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pdf
《GB 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7.040 C 53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09. 35-2003 代替GB/T5009. 35一1996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colour in foods 2003-08-11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费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5009.35-2003 前言本标准代替GB/T5009.35-1996(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与GB/T5009. 35-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s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h按照GB/T20001. 4
2、-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2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g增加了示波极谱法作为第三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第一法由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西安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276 本标准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于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荆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本方法检出限z新红5ng、
3、拧橡黄4ng、克莱红6ng、捆脂红8ng、日落黄7ng、赤薛红18ng、亮蓝26吨,当进样量相当0.025g时,检出浓度分别为0.2mg/kg;O. 16 mg/kg, O. 24 mg/kg;O. 32 mg/kg; 0.28 mg/kg;O. 72 mg/kg, 1. 04 mg/kg o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 原理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用聚酷胶吸附法或液液分配法提取,制成水溶液,注人高效液相色谱仪,经反相包i普分离,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和与峰面积比较进行定量.3试J3.1 正己烧。3.2 盐酸。3.3 乙酸。3.4 甲醇z经0.5m滤膜过滤。3.5 聚酷胶粉(尼龙6):过200目筛。3.6
4、乙酸钱溶液(0.02mol/L)称取1.54 g乙酸钱,加水至1000mL,溶解,经0.45m滤膜过滤。3. 7 氨水z量取氨水2mL,加水至100mL,混匀。3.8 氨水一乙酸镀溶液(0.02 mol/L):量取氨水0.5mL,加乙酸镀溶液(0.02mol/L)至1000 mL. 混匀。3.9 甲醇甲酸(6+4)溶液量取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3.10 拧橡酸溶液z称取20g拧橡酸(CeH, O, H20),加水至100mL,溶解混匀。3.11 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溶液z量取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7:.10 mL,混匀。3.12 三正辛胶正丁醇溶液(5%):量取
5、乏正辛胶5mL,:flO正丁醇至100mL,混匀。3.13 饱和硫酸纳溶液。3.14 硫酸锅溶液(2g/L)。3.15 pH6的水:7:.加拧橡酸溶液调pH值到603.16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z准确称取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拧橡黄、日落黄、克莱红、朋脂红、新红、赤薛红、亮蓝、能蓝各O.100 g,置100mL容量瓶中,加pH6水到刻度,配成水溶液(1.00 mg/mU。3.17 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1陷用时上述溶液(或将3.16)加水稀释20倍,经0.45m滤膜过滤,配成每毫升相当于50.0吨的合成着色剂。4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254nm波长。277 GB(T切09.3
6、5-20035 分析步骤5.1 试样处理5. 1. 1 桔子汁、果味水、果子露汽水等z称取20.0 g40. 0 g,放入100mL烧杯中,含二氧化碳试样加热驱除二氧化碳。5. 1. 2 配制酒类:称取20.0 g40. 0 g,放100mL烧杯中,加小碎瓷片数片,加热驱除乙醇。5. 1. 3 硬糖、蜜钱类、淀粉软糖等=称取5.00 g10. 00 g粉碎试样,放入100mL小烧杯中,加水30 mL.温热溶解,若试样溶液pH值较高,用拧橡酸溶液调pH值到6左右。5. 1. 4 巧克力豆及着色糖衣制品z称取5.00 g10. 00 g,放入100mL小烧杯中,用水反复洗涤色素,到试样无色素为止,
7、合并色素漂洗液为试样溶液。5.2 色素提取5.2.1 聚llJl:胶吸附法试样溶液加拧棕酸溶液调p日值至o6,加热至60C,将1g聚酸胶粉加少许水调成粥状,倒入试样溶液中,搅拌片刻,以G3垂融漏斗抽滤,用60CpH=4的水洗涤3次5次,然后用甲醇-甲酸混合溶液洗涤3次5次(含赤薛红的试样用5.2.2法处理),再用水洗至中性,用乙酶-氨水水混合溶液解吸3次5次,每次5mL.收集解吸液,加乙酸中和,蒸发至近干,加水溶解,定容至5mL。经0.45m滤膜过滤,取10L进高效液相色谱仪。5.2.2 液液分配法(适用于含赤葬红的试样):将帘l备好的试样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如2mL盐酸、三正辛胶正丁醇溶液(
8、5%)10mL20 mL.振摇提取,分取有机相,重复提取至有机相无色,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硫酸销溶液洗2次,每次10mL.分取有机相,放蒸发皿中,水浴加热浓缩至10mL.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60mL正己烧,混匀,加氨水提取2次3次,每次5mL,合并氨水溶液层(含水溶性酸性色素),用正己烧洗2次,氨水层加乙酸调成中性,水浴加热蒸发至近干,加水定容至5mL.经滤膜。.45m过滤,取10L进高效液相色谱仪。5.3 离效液栩色i蕾参考条件5.3.1 柱:YWG-C18 10m不锈钢柱4.6mm(i. d) X 250 mm. 5.3.2 流动相3甲醇2乙酸镀溶液(pH=4,0.02 mo/L)。5.3.
9、3 梯度洗脱g甲醇:20%35%,3%/min,35%98% ,9%/min,98%继续6mino 5.3.4 流速:1mL/min. 5.3.5 紫外检测器,254nm波长。5.4 测定取相同体积样液和合成着色剂标准使用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定量。5.5 结果计算试样中着色剂的含量按式(1)进行汁算。x= A X 1000 m X V,jV, X 1 000 X 1 000 . ( 1 ) 式中=X 试样中着色剂的含量,单位为克每千克(g/kg); A一一样液中着色剂的质量,单位为微克仰自l;V,一一一进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V,一一试样稀释总体积,单
10、位为毫升(mL),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78 GB/T 5009.35-2003 5.6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5.7 其他1 新红$2一一拧橡黄$3一-克莱红$4一艇蓝s5 脑脂红,6 日落黄$7 亮蓝;8 赤薛红。6 原理图1八种着色JllJ色谱分离图第二法薄层色谱法水溶性酸性合成着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酿胶吸附,而在碱性条件下解吸附,再用纸色谱法或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后,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最低检出量为50g,点样量为1L时,检出浓度约为50mg/kg, 7 试剂7.1 石油酷z沸程60C90C。
11、7.2 甲醇。7.3 聚酷胶粉(尼龙6),200日。7.4 硅胶G。7.5硫酸,0+10)。7.6 甲醇甲酸溶液,(6十4)。7.7 氢氧化fl内溶液(50g/L)。7.8 海砂z先用盐酸(1十10)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纳溶液(50g/L)煮沸15min,用水洗至中俭,再于105C干燥,贮于具玻璃塞的瓶中,备用。7.9 乙醇(50%)。7.10 乙醇氨溶液z取1mL氨水,加乙醇(70%)至100mL。279 GB/T 5009.35-2003 7.11 pH6的水.用拧稼酸溶液(20%)调节至pH6。7.12 盐酸(1十10)。7.13 拧攘酸溶液(200g/U。7.14
12、鸽酸纳溶液(100g/U。7.15 碎瓷片z处理方法同7.807.16 展开剂如下z7.16.1 正丁醇-元水乙醇氨水(1%)(6+2+3):供纸色谱用。7.16.2 正丁醇-毗脏-氨水0%)(6+3+4):供纸色谱用。7.16.3 甲乙圈丙酣-水(7+3+3):供纸色谱用。7.16.4 甲碎乙二胶氨水00+3+2):供薄层色谱用。7.16.5 甲醇-氨水乙醇(5+1十10):供薄层色谱用。7.16.6 拧橡酸销溶液(25g/L)氨水乙醇(8+1+2):供薄层色谱用。7.17 合成着色剂标准溶液z按3.16方法,分别配制着色剂的标准溶液浓度为每毫升相当于1.0 mg o 7.18 着色剂标准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09.35 2003 食品 合成 着色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