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719-2006 出入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规程.pdf
《SN T 1719-2006 出入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719-2006 出入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19-2006 出入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规程Codes of surveillance for HFRS at entry皿exitport 2006-01-26发布060712000089 2006-08-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1719-2006 前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玲、周峻里、
2、张祖昌、韩松、何建伟、杨雨、张原、聂维忠、杨怀宁。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SN/T 1719-2006 出入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入出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对象、内容及方法、结果判定及疫情处置和预防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入出境口岸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和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5996-1995
3、 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卫生部2005.7)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体克、肾脏损害。4 监测对象4. 1 入出境人员、入出境交通工具员工及为入出境交通工具和入出境口岸提供食品、饮用水服务的从业人员,重点是病人和疑似病人。4.2 入出境交通工具、运输设备、货物、行李、邮包等和人出境口岸内的鼠类及瞒类。5 监测内睿5. 1 收集
4、症情资料5. 1. 1 瘟情资料的收集内睿5. 1. 1. 1 疫情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5.1. 1. 2 疫情强度与流行趋势。5. 1. 1.3 与疫情有关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5.1.2 瘟情信息来源疫情信息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http:/www.who. int)及流行病学周报获得世界各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信息;一一通过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网站(http:/www.cdc. gov)获得世界各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信息;一一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网站(http:/)及国际传染病疫情获得世界各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信息;SN/T 1719-2006 一
5、一通过卫生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疫情周报获得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信息;一通过所在省、市、自治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信息获得本省、市、自治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信息。5.2 人群监测5.2.1 调查首例病例的来源和暴发流行的原因。5.2.2 流行特征监测。主动物的关系。5.2.3 对接触过流行性染者。5.2.4 5.2.5 5. 3 宿主动物和媒介监测5.3.1 鼠感染率监测。5.3.2 鼠种群与密度监测。5.3.3 鼠类带蜡指数与种5.4 病原学监测5.4.1 病人(疑似病人/5.4.2 鼠类的病原学监5. 4. 3 瞒类的病原学监6 监测方法6.1 疫情资料的分析
6、6. 1. 1 6.1.2 根据收集资料按人6. 1. 3 计算发病数、死亡6.2 疫情资料的应用6.2.1 研究疫情发生、6.2.2 掌握国内外流6.3 人群监测方法6.3. 1 对2个月内到康咨询并结合入出境可疑病人。6.3.2 当本口岸出现流行学观察、体温监测发现流行性6. 3. 3监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品加挤在中的分布,如率、病死率和感染率及与宿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和感口岸从业人群感染情况。过医学观察、体温监测、健触情况,发现流行性出血热岸人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医6. 3. 4 监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如不同地区的发病率、病死率和感染率。6.3.5 监测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时
7、在不同时间上的分布,如流行发生、高峰、终止时间或季节。6. 4 宿主动物和媒介监测方法6.4.1 对来自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交通工具或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中发现鼠类的,应立即捕送实验室做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学和病原检测参见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附件8、9J。6.4.2 对入出境口岸地区进行鼠类监测(参见GB15996-1995附录B2.2)。2 6.4.3 对入出境口岸地区进行蜡类监测(参见附录B)。6.5 个案调查SN/T 1719-2006 6.5.1 接到病例报告后,监测人员应在规定时限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6.5.2 对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人填写个案调查表参见附录A)。收
8、集资料,调查传染源,描述传播途径。6.5.3 核实病例:对疑似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发热者,采集血样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以确定诊断及核实疫情。6.6 实验室检测6.6. 1 送检样本的采6.6.2 实验室检测方7 结果判定7. 1 判定依据和结果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7.2 入境交通工具及货物、集8 疫情报告8.1 监测中发现流行性也二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通报。8.2 报告内容传染病报告卡、病人个人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8. 3 死亡与订正报告8.3. 1 原报告的流行性出8.3.2 原报告的流行性订正报告。9 瘦情处置9. 1 医学措施9. 1. 1 隔离对疑似或确诊病人9. 1. 2
9、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过感染环9.2 预防措施抗体阳性的,为染疫。上级检验检疫机关报告,同亡报告。立即向原报告机构报出疫情观察时间从离开感染环境或9.2. 1 灭鼠防鼠:灭鼠时机应选择主布在高峰(5月61O月12月)前进行。9.2.2 药物灭瞒:可与灭鼠同时进行,用杀虫剂喷洒地面或鼠洞。9.2.3 疫苗接种:在疫区或本病流行季节,对易感人群实施疫苗接种。9.2.4 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于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人体裸露部位应涂擦防虫剂,预防瞒类叮咬;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消毒包扎。9.2. 5 消毒: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进行消毒处理。9.2.6 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品卫生、食
10、具消毒、食物保藏工作,防止食品被鼠类污染。3 SN/T 1719-2006 10 监测报告10. 1 监控结果报告检验检疫机构对入出境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监测(如z人群的发病率、病死率、感染率)、病原学监视j、宿主动物与媒介生物监测(如:种群、密度、感染率)资料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10.2 流行趋势分析及防控措施建议根据对监测结果的定期统计分析,预测入出境口岸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发生的风险和流行趋势,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出现的盲区和高危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关预防及控制措施,并为制定和调整防制及消灭流行性出血热策略提供依据。4 A.1 基本情况姓名国籍出/入境类型联系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719 2006 出入境 口岸 流行性出血热 监测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