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
《YD 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969-2009 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29200M 41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 969-2009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ntelligent Energy Saving System by Fresh Air forTelecommunication StationsSites2009-06-1 5发布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YD,T 1 969-2009前言”1 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定义4新风系统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分5技术要求6检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进风、排风装置及系统节能效率评估方法应用参考要求”I:22512
2、4|YO厂r 1969-2009日|J 吾本标准依据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有关要求,劳结合各通信运营企业对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智能新风系统和智能热交换系统等设备开展节能试点工作所采取的多项有效措施,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香江方大节能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广州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达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
3、有限公司、北京非凡鸿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兰英、高健、俞龙云、侯福平、赵昕、王平、牛志远、陈忠民、熊九军、王殿魁、伍开勇、刘佩春、梁航、马向民、颜小云、甘小平、贾骏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YD厂r 1 969-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简称新风系统)产品分类、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通信局(站)用智能新风节能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
4、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rf 3873 通讯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0080-2001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YDT 2822000 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 1173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Ff 13633-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YDT 18212008 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3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通信局站用智能
5、新风节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将外部冷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引入机房,排出机房内部热空气的空气调节系统。其本身不带任何制冷元件,利用室外自然冷空气实现室内风冷降温,减少局站的能耗。3 2标准测试工况室内温度为(2630)*C,室内外温差为10。C,室内外相对湿度为45(带过滤装置,并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注:室内温度为2630C是YDT 18212008中规定的一、二、三类通信机房的最高温度,测试时只取其中一个温度值计算显冷量。33额定风量YD厂r 1 969-2009在标准测试工况下,单位时间内新风系统吸入机房内的冷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m3m(立方米每小时)。34消耗功率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新风系统提供
6、额定制冷量所消耗电能的总功率,单位为W(瓦)。3 5能效比新风系统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提供的制冷量(w)与新风系统的消耗功率(w)之比。4新风系统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分41 新风系统的分类新风系统分为:小型系统:额定风量3000m311;中型系统:3000m3,h9000m。42新风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新风系统主要由进风装置、过滤装置、排风装置、加湿装置(可选)、控制器、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其他安装附件组成。5技术要求51环境条件51 1适用环境条件新风系统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内环境温度:540;室外环境温度:一3045;相对湿度:90;海拔高度:0 45ttm 1001062新风系统设备送风
7、量检验621风速检验模拟标准测试工况使用风速测量仪,在进风设备出风口处(距离出风E150100mm的距离)均布取(13)个测试点。取各点测试的加权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即为出风口风速及风最。Nv风=(K),; LRt=S)3600h (1)式中S:出风口面积;3600:秒到小时的转换系数。622额定送风量与等效显冷量基本参数参考值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测出风速后按照下列公式(2)计算额定送风量与显冷量或制冷量的参考值(在标准大气压取值)。QT=O24pxLx(hl hz)=Qs+QL (2)Qs=CpxpxLxT860QL=598xpxLx(WlWzff860式中Qt:空气的总冷量:Qs;空气的显
8、冷量:QL:空气的潜冷量:cp:空气比热(O24kcalkg*C);口:空气密度(118kgm3):hl: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6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丁:室内外温差;注:水的气化潜热=2500kJkg=(25004 18)598 kcalkg;w1:空气的最初水分含量(kgkg)=O00944:空气的最终水分含量(kgkg)=O00515:L:室内总送风量(m3h)。6_2 3电功耗检验在标准测试工况条件下和系统在输出额定风量工作时63能效比检验在标准测试工况条件下和系统在输出额定风量工作时功耗之比,结果应符合5 3的规定。64可靠性检验YD厂r 1 9692009使用电能质量
9、分析仪测出系统总用电功耗。检测并计算出显冷量或制冷量与系统所用电按YDff 2822000中第6章相关要求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54的规定。65系统安全检验651安全接地检验检查机柜安全接地端子接触良好、不松动。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金属外壳及其他可触及的金属零部件至接地点电阻应符合55 1的要求。65|2结构强度与使用安全检验采用卡尺测量,机柜、机架钢板厚度应符合5 5 2的要求。用传导探听方法检查机柜,在风机启动、停止和运行时机柜无金属颤动音,无明显振动感。观察新风系统内强电配电、风机扇叶暴露处,是否装有防护罩且无松动。653防水、防盗、耐阻燃及控制板上抗浪涌功能检查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有
10、防水措施;安装在室外无人值守局站时,是否有防盗措施;设备采用的所有线缆、交流接触器是否符合阻燃要求和通过相关国家认证;新风系统的控制板上是否有c级抗浪涌功能。654试验结果检查结果应符合55条要求。66系统密闭性661 隔离风阀与防护网检验观察隔离防护网,其网孔直径不大于10mm,电动风阀叶片闭合后两片问无透光,用间隙尺测量叶片与框架问隙不大于05mm。66 2室内相对压差检验运行新风系统,稳定后使用相对压差计,测量室内相对压力应不小于5Pa。663试验结果测试结果应符合56条要求。YDT 1 969-20096 7系统保护与告警检验6 71告警显示功能现场目测,按照系统用户手册,通过人机对话
11、实际操作验证相关功能。检查:液晶显示和灯、光信号显示,室内外温湿度数值显示、系统运行状况显示、运行控制模式显示、设备运行积时显示、操作记录和故障告警信息显示等。6 7 2温湿度传感器异常判别功能断开被测的温湿度传感器,观察液晶显示器温湿度数值是否正常,是否告警及上传告警信息。6 7 3新风系统故障自动恢复空调断掉控制器电源,使其停lnI作180s,观察系统能否按照设定的逻辑流程关系恢复空调工作。6 7 4过滤器告警功能现场模拟滤网堵塞状况,观察系统是否显示告警信息,网管监控是否收到告警信息6 7 5直流风机系统的电源低欠压告警保护模拟电源过欠压告警,检验节能系统是否自动停机,恢复后是否自动启动
12、运行。6 7 6烟雾、火警告警功能现场模拟烟雾和火警告警,观察系统是否显示告警信息和停止空调及新风系统的运行,监控中心是否收到告警信息。6 7 7试验结果以上各项检验结粜应符合57条要求。6 8系统噪声检验6 8 1检验方式噪声与系统现场的送风方式、风管、背景噪音等有关系,建议噪声在现场进行检验。6 8 2室内噪声检验在系统史阢、应用现场,将室内空调关闭且无其他较大噪音影响的环境下,使用噪音测试仪在距离出风H hn的距离均布取5个测试点,取加权平均值。静电地板下的下送风设备,在距离室内地面1m高度,距离新风设备1米的距离均布取3个测试点,取加权平均值,即为室内噪音值并符合5 8条表4中的要求。
13、68 3室外噪声检验在系统实际应用现场,廊避开环境噪音的影响(如车流噪音、建筑及商铺音响噪音等)。使用噪音测试仪在距离引风口或排风口lm的距离,均布取5个测试点,测点水平位置应与引风口或排风口一致,取加权平均值。即为新风设备1m的室外噪音值。结果应符合58条表4中的要求。6 9结构与外观检验按照本标准5 9条要求采用目测方式检验。610智能控制器检验610 1基本控制功能61011 按照系统操作手册,检查系统数字、中文操作菜单和显示;启动系统手动和自动运行模式,检验是否按照设定逻辑关系运行。610 12按照系统操作手册,修改室内及室外温度、湿度参数,设定当前室外温度值满足系统工作条件,检验控制
14、器是否按照设计的逻辑关系控制风机、空调的运行,达到空调联动功能要求。YD厂r 1 969-200961013按照系统操作手册,修改室内及室外温度、湿度参数,使其满足无法引进室外新风的条件,检查节能新风系统是否可依据室内温度,自动控制空调投入运行。61014检验强通风性能:系统置于自动工作方式,断开空调运行返回信号端子,修改强通风上限设置参数至当前温度,检验新风系统能否按照强通风方式工作。6 1015按照系统操作手册,修改室内及室外温度、湿度参数,使其满足启动节能系统风机和空调运行临界条件,采用电热风交替加热和风冷温度传感器,检验新风系统与机房空调切换间隔时间,结果应符合5 lO14。610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969 2009 通信 智能 新风 节能 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