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 Z 99.3-1987 工艺性审查工作条例.pdf
《HB Z 99.3-1987 工艺性审查工作条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 Z 99.3-1987 工艺性审查工作条例.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部标准HB/Z99. 3 - 87 指导性技术文件飞机制造工艺工作导则工艺性审查工作条例1987一12一18发布1988-05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部标准飞机制造工艺工作导则工艺性审查工作条例HB/Z99. 3 - 87 本条例规定了工艺性审查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作为设计部门和工艺部门共同对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工艺性审查的主要技术依据。本条例规定的工艺性审查,是在保证产品性能、结构强度、维护性和飞机安全的前提下,将先进可行的工艺成果及标准纳入图样,使产品在生产中具有合理的经济的工艺方法。工艺性审查是设计的组成部分,审查应在贯
2、彻型号总设计师责任制前提下进行,建立会签制度。未经工艺性审查会签的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资料,不得作为生产的正式依据。本条例适用于自行设计的新机研制、批生产、改进改型机;修理机可参照本条例有关部分执行。工厂可依据本条例,编制适合于本厂进行工艺性审查的补充规定。1 工艺性审查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1.1 总体方案论证阶段z工艺部门要参与了解设计总方案的设想和提供新工艺信息,参加技术经济论证,并结合工广的工艺技术能力和发展对总体布局、主要结构等设计方案提出可行性意见。.2 技术设计阶段:工艺部门要组织工艺技术人员对设计的总体布局和构造,设计、工艺分离面的划分、连接形式、关键、重要零组件的结构形式等较重大
3、问题提出工艺性审查意见,并与设计部门共同研究,做出技术结论。.3 详细设计阶段:要组织较多的工艺技术人员,对产品设计进行全面详细的王艺性审查,并履行会签手续。.4 设计定型(型号合格审定)阶段:通过对新机的研制、性能试飞,产品设计可能要做较多的修改和补充,有的还要重新发图,对这部分设计也要组织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认真的工艺性审查。2 工艺性审查的范围及要求不论是技术设计阶段,还是详细设计阶段,都要注意按图样的成套性进行工艺性审查,以部件及系统图为单元提出审查意见。2. 1 工艺性审查的设计资料范围飞机理论圈,水平测量图,零、组、部件结构图,系统安装和半安装图,随机工具、地面设备图,整机喷漆图,各部
4、件各系统通用和专用技术条件,以及相应的更改单(含临时更改单),技术单和与工艺制造有关的设计发图规定等。2.2 工艺性审查工作全部在设计资料晒蓝前进行.r艺性审杏会签后方能送晒发出。航空工业部1987一12-18发布1988-05-01实施1 HBjz99.3-87 2.3 设计资料在工艺部门会签后,若需作有关工艺问题的更改,应重新征求工艺部门意见。3 工艺性审查的组织和任务为保证工艺性审查顺利进行和出图计划,审查工作一般由工艺部门负责组织装配、机加、镀金、冶金、特设、质量、试验等专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审查小组。必要时,可以成立由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工艺师、总冶金师、总特设师、总质量师组
5、成的领导小组,加强工艺性审查工作的领导。若设计部门具备了独立完整的工艺性审查能力,则工艺性审查工作由设计部门全部负责。3. 1 工艺性审查小组任务3. ,. , 参加总体方案论证、技术设计相详细设计阶段的工艺工作。3. ,. 2 按设计部门的发图进度安排,制定工艺性审查计划。3. ,. 3 按进度要求,组织集中进行工艺性审查。3. ,. 4 经工艺性审查可行的图样、技术条件,按各厂有关规定履行会签手续p有异议的技术问题,由审查小组提出审查意见,并填写原始记录(推荐表格见附录K)由设计部门解答处理,意见不统一时,工艺、设计双方上报主管领导,协商解决。3. ,. 5 零星发出的图样资料工艺性审查工
6、作,按各厂有关规定随时进行.3.2 领导小组任务3.2. 1 协调工艺性审查进度和工艺技术工作,明确要求。3.2.2 协商解决各项重大工艺技术问题,经过反复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由型号总设计师会同总工程师裁决,必要时,可报上一级领导处理。4 工艺性审查内容工艺性审查的基本内容在飞机设计制造的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工艺人员根据飞机设计的阶段,主要考虑以下内容。4. , 结构、系统的分离面划分要满足批生产的要求。4.2 工艺分离面的划分,要满足批生产的要求,便于最大限度地分段装配和采用压锄技术,图面的划分应与工艺分离面的划分协调一致,避免一个装配件出现在多张图样上p图面的布局合理、易懂。切
7、面图、详图等尽量安排在主视图附近,幅面大的图样应标明区域。4. 3 主要部件连接形式力求简单可靠,易于施工,尽量避免套合件。4.4 各系统的成品、附件尽可能广泛地使用标准的、实践证明是好的元件。其布局要合理,安装固定力求简化,并采用必要的设计补偿。4.5 系统中,如固定支架、固定板等固定元件的定位基准合理;苓组件的定位应采用结构基准,避免以飞机水平基准线和对称轴线作基准。4. B 成品和其它零件协调安装的孔,其尺寸,公差应齐全、可行,尽量避免按xx协调钻制总装配时开孔。4. 7 提倡选用新结构、新技术和成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成品,但要与工厂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也要考虑技术改造的可能性。工
8、艺应尽最大的努力满足设计上必要的技术要求。2 HB;Z99. 3 - 87 4. 8 提高结构的工艺性,广泛采用标准构件和零件,合理地减缩功能相同的零件的品种,根据工厂和国内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尽量采用整体壁板和蜂窝结构,采用精锻件,精铸件和整体件。4.9 减少连接件的品种规格,提高连接件的标准化程度,尽可能考虑继承性和通用性。选用连接件应考虑工具的通用性、可这性。4.10 设计基准要统,图样中尺寸要齐全、协调;制造精度选择合理、经济。4. 11 为了保证飞机外形和装配协调,降低成本,合理采用各种类型的设计补偿。4.12 在满足性能要求前提下,广泛采用加工性能良好的材料。根据零件形状和成型特
9、点,正确选择原材料热处理状态。4. 13 压缩标准件、型材及各种材料的规格品种,并应符合国标、部标、冶标及企标的规定。4.14 图样对装配、机加、银金、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特种检查等专业的技术规定,应符合工艺部门的生产说明书,技术规范。4. 15 结构零件的困弧、圆角、倒角、下陷、螺距、齿距、哪钉孔、螺栓孔等的尺寸规格均应统一,以利减少专用工具、工装的品种规格,尽量做到标准化、典型化、规格化、通用化。4. 16 根据零件的重要程度,设计部门应进行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分类,规定各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并控制关键件、重要件数量。4. 17 在生产定型和批生产阶段,对于图样资料的更改,必
10、须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应考虑尽量减少更改工艺装备和补充工艺装备;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装配的可行性。有效批架次应能满足生产准备周期,三类以上更改,应有在制品的处理办法。4. 18 对于互换件,结构的设计应能满足互换的技术要求,容差分配和设计补偿合理,结构设计、连接形式应能满足外场互换的要求(含互接、替换)。4.19 技术条件中的技术要求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工艺性、经济性,尺寸要求和容差分配合理(部装高于总装).不应出现与图样要求相矛盾的内容。4.20 安装试验的技术条件要考虑工厂的技术能力、设备情况和试验的必要性、经济性,其要求应与成附件技术规施相协调(应该略低于成附件本身要求)。4. 21 技术条
11、件要简明扼要,解释唯一,必要时,采用附图说明。4. 22 图样资料应完整成套,便于生产管理,延用图样,应符合有关规定。4.23 专业工艺性审查内容见附录A-K0 3 HB/Z99.3-87 附录A铸造工艺性(补充件).l 铸件材料牌号应符合国标、航标、冶标及经过部主管部门批准的所标、企标。.2 设计图样在无特殊规定情况下均为砂型铸造。如需采用金属模铸造、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挤压铸造等,因样应予注明。.3 铸造选材应与铸造工艺方法相适应。A.4 图样应注明铸件验收技术标准及热处理状态。A.5 铸件尺寸精度应符合航标H86103 -86 铸件尺寸公差规定。其精度等级的确定应在保证产品设计
12、要求前提下,根据选用的铸造工艺方法,考虑技术t的可能性以及获得该精度等级的经济合理性。A.6 铸件的结构设计应根据选用的铸造工艺方法确定其结构要素。A.7 铸件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王艺分型面及凹凸面,避免采用大平面。A.8 铸件壁厚力求均匀,厚薄不应相差悬殊。铸件壁的连接应圆滑过渡,并应避免厚大热节。A.9 对易产生停造收缩、热处理、机械加工变形的铸件应合理设计加强筋或防变形结构。A.10 根据铸件复杂程度、几何尺寸、合金牌号及铸造工艺方法确定最小壁厚、铸造圆角、铸造斜度及最小非加工铸孔,A.ll 在无配合情况下,铸件设计应尽量减少加工表面。A.12 对边距有严格要求,而标准公差又不能满足设计
13、要求时,图样应在该部位特别注明最小边距值。A.13 图样应避免封闭尺寸及空间投影尺寸。A.14 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的零件其非配合面表面粗糙度要求在Ra6.3!-lm以上者,图样不予注明,否则按加工表面处理。A.15 铸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要求在RaO.8m以下反需镀格的一般不采用铸件。A.16 铸件类别选择应合理可行。按航标规定向分类的铸件,在图中应注明类别,如未规定类别,均按最低类别。A.17 铸件需x光、萤光、磁力探伤等特种检奇,应在图样或特种检查清册中规定,并标出检查部位及数量(比例)。铸件结构也应符合特种检查工艺要求。A.18 需从重要铸件上切取试样肘,设计用规定取样部位、数量(比例)及
14、试样形状。4 HB/Z99. 3 - 87 附录8锻造工艺性(补充件)B. 1 锻件用材料应符合国标、航标、冶标及经部主管部门批准的所标、企标。B.2 未经工生产考物的新材料需先经试制。8.3 根据零件结构、形状、几何尺寸及生产批量确定锻造工艺方法。新产品试制阶段,一般采用自由锻件。B.4 模锻件结构设计应满足锻造工艺要求。如便于分模、有合适的锻造斜度、腹板厚度、转角半径及筋条高宽比等.8.5 对薄板易变形锻件,薄板面一般不允许为非加工表面。8.6 锻件尺寸精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并考虑锻造技术的可能性以及获得所选定的精度等级的经济合理性。B. 7 锻件尺寸公差部属工厂内生产锻件按航标H860
15、77-86(模锻件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要求。部外胁作锻件应与承制厂商定,并会接图祥。8.8 锻件类别应根据设计要求、经济合下理性和材料的金工艺因素确定。其类别应根据航标规定在回样中注明。I、11类锻件应在图中让明取样部位。8.9 锻件非加工面,设计图样应画出模锻斜度投影线。8.10 图样应注明零件热处理状态。B.11 有最小边距要求时,图中应予注明。8. 12 锻件低倍照片标准按国标、冶标、航标或供需方议定的标准。8.13 铝锻件氧化膜标准按国标、冶标、航标或工厂冶金部门与承制厂共同拟订的标准。8.14 需作超声波探伤检查的锻件,其表面应全部加r,并在图中注明检查部位及级别。5 HB/Z99.
16、3 - 87 附录E丁焊接工艺性(补充件)C.l 焊接结构件应根据材料种类、厚度、接头的设计强度,表面质量要求,焊接变形要求和生产效率等确定焊接方法。C.2 焊接结构件尺寸应和工厂焊接设备相适应。C.3 结构的焊接可达性、能见度要好。焊条、焊炬可达到焊接区,并能活动自如,操作方便。C.4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应考虑结构件焊后不会引起大的内应力和产生不便校正的变形。为了定位和校正的需要,对较民的点焊件,必要时,点焊件的两端以及每隔500mm处,哪一个钢钉。C.5 熔焊焊缝的分布应尽量避免多条焊缝集中和交叉。电阻焊缝(点)应避免点距、边距安排过小。熔焊焊缝(点)与电阻焊不能太靠近。C.6 焊接结构件所
17、用材料应具有达到设计所要求质量标准的良好焊接性。巳7焊接接头型式应满足表面处理以及焊接熔剂践渣清理要求。C.8 组成焊接接头的材料JIl相同,如需选用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材料时,同考虑其焊接性能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C.9 电阻焊结构应注明点焊、缝焊时材料的搭接宽度、最小边距、点焊的核心直径、焊缝的核心宽度、点婷的最小间距.并应符合工厂现行焊接插导技术文件规定。C.10 电阻焊应尽量避免三层或三层以上极材连接。C.11 焊接结构件应注明焊前热处理还是焊后热处理。除大型银金结构件熔焊后无法热处理外,一般均应焊后热处理。C.12 凡精加工表面应尽量避开焊缝,以免机械加工后出现符合焊接标准的气孔,而影
18、响表面粗糙度要求。C.13 同一焊接接头的材料厚度应尽可能一致,如设计必须选用不同厚度时,在厚件上应有逐渐减薄的过渡区,以满足焊接工艺需要。C_ 14 忏焊焊缝应注明奸料和奸焊方法。C_ 15 轩焊焊缝应有足够的搭接量,禁止用对接轩焊接头。C_ 16 短焊缝(焊缝长度小于25mm),尽量不采用二氧化碳焊接。C.17 构件在焊接前的加工要求,对有缺口效应的材料,如需在构件焊接边附加E时,应注明必要的表团粗糙度要求。C_ 18 焊缝等级应在图中或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焊缝等级的确定,不但要满足设计结构使用要求,还应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C.19 封闭的焊接结构应开通气孔。c. 20 30CrMnSi
19、A钢材的电阻焊接零件,一般宜在热处理(洋火)后焊接,防止热处理变形校正时脱点。6 HB/Z99. 3-87 c.21 需经x光透视的零件,应避免上下两条焊缝重合及无法摆放x光底片的死角结构。c.22 图中的可见焊缝与不呵见焊缝应表示清楚。C.23 薄件熔焊应带有熔焊弯边,弯边高度与厚度关系应台宜。C.24 焊缝分布应考虑流线和减少变形。C.25 焊接件的各项检查及处理方法规定应合理可靠。c.26 为了便于焊接、检查、修补和减少变形,必须最大限度地将工件分成组件、板件及部件。c.27 与气动外形有关的铝合金电阻焊焊接件应采用化学氧化处理。7 HB/Z99. 3 - 87 附录D热处理工艺性(补充
20、件D.1 零件材料牌号、标准应符合国标、冶标、航标及部主管部门批准的企标、所标。选材应尽量符合工厂规定的材料限用清册革圈。D.2 零件的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范围等),物理性能(如导电率、导磁率等)应符合航标和工厂企标规定,井在图中注明。I类零件机械性能应注明取样,方式、取样部位等。D.3 零件结构应符合热处理施工要求。具有封闭内腔的零件及组件不允许进行热处理。D.4 零件的截面尺寸(桦透性)、状态应符合航标和企标规定。D.5 热处理零件应按航标HB501371(热处理零件检验类别分类,并在图中注明类别。D. S 有脱碳层及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应在国中注明脱碳层深度、部位及检验方法。0.7 两种不
21、同材料焊接组件应注明以那种材料为主进行热处理。D.8 渗碳苓件渗碳深度一般规定容差为士O.15mm,局部渗碳零件的非渗碳部位,表面粗糙度应在Ra1. 6)lm以下。0.9 钢零件局部洋火、局部回火或退火在图中应规定过政区,并符合航标规定。D.10 重要零件戚在图中规定打硬度位置,和打磨深度。8 HB/ZS9. 3 - 87 附录E表面处理、化学镜切工艺性(补充件)E. l 图中注明的表面处理工艺应明确统一,工厂现行条件具备与否。规定的镀(涂层和化学履盖层的厚度系列与选择、标注方法应符合航标、国标及经部主管部门批准的所标、企标。E. 2 螺纹连接、压合、搭接、铺接、点焊、局部焊接、单面焊接等组件
22、不宜选用电镀、氧化、阳极化或磷化。E. 3 磷化的零件不需要磷化膜部位,图中应注明磷化前留有磨量,磷化后机加至成品尺寸。薄或细的弹性元件要求保持原表面粗糙度或具有精密尺寸的零件不允许磷化。E.4 下列状态零件其内腔不能电镀、氧化、磷化及涂漆。若必须进行,图中应专门注明内腔的氧化物清除方法及检测方法。a. 盲孔零件ab. 直径为6mm以下零件pC. 直径为今O15mm,长度跑过400mm苓件。E.5 氧化、阳极化E.5.1 铝合金铸件应采用铅酸阳极化或涂漆。E.5.2 铝焊接件可采用冷氧化、铭酸阳极化或除冻。E. 5. 3 Ji需硬质阳极化的零件材料应采用含铜量低的铝合金。E. 5. 4 飞机内
23、部结构件(不含胶接点焊件),如需涂漆,应在阳极化或化学氧化后涂漆。E. 5. 5 尽量不采用局部电化学氧化或化学氧化。E.5.S 导管零件或易残留碱溶液的零件应采用冷氧化。E.6 涂漆E.6.1 凡需涂漆的零件应尽量在零件状态涂漆。需涂面漆的零件仅注明磁漆牌号。E.6.2 对零组件、部件装配后要求涂漆者,般情况下应在零件状态下先涂底漆,装配后涂面漆。E.3 对于飞机外表面零件涂漆,应在零件状态下涂潦,装配、试飞后涂面攘。对于装配后无法涂漆的可以提前到部件状态涂漆。E.6.4 零件上涂两种以上色潦或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中注明。E.5 涂攘的选择应考虑所选用的油湾能否保证施工的可能性。需与密封胶接
24、触部位涂漆应与密封胶具有相溶性。E.7 化学镜切E. 7.1 图中应注明化镜零件材料的热处理状态。E.7.2 化镜零件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圆角半径要求用符合化统工艺说明书规定。E.7.3 化镜深度-般用在O.5mm以上。锥度不大的变戳面板材也可采用化镜工艺方法获9 HB/Z99.3-87 得。E.7.4 化镜深度超过2mm的蒙皮板材,化镜时要先退掉表面包铝层,图中尺寸应适当放大。E. 7. 5 专用型材的化镜应在图中标注化镜区域及化镜深度。E.7.6 化镜零件应根据镜切要求考虑他镜样板制造的可行性。且7.7 标牌外形应系列化、标准化,字体应采用正黑体字。E.8 电镀E. 8. 1 装饰镀恪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 99.3 1987 工艺 审查 工作条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