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60.1-2003 无公害玉露茶 第1部分 栽培技术.pdf
《DB33 T 460.1-2003 无公害玉露茶 第1部分 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460.1-2003 无公害玉露茶 第1部分 栽培技术.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7.140.10 X 55 备案号: 14779-2004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460.12003无公害玉露茶 第 1 部分:栽培技术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Yu-Lu tea Part 1: Cultivation techniques 2003-12-09 发布 2004-01-01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460.12003 I 前 言 DB33/ 460-2003无公害玉露茶系列标准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栽培技术 第 2 部分:加工 第 3 部分:商品茶 本部分是 DB33/ 460-2
2、003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衢州市茶叶协会、衢州市衢江区大山茶叶有限公司、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衢江分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江才红、郑雪良、杨银山。 DB33/T 460.12003 1 无公害玉露茶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玉露茶的建园规划、品种选择、定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营养管理、水分管理、冻害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茶叶采摘等栽培管理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3、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一 )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二 ) GB/T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三 ) 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四 ) GB/T 8321.5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五 ) 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六 ) GB/T 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七 )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4、 NY/T 52 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3 建园规划 3.1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20 的要求。 3.2 土壤呈酸性 (红壤或黄壤 ),PH 值 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 0.2%以下。 3.3 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 25o以下。 3.4 开垦: 3.4.1 坡度 15o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 50cm 以上。 3.4.2 坡度 15o以上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 1.5m 以上 ,
5、然后开垦。 3.5 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 3.6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 4 品种选择 4.1 新建无公害茶叶基地应选择适制玉露茶的无性系良种。 苗木选择应符合 GB 11767 和 GB 15569 的规定。 4.2 茶园品种选择应注意不同抗性的搭配和早晚搭配。 DB33/T 460.12003 2 5 定植 5.1 定植时间 5.1.1 春季定植: 2 月中旬 3 月上旬。 5.1.2 秋季定植: 10 月下旬 11 月下旬。 5.2 定植密度 5.2.1 单条播:行距 150 cm,株距
6、 30 cm,每丛茶苗 2 株 3 株,每公顷苗数 5.5 万 6 万株。 5.2.2 双条播:大行距 150 cm,小行距 40cm,株距 30 cm,每丛茶苗 2 株,每公顷基本苗数 6 万 7.5万株。 5.3 基肥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 50cm,宽 60 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 30t45t,加饼肥 1.5t2t,磷肥 0.5t1t,施后覆土,间隔一个月后种植。 5.4 栽种 5.4.1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是现开现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5.4.2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
7、,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 ,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以栽到埋没根颈处为宜。 5.4.3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柴禾、稻草、秸杆等,每公顷用量15t20t。 5.4.4 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 6 树冠管理 6.1 定型修剪 6.1.1 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茶树,通过修剪,促进侧枝形成,培养骨架,塑造树型,为形成广阔的采摘面打下基础。 6.1.2 定型修剪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晚秋或早春)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 2 月中下旬进行,第
8、三次在定植后第三年 2 月下旬 3 月上旬或春茶后进行。 6.1.3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 15cm20 cm 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 30cm40 cm或上年剪口上提高 10cm15 cm 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 45cm50 cm 处,可用篱剪剪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 6.2 轻修剪 6.2.1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刺激茶芽萌发,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 6.2.2 轻修剪每年可进行 1 次 2 次,时间宜在春茶后( 5 月上中旬) 、秋末( 10 月下旬 11 月中旬)进行,修剪利于次年春茶早发芽。 6.2.3 方法:用篱剪剪去
9、树冠面 3cm5cm 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 6.3 重修剪 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 1/2 至 1/3,重新培养树冠,宜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6.4 台刈 将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 5 cm 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7 土壤管理 DB33/T 460.12003 3 7.1 地力指标 7.1.1 有机质 1.0%以上, PH 值 4.56.5,并有一定量的速氮,速磷,速钾营养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7.1.2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宜每 2 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7.2
10、深翻改土 7.2.1 每年或隔年一次,在 9 月 11 月秋茶结束后进行。 7.2.2 在茶行两侧深挖,深度 20 cm 30cm。 7.2.3 结合深挖, 每公顷施 15t2t 有机肥 (秸杆、 垃圾、 堆肥、 青草、 猪牛栏粪等) 、 1.5t2t 饼肥和 0.5t1.0t磷肥。 7.3 中耕除草 7.3.1 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 5 月上中旬)进行,深度 10 cm 15cm。 7.3.2 伏耕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进行,深度 15 cm 20cm。 7.3.3 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铲除,也可用除草剂除草,但注意不得喷洒在茶树叶子上,幼龄茶园茶根周围杂草应用手拔除。 7
11、.4 铺草 在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每公顷用量 15t20t。覆盖材料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 7.5 间作套种 7.5.1 已封行的茶园不宜间作套种。 7.5.2 未封行的茶园,在行间可套种浅根性作物,如豆类,不宜套种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或有相同病虫害的作物。 8 营养施肥 8.1 施肥诊断 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必需元素中消耗量大而土壤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三要素。缺素症见表 1。 表 1 缺 素 症 状 元 素 缺 素 症 状 氮 素 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芽叶细小,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子提早脱落,开花结实增多。 磷 素 新生芽叶黄瘦,不易伸
12、长,老叶呈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进而枯黄,叶子寿命短,根系带黑褐色。 钾 素 下部叶片早期变老,提前脱落,叶焦且不规则地伴以缺绿病,易感染病虫害。 8.2 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茶园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油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 A。宜施用茶树专用肥。 8.3 肥料处理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 2 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 NY/T 227 要求。 表 2 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 mg/kg 项目 浓度限制 砷 30 汞 5 镉 3 铬 70 DB33/T 460
13、.12003 4 表2(续) 铅 60 铜 400 六六六 0.2 滴滴涕 0.2 8.4 施肥时期 8.4.1 春茶前催芽肥,应在 2 月中下旬。 8.4.2 夏茶前追肥,应在春茶结束后的 5 月上中旬。 8.4.3 秋茶前追肥,夏茶结束后, 6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各施一次。 8.4.4 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 10 月 11 月施。 8.5 施肥量 8.5.1 幼龄茶园:以氮为主,氮磷钾配合。每年用量见表 3。 表 3 三要素用量 树 龄 氮 kg/hm2磷 kg/hm2钾 kg/hm212 年 2045 2545 71534 年 4590 2545 410 56 年 90135 4
14、565 4108.5.2 成龄茶园:以氮为主,辅以磷钾。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确定,见表 4。 表 4 施 肥 量 干茶产量 kg 氮 kg/hm2磷 kg/hm2钾 kg/hm2 400 100 30 20 400750 15 35 25 7511500 200 40 30 15013000 250 50 35 3000 30 60 40 8.5.3 基肥与追肥用量比为 30:70。 8.6 施肥方法 8.6.1 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开 10cm 深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8.6.2 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面喷洒。常用肥料浓度:尿素 0.3%0.5%;过磷酸钙0.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460.1 2003 公害 玉露茶 部分 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