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5088-2005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
《YD T 5088-2005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5088-2005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pdf(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WIID YD / T 5088 - 2005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f Engneering Design for SDH Microwave Relay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2006-07-25发布2006回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Specifcations of Engneering Design for SDH Mcrowave Relay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YD /T 5088
2、一2005主管部门z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0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88-2005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忠信诚胶印广印刷牛850 mmX 1 168 mm 1/ 32 印张1.625 字数38千字2006年9月第1版2006年9月第1次印刷!in数:1-3000册统一书号:155635 12吕定价,11.00元版权归属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关于发布(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3、规1fi)的通知信部规(2006J4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5088-2005)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行。原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 5088-2000)同时废正。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工00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前本规范是根据信息
4、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J508号)的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标准YDjT5088 2000 (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的。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SDH数字橄榄系统结构、SDH微波系统工程设计一般技术要求、设计原则等。本规范仅对原规范的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声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原
5、主编单位: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张旭罗晓翔李文胜张亚秋目次1总则12 术语和符号 2 3 设计基本技术要求 3 3. 1 数字通信网和同步数字系列. . . . . + . 3 3.2 SDH做被接力通信系统的假设参考通道. . . . . . 4 3.3 SDH徽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差错性能指标43.4 SDH徽披接力通信系统的不可用性指标63.5 SDH橄榄接力通信系统的允许干扰容限. . . . 6 . 6 3.6 SDH微披接力通信系统的复用映射结构103.7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 . . . 1 0 3.8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
6、网络接口. . . . 13 3.9. SDH橄波接力通信系统的网络同步153.10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保护倒换. 15 3.11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 1 6 4 路由、断面设计技术要求四4. 1 断面和站距四4.2 余晾标准. . . . . . . . . 19 4. 3 线路的分支、转折与越站干扰. . . . . . . . . . . . . . . . . . 19 4.4 天线高度和空间分集间距. . . . 20 4. 5 频段的选择和极化配置215 橄波站安装设计要求. . . . . . . 22 5. 1 站址选择225.2 微波机房. . . 2
7、3 . 1 5.3 供电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5.4 橄披天线塔、天线、馈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5. 5 设备布置. . . . . . . . , . . . 25 5.6 防雷与接地.26 5.7 电磁防护与抗震加固. . . . . . . . . . . . . 27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 . . . . . . . . . . . 28 条文说明 m H且1总则1. 0.1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新建的SDH橄榄接
8、力系统工程设计。其扩建、改建工程设计也可参照执行。1. 0.2 SDH微拨通信工程设计必领符合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满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行业技术政策和技术体制的要求。1. O. 3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SDH橄榄设备,应当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震性肯自检测合格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抗震性能合格t正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 O. 4 .设计应切合实际,对拟用的设计方案应认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优化方案,努力降低
9、工程造价,提高技术经济效益。1. O. 5 设计应与通信发展规划相结合。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建设方案应以近、远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近期为主,兼顾远期发展和扩容的可能。1. O. 6 对扩建或政建的SDH微披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站址、书L房、设备和器材等设施,不宜改变路由、新选站址,以节约投资。1. O. 7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还应执行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韧国防要求技术规定。1. O. 8 在执行本规范时如与国家规定有矛盾,应以国家规定为准。如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应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1 2 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名称BBER Backgr
10、ound Block Error Ratio 背景块差错秒比BITS 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upply 大楼综合定时供给设备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兀管理系统ESR Errored Second Ratio 差错秒比HRP Hypothetical Reference Path 假设参考通道IG International Gateway 国际接口局LCT Local Craft Terminal 本地维护终端NE Network Element 网兀PEP Path End Point 通道端点SESR Severely
11、 Errored Second Ratio 严重差错秒比SNMS Sub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子网管理系统TMN Telecommunications 1也nagementNetwork电信管理网 2 3 设计基本技术要求3. 1 数字通信网和同步数字革列3. 1. 1 数字通信网是指使用数字传输与交换,在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提供数字连接,实现数字通信的数字节点和数字通道的集A比口。3. 1. 2 同步数字系列是指一整套可以进行间步数字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标准化数字传送结构等级,用于在物理传输网上传送经适配的净负荷。3. 1. 3 在数字通信网中,基群及以上恒定
12、比特率的数字通道应符合图3.1. 3的假设参考通道组成要求。其中包括2个终端国和最多4个中间国,每个中间国可具有1或2个国际接口局,假设参考通道的端到端全长为27500kmo 终端国中问国(最多4个)终端自国内部分国际部分国内部分假设参考通道27500km 阁3.1.3数字通信网的假设参考通道 3 3.2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假设参考通道3. 2. 1 用于传输基群及以上恒定比特率的微波接力一级干线的国际电路转接长度为5000kmo 3.2.2 每个射频披道传输基群及以上恒定比特率的SD日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按其在传输网中的位置分为省际干线(一级干线、省内干线(二级干线)、本地微波传输、接入微
13、披传输。3.2.3 省际干线用于任何长途交换中心之间及长途交换中心与国际接口局之间i省内干线连接省内的长途交换中心;本地微披传输用于本地网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的连接;接入微波传输用于本地网接人层之间的连接。3.3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差错性能指标3.3. 1 在考虑到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及其他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下,省际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任何月份应不大于表3.3. 1的规定值。表3.3. 1 省际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通道速率( Mbp) 1. 5-5 性能指标比特数/块800-5000 ESR 0.04 XA SESR 0.002XA BBER 2X 10-4 XA 表
14、中,A=12%XL!5000L=电路实际长度5-15 15-55 55-160 2000-8000 000-20 000 6泊-20xl0.05XA 0.075XA 0.16XA 0.002XA 0.002XA O. 002X A 2X10-4 XA 2X10-4 XA 2X10-4 XA 仁160-350015JQ-30lO (未定义)0.002XA 10-1 XA 3. 3. 2 在考虑到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及其他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下,第3.2.2条规定的省内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在每一个 4 传输方向任何月份应不大于表3.3.2的规定值口表3.3.2省内干线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通道速率(
15、Mbps) 1.55 5-15 15-55 55160 1603 500 性能指标比特数/块800-5000 2000-8000 地000-2000C6);)-20刀1:;删-3C000ESR 。.04XB0.05X8 O.075XB O. 16X B 未定义)SESR 0.002XB O. 002X B 0.002XB 0.002XB 0.002XB BBER 2X10-XB 2XIO-4XB 2XIO-4XB 2X10-XB 10 4XB 表中:B= 1 % X L!SOO十2.5%LJ=路由民度化摸到最接近的500km的整倍数3.3.3 考虑到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及其他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
16、下,第3.2.2条规定的本地橄披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任何月份应不大于表3.3. 3的规定值。表3.3.3本地微波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 通道速率(Mbps) l. 5-5 5-15 1555 55-160 1603 500 性能指标比特数/块800-5000 2000-8000 000-20000 60-20。50-3CJO ESR 0.04XC 0.05XC O.075XC 0.16XC (未定义)SESR 0.002XC 0.002XC O.002XC 0.002XC O.002XC BBER 2X10xc 2X10-4 XC 2Xl0-XC 2X lO- XC 10
17、-4 XC 表中.C=S% 3.3.4 考虑到系统内部的衰落、干扰及其他各种恶化因素的影响下,第3.2.2条规定的接入微波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任何月份应不大于表3.3.4的规定值。 5 表3.3. 4 接入微波传输通道的差错性能指标通道速率(Mbps) 1. 5-5 5-15 15-55 55-160 160-3500 性能指标比特数/块800-5000 2000-8000 f4 000-20 000 60-200 15)0-30m ESR 0.04XD 0.05XD O.075XD 0.16XD (未定义)SESR 0.002XD 0.002XD 0.002XD 0.00
18、2XD 0.002XD BBER 2X10-4 XD 2X10-IXD 2XI0-4XD 2X104XD 10-4 XD 表中:D=8% 3.3.5 实际通道的差错性能设计指标,对于省际干线和省内干线,应分别根据表3.3.1及表3.3. 2的规定值按实际通道长度成正比分配。3.4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不可用性指标3.4.1 长度为2500km的假设参考转接通道(双向)的不可用性指标,在任何一年内应不大于0.3%。3.4.2 实际电路的不可用性指标按电路长度作线性分配。3.5 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九许手扰容限3.5. 1 在建立微波接力链路或网的过程中,应采取一切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使得在
19、严重衰落期间由干扰掠(见15款)所产生的恶化不会突破第3.5. 3节所规定的网络性能指标。1.由工作于同一频段的微披接力系统来的发射(见图3.5. 1)。2.由共用频率配置的其他主要无线电业务来的发射(见图3.5.1)。3.由共用频率配置的非主要无线电业务来的发射。4.非共用频率中的无用发射(即带外和杂散发射。5.无用辐射。3.5.2 在采用二频制的无线接力通信系统中,数字微波通道的干扰掠应考虑以下干扰内容: 6 Z% (参考3,4和5款)立可10:微波接力系统引起的系统恶化,不超过总恶化量的89%.Y!o:固定卫星系统引起的系统恶化,不超过总恶化摄的10%。Z号。:其他无用发射,辐射引起的系
20、统恶化,不超过总超化蜜的1%。图3.5.1射频干扰源示意图1.系统内部干扰见图3.5.2)1)向发射干扰2)反向接收干扰b3)越站干扰c的侧向接收干扰d5)侧向发射干扰e的反向发射侧向接收干扰f2.系统闰干扰1)相邻线路中系统间干扰2)汇接点系统间干扰3.其他系统干扰1)卫星通信系统干扰2)雷达干扰3)广播干扰的散射系统干扰 7 J ,-, , , LV J , , , , , -、L ) l ( , JafJF飞、+飞、,211fJ1111、飞飞 J; (2) 微波线路系统内部干扰途径图图3.5. 2 8 3. 5. 3 每个射频被道传输基群及以上恒定比特率的SDH橄榄接力通信系统与其他业务
21、系统共享同一频段时,第3.2. 2条所定义的4种基本通道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任何月份的羞错性能指标所允许的来自其他业务系统的干扰恶化量,不应超过其通道指标值的10% ,其中来自固定业务部分干扰引起的恶化量不应超过89%,来自共用频率的其他主要业务引起的嚣化量不应跑过10%,来自所有其他干扰摞所引起的总恶化量不应超过1%。3.5.4 对处于卫星地球站协调区的SDH微披接力通信系统,应搜据干扰协调的程序,把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限制在允许的班围之内。1.对8bits脉冲编码调制CPCM)固定卫星业务假设参考数字通道64kbps输出端所引起的干扰应特合以下要求z1)在任何月份20%以上的时间内,任一分钟射
22、颇干扰功率不应超过相当于产生1X 10-6平均误比特率的解调器输入端的总噪声功率的10%。2)在任何月份0.003%以上时闻内,射频干扰引起的1秒钟平均误比特率不应超过110-303)任何月份由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误比特秒累积时间不应大于0.16%。2.对调频固定卫星业务假设参考数字通道任一话路相对零电平点上引起有噪声计加权一分钟平均干扰功率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任何月份20%以上的时闯内不超过1000PW 0 盯在任何月份0.03%以上的时间内不超过50000PWo 3.5.5 与固定卫星业务共享频段的SDH橄波接力通信系统的最大等敢全向辐射功率应满足以下要求:1.共享110GHz频段的新建橄
23、披站,当发射机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超过35dBW时,天缉的最大辐射方向应离开阔步卫星轨道20以上。如果这一要求难以实现,则每部发射机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由符合以下规定: 9 1)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士0.50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不应超过47dBW. 2)在同步卫星轨道方向士(0.50 -1. 50)内的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不应超过4755 dBW(每度8dB) 0 2.共享10.-.:,15GHz颇段的数字微披接力系统,当发射机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超过45dBW时,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应离开同步卫星轨道1.50以上。3.共享15GHz以上频段的数字微波接力系统,发射机的最大等敖全向辐射功率,在任何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5088 2005 SDH 微波 接力 通信 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