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843.1-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1部分;概述.pdf
《GB T 15843.1-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1部分;概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843.1-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1部分;概述.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部分概述发布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部分概述本标准为实体间的信息交换规定了使用安全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一般模型和要求它适合于我国使用本标准是对的修订两个版本的主要差别是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条术语定义增加了文本字段的使用和时变参数两个附录在总标题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部分概述第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第部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的实体鉴别第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第部分采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和附录均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本标准由国家信息化办公
2、室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西南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韧鸿向维良雷利民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年月第一次修订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它们都是或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订针对特定技术范围的国际标准和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和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和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国际标准是由联合
3、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的分委员会安全技术起草的该第二版对第一版进行了技术修改它取代第一版在总标题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机制下由下列部分组成第部分采用公开密钥算法的实体鉴别在总标题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下由下列部分组成第部分概述第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第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第部分采用零知识技术的机制注上述第部分的总标题在下一个修订版中将调整为第第第和第部分之前的总标题也可能还有其他部分跟随其后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和附录均是提示性的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部分概述代替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安全技术的实体鉴别机制的鉴别模型及一般要求和限制
4、这些机制用于证实某个实体就是他所声称的实体待鉴别的实体通过表明他确实知道某个秘密来证明其身份这些机制定义为实体间的信息交换若有必要还可以同可信的第三方进行交换这些机制的详细情况和鉴别交换的内容未在本标准中规定而在的其他部分中规定其他各部分规定的机制能用于帮助提供在中规定的抗抵赖服务抗抵赖服务的有关内容不在的范围之内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部分安全体系结构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目录第部分鉴别框架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开放系统安
5、全框架第部分鉴别框架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抗抵赖第部分概述定义使用了中定义的以下有关安全的术语密码校验值通过在数据单元上执行密码变换而得到的信息数字签名签名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或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的来源和完整性并保护数据防止被人例如接收者伪造冒充一个实体伪装成另一个实体使用了中定义的以下有关安全术语声称者为了鉴别的目的他是本体本身或者是代表本体的实体一个声称者包括代表本体从事鉴别交换所必需的功能本体其身份能被鉴别的实体可信第三方在有关安全方面的活动中被其他实体所信任的安全机构或其代理在中为了鉴别的目的可信第三方被声称者和或验证者所信任验
6、证者要求鉴别声称者身份的一个实体本身或是代表它的实体验证者包含从事鉴别交换所必需的功能下列术语适用于非对称密码技术使用两种相关变换的密码技术一种是由公开密钥定义的公开变换另一种是由私有密钥定义的私有变换两种变换具有以下特性在给定公开变换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通过计算得出私有变换注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的系统可能是加密系统签名系统或加密与签名组合在一起的系统或密钥协商系统非对称密码技术有四种基本变换签名系统的签名和验证加密系统的加密和解密签名和解密变换是拥有方专用的而相应的验证和加密变换是公开发布的现在已有仅通过两种变换就可获得四项基本功能的非对称密码系统如私有变换同时满足对消息的签名和解密而公开变换同时
7、满足对消息的验证和加密然而由于一般情况并非如此在中这四项基本变换及相应的密钥都是分开的非对称加密系统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的系统其公开变换用于加密而私有变换用于解密非对称密钥对一对相关的密钥其中私有密钥规定私有变换公开密钥规定公开变换非对称签名系统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的系统其私有变换用于签名而公开变换用于验证询问由验证者随机选择并发送给声称者的数据项声称者使用此数据项连同其拥有的秘密信息产生发给验证者的一个应答密文经过变换信息内容被隐藏起来的数据密码校验函数以秘密密钥和任意字符串作为输入并以密码校验值作为输出的密码变换不知道秘密密钥就不可能正确计算校验值解密一个相应的加密过程的逆过程可区分标识符不含
8、糊的区别一个实体的信息加密为了产生密文即隐藏数据的信息内容由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可逆变换实体鉴别证实一个实体就是所声称的实体交错攻击一种冒充它使用了产生于一个或多个正在进行的或先前的鉴别交换的信息密钥控制密码变换操作例如加密解密密码校验函数计算签名生成或签名验证的符号序列相互鉴别向双方实体提供对方身份保证的实体鉴别明文未加密的信息私有解密密钥规定私有解密变换的私有密钥私有密钥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只由该实体使用的密钥注在非对称签名系统的情况下私有密钥规定签名变换而在非对称加密系统的情况下私有密钥规定解密变换私有签名密钥规定私有签名变换的私有密钥注有时称为秘密签名密钥公开加密密钥规定公开加密变换
9、的公开密钥公开密钥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能够被公开的密钥注在非对称签名系统的情况下公开密钥规定验证变换而在非对称加密系统的情况下它规定加密变换公开的密钥并不一定是谁都可以使用这种密钥可能只有某个事先确定的团体的所有成员才可使用公开密钥证书证书实体的公开密钥信息它由认证机构签名因而不可伪造公开密钥信息关于单个实体的特定信息它至少包括该实体的可区分标识符且至少包括该实体的一个公开密钥它还可包括有关认证机构实体及其所含的公开密钥的其他一些信息诸如公开密钥的有效期相关私有密钥的有效期所涉及算法的标识符见附录公开验证密钥规定公开验证变换的公开密钥随机数其值不可预测的时变参数见附录反射攻击将以前发送的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843.1 1999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 鉴别 部分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