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32 T 86-2023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pdf
《DB5132 T 86-2023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32 T 86-2023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99 CCS A.03 DB5132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 5132/T 862023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Panda-Rated Scenic Areas 2023-01-09 发布 2023-02-10 实施 阿 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32/T 862023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及标志.4 5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基本要求.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熊猫级旅
2、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分细则.8 参考文献.2 DB5132/T 86202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引用和细化了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878-2022四川省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规范中的管理服务质量要求条款作为等级划分的依据,并根据阿坝州山地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部分适用于阿坝州区域情况的针对性条款。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标准对 DB51/T 2878-2022 进行了以下主要增补和细化:在 5.1.1 增加了“景区应编制统一的运营管理质量手册”的规定;在 5.2.1 增加
3、了“景区公共停车场所应配置一定数量、比例得当的新能源车位”的规定;在 5.2.2 增加了“巡视时间”规定;在 5.2.3 增加了“景区内部道路上无家畜、牧畜行走”的规定;在 5.2.4 增加了“景区内部道路和徒步道上,冬季有专人定时开展除冰、除雪工作”的规定;在 5.2.6 根据国际山地旅游表述惯例,将“游步道”表述修改为“徒步道”,并对全条内容进行了细化;在 5.3.2 增加了“景区入口处及景区内无黑导、野导、非法向导人员尾随招徕游客现象”的规定;在 5.3.3 增加了“景区入口处及景区内无非法拉客、非法收取游客费用及私设照相点、服装租赁点等现象”的规定;在 5.5.1 增加了“标识标牌有突
4、出的地域文化或景区特色元素,并与景观相协调”的规定;在 5.5.2 增加了“提供夜间游览服务的景区,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标识标牌系统宜有夜光功能或照度合适的内部光源”的规定;在 5.5.3 增加了“景区标识系统以中文、英文两种文字呈现”的说明;在 5.7.1 增加了“面向游客开放的厕所宜达到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18973-2022)规定的旅游厕所要求”的规定;在 5.7.2 增加了“景区内旅游厕所距离间隔上限”的规定;在 5.7.3 增加了“海拔较高且冬季开放的景区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型厕所”的规定;在 5.8.2 增加了“景区在特殊点位应设置高原氧吧或吸氧点”的规定;在 5
5、.9 增加了“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进行了细化;在 5.10.2 增加了“文化内涵挖掘涉及领域”的参考说明;在 5.10.3.1 增加了“应在景区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地域和景区的旅游形象标识”的规定;在 5.10.4 增加了“文旅融合产品类型”的参考说明。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出。本标准由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阿坝州旅游协会、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黄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庆伟、牟春明、蒲华荣、黎玲。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5132/T 862023 I
6、II 引 言 GB/T 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发布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2022年四川省也发布了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标准 DB51/T 2878-2022 四川省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规范,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和行业认可。为更好地贯彻落实GB/T 17775、DB51/T 2878 这两项标准,以评促建,同时结合阿坝州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增加了对 DB51/T 2878-2022 相关内容和评分细则的运用、细化,以更好地提升阿坝州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DB5132/T 862023 4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 1 范围 本
7、标准规定了阿坝州旅游景区运营服务质量等级划分的条件、等级及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阿坝州行政区域内AA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的划分与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041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 10001 (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6868 商品经营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31383 旅游
8、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 37489.1 公共场所卫生设计规范 第1部分:总则 LB/T 03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DB51/T 2878 四川省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规范 DB52/T 1401 贵州山地旅游标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DB51/T 2878 中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旅游景区运营质量 operation qualit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旅游景区为满足游客的游览目的(包括参观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综合利用景区所属的资源、设施设备、消费环境,开展的与景区
9、产品生产、服务创造、综合效益密切相关的各项运营工作的质量。主要包括对景区各环节、各部门的运营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及形成的适合和满足游客物质和心理需求的程度。4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及标志 4.1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划分为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运营质量金熊猫级旅游景区、银熊猫级旅游景区和铜熊猫级旅游景区。4.2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分细则参见附录 A,分为交通、游览(含特色文化展示与体验)、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卫生、安全、综合管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等 10 个大项,共计 1000 分。其中,金熊猫级得分不少于 940 分,银熊猫级得分不少于 860 分,铜熊猫级得分
10、不少于 760 分。4.3 经评定合格的各运营质量等级旅游景区,由阿坝州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向社会统一公告。4.4 各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的标牌、证书由阿坝州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统一制作和颁发。4.5 各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标牌应按要求放置或悬挂于景区游客中心醒目位置。5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基本要求 DB5132/T 862023 5 5.1 总体要求 5.1.1 旅游景区应编制统一的运营管理质量手册。手册内容完善,且处于全面落地实施状态。服务提供、运营管理、旅游安全、旅游统计等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贯彻得力,定期监督检查,并有完整的台账资料。质量手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1、内容:a)目录 b)前言 c)景区概况 d)术语和定义 e)总则 f)组织环境 g)领导作用 h)策划 i)支持 j)运行 k)绩效评价 l)持续改进 m)附录 5.1.2 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划分条件总体按 DB51/T 2878-2022四川省旅游景区精细化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5.1.3 本标准 5.2(含)以下,是根据阿坝州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增加的针对性的评定要求。5.1.4 DB51/T 2878-2022 中 5.1.2.7、5.1.4.1、5.2.1.2、5.2.2.1、5.2.2.4、5.2.4.3、5.2.6、5.3.4.1、5.4.1.8、5.6.1.3、5
12、.8.2.4、5.9.2.8、5.9.3.3、5.10.3.1 不适用于本标准 5.2 交通管理 5.2.1 根据景区具体交通情况,景区公共停车场所应配置一定数量、比例得当的新能源车位。5.2.2 每间隔 1 小时应有专人定时巡视检查停车场,同时配合不定时巡视。5.2.3 景区内部道路上无家畜、牧畜行走。5.2.4 景区内部道路和徒步道上,冬季有专人定时开展除冰、除雪工作,防止道路湿滑引发安全事故。5.2.5 景区内马帮等特色交通业态有统一管理机构,管理规范,明码实价,运营有序。5.2.6 景区内徒步道设计合理,无安全隐患。每隔 1.5 公里应建设游客服务站点 1 处,站点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休憩
13、设施、吸氧装置(医用氧,氧浓度99.5%)、报警装置、通讯设备、应急照明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防寒物资、高原常用应急药品、常用消防用品等。危险路段配备有保障游客安全的护栏、提示牌、警示牌及监控报警(一键式)立柱。5.3 游览管理 5.3.1 应在景区入口处配置与客流量相匹配的入园闸机通道和工作人员、志愿者。5.3.2 景区入口处及景区内无黑导、野导、非法向导人员尾随招徕游客现象。5.3.3 景区入口处及景区内无非法拉客、非法收取游客费用及私设照相点、服装租赁点等现象。5.4 游客服务中心管理 5.4.1 游客服务中心应提供咨询、投诉、休息、物品租借、免费 WiFi、手机充电、行李寄存
14、、失物招领、医疗救援等基础服务,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5.4.2 咨询服务人员工作期间应统一着装,佩戴统一的徽标胸牌,使用标准普通话服务,同时能提供外语(英语)服务。工作过程中态度热情、举止文明、用语规范得体。5.5 标识引导管理 5.5.1 标识标牌维护保养良好,有突出的地域文化或景区特色元素,并与景观相协调。5.5.2 提供夜间游览服务的景区,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标识标牌系统宜有夜光功能或照度合适的内部光源。DB5132/T 862023 6 5.5.3 景区的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指路标识牌等准确易读,符合 GB/T10001.2 的要求。至少有 1 种外语对照,宜以中文、英文两种文字呈现
15、。5.6 餐饮管理 5.6.1 餐饮服务人员应每年定期接受体检,上岗须持县级(含)以上医院出具在有效期内的健康证明。5.6.2 客房内提供免费 WIFI 服务,并在醒目的位置告知使用说明。5.6.3 应按各类娱乐设施的技术要求,分别制定有关操作运行、定期检查维护、关键零部件更换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且进行上墙公示。5.7 厕所管理 5.7.1 面向游客开放的厕所宜达到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18973-2022)规定的旅游厕所要求。5.7.2 景区内所有已完工的旅游厕所均编号并在电子地图进行上线标注。常规情况下,各个厕所的最远点位间距应2000m。5.7.3 海拔较高且冬季开放的景区内,
16、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环保型厕所。5.7.4 旅游厕所的坐位与蹲位的比例宜1:5,总厕位少于 5 个,宜全设成通用厕间,男厕所应至少有 1 个儿童小便器。5.8 安全与医疗管理 5.8.1 应按规定设置各种消防设备、器具和火警监控系统,设置消防通道,定期检查并记录,确保消防设施和通道的完好和畅通,消防设施完好率应达 100%。5.8.2 景区内应设立医疗室(站),有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医疗器械设施,医疗服务制度完善。在特殊点位应设置高原氧吧或吸氧点。5.9 环境保护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景区有专门编制的旅游总体规划,规划中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
17、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及区内社区、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有专章或专节表述。规划实施有效,包括土地利用、功能布局、游览项目与设施安排等全面落实。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对景区内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景观、环境和古迹的原真性、完整性。景区配套设施不过度装修,使用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拒绝过分包装。积极参与环保志愿公益活动,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应及时制止并严格自查。5.10 特色文化展示和体验 5.10.1 文化主题性 5.10.1.1 地方、民俗或景区文化主题鲜明,辨识度高。5.10.1.2 文化主题和参观游览融合度高,贯穿于景区旅游活动全过程
18、、各环节。5.10.2 文化内涵挖掘 可涉及历史文化、高原生态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山地文化、地质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领域,挖掘内涵不少于 3 个方面。5.10.3 文化展示场所 5.10.3.1 应在景区入口处醒目位置设置地域和景区的旅游形象标识。5.10.3.2 宜在景区内打造有 3 处(含)以上景区和地方文化主题形象展示点。5.10.3.3 宜在景区内打造有 3 处(含)以上展现景区主题文化的经营服务场所。5.10.3.4 宜在景区 3 处(含)以上公共服务设施中设计融入景区文化元素,多维度展示主题文化特色。5.10.3.5 宜建有体量适宜的博物馆、民俗馆、演艺场、文化廊、非物质文化
19、传习馆等常设文化展示场所,数量和规模能满足游客需求。5.10.3.6 文化展示内容有一定丰度与品质,文化展示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先进性。在传统图片实物展陈的基础上,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活动展示方式包括科普教育DB5132/T 862023 7 活动、文化节事活动、演艺活动、体育赛事活动等。5.10.3.7 景区应具有自成体系的文创系列旅游商品,商品种类不少于 3 种。5.10.4 文化体验 景区宜建设有文博产品、研学产品、夜游产品、演艺产品、节事旅游产品、美食产品等文旅融合产品,产品类型不少于 4 种。DB5132/T 862023 8 A A 附
20、录 A(规范性附录)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分细则 A.1 说明 A.1.1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分细则见表A.1,分为交通、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卫生、安全、综合管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等10个大项。A.1.2 本细则共计1000分。其中,交通120分、游览180分、餐饮120分、住宿100分、购物90分、娱乐50分、卫生90分、安全90分、综合管理60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100分。DB5132/T 862023 9 表A.1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质量等级评分细则表 序号 指标内容 评分说明 大项分 值 分项分 值 小项分 值 检查得 分 1 交通管理 120 1.1 外部交
21、通服务 25 1.1.1 抵达景区的公路可进入性良好。低于三级公路本项不得分,三级公路得 4 分,一、二级公路得 5 分。5 1.1.2 在通往景区的主要干道上设置外围引导标识,引导标识引导标识数量充足,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内容准确规范,符合 GB/T10001 标准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公路网标志调整工作技术指南(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域旅游公路指引类标志设计导则(2017年7月)等规范要求。能有效融入地域文化或旅游主题元素。抵达景区的主要道路上未设置景区引导标识不得分,引导标识内容出现错误不得分。其他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1
22、.3 为游客抵达景区提供公共交通工具,且定时发车和按需发车相结合。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旅游专线、火车、公交线、长 途汽车等。没有提供公共交通工具的,本项不得分;没有定时发车和按需发车的,扣 2 分。4 1.1.4 景区入口交通秩序良好,无拥堵现象。客流量高峰时期有专人指挥交通、引导分流。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5 1.1.5 景区入口周边10km范围内,有加油站。相应距离内缺少加油站,本项均不得分。5 1.2 停车场管理 40 1.2.1 游客高峰时段应有能满足游客需求的临时停车场或停车区,且具备常态化管理能力。备有 1 个临时停车场或停车区且具备常态化管理能力的,得 7
23、 分;备有 2 个(含)以上临时停车场或停车区但不具备常态化管理能力的,得 8 分;备有 2 个(含)以上临时停车场或停车区且具备常态化管理能力的,得满分。10 1.2.2 停车场实行分区编号管理,通过导航地图能顺利到达各分区停车场。停车场未实行分区编号管理的,本项不得分;未 在导航地图上显示分区停车场的,扣 3 分。6 DB5132/T 862023 10 1.2.3 停车场设施设备齐全,运转正常,状态良好,标识标线准确、清晰。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5 1.2.4 景区停车场应配置一定数量、比例得当的新能源车位,并定期检修维护,保障设施设备有效运转。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24、2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2.5 在醒目位置明示停车场开放时间、车辆停放规定等,收费停车场还应明示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缺少一项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4 1.2.6 景区运营时间内有专人负责车辆的疏导,指挥车辆合理停放,保证场内道路畅通。无专人疏导、看管不得分,其他每 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2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2.7 每间隔 1 小时有专人定时巡视检查停车场,确保场内车辆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没有定时巡视检查不得分,其他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3 1.3 内部交通管理 35 1.3.1 景区内部道路平整无破损,路面及两侧路肩、绿化带干净
25、整洁,无垃圾、杂物、建筑材料等堆积物。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4 1.3.2 景区内交通秩序良好,人车分流。干道无交通拥堵现象,无家畜、牧畜堵塞交通。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2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3.3 游客候车区(包括缆车、索道、观光车等候车区)设置避雨设施、休息设施和必要的医疗物资,同时根据人流量合理设置志愿者服务岗。缺少任何一项均不得分。每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3.4 游客候车区公示起讫时间、站点信息、发车频次、紧急救援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等信息。缺少一项内容扣 1 分,直到本项分数扣完为止。6 1.3.5 观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32 86-2023 熊猫级旅游景区运营规范 86 2023 熊猫 旅游 景区 运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