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T 9011.3-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pdf
《SC T 9011.3-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C T 9011.3-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200 J 73 :才H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9011.3一2006冻结装置试验方法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2006-07 -10发布Test method for the freezing plant Part 3: Test method for the tunnel freezer 061018000007 2006 -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SC/T 9011冻结装置试验方法分为4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第2部分:平板冻结装置试验方法;一一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一一第4部分:流态冻结装置试验方法。SC/T 9011 .
2、3-2006 本部分为SC/T9011的第3部分,给出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希望使用本部分的各方,将本标准的第1部分与本部分一起使用。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水产大学、浙江上风集团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万锦康、曹广荣、吴稼乐、朱富强、陈坚、俞骏、徐灿根、董汉祥、委锦培。I SC/T 9011 .3-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第3部分:隧道冻结装置试验方法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直通式隧道冻结装置风速测定、传送网带运行、空箱降温、凝露、需冷量、冻结能力、耗电量、融霜、噪声
3、、电气性能等试验方法。螺旋式冻结装置试验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本部分适用于利用强制循环空气冷却器使食品通过隧道从一端进人,从另一端达到冻结要求出来的冻结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8863 速冻食品技术规程B/T 4330 制冷和空调装置噪声的测定SB 227 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电气装置基本技术条件SC/T 9011.1-2006冻结装置试验方
4、法第1部分:总则SC/T 901 1. 4-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第4部分:流态冻结装置试验方法3 凤速测定试验3.1 常温空载工况下测定试验3.1. 1 在制冷系统不工作状态下,正常关闭隔热箱体门、孔,启动装置内风机及传送机,测定各测点的风速。3.1.2 在隔热箱体内部传送带或推车承载面垂直上方间距中心处沿隧道长度几何中心均布,螺旋式每上升1个-2个螺距布3点-4点,箱内不少于16点。3.1.3 对风速可调装置,应分别测定最大和最小风速。3.1.4 绘制风速图表。3.2 冻结工况下测定3.2.1 在冻结装置正常工作时,测定各测点的风速。3.2.2 测点选取同3.1.2。3.2.3 绘制风
5、速图表。4 传送网带运行试验启动电机,调节转速从最慢到最快,并通过在传送带上做标记的方法测量传送带在箱内的走速和运行时间,网带应伸缩平稳、自如。运行速度在规定范围内可调。5 空箱降温试验和凝露试验5.1 空箱降温试验SC/T 9011.3-2006 5. 1. 1 试验应在无日光直射和各种热流影响的室内进行,室温为(30:t1)C。5.1.2 温度测点布置可参照风速测定3.1.2执行。5.1.3 试验前打开箱门,短时间开动风机,使箱内外空气适当搅动,达到温度接近致。5.1.4 试验开始,关闭箱内照明、箱门、维修孔等,记录箱内、外初始温度,启动制冷机组和循环风机,开始降温。5. 1. 5 试验进
6、行中,温度记录时间间隔为10min,直到隔热箱体内温度降到标准要求或设计温度士1C为止。5. 1. 6 绘制温度记录表格及降温曲线。5.1.7 从开始降温时刻至达到标准或设计温度的时刻之差,即为降温时间式(1)J。llT= T2 - T1.(1) 式中:T1一一开始降温时刻,单位为小时(h); T2一一温度降到设计温度时刻,单位为小时(h)。5.2 凝露试验5.2.1 试验方法本项试验应在冻结试验结束后进行。整个冻结装置应处在正常运行状态,箱内温度应稳定维持在设计温度:t1 C。测定隔热箱体外环境温度与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之差。试验结果,箱体外表面不应有凝露水流淌,或符合不产生凝露的温差条件。5.
7、2.2 试验要求5.2.2.1 本试验应在元日光直射、无各种热流影响的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30士1)C,风速小于0.5m/s,相对湿度为75%土5%。5.2.2.2 整个冻结装置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工作,但不必进行食品冻结生产。5.2.3 温度测点选取5.2.3.1 在满足SC/T9011.1-2006附录B温度测点布置的基础上,应在隔热箱体外表面下列四处增补测点:a) 某一隔热板的中心位置;b) 板间接缝位置;c) 接缝交叉位置;d) 门的中心位置。5.2.3.2 各增补测点要求:在每一测点的几何位置上,应在隔热箱体外表面上布点(测表面温度),并通过该点垂直于箱体外表面距离100rnrn处同
8、时布一点。5.2.4 试验结果a) 观察隔热箱体外表面凝露情况b) 温度差由式(2)计算llt工tWH- tWB . (2) 式中:tWH一一隔热箱体外部环境空气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附一一隔热箱体外表面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6 冻结装置需冷量试验6.1 本项试验应满足SC/T9011.1-2006中4.7要求。2 SC/T 9011.3-2006 6.2 冻结装置应在制冷工况稳定,正常连续生产条件下进行本项试验。6.3 空气侧试验应满足SC/T9011.1-2006中4.7.1要求。6.4 温度测点布置的要求与5.1.2相同。试验周期应有一定时间间隔,有4组以上、每组时间
9、间隔不少于15min的温度测量记录。6.5 制冷剂侧试验应满足SC/T9011.1-2006中4.7.2要求,并应与空气侧试验同时进行。6.6 需冷量测试结果,在满足6.5基础上,取空气侧和制冷剂侧同时所得测试结果的平均值。6.7 如果进行现场试验,可以不考虑制冷剂侧的测试。6.8 试验结果应包含下述内容:a) 被冻食品的耗冷量由式(3)计算Qs=C.(h1 -h2)/(3 600x Tsh). (3) 式中:Qs一一被冻食品耗冷量,单位为千瓦(kW);G一一试验时间内冻品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h1一一-被冻食品初始恰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lkg); h2一一被冻食品终了焰值,单位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C 9011.3 2006 冻结 装置 试验 方法 部分 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