可省略。533公路及其他道路5331城际公路的选取城际问的高速、国、省、县等各级公路均应选取。在城市近郊、工矿区等公路过密地区,图上长度不足10 mm,平行间距不足5 mm的短小岔线可酌情舍去。公路可注出技术等级代码,较长的可每隔15 cm20 cm重复注出,长度不足5 cm的可不注出。一条公路技术等级变化频繁时,应选择较低级的代码注出。
15、具有两个以上公路代码的路段其道路编号按管理等级高的注出公路代码,管理等级相同的按道路编号小的注出公路代码。主要铁路、国家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名称应用说明注记注出,名称需注“线”、“高速”。字边平行于道路,较长路线可每隔15 cIil20 cm重复注出。5332乡村道路的选取机耕路和乡村路、小路作为居民地之间、居民地与公路之间相互联系的补充,根据道路网密度大小进行选取。对贯通山区、林区、沙漠、草地、沼泽和作为境界的乡村小路应优先选取。山隘:择要表示,重要的应加注名称。5333道路的选取原则及密度指标选取道路时,应按由重要到次要、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进行,并注意保持道路网的密度差别和形状特征。道路网
16、格大小按居民地密度分区,其指标见表9。表9地形图道路网格大小居民地 居民地稠密区和较密区 居民地中密区 居民地稀疏区密度分区 1:500 000 1:1 000 000 1 2 500 000 1:1 00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道路网格2 cm24 c, 1 cm23 cm2 3 cm25 cm2 2 cnl24 cm2 5 cm2以上 4 cm2以上大小9GBT 12343320095334道路的图形概括概括道路图形时应保持形状的基本特征。次要弯曲可化简,但对于急转弯、“之”字形弯道等有特征意义的弯曲则应夸大表示。当有多个“之”字形弯道并联,图上无法逐一表示时
17、,应在保持两端位置准确和“之”字形特征的条件下作适当化简。概括后的道路形状应与地貌、水系等要素协调。当道路与水系要素发生争位时,宜保持水系要素的位置准确,移动道路,保持图上02 mm间距。机耕路、乡村路和小路可进行较大程度的图形概括,只着重表示其走向。虚线表示的道路交叉点应以实部衔接,变换等级时,应以地物点为变换点。534道路附属设施5341桥梁以双线表示的河流上的车行桥一般应表示。5342隧道隧道:图上长1 mm以上的依比例尺表示,短于1 mm的适当选取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对于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连续隧道群,可表示两端隧道,中间酌情配置不依比例尺的隧道符号。5343水运设施码头、停泊场:在1
18、:500 000地形图上以双线表示的河流、湖泊及沿海港口中长度大于1 mm的码头均应表示;港口外的停泊场一般应表示。当河流宽度较窄难以表示时,可移至河流外侧表示。港口:在1:1 000 000地形图上沿海和远洋航行的海轮停泊港口和对外开放的内河港全部表示,其他内河港择要表示。灯塔、灯桩:根据灯光射程按表10规定选取表示。表10根据灯光射程选取灯塔、灯桩灯光射程(n mile) 1 2 500 000 1:1 ooo 00010 择要表示 一般不表示1015 酌情表示全部表示15 全部表示通航河段起止点:运河及枯水期能通行运输船的河流应表示通航河段起止点。航海线:港口问固定的航海线应表示,并应正
19、确表示航海线与岛屿、礁石、航行标志的关系。用说明注记加注起止点的地名和里程,若起止点在同一幅图内,则只注里程,地名可省略。5344空运设施表示国外飞机场及国内对外开放的民用机场,并应注记名称。54地貌541编绘要求正确表示各类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清晰显示山脉和分水岭走向,保持地貌结构线、特征点位置和名称注记的正确,处理好地貌与其他要素的关系。542等高线根据制图区域地形特征及资料情况,按表11规定选择等高距及任意瞌线。凡选取表示的任意曲线应加注高程注记。当基本资料上的等高线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可用草绘等高线符号表示。表11 基本等高距及等高线的选取1:500 000地形图 1:1 000 000
20、地形图a)等高距一般为100 m,在中山、高山区等高线过密 a)高度om2 000m,等高距为200m,并补充50 m等时,可采用200m; 高线。不等齐斜坡处宜补充500 m、1 500 m等高线;b)为反映地形特征,在平原、盆地、台地、高原等区域 b)高度2 000m以上,等高距为250 rib;可采用任意曲线补充表示。东部平原地区补充 c)为反映地形特征,东部平原地区补充20 m等高线;吐20 m、50 m、150 m等高线;吐鲁番盆地补充0 m、 鲁番盆地补充50 m、一lOO m、一150 m等高线一50 m、一100 m、一150 m等高线10表11(续)GBT 123433200
21、91:500 ooo地形图 1:1 ooo ooo地形图注1:一幅图内只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注:零米和整千米的等高线加粗表示。注2:等高距为lOO m时,每500 111整倍数的等高线加粗表示;等高距为200 m时,每1 000 m整倍数的等高线加粗表示。543等高线图形的综合5431等高线图形综合要求综合等高线图形时应正确表示地貌的类型及形态特征,显示山脉的走向,反映不同类型地貌切割程度。正确表示山顶、山脊、谷地、斜坡、鞍部的形态特征,一般情况下是删除次要的负向地貌碎部,但在概括刃脊、角峰、冰斗、凹地、方山、盆地等的图形时,则可删除次要的正向地貌碎部。相邻两条等高线图上间距不应小于02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2343.3 2009 国家 基本 比例尺 地图 编绘 规范 部分 500 000 地形图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4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