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081-200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pdf
《TB 10081-200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 10081-200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R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 TB 10081-200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002-06-06 发布2002-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Code for d四ign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BI0081一-2002主编单位: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
2、铁道部施行日期:2002年8月1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年北京(京)新登字0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TBI0081-2002 *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北京市彩桥印刷厂印开本:850 mm X 1168 mm 1/32 印张:1 字数:23千字2002年7月第1版2002年7月第1次印刷印数:1-4000册统一书号:15113 1759 定价:4.5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铁道版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者,请与本社发行部调换。关于发布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的通知铁建设(2002)45号铁路
3、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TB 10081-2002 )经审查现予发布,自2002年8月1日起施行。已完成初步设计的铁路建设项目仍按原设计标准办理。本标准由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和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00二年六月六日1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建技函(2001)28号文新建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讨论会纪要的要求编制的。本规范内容包括总则、系统结构、计算机硬件配置、计算机软件应用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环境要求等6章。本规范系首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4、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并抄送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本规范参编单位:各铁路局电子计算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侯彬、卢祯、杨进、李守敬、李世阅、殷岚、王泽酒、齐小明、张冬彦、邵建华、玉林志、史韶旭、刘继全、脱文君、周洪兴。2 目次1总则-2 系统结构.2 3 计算机硬件配置43.1 一般规定.4 3.2 处理中心系统43.3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5 3.4 站(段)管理信息系统.7
5、 3.5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104 计算机软件应用设计.115 计算机网络.12 5.1 一般规定125.2 网络设备.135.3 传输介质146 计算机环境要求.15 6.1机房156.2供电.166.3 接地装置.18 6.4 雷电防护.18 附录A缩写语.19 本规范用词说明.20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条文说明213 1总则1.0.1 为统一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1.0.3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遵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
6、则。1.0.4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必须符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1.0.5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管理的需要,并综合考虑各业务部门系统的功能和信息共享要求。1.0.6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远期可按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考虑。对基础设施,宜按远期考虑留有发展余量,其他一般设施可按近期考虑。1.0.7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设计,应符合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并应采用铁道部统一标准、由铁道部统一分配的IP地址和域名系统。1.0.8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逻辑上应由外部访问网、内部服务网和内部生产网3个层次组成。1.
7、0.9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应保证达到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信息安全、保密标准。1.0.10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各种主要软件、硬件设备、器材(包括国外引进设备,科研中试验项目设备等),均应为经过有关主管部门鉴定或审查批准的产品。1.0.11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设施。1.0.1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 2系统结构2.0.1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应满足运输管理的需要,由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和联网报告站(段)四级组成,如铁路局不设分局时,则由铁道部、铁路局和联网报告站组成,并应符合图2.0.1
8、中的规定。厂3EF明1*局|1*局11 1 f气F丁lE画.国E量匾盈眶国匾型图2.0.1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四级结构图2.0.2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分别建立原始信息数据库和动态信息数据库。2.0.3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分别建立信息处理中心,对所收集的原始信息进行实时加工、处理,为运输生产、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2.0.4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在联网报告站(段)建立站(段)管理信息系统。2.0.5 联网报告站(段)采集的原始信息,应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报告给上一级系统,非联网报告站(段)的原始信息应通过联网报告站(段)集中采集后报告给上
9、一级系统。2.0.6 对于需要在平级单位间交换的原始信息,应由上级系统 2 转发完成。2.0.7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结构应为多级局域网络互联的企业内部网。2.0.8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广域网应划分为骨干网和基层网。分局以上(含分局)的网络为骨干网,分局以下为基层网。. 3 . 3 计算机硬件配置3.1一般规定3. 1.1 为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配置的硬件设备应选择代表当前主流技术的产品。3.1.2 硬件设备的能力配置应考虑留有余地。主服务器还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3.1.3 硬件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应用软件要求。3.1.4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应根据可靠性要求采用不
10、同备份方式。3.1.5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各级主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应保证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3.2 处理中心系统3.2.1 处理中心系统应按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设置。各级处理中心系统设备应由主处理机设备、辅助数据处理设备、存储管理设备(含磁盘阵列、磁带库等)、软件开发环境设备等组成。3.2.2 处理中心系统应采用企业级体系结构的主处理机和服务器组成群集。3.2.3 处理中心系统的体系结构应按主机/终端、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方式构成。3.2.4 处理中心系统应能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转发,并留有充分的冗余能力,采用容错容灾技术,以满足建立原始信息库和动态信息库的需要。
11、3.2.5 处理中心应提供各种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应用平台,以. 4 . 满足信息共享的需要。3.2.6 处理中心系统应为系统管理、维护人员提供系统监控、管理和维护环境。应结合站(段)设备配置,为开发人员配备所需的客户机和终端以及模拟环境设备。3.2.7 处理中心系统在局域网中连接主机和服务器的端口速率应不小于100Mb/s.客户机端口速率应不小于10Mb/s。3.2.8 铁道部中央处理中心系统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大型的企业级计算机;2 采用SMP体系架构的多处理器系统;3 采用群集技术,配备高可用群集软件;4 实行双机主备、互备,多机互备或N+1备援模式;5 满足数据库应用的其他要求;
12、6 采用RAID等先进的存储技术。3.2.9 路(分)局处理中心系统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大中型企业级计算机;2 宜采用基于RISC技术的处理器;3 宜采用UMA或NUMA体系架构的多处理器系统;4 应采用群集技术,配备高可用群集软件:5 应实行双机主备、互备,多机互备或N+1备援模式;6 应满足数据库应用的其他要求;7 应采用队ID等先进的存储技术。3.3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3.3.1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按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设置,各级系统的体系结构应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方式。3.3.2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配备两台大中型企业级体系结构的主处理机作为系统平台。两台主处理机以双机热备
13、方式工作,配有共享存储设备。3.3.3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为调度台配置微机作为客户机。3.3.4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配置绘图仪和网络打印机。. 5 . 3.3.5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局域网基础上,服务器与作业点微机应利用交换机构成局域网络,交换机应留有备份。3.3.6 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局域网通信速率每个端口应不小于10 Mb/s。3.3.7 调度系统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大中型企业级计算机;2 宜采用基于RISC技术的处理器;3 宜采用UMA或NUMA体系架构的多处理器系统;4 应采用群集技术,配备高可用群集软件;5 应实行双机主备、互备,多机互备或N+1备援模式;6 应满足数
14、据库应用的其他要求;7 应采用RAID等先进的存储技术。3.3.8 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的微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述规定:1 运输主管部门配置微机设备;2 列车(行车)、计划、机车、客车调度台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设备;3 货运、特(专)、罐、军、煤、装、零篷、自备、电、工务、车辆等调度台配置微机设备;4 车流、分析、统计配置微机设备。3.3.9 铁路局调度指挥部门微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运输主管部门配置微机设备;2 列车(行车)调度的每个调度区段应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1台;3 机车调度每管辖2-3个分局应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1台;4 货运调度每管辖3-4个
15、分局应配置微机、打印机1套;5 客运调度应配置带43cm上屏幕显示的微机设备;6 特(专)、军、篷、集、罐、电、专运、自备、车辆、工务、施工等调度台及车流、分析、统计宣单独配置微机设备。3.3.10 铁路分局调度所微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 . 1 列车(行车)调度应按实际调度台数量分别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设备;为繁忙干线上的每个调度台应配置双机,实现互备;2 机车调度连续管辖3-4个机务段应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1台;超过300台机车时,宜按管辖2个段配置的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1台;3 计划调度应按实际调度台数量分别配置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4 货车调度按货
16、物流向划分的每条干线应配置微机1台,超过500km的干线宜增加1台微机;几条支线应合并配置1台微机,长大支线(200km以上)可单独配置微机1台;5 客车调度宜配置带43cm以上屏幕显示的微机设备;6 篷布、罐车、集装箱等调度宜合并配置1-2台微机设备,日均作业量较大的调度宜单独配置;7 军、特、工务、车辆、施工、自备车等调度台应配置微机设备;8 管辖内电力牵引超过3个供电所时,供电调度应单独配置1台微机;9 车流、分析、统计宜单独配置微机设备。3.4 站(段)管理信息系统3.4.1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应采用主机/终端和客户机/服务器槐合方式。3.4.2 一等及以上车站的管理信息系统应配
17、置2台小型机作为系统的主服务器。2台主服务器应以双机热备方式工作,并配有共享磁盘阵列。3.4.3 二等及以下车站的管理信息系统应配置2台微机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3.4.4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站内局域网基础上。服务器与作业点微机应利用交换机或集线器构成局域网,终端通过通信 7 网服务器与主机相连。3.4.5 车站主机房内配置的交换机、路由器应留有备份。3.4.6 一等及以上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应设置一条不低于2Mb/s 的专线出口,将系统接入广域网。接入路由器应双机备份。3.4.7 二等及以下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应设置一条不低于64kb/s 的专线出口,将系统接入广域网。3.4.8 车站管理信息系
18、统的各作业点应配置终端或微机设备。3.4.9 现车作业点以及货调、货场管理等,应配置终端设备。3.4.10 货运营业大厅的内勤作业点应配置微机设备。3.4.11 一等及以上车站的管理信息系统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企业级小型机服务器;2 宜采用基于RISC技术的处理器;3 宜采用UMA或NUMA体系架构的多处理器系统;4 应采用群集技术,配备高可用群集软件;5 应实行双机主备或互备模式:6 应满足数据库应用的其他要求;7 应采用队ID等先进的存储技术;8 应采用UNI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3.4.12 二等及以下车站的管理信息系统主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机应采用微机服务器;二
19、等车站应为双机热备,三等及以下车站应为双机冷备;2 宜采用RAID5存储技术的共享磁盘阵列;3 应采用UNIX或WINNT/WIN2000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3.4.13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点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站长和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站长应配置微机设备。2 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到达(出发、直通、到发)场车号室以及货调、篷调、集装箱(不含1t箱)外交付、集装箱的出入门、货运车间主任、货检室处应配置终端和打印机设备。3 到达(出发、直通、到发)场信号楼或运转室车站值班8 . 员处应配置报点微机及打印机。4 货运作业点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货物发送受理(含整车计划)
20、日均作业量每300批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1套,不足300批应按300批配置;2)货物发送制票日均作业量每200批应配置微机和票据打印机1套,不足200批的应按200批配置;3)货票审核量日均作业量每700批应配置微机和票据打印机1套;4)到达交付(含通知查询)日均作业最每200批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1套;5)零担中转配装日均作业量每400批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1套;6)集装箱(不含1t箱)的统计及箱号管理日均作业量每100箱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1套;7) 1 t集装箱的统计及箱号管理日均作业量在100箱以下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1套;101-300箱应配置微机和打印机2套;301-500箱应配置微机和打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B 10081 2002 铁路运输 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规范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