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424.2-2002 光缆总规范 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pdf
《GB T 7424.2-2002 光缆总规范 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7424.2-2002 光缆总规范 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180.10 11 33 在也一斗A2 G/T 7424.2 2002 部分代替GB/T7424.11998 Optical fibre cable generic specification Part 2: asic optical cable test procedures (IEC 60794-1-2:1999 , Optical fibre cable Part 1-2: Generic specification -Basic optical cable test procedures ,MOD) 2002- 08-09发布2003- 04 -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2、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目飞舟,t. GB/T 7424.2 2002 前言. . . E I 范国. . . .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总则. . . . . . . . 方法E13拉伸性能方法E2:磨损. . . . . . . 方法E3:压扁 . . . . . . 方法E4:冲击. . . . l 1 3 5 7 9 8 方法E5:已成缆光纤的剥离力稳定性. . . . . . . 10 9 方法E6:反复弯曲. . . . ., . . . 11 10方法曰:扭转. . . . . . . . .
3、 . . 13 11 方法E8:曲挠. . . . 15 12 方法E103弯折. . . . . 16 13 方法E11:弯曲. . 17 14 方法E12:抗切穿. 17 15 方法E13:枪击. . . 18 16 方法E17.刚性. 19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方法E182张力下弯曲(动态试验).方法E192风振和舞动. . . . 方法F1:温度循环方法F33护套完整性方法F5:渗水 . . . . . . . . 方法F6:复合物滴流方法F7:核辐射. . . . . 方法F8:气阻. . . . . . .
4、 方法F9:老化. . . . 方法Glz光缆元件的弯曲. . . . . 方法GZz光纤带几何结构尺寸的观测法方法GL光纤带尺寸的孔规法. . . . 方法G42光纤带尺寸的千分表法. . . 方法G5:光纤带撕裂(可分性. . . 方法G6=光纤带扭转. . . . 方法G72套管弯折. . . 22 24 24 26 26 27 29 29 30 30 31 31 32 33 34 35 目UGB/T 7424(光缆总规范包括以下两部分二一第1部分z总则g第2部分2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T 7424.2-2002 本部分为GB!T7424的第2部分,对应于IEC60794-1-2,199
5、9(光缆第1-2部分.总规范光缆基本试验方法)(英文版)oIEC60794-1-2叙述光缆机械性能及环挠性能的和光缆元件的各试验程序,其中某些试验待定。在IEC60794-1-2中,因原有的某些试验已被其他试验取代或己确定是不适用的,故在试验编号次序中缺少几个号码,它们是E9、E16、F2、F4和F6。本部分与IEC60794-1-2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其主要差异如下=1)第3章总则中,部分条款参照过去的有关标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具体规定。例如,试验环境条件采用GB/T2421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并且通常是GB/T2421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量的数值按GB/T8170规定修约;监测和
6、检查的方法和抽样,按国内现行情况规定。同时,IEC文本列于第29章中的光纤带定义移至本章3.3定义中。2) IEC文本中方法E14复合物滴流在本文本中改为方法F60IEC文本中方法E1S析油和蒸发是材料试验,在本文本中不列入。3)本部分中,方法El、方法E3,方法E4、方法E7、方法EI0、方法Ell、方法G2,方法G7为修改采用IEC60794-1-2中的对应方法,其余方法则是等同采用。4)方法El和方法E3中,作为推荐性的内容,补充了国内多年实施有效的细节和具体数据。5)方法E4中,建议了通常采用的落高为1mo 6)方法E7中,扭转角度改为由有关标准中规定因7)方法EI0中,仍采用过去版本
7、的写法,即把光缆环缩小到规定的最小允许直径止。8)方法El1中,按过去版本的习惯,为方法EllA加上名称卷统气为方法EllB加上名称U型弯曲气9)方法Fl中,增加了试样应在20C:l:5C下处理24h的一般性规定.10)方法G2中,要求改为符合有关光纤带的规范规定。11)方法G7中,试验参数改为在有关规范中规定。本部分代替GB/T7424.1-1998(光缆第1部分=总规范的第3章和第6章。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归口。本部分由大店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通信分公司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2王则民,薛梦驰,李然山,鹿中晖,梅健,何节。E GB(T 7424
8、.2-2002 光缆总规范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范围GB(T 7424的本部分规定了光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元件的各试验方法的目的、试祥、设备、程序、要求和待规定细节等。本部分适用于各种类型光缆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出厂检验、交收试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4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2总则(GB(T2421-1999.id
9、t IEC 60068-1,1988)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15972(所有部分)光纤总规范(GB(T15972. 1 15972. 5-1998. eqv IEC 60793-1-1 60793-1-5: 1995) 3 YD/T 629(所有部分)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IEC 60068-2-14:1984环绕试验第2部分z试验试验N:温度变化IEC 60227-2: 1997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的聚氯乙烯绝缘也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IEC 60544(所有部分):电气绝缘材料离子辐射影响的确定IEC 61931(TR3:1998纤维光学术语总则3. 1
10、引言除非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本章的各条规定应适用于本部分规定的各试验方法.3. 2 试验方法格式各试验方法格式应按如下标准顺序编制。在保持这个总体顺序的同时,可插入附加条款。目的试样设备程序要求待规定细节3. 3 术语和定义3. 3. 1 光纤带几何结构尺寸的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图1所示光纤带横戳面。3.3.1.1 宽度和厚度width and thickness 光纤带的宽度回和厚度t是包围光纤带横戳面的最小矩形的长边和短边的尺寸。1 GB/T 7424. 2-2002 3. 3- 1.2 基线basis line 基线是在光纤带横截面中通过第一根光纤(光纤1)中心和最后根光纤(光纤n)中心的
11、直线。3. 3- 1.3 光纤排列3.3- 1. 3. 1 光纤水平间距horizontal fibre separation 光纤水平间距是在纤带极截面中两光纤中心在基线上的垂直投影距离。可区别为两个水平间距参数2a) 相邻光纤中心间的距离出b) 两侧光纤中心间的距离b,3. 3. 1. 3. 2 平整度planrity 光纤带的平整度户是这些光纤中心到基线的垂直问距最大正值和最大负值的绝对值之和。光纤巾心在基线之上时,垂直间距为正,光纤中心在基线之下时,垂直间距为负。母线光纤1光纤n-1光纤n、d b w 图1光纤带横截面几何结构示意图3. 4 标准大气条件本部分采用的标准大气条件应符合G
12、/T2421规定。除非另有规定,本部分规定的试验环境条件应是GB/T2421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3- 5 量的数值本部分规定的量的数值应有明确的有效位数,测量值应按G/T8170规定修约到与规定值同样的有效位数后,再与规定值比较。3-6 图形符号和术语参见IEC61931/TR3。3-7 安全待定。3. 8 定标待定。3- 9 监测和检查除非另有规定,本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中的监测和检查,应符合本条规定。3- 9. 1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即透光度变化)的监测在本部分方法FI中应按G/T15972方法CIO或YD/T629.2规定进行,在本部分其他方法中应按GB/T15972方法CIOA或YD
13、/T629.1规定进行。在受试光缆芯数不多于12芯时应监测全部光GB/T 7424.2-2002 纤,在多于12芯时应监测至少12根光纤,抽样时应考虑到光纤结构位置和色i苦等方面的代表性。3. 9. 2 光纤的光学连续性和断裂的检测可采用通可见光目视检测方法或按GB/T15972方法C10B或YD/T629.2规定方法进行检测,应检测受试光缆中的全部光纤。J 9. 3 光缆护层检查例如护套开裂检查,应以正常视力进行日视检查。3. 9. 4 适时检测应按有关规定,在试验之前、之中和(或)之后进行适时监测和检查。4 方法E1,拉伸性能4. 1 目的本方法适用于测量光缆在规定拉仲负载范围内的拉伸性能
14、,即测定光缆中光纤的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和(或)光缆的应变与拉伸负载的函数关系。本方法的意图是非破坏性的,即施加的拉伸负载应在允许的最大拉力以内。飞本方法依所监测的项目不同,分为-a) 方法EIA,是确定光纤衰减变化的方法zb) 方法E1B.是确定光纤伸长应变和光缆伸长应变的方法。应按照详细规范或用户和制造厂间的协议,可单独使用方法EIA或方法EIB,或者联合使用这两个方法来分别测量光缆的不同拉伸性能。4.2试样从盘装或成固的光缆上取出一段受试光缆,其长度足以取得希望的精度。当采用图2设备时,除非另有规定,光缆受试段长度近似为两卡盘入口切点问的光缆长度与一个卡盘周长之和,它应不小于50mo 卡盘
15、拉力革置卡盘和传递桂置里试光缆段性递装置fA载传感器盘上光缆光纤测E革置图2使用传递装置和卡盘的拉伸性能测量设备示例传递装置3 -G/T 7424.2-2002 当采用图3设备时,除非另有规定,光缆受试段长度为两夹头问的光缆长度,它应不小于25m. 受监测的光纤两端应制备成平整、?占洁并垂直于光纤轴的端面。夹持基置壁试血缆段央持辑置拉力装置jh量转睛嚣光纤测量装置图3拉伸性能测量设备4. 3 设备试验设备示例见图2和图3。当采用图2设备时,试验结果除了反映光缆拉伸性能外,还包含光缆弯曲的影响。试验设备的拉力量程不得超过被试光缆层大允许拉力的5-10倍。试验设备应包括:a) 机械装置1) 一套夹
16、持装置,用于抓住光缆各元构件,使它们相互间无实质性滑移,且不会影响试验结果。例如图2中的卡盘和图3中的夹头,其卡盘直径应不小于试样外径30倍。注z对于自承式架空光缆,当详细规范有要求时,应借助与其光缆吊挂型式相关的装置来进行光缆固定。对于某些重型铠装光缆.其夹持装置可以采用网套夹或类似锚桩装置。2) 一套可选用的传递装置,可用于图2设备中使较短的设备长度能容许较长的受试段长度,其滑轮直径应不小于试样外径30倍。3) 一台拉力装置,用于以规J.:拉伸速率在规定的拉力范围内提供平稳的拉伸负载。b) 监测设备1 ) 套测力装置(含拉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试样所受拉伸负载,其传感器最大误差应是它的Jrt
17、大测量范围的士3%。2) 一台光纤衰减变化测量设备,用于方法E1A,它应符合GB/T15972方法C10A或YD/T629. 1规定。3) 一台光纤应变测量设备,用于方法ElB,它应符合GB/T15972方法A7规定。4) 一套可选用的光缆伸长测量装置,用于方法,E1日,它可基于机械方法,也可基于电气方法,其精度应确保光缆应变测量结果的误差不超过士0.01%。5) 只可选用的多路光开关,用于多路光纤监测的转换。4.4 程序4 a) 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3.4规定。b) 把光缆装在拉伸设备上,在两端用夹持装置把光缆均匀地回紧,防止光缆的各元构件相互滑移B对于大多数光缆结构,例如层绞式光缆,实际是夹
18、持住除光纤以外的各元构件,这足以用于测量拉仰性能,例如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光缆应变初最大允许拉力。但是,对于某些光缆结构,例如中心管式光缆,可能需要注意防止光纤纵向滑移,以便得到正确的光纤应变。c) 把受试光缆中的受监测光纤连接到监视tl设备。在拉伸试样时,应注意受监视1)的基准长度不得变化。d) 拉伸力应连续地增加到详细规范中规定的(各)值.例如长期允许拉伸力和最大拉伸力(通常为短暂允许拉仰力),除非另有规定,保持时间至少为1min,拉伸速率应为5mm/min-10 mm/min。然后,逐渐卸去负载。这样一个加载和卸载的过程,构成一个循环。e) 在加载过程中,应作为光缆拉伸负载的函数来记录规
19、定波长下的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和(或)光缆应变。除非另有规定,对于12芯以下光缆,应监测全部光纤,对于12芯及以上光缆,应监测至少12根光纤。GB/T 7424.2-2002 f)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循环次数应为1次。g) 当有要求时,在最终卸载5min后,测量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和(或)光缆应变的残余值。4.5要求试样的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和(或)光缆应变,以及去除拉力后它们的残余值,应符合详细规范中规定。当详细规范有要求时,应提供和评价光纤应变和(或)光缆应变与拉伸负载的函数关系,如图4所示。当有要求时,应确定光纤应变始发点的拉伸负载数值,即光纤应变与拉申负载的函数曲线图上,曲线的线性部分与拉伸
20、负载铀的交点处的拉伸负载。必要时,随试验结果提交的全套数据应包括有关光纤实测相移或脉冲时延对光纤伸长的定标曲线或系数。市*事/%1拉伸性能T, 负载一-光缆伸长率g口一一光纤伸J(o率g。一-T01 X一-TmX.注:To相应于光纤开始受应变的负载gTm相应于规定的最大拉力负载。图4光纤和光缆的伸长与负载的函数关系实例4.6 待规定细节详细规范应包括如下内容.a) 光缆长度和受拉伸长度gb) 负载传感器;c) 注入条件和衰减测量装置(当必要日t); d) 光纤应变测量装置(当必要时); e) 是否要求在规定波长下衰减变化、光纤应变和(或)光缆应变与拉伸负载的函数关系$f) 拉伸增加的速率,当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7424.2 2002 光缆 规范 部分 基本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