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180-1988 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pdf
《MT 180-1988 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 180-1988 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MT 1 80- 88 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反映选煤厂浮选工艺放果的浮选精煤数量指数和浮选完善指标的计算方法。卒标准适用于粒度小于0.5mm的烟煤和无烟煤。2 I用标准时T141 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3 浮选工艺效果的评定本标准采用浮选精煤数量指数、浮选完善指标来评定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浮选精煤数量指数用于评定不同煤之间的浮选工艺效果,浮选完善指标用于评定同一煤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分选完善程度。3. 1 i手选精煤数量指数的计算如式(1)。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按数字修约规则处理。rfx lo。. . . . .
2、 . . ( I ) 式中:f), r 浮选精煤数量指数,%zYJ 实际浮选精煤产率,%; r 精煤灰分相同时,标准浮选精煤产率,%。3.2 标准浮选精煤产率按MT144所绘制的精煤产率曲线确定。3.3 n.选完善指标的计算如式(2)。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第二位按数字修约规则处理。A一A. wf =一一二4一-.x -, _ - X 100 ( 2 ) 100 - A, A, 式中t,f浮选完善指标,%; ,1, 计势入料灰分,%, AJ .-,-手选精煤灰分,%。3. 4 吁选煤广浮选车间采用浮选精煤滤液返回搅拌桶(或其他预处理设备的流程,则煤浆为不含有滤液的浮选来料;1手选精煤为过滤机
3、等浮选精煤脱水后的滤饼。、且采用滤液单独处理不返回搅拌桶(或其他预处理设备)的流程时,则浮选精煤为浮选机的泡沫产 口口。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8-10-06批准1989-07-01实施513 MT 180-88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和淮南矿业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爱珠、顾少雄、吴大为、张明旭。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负责解释。514 1 概述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MT 180-88)宣贯说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顾少雄)建I司40多年来,我国煤炭浮选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年处理能力达
4、到3000万吨以上的百多座浮选车间。为煤炭浮选生产服务的设计、科研工作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但十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统一的能较正确表征煤炭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标准,由此给生产、科研、设计和教学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鉴于上述原因,原煤炭工业部技术发展司于1984年下达了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标准的研究课题,并责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和淮南矿业学院组成研究组,共同承担和完成此项研究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在广泛收集、消化国内外有关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400余分我国煤炭可浮性试验资料和采取数十个有代表性煤炭样品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后,研究组提出用浮选精煤
5、数量指数和作为评定各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用浮选完善指标机f作为评定同选煤厂浮选完善强度的方法。1987年该方法标准通过了部级审查.1988年10月原煤炭工业部正式发布MT180-88(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标准,并从1989年7月正式实施。1990年标准获能源部煤炭科技进步三等奖。2 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的现状和分析2. 1 国外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方法现状对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定至今国际标准化组织(lSO)还没有一个评定方法,作为种建议,仅于1964年原则性的提出用E,和I值及其他指标作为评定媒粉泥分选效果的国际标准。在上述情况下,目前有的国家自己颁布一种评定方法标准,而大
6、多数国家则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各自根据自己的意愿采用某种方法来评价浮选工艺效果。2. 1. 1 德闺工业标准22017规定,用机G来判断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 (A。一A,)(A,-A,)lNG=2X 10 (A氯大A,)(A,-A,)+(A,A,)(A,-A.小式中:Ao 人料灰分,%; A, 浮选精煤灰分,%$4 浮选尾煤灰分,%; A矗欠一一人料中最大灰分值.%以锻采用91%)A.H、一人料中最小灰分值% 0 ( 般采用。)2. 1. 2 美国较普遍的采用下列二种评价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的计算式。2.1.2. 用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与灰分回收率之差值评价浮选工艺效果。浮选效率(%)=Ez
7、-lVI式中:E) 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 W; 浮选精煤灰分回收率,%。OOO-A飞E,(%)=一一一-AJ 100Ay ( 1 ) ( 2 ) ( 3 ) 619 01:中.,rF选精煤产率,%;.1) 浮选精煤灰分,少jg!l, . i乎选入料灰分,%。W,二乌生y ( 4 ) Wll式(2)的物理意义是很明确的,在浮选过程中富集于浮选精煤中的可燃体回收率越多,夹杂于浮逃精煤巾的l可燃体越少则表征浮选工艺效果越佳,计算式(2)是著名的汉考克公式的种表达形式。2, 1. 2, 2 m i手选效率指数E.%评价浮选工艺效果。式中:Awf手选尾煤灰分,%。E f!A 一二AI ( 5 )
8、浮选效率指数的物理意义可以这样描述:即用浮选精煤产率%作为浮选过程的数量指标,将浮选隧煤灰分与精煤灰分的比值去作为质量指标两者的乘积来表征浮选工艺效果,乘积越大表示浮选工艺效果越佳。浮选效率指数不但在美国,而且在澳大利亚、苏联、日本和印度等国也较普遍使用,近年我国选煤工作在也有用此来评价浮选工艺效果。1978年澳大利亚的A.P斯旺森等将计算式修改为E. A_ r(lOO-A;) . A. E(%)一= A; 100-A, A; ( 6 ) 2. 1. 3 原苏联近年来除使用浮选效率E值外,早期还使用选分系数和选择性指数计算式评价浮选工艺效果。2.1. 3. 1 选分系数KK 生二生一A Y (
9、 7 ) Aw 计算式(7)的物理意义是以浮选过程中浮选尾煤增灰比值五与浮选精煤降灰比值Z的差值来表征if.选E艺效果。2, 1.3.2 选择性指数S尾煤灰分回收率精煤灰分回收率( 8 ) I算式(8)表明富集于精媒中的可燃体和富集于尾媒中的非可燃体越多,损失于尾煤中的可燃体和夹杂T精煤中的非可燃体越小.贝表示浮选工艺效果越佳.简化计算式(8)则S可以书写成计算式(9)。/100-A A SI一一一一一旦( 9 ) V 1)-A. A; 名将计算式时式叫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计算式保留了式的质量指标全部分,删除了100-A; _ ID 100-A; 数量指标町,同时用币汇舌取代了100-A,。2.
10、 1. 4 波兰的勃么尼纳在其发表的文章中(选煤技术1980年第三期精选煤泥用IZ一12型充气机械搅ft式浮选机勺,为了把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浮选试验结果进行工艺效果比较,采用了浮选程度指数sw伯。sw=主(10) 这是个加简单的单纯用精煤灰分降低程度,即人料灰分与浮选精煤灰分的比值来表征工艺效620 果,很明报它只能表示精煤灰分降低程度,仅此而已。2.2 我国选煤仁作者提出的评价浮选L效果的方法由I我国长期没有一个统的评定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因此一般仅参照我国常用的评定重选工艺效果的精煤数量放率的方法,即精煤灰分相同时,浮选精煤产率与浮沉试验的理论产率的比值百分来.尽管人们都普遍认为,浮沉与浮选
11、试验各自基于不同的分选原理,但由于无其他评价方法可以使用.因此也只能暂作参考。从1980年开始,我国选煤工作者迫于科研、生产中的实践需要,在总结消化国外评价浮选工艺效果Jj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浮选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将可燃体富集于精煤产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将非可燃体富集于尾煤中,根据这样的原则相继提出了一些评价我国煤粉(泥)浮选工艺效果的计算式。2.2.1 1981年周田谢提出了用选择性系数zs作为评价浮选工艺效果的建议选择性系数=浮选精煤降灰率浮选精煤产率+浮选尾煤增灰率尾煤产率。A-A A四-A.AA一zs=一-n+-L2.fw=2一L-J.ry Ay Ay J 局面澎同
12、志还建议用下列数值区间作为评价浮选王艺效果的等级表l选择性系数值与效果等级选择性系数0.9 o. 90. 7 0.70.5 工艺放果等级优良一般2.2.2 1982年吴大为提出用浮选效率轧作为评价浮选工艺效果的计算式。(11) 75 7565 6555 工艺效果等级优良一般(13) 55 差2.2.4 简用康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建议用浮选精煤灰分相同时浮选精煤产率与计算人料的浮沉即浮选后根据精煤和尾煤产品的密度组成计算的人料浮沉)的理论精煤产率的比值作为评价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到了由于在浮选过程中煤炭破碎解离而使其密度组成发生变化的因素,从而克服f某些情况下比值大于100%,的情况。
13、2.2.5 1988年匡亚莉同志提出,用选煤工作者比较熟悉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宇E值作为评价浮选I艺妓果的方法,她认为浮选的目的是在精煤灰分合格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回收可燃体,机值可以明确表达这个目的,其物理意义是很明确的。为了全面衡量浮选工作状况,她还建议用煤泥入浮率、浮选机单位处理两项指标作为辅助指标。621 应该指出,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国选煤工作者提出了上述种种评价煤粉(泥)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足以说明选煤I作者在科研、生产和教学的实践中,迫切需要一个评价煤粉泥)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人们对此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3 评价我国选煤f浮选工艺效果方法的讨论众所周知,浮游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矿物杂
14、质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即煤的疏水性和矿物杂质的亲水位,因而影响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的因素极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煤炭本身性质,诸如煤的岩相组成、煤中矿物杂质种类及其嵌布特性、煤的煤化程度、煤表面的氧化程度以及煤的密度组成和粒度组成等。第二类是煤粉(泥)在浮选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如药剂种类及加药方法,人料浓度、浮选流程,浮选机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煤浆的pH值及温度等。因此我们在考虑制定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的方法时,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在-般情况下,浮选工艺效果与煤粉泥的可浮性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已为选煤工作者所共识,即评价不同可浮性煤的浮选工艺效果所得结果,实际上是
15、包括可浮性与浮选工艺效果的综合效果。而在某个选煤厂评价不同工艺制度下的工艺效果时.由于其煤炭可浮性可视为一个固定不变因素.其评价结果显然只是分选效果的因素,因此在评价几个不同可浮性煤的浮选工艺效果和在某个选煤厂评价不同工艺制度下的浮选工艺效果时,必须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也是显而易见的了。3. 1 不同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评价方法讨论多数选煤工作者认为,评价不同选煤厂浮选工艺效果,首先应从理论与实际效果的差别出发,找出正确衡量这种差别的指标,例如我国选煤工作者使用的GB!T15715-95(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中,用数量效率事评价重力分选过程工艺效果,即在糟煤灰分相同的条件下,实际精煤产率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T 180 1988 选煤 浮选 工艺 效果 评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