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040.5-2008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pdf
《GB T 1040.5-2008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040.5-2008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8308001G 32 a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0405-2008IS0 527-5:1 997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Part 5:Test conditions forunidirectional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20080804发布(ISO 5275:1997,IDT)2009-0401实施丰瞀髁鬻瓣訾麟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刖 置GBT 10405-20081S0 52
2、7-5:1997GBT 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本部分为GBT 1040的第5部分,等同采用ISO 5275:1997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把“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或“GBT 1040”,把“ISO 527的本部分”改成“GBT 1040的本部分”或“本部分”;增加了国家标准本部分的前言;把“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一章所列的其中两个国际标准用对应的等同采用该文件的我国国家标准代替;用我国的小数点“”代替国际标准中的小数点“,”。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 15SC 4)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4、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为民、王永明。本部分为首次发布。GBT 10405-2008ISO 527-5:1997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1范围11 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条件。12见GBT 104012006中的12。13本部分适用于用单向纤维增强的,并满足GBT 1040本部分测试要求(包括破坏模式)的所有聚合物复合材料。本部分适用于用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包括预浸渍材料(预浸料)。涉及到的增强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聚芳酰胺纤维或其
5、他类似纤维。涉及到的增强材料几何形状,包括单向(即完全成一条直线的)纤维、无捻粗纱以及单向织物和窄带织物等。本部分不适用于由几种单向层压板在不同角度下复合成的多向复合材料(见GBT 10404-2006)。14本部分应使用两种不同类型试样中的一种,试样类型取决于与纤维方向有关的施加应力的方向(见第6章)。15觅Ggr 10401 z006中的15。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04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6、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IsO 5271:1993,IDT)GBT 10404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ISO 5274:1997,IDT)ISO 1268:1974塑料试验用的玻纤增强树脂胶粘低压层压板的制备ISO 2818:1994塑料用机械加工方法制备试样ISO 35341:1993统计学词汇和符号第1部分:概率和一般统计学术语ISO 9291:1996纺织玻纤增强塑料无捻粗纱缠绕法制备单向板材3原理见GBT104012006中第3章。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
7、和定义适用于GBT 1040的本部分。41标矩gauge length见GBT 104012006中的41。】GBT 10405-2008IS0 5275:199742试验速度speed of testing见GBT104012006中的42。43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盯除了把相对于A型试样的口定义为a,;把相对于B型试样的d定义为口:以外,其余见GBT104012006中的43(A型和B型试样的详述见第6章)。431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除了把相对于A型试样的aM定义为,;把相对于B型试样的OM定义为aM2以外,其余见GBT 104012006中的433。44
8、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原始标距单位长度在长度方向上的增加量。对于A型试样,e被定义为e。;B型试样,e被定义为e。,用一个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来表示。45拉伸强度拉伸应变、断裂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at tensile strength;tensile failure strain对应于试样拉伸强度点处的拉伸应变。对于A型试样,eM被定义为ew,;对B型试样,被定义为e“。,用一个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来表示。46拉伸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tensionE除了把相对于A型试样的E定义为E。;把相对于B型试样的E定义为E。以外,其余
9、见GBT 104012006中的46。所用的应变值如GBT 104012006中的46所给出的,即一o000 5,E”一0002 5(见图1),除非在材料或技术规范中已经给出了可选择的值。47泊松比PoissonS ratiop除按照图2所给出的坐标,把相对于A型试样的P。定义为P,。,胁定义为舶。;把相对于B型试样的脚定义为产z,zh定义为产z。以外,其余见GBT10401 2006中的47。48试样坐标轴specimen coordinate axes在试验条件下的材料坐标轴规定如图2所示,把平行于纤维的方向规定为方向“1”,把垂直于纤维的方向(在纤维所在的平面内)规定为方向“2”。注:方
10、向“1”也称作0。方向或纵方向方向2也称作90。方向或横方向。bR强GBT 10405-2008ISO 527-5:1997(-o 000 5)(=O002 5)图1应力一应变曲线图2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对称轴5设备除以下规定外,其余见GBT 104012006中的第5章。测微计或等效的仪器(见GBT 104012006中521),其读数精度应为001 miD或更优。如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使用时,应带有一个尺寸适宜、端部为球形的测量头;如果是在平整光滑的表面(比如是经过机械加工过的)上使用,则应带有一个平面测量头。GBT 10401 2006中的522不适用于本部分。应注意确保由夹具(见GBT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040.5 2008 塑料 拉伸 性能 测定 部分 单向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试验 条件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20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