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430.1-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pdf
《GB T 18430.1-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430.1-20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8430. 12001 前主口本标准参考采用美国空调制冷协会ARI550!5901998(采用蒸气压缩循环的冷水机组和日本工业标准JISB 8613199450116 116 50116 116 水冷式3. 5 3. 6 3. 55 3. 65 风冷和蒸发冷却式2. 48 2.57 2.48 2.57 压缩机类型螺忏式离,。式机组制冷量.kW,; 116 116230 230 ;1 163 1163 水冷式3. 65 375 3.85 4.5 4. 7 风冷和蒸发冷却式2.46 2.55 2.64 4 技术要求4. 1 一般规定机组应符合J88654和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
2、准的图样和技术条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制造。4.2 气密性试验、真常试验和液压试验要求4. 2. 1 气密性试验要求机组试验时,采用电子卤素检漏仪或氮检漏仪时,机组单点泄漏率低于14g/a.充分保证机组在应用周期中的气密性。4.2.2 真空试验要求机组试验时,制冷系统的各部位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应在0.69kPa以下。4.2.3 液压试验要求机组试验时,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水泄漏。4.3 机组出厂前应进行运转试验,机组应无异常。若试验条件不完备或对于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的机组,可在使用现场进行运转试验。4.4 机组名义正况性能机组在帘j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进行试验时,其最大偏
3、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a)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不应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 b)机组消耗总电功率不应大于机组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10%(热泵制热消税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消耗功率hc)名义工况的性能系数不应小于机组名义值的92%.并符合3.3.4的要求$d)带有辅助电加热热泵制热机组的辅助电加热功率消耗不应大于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05%; e)冷(热)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应大于机组名义规定值的115%。4.5 机组的设计和使用条件机m戚在表3和表4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表中温度偏差为试验时应遵守的条件。4. 5. 1 最大负荷工况机组按表3最大负荷工况运行时,电动机、电器元件、连接接线及其他部
4、件应正常工作。624 GB/T 18430.1一20014.5.2 低温土况机组按表3低温二况运行时应正常工作。4.5.3 机组按表3和表4融霜工况(装有自动融霜机构的专气源热泵机组)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z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融霜应自动进行;融霜时的融化水及制热运行时室外侧(热源侧)换热器的凝结水应能正常排放或处理;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的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两个以上独立制冷循环的机组,各独立循环融霜时间的总和不应超过各独立循环总运转时间的20%。表3机组设计温度条件C 使用伽l热源侧(或放热恻)项目冷、热水7;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进门水温出11
5、JK温进口水温出11水温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名义工况12士O.3 7士0.330 :1: 0.3 35土O.3 35士l24土0.5制冷最大负荷工况15士O.5 33+0.5 2) 43土127+0.531 n 低温工况5士0.5币一21士0.521土l5.5士O.曰:名义工况40土0.345士0.315土O.3 7士O.3 7土16士0.5热泵最大负荷工况 50土0.521土o.5 - 21土l15.5士0.5制热融霜工况40 :1: 0.5 2:1: 1 1土0.51)由制冷名义工况时的冷水量决定。2)由制冷名义工况时的冷却水量决定。3)补充水温度33C士2C囚4)补充水温度1
6、5C士2C.S)由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时的热水流量决定n6)白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时的热糠水量决定。7)融霜工况为融霜运行前的条件,开始融霜时表4和表Z规定的温度条件均可。表4融霜时的条件C 工况使用侧热源侧进口水温出口在温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热泵制热融霜40+3 2+6 4.5.4 变工况性能机组变工况性能温度条件如表5所示。表5变工况性能温度范围C 使用侧热糖、侧(或放热侧)项日冷、热水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进口水温出口水温进U水温出口水温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制冷5-15 15.5-33 21-43 15.5-27 热泵制热4()- 50 15-21 一7-214.6 部分负荷性能4. 6
7、. 1 制冷屋大于70kW的机组应配置卸载机构,其动作应灵活、可靠。625 GB/T 18430.1-2001 4.6.2 具有两级或多级卸载的冷水机组在表6规定的工况下按100%、75%、50%和25%负荷工况点测定部分负荷性能特性(包括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和性能系数)。4.6.3 若机组不能按4.6.2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点运行时,则机组可以按其他负荷点运行,但应按表6规定的工况条件,测定部分负荷性能特性(包括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和性能系数)。4.6.4 部分负荷性能测试时应遵守以下规定:冷水出口温度为名义工况规定值;-一-放热侧的规定:水冷式z冷却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风冷式:冷凝器冷却
8、风量可随着机组卸载工况的变化而变化;蒸发冷却式z冷凝器冷却风量可随着机组卸载工况的变化丽变化,但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补充水温与湿球温度相等;一冷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流量;-一冷水和冷却水的污垢系数为0.086m. C/kW; 电压和频率为名义工况时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3冷凝器进口冷却水温度、进风干球温度、进风湿球温度按表6规定由式(1)计算(呈线性变化h-一部分负荷性能数据应以名义工况时的百分数来表示。表6部分负荷性能时放热侧温度条件机组型式冷凝器进口温度系数A水冷式冷凝器进口冷却水温。.145 风冷式冷凝器进风干球温度O. 140 蒸发冷却式冷凝器迸风湿球温度0.085 冷凝器进口温度二A
9、x(全负荷制冷量的百分数)+BCC)4. 7 噪声和振动4. . 1 机组应搜JB/T4330进行噪声声压级的测量。4.7.2 机组应进行振动测量。4.8 电器安全规定4.8.1 电压变化性能系数B15. 5 21.0 15. 5 . ( 1 ) 机组在表3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改变额定电压肘,安全保护机构不动作(电动机、电器元件及安全保护机构等由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并提供报告则可不进行此项测试)。带有辅助电加热的热泵制热机组其防过热保护器亦不应动作,机组无异常现象并能连续运行,4.8.2 温度限制机组在表3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组绕组温度应符合B8654的规定。4
10、.8.3 绝缘电阻机纽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V、三相交流380 V时应不小于1M.n;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000V、6000V时应不小于5MI1;额定电压三相交流10000 V时应不小于10M.no 4.B.4 耐电压在绝缘电阻试验后,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加上5.3.7.4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和闪络。4. B. 5 启动性能做启动试验时,启动电流值应小于规定启动电流值的115%,且电动机的启动试验应和电动机转子停止i责无关。626 GB!T 18430. 1-2001 4.8.6 耐湿性能机组进行耐湿实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O,旦
11、应符合4.8.4耐电压实验规定。4.8.7 淋水绝缘性能机组淋水绝缘性能应符合JB8654的规定。4.8.8 采用微处理器的机组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无线电或其他通讯干扰信号的性能。按GB4343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限制产生干扰影响的要求。4.9 机组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汹接触的表面保持洁净、于燥,机组外表面均应清洁,涂漆表团应光滑。管路附件安装一般应横平竖直,美观大方。4. 10 用户在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或开机调试运行后12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者为准),机组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修理或更换。5 试验方
12、法5. 1 测量仪表精度和测量规定5. 1. 1 测量仪表精度z按GB/T10870-2001中附录A的规定。5. 1. 2 测量规定如下za)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T10870的规定;b)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采用取样法测量,取样器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要求。5.2 机组安装和试验规定5.2.1 温度条件:机组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偏差按表3的规定。冷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及热水流量应在额定流量的土5%以内。被试机组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运行,其偏差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士2%。5.2.2 被试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构造改装。风冷式和蒸
13、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境应充分宽敞,机组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5.2.3 水质: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GB50050的规定。5.3 试验要求5. 3. 1 机组气密性、真空和液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机组制冷剂侧在设计压力下,按照JB6917中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4. 2. 1的规定;一一真空试验:机组制冷剂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按照JB6917中真空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4.2.2的规定g液压试验z机组水侧在1.25倍设计压力下,按照m6917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4. 2. 3的规定。5.3.2 机组名义工况性能试验应按附录C(标准的附录)确定模拟机组名
14、义工况下水侧污垢系数的修正温差并进行性能试验。5. 3. 2. 1 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制裁机构等能量调节置于最大制冷量位置,制冷名义工况按表1和3.3.3以及表3的规定进行试验。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4.4a)、4.4b)和4.4c)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求出功率因数。a)水冷式机组g制冷量按GB!T10870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裁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输入总627 GB/T 18430.1-2001 电功率。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2制冷量按GB
15、/T10870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放热侧采用GB/T17758的空气焰差法中的室内空调装置使其达到放热侧环境温度条件,消耗总电功率除5.3.Z. la)中包括项目外.风冷式还应包括放热侧冷却风机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应包括淋水装置水泵用电功率。5. 3. 2.2 热泵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的卸载机构等能量调节置于最大制热量的位置,热泵制热名义工况按表l和3.3.3以及表3的规定进行试验,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4.但人4.4b)和4.4c)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求出功率因数。a)水冷式机组z制热量按GB/T10870的规定,主
16、要试验采用液体载玲剂法(实为使用侧冷凝器载热剂)进行试验现1)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实为热源、侧蒸发器),消耗总电功率同5. 3. 2. la)的内容。但制热景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b)风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B/T10870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实为使用il!冷凝器载热剂)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热源侧同5.3.2.lb)的规定。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5.3.2.3 辅助电加热消耗的电功率带有辅助电加热的机组按5.3.2.2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当热泵制热量的测定稳定后,给辅助电加热通电,并测定消耗的电功率,应符合
17、4.4d)的规定。5. 3. 2.4 性能系数由5.3.2.1和5.3.2.2求得的制冷量(制热量)Q(kW)和消耗总电功率N。他W)按照式(2)计算:也一凡一一P O C ( 2 ) 计算结果应符合表2和4.4c)的规定。5. 3. 2.5 水侧压力损失在进行上述试验时,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阻力测定规定和方法测量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符合4.4e)的规定。5. 3. 3 运转试验机组应在接近名义工况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分别测量机组消耗总电功率、运行电流和进、出水温度,检查机组运行是否正常。5. 3. 4 饥组设计和使用范围试验5. 3. 4.1 最大负荷试验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以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430.1 2001 蒸气 压缩 循环 冷水 机组 工商业 类似 用途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9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