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0296-2008 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pdf
《GB T 10296-2008 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0296-2008 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12010Q 25 a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0296-2008IS0 8497:1 994代替GBT 10296 1988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Thermal insulation-Determination of steady-state thermaltransmission properties-Pipe insulation apparatus2008-06-30发布(IS0 8497:1994,IDT)2009040 1实施宰瞀髁紫瓣警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刖 昌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本标准等同采用I
2、SO 8497:1994绝热圆管绝热层的稳态传热特性的测定。本标准代替GBT 10296 1988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管法。本标准与GBT 10296 1988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8497:1994,格式与GBT 10296 1988存在一定区别。术语定义由引用GB 4132改为直接引用ISO 7345:1 987绝热物理量和定义。以上两个标准为类似标准,使用时为了方便可以参考GB 4132。增加了引言。增加了对标定端帽与标定管的描述。增加了两章内容,第6章“一般考虑事项”与第10章“端帽的修正”。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介绍引用的国际标准已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情况。本标
3、准的附录NA为资料性附录。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军、成刚、曹声豁、戴锅生、王玉梅、曾乃全。本标准委托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T 102961988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引 言如果以测试的结果来代表产品的最终使用性能,管状绝热材料的传热特性通常应由管状测试装置测定,而不是通过平板试件的装置(如防护热板
4、或热流计装置)来测定。同一种材料预制成板状的绝热材料和预制成管状的绝热材料内部几何构造是不一致的。再者,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流传递方向与材料内在特征(如纤维面或伸长的气孔)的关系。因此平板试件一维热流的测量也许不能代表管状绝热材料二维径向热流的测量。另一个应该考虑的是商品管状绝热材料的内径都稍比管子的外径大一些,否则制造时的偏差将导致管状绝热材料不能贴合于管子,因此产生了厚度变化的空气缝隙。在测试最终使用性能数据,而不是材料性质的情况下,绝热材料以同样松紧的方式安置在测试管上,因此空气缝隙的影响包含在测量之中。如果性能是在平板测试装置中测定,平板测试装置中需要很好的平面接触,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5、。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围绕安置在管上的绝热材料内及表面气体的自然对流也会引起表面温度的不均匀。而这种情况在均匀平板温度的平板装置中是不能复制的。注1:对外观相似的材料,使用圆管装置和平板装置进行的比对测试,测得的传热特性显示出不同的一致程度。显现出愈均匀、匀质以及(有时是)愈是各向同性的高密度产品,一致程度愈好。对于一些材料,在此对比测试中重复地显示出可接受的一致性,使用平板装置测得的数据来描述管状绝热材料的特性也许是可以的。一般说来,如果没有显示以上提到的一致性,应采用管状测试装置来获得管状绝热材料的传热数据。GBT 10296-20081IS0 8497:1994绝热层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
6、管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常在高于环境温度使用的测定圆管状绝热材料稳态传热性质的一个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测试装置的要求但没有规定装置的设计。本标准适用的试件类型、温度和测试环境规定在第5章和第6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 7345:1987绝热物理量和定义ISO 8301:1991绝热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一热流计装置ISO 8302:1991绝
7、热一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一防护热板装置3术语和定义注2:管状绝热材料的几何形状需要不同于平板状绝热材料的特殊术语。前缀“线”用来表示特定尺寸的绝热材料的单位长度(管轴线方向上)的特性。这些线特性(用。【”来表示)用起来很方便因为知道管长和使用强度,就可以计算出热损失,“线”不表示热流方向是轴向的。在本标准中热流方向主要是径向。ISO 7345:1987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线传热率linear thermal transference在稳态条件下,线热流密度除以管表面和环境空气的温差。量通过绝热材料传递到环境的一个度量。K一孝它与指定的绝热材料的尺寸相关,是热32线热阻
8、linear thermal resistance在稳态条件下,管表面和绝热层外表面之间的温差除以线热流密度。它和指定的绝热材料尺寸有关,是管子线热导率的倒数。R,一三铲5未 (z)下r 133线热导率linear thermal conductance从管表面到绝热层外表面的线热阻的倒数。它和绝热材料尺寸相关。以-一鬲1一亍兰 (3)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3435表面传热系数surfac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稳态条件下,绝热层外表面的面热流密度除以外表面和环境空气之间的温差。对圆管绝热材料来说:h一 尘 o D2L(TOT
9、。)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适用于管状绝热材料者可用下式定义。它适用于稳态条件下的均质材料,是热阻系数r的倒数。, 西ln(D2Do) 12nL(ToTo)一r注3:在ISO 7345中导热系数通常被定义为q一弭a1。注4:因为使用了管的表面温度TD,所以导热系数受测量管和绝热材料之间任何缝隙的影响(见61)。36热阻系数thermal resistivity稳态下对均质材料是导热系数的倒数。2uL(ToL) 17一百砥瓦7石丁一i (6)计量段长度(轴线方向)L(m)。37面热阻areal thermal resistance稳态条件下测量管子表面温度和绝热材料外表面
10、温度之差除以面热流密度,是面热导率A的倒数。 R一面To-TO一五1式中面积A必须指定(通常是管子表面,有时指绝热材料的外表面,或者是其他选定面,见38的注6)。注5:较通用的基于单位面积的面特性,用于管道绝热常产生混淆,因为此面积必须人为选定,并且可能是从测量管的表面变化到绝热材料外表面。如果计算这些面性能,计算时选择的面积及其位置必须被记录下来。38面热导率areal thermal conductance面热阻R的倒数。圣AToTz式中面积A的位置必须指定(通常是管子表面,有时也指绝热材料的外表面,或者其他选定位置)注6:面热导率是不确定的,因为它取决于所选的面积A。对于导热系数如35定
11、义的均质材料起面其热导率为: n一淼如果面积被指等于”L(Dz Do)In(DzD。)“管子对数平均面积”,那么A一2(DzD。)。因为(D。一D。)2等于从管表面测量的绝热材料的厚度,它和平板状的热导率和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类似。同样的相似还存在于按37定义的面热阻R。因为这些面系数是不确定的,而且一般不申明所选择的面,因此可能会导致混淆,所以只有在选定面之后才推荐使用。4符号和单位本标准中使用表1所列符号和单位。2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表1本标准中使用的符号和单位符号 单位热流量 垂 W线热流密度(单位管长的热流密度) 圣|L Wm面热流密度(单位表面积的热流
12、密度) 屯iA Wm2测试管的表面温度 To K绝热层外表面温度 L K环境空气(或气体)温度 L K测试管的外径 D。 M绝热层的外径 Dz M计量段长度(沿轴向) L规定面的面积 A m2线热导率 1 w(mK)线热阻 RI (mK)W线传热率 Kl w(mK)导热系数 A W(mK)热阻系数 (mK)W绝热材料外表面传热系数 h2 W(m2K)面热导率 A W(m2K)面热阻 R (m2K)W铡试管外端帽厚度(轴向) SNukiyama计算系数注7:下标“1”用来表示线特性(每单位轴向长度)。注8:当指出这些特性是在圆管装置上测试显得重要时,上表所列符号加下标cyl。注9:当“1”和“c
13、yl”同时需要使用时,下标为“1,cyl”。注10:在本标准中,线热流密度和面热流密度分别用q。和吼表示。此处较多描述用在本标准中的比值符号5要求51测试试件试件可以是硬质的、半硬的或柔软(毯状)的,或是适当密封的松散填料。试件可以是均质的或非均质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可包括切缝、接头或其他金属元件,也可以包括外护套或其他覆盖物。除计量测试段内任何有目的性的不规则外,试件沿整个长度方向的尺寸和外形应是均匀一致的,并且试件应是设计用于与测试装置同样尺寸管子的。通常试件应该有圆的外形和居中的孔。也允许使用其他外形的试件,但仅可测定传热率。52运行温度测试管可能在高达试件或构成装置材料的最高使
14、用温度下操作。测试管的最低温度有限制,要高于试件外表面温度足够多以提供测试需要的精确度。通常,装置在静止的空气当中运行,环境温度15到35之间,但也可以延伸到其他温度、其他的气体与速度。试件外表面温度也可以有加热或冷却外壳或覆盖物或其他附加绝热层固定。如果使用了冷却外壳或外套,只要测试管维持在较高温度,可以在低温下运行。3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53管的尺寸和形状测试管应有一个圆形横截面。54方位测试管通常为水平放置,可以采取其他方位,但是要求特殊的考虑,因为测试管和试件内外都可能被对流影响。55装置类型包括两种明显不同的装置类型:防护端头型与标定或计算端头型,它
15、们对计量段端头轴向传热的处理不同。有高轴向导热元件如金属外护套的试件,只能用防护端头型装置测试。58相关特性所有试件都可以计算线传热率(31中定义),它是量化管状绝热材料性能的最有用的特性。如果使用与测试条件具有可比性,知道了它的值和管子及周围环境空气的平均温度,就可以直接算出给定长度的绝热管道的热损。导热系数(见35)在规范中经常用到。理论上,只有紧紧的安装在测试管上、没有空气隙的均质的同心环状试件才能计算导热系数。实际上,如果认为导入的误差可以接受,偏离理想状况是经常的。导热系数在推导与所测试件尺寸不同的绝热材料的线传热率或其他性能时是有用的(见62)。第3章定义的其他特性,在被指定和适用
16、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6 目的61一般考虑事项如在611和612中所述,可能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测定目的。试件的准备和安装由用户选择的目的决定。可以使用适合任何一种目的的程序,但应在报告中充分说明。811最终使用性能如果要求最终使用性能,试件应保持不变,以与正常使用相同的方式安装。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特性包括任何接头或接缝,以及任何由于松散地安装在管上引起的空气隙的热阻的影响。612材料特性如果要求材料特性的值,应选择或修整试件,以使其所有部分紧紧组合在一起,没有开口的接头或接缝,并使试件紧紧安装在测试管上,没有空气隙。62用于其他尺寸提供能够匹配所有制造的管状绝热材料的尺寸的测试装置是不实际的。因
17、此,用有限尺寸的类似绝热材料的测试数据,计算其他尺寸的绝热材料的特性是必要的。根据试件材料和测试条件是否理想,可能有不同程序。在测定最终使用性能时,包括任何空气隙与(或)不紧密的安装的影响,不允许用来计算其他尺寸绝热材料的特性。621 理想材料与测试条件对于导热系数是常数或是温度的线性函数的均质材料,在均匀的温度条件下测试,可以在规定的平均温度下,用35中给出的关系式,在单独的测试中确定导热系数。然后可用这个导热系数计算其他尺寸管子、其他绝热层厚度、其他温差的管状绝热材料,在相同平均温度下的热流与其他传热特性。622非理想材料与测试条件实际中,许多材料并非严格均质的,因为它们的导热系数是温度的
18、复杂函数;由于对流与辐射传热,导致测试时试件外表面温度不均匀;与或在装置与试件中间可能存在空气隙。只要数据被扩展到与测试不同的尺寸或条件,应就这些因素的实际影响进行评估。4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通常对于一种特定的产品或材料,在靠近感兴趣的范围内,最少要做两种尺寸的测量。如果这些测量的导热系数值在可接受限度内一致,那么其平均值可以用来计算这种产品在相同平均温度下、该尺寸范围内,其他尺寸和其他条件的传热特性。如果测量的导热系数值不在可接受限度内,那么应该使用一个合适的趋势分析来确定适合要求尺寸的导热系数值。如果测试的导热系数差距很大的话,应测试更多尺寸的试件。另一个
19、方法是由已测出的不同测试管尺寸(但厚度、温度相同)的绝热材料的传热特性值(例如传热率)使用内插法。63需要的知识因为在本标准中涵盖所有型号的装置和方法细节是不实际的,用户应预先拥有关于热测量的知识与经验。64细节说明用户应准备详尽的设计和操作说明,帮助特定装置的制造者和操作者满足一般要求和目标。7装置71一般要求装置由加热的测试管与控制和测量仪器组成,这些仪器控制和测量测试管和环境空气的温度以及消耗于计量段加热器的平均功率。除非只需要测定传热率,还应包含测量绝热材料外表面温度的仪器。测试管应由内部电加热器被均匀加热,例如电阻丝缠绕在一个内部单独的管上。在大型装置中,需要提供内部循环风扇或在管内
20、填充传热液体来获得均匀的温度。可以用独立的防护加热部件(见73与图1),使测试部件端头的轴向热流减少到最小,或用一个绝热端帽,并对所测热量加以修正(见74和图2)。还应提供有控制周围空气温度的装置的密封箱或房间。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原理与限制,但本方法没有包括对任何特殊装置的建造与操作的细节要求。每台装置应专门的准备细节说明。c) I d)1加热管隔缝监视热电偶; a)测试管防护段;2计量段测量热电偶; b)测试管计量段;3测试管隔缝监视热电偶; c)加热管防护段;4计量段测量热电偶; d)加热管计量段。图1防护端头型装置72尺寸装置的管径并没有限制,但是计量段的长度应足够长,以保证测试的总热流
21、量相对于端头损失和功率测试的准确度来说足够大,以达到要求的测试准确度。注11:对于外径889 TIlm的防护端头型装置(见73),测试部件长度O6m、试件总长度接近1 m就可满足。相同直径的标定或计算端头型装置(见74),试件长度一般要2 13P=或更长。也许某些装置和某些测试条件不能满足这些长度要求,需做适当的误差分析估计要求的长度。5爿GBT 10296-2008IS0 8497:1994为了方便,装置长度应为绝热材料标准长度的整倍数。73防护端头型装置防护端头型装置(见图1)使用独立的称为“防护段”的加热管部件,位于计量测试段的两端,且保持在计量段的温度,使装置轴向热流最小化,并且帮助达
22、到均匀的温度,使试件在计量段的所有热流都为径向。除非已知预期的温度不均匀不会对测试结果造成不可接受的误差,计量段与防护段的加热器都应设计成在长度方向达到均匀的温度。如果需要的话,在单一防护段的外端使用辅助加热器或在每端设置第二防护段。每个防护段(或双防护段的总长度)应足够长,使计量段的每一端,在装置及试件内的综合轴向热流都限制在可以接受的小的数量(相对计量段的传热量)。注12:还没有预测防护段准确长度或温度不均匀程度,以达到要求的测试准确度的分析。希望这种分析即将出现的同时,装置应设计成与现有的已经被证实的装置一样的近似几何比例,并尝试使整个防护长度达到温度均匀。注13:在测试试件为基本均质、
23、只有适度的各向异性、厚度不大于管子直径时,对于889 mm外径的装置,已发现防护段长度约200 mm是满足的。当测试更厚的试件或试件轴向导热率较高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防护段。在加热管以及测试管的防护段与计量段之间以及双防护中每个防护段之间,都应该设有隔缝(除了结构支持需要的小的连接桥),通常宽度不大于4 mm,这些隔缝可用导热系数远低于管子的材料填塞。每个隔缝应装有内部隔板,使各段间的对流和辐射传热最小化。应该在测试管隔缝两边安装热电偶,它们距离隔缝不得超过25 mm,且连接成温差热电堆。也应在加热管或计量段到防护段提供高导热路径的所有支撑元件上安装热电偶。74标定或计算端头型装置标定或计算端头
24、型装置(见图2),在计量段的每个端头上使用绝热帽来使轴向热流最小化。端头绝热帽热损失的修正,应由在测试条件下的直接标定(标定端头型装置)或使用材料性能计算(计算端头型装置)决定。内部电加热器应该设计成长度方向对计量段进行均匀的加热。如果在计量段长度内使用了附加的端头加热器,这个加热器的功率应该包括在计量段功率的测量结果中。741标定端帽与标定管对于标定端头型装置,端帽应该与测试的试件有相同的横截面积和相似的传热特性。每个端帽应有一个空腔,其深度最少为测试管的半径,尺寸可以容纳测试管的端头。标定管由一个长度为两个端帽空腔深度之和的同样的短管组成。它应配有同测试管内相似的内部加热器,包括任何补充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0296 2008 绝热 稳态 传热 性质 测定 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