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113-2010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微几何量评定总则.pdf
《GB T 26113-2010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微几何量评定总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113-2010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微几何量评定总则.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 1. 200 L 55 喧嚣中华人民圭七./、和国国家标准GB/T 26113-2010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微几何量评定总则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technology一General rul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micro-geometrical parameters 2011-01-10发布2011-10-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班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113-2010 目U昌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微机电技术标准化技
2、术委员会CSAC/TC33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原工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红宇、张苹、刘伟、蒋庄德、景蔚置、胡晓东、赵则祥。I G/T 26113-2010 1 范围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微几何量评定总则本标准规定了微几何量的评定基本原则、评定要素、评定程序、评定方法以及评定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研究机构、检测机构等从事微机电技术及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3、于本文件。GB/T 3505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GB/T 18779.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2部分: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GB/T 26111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术语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3.4 3.5 3.6 GB/T 3505和GB/T26111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微几何要素micro-geometrical feature 构成微结构几何特征最基本的点、线、面。微几何量micro-geometrical parameter M
4、EMS构件的几何特征参数。尺寸特征feature of size 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几何形状。表面结构surface structure 几何表面的重复性或偶然性偏差,这些偏差形成该表面的三维形貌。表面(结构)参数surface (structure) parameter 表示表面微观几何特性的参数。形状特征characteristic of form 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1 G/T 26113-2010 3. 7 位置特征characteristic of position 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相对于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4 评定基本原则4. 1 冗余原则任何
5、测量系统都存在误差,当通过减小阿贝误差、热变形等方法不能提高测量精度时,要考虑采用冗余测量,如测量次数的增加、测量方式的改变、测量传感器数量的增加等来提高测量精度。微几何量评定宜遵从冗余原则。一一当采用冗余原则时,应合理设计冗余度。在测量过程中,可利用冗余对测量信息进行诊断,剔除粗大误差。4.2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实际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特征参数,用这些特征参数的差异来表示被测实际要素的相应误差。5 评定要素微几何量主要是反映特征尺寸在微米级别的MEMS结构的尺寸和质量特征。微几何量评定要素(见表1)主要包括t尺寸特征、形位特征、表面结构特征等三类。表1评定要素分类关系类别评定要东尺寸尺寸
6、特征半径角度距离直线度圆度平面度平行度形位特征垂直度倾斜度同心度位置度对称度原始轮廓表面结构特征粗糙度轮廓波纹度轮廓表面缺陷2 GB/T 26113-2010 6 评定程序微几何量评定的基本程序(见图。如下:1) 根据评定要素确定测量任务,对于不能直接进行测量的评定要素,可以通过计算转化等方法采用间接测量方法进行。2) 根据可行性和现有条件,确定合适的测量方法(框2);3) 根据测量方法,明确测量步骤,进行测量(框3);的按照所选方法确定测量次数,将测量数据(框的进行误差分析及误差处理(框5),如需要进行相应计算转化才能得到评定要素,则按照给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框的得到计算结果;5) 根据测
7、量过程等因素,进行测量不确定度概算(框7);的选定合适的评定规则、评定指标对处理后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定(框的,得出评定结论(框的。测量数据处理2 5 6 7 i 9 图1微几何量评定程序流程图7 测量样晶凡使用的测量样品需给出测量样品规范。测量样品规范应包括样品的结构几何特征尺寸、表面特征等对测量样品特征进行描述的文字(如需要可以加图形进行描述),确保使用者可以明确测量样品的结构特征。8 测量方法8.1 测量方法慨述微几何量评定要素可采用测量方法主要有:光学显微视觉测量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法、接触式探针轮廓测量法、光学探针轮廓测量法、光学干涉显微测量法、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法、椭圆偏振膜厚测量法
8、、光反射膜厚测量法等(参见附录A)。表2测量方法与评定要素对应表评定要素测量方法光学显扫描电接触式光学探光学显扫描探椭圆偏光反射微视觉子显微探针轮针轮廓微干涉针显微振膜厚膜厚测测量法镜测量法廓测量法测量法测量法镜测量法测量法量法尺寸、/、j、J、J、/、/。半径、/飞j、/J 、/、J。距离。、/、/J 、J、/、/3 GB/T 26113-2010 表2(续)评定要素测量方法光学显扫描电接触式光学探光学显扫描探椭圆偏光反射微视觉子显微探针轮针轮廓微干涉针显微振膜厚膜厚测测量法镜测量法廓测茧法测量法测量法镜测量法测量法量法角度、/、J、/、J、jJ 。直线度、/J J J 、J、/。圆度J 、
9、/、/、/、/、J。平面度。、/、/、/、/。平行度J J J 、J、/、/。垂直度、/、/、jJ 、/、/。倾斜度飞/、JJ J 、/、/。位置度、/、J、/、JJ 、/。同心度、/、/J 、/、/、j。对称度、/、/J 、/、/、/。原始表面轮廓。J 、/、JJ 。粗糙度轮廓。、/、/、JJ 。波纹度轮廓。J 、/、J、/。表面缺陷、/J J J 、JJ 。注1:、/表示测量方法可用于此评定要素的测量,0表示测量方法不可用于此评定要素的测量.注2:光学显微视觉测量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法属于2维测量,只能对平面的2维几何量特征要素进行评定。注3:接触式探针轮廓测量法、光学探针轮廓测量法、光
10、学干涉显微测量法、扫描探针显微镜测量法属于2.5维测茧,微结构侧壁轮廓的测址还不能很好的实现,应用于3维几何量特征要素的评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注4:椭圆偏振膜厚测盐法和光反射膜j孚祖国主t法只适用于薄膜厚度的测量,对应于,.距离评定要素。8.2 测量条件需给出明确的测量条件(如测量环境、仪器等)。凡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需经国家计量部门校准,且仪器须在校准期内使用。9 测量数据处理9. 1 测量误差的类型对测量结果应进行误差分析。按它们在测量结果中出现的规律,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漂移等。4 一一系统误差:在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
11、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可重复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元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称为随机误差。. GB/T 26113-2010 一一粗大误差:由测量过程中不可重复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一一漂移:漂移是一种随时间或随使用次数而改变的误差,由不受控的影响量的系统影响所引起的。9.2 测量数据误差处理对上述四类误差进行判别之后,进行正确的处理,以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一一根据系统误差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判别,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一一根据随机误差的性质,对随机误差宜运用相关的概率理论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测量结果的置信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113 2010 微机 系统 MEMS 技术 几何 评定 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