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2 T 1134—2023 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pdf
《DB3212 T 1134—2023 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12 T 1134—2023 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40CCS P 28DB3212泰州市地方标准DB3212/T 11342023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ion of segmental beams byautomatic assembly line2023-09-22 发布2023-09-22 实施发 布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DB3212/T 11342023I目次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规定.24.1 一般规定.24.2 质量检验.35 施工准备与测量.35.1
2、施工准备.35.2 施工测量.46 钢筋.46.1 一般规定.46.2 加工.56.3 安装.56.4 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57 预埋件.67.1 一般规定.67.2 预应力管道.67.3 其他预埋件.77.4 保护层垫块.77.5 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78 模板制作与安装.88.1 一般规定.88.2 模板制作标准.88.3 模板安装技术.108.4 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109 混凝土工程.129.1 一般规定.129.2 混凝土拌制与运输.139.3 混凝土浇筑.139.4 混凝土养护.149.5 喷淋养护.149.6 养护液养护.149.7 冬期施工.159.8 热期施工.15DB321
3、2/T 11342023II10 拆模、转运、接缝处理、堆存.1510.1 拆模.1510.2 转运.1610.3 接缝处理.1610.4 堆存.1611 节段梁出场质量检验.1711.1 实测项目.1711.2 外观质量.18附录 A(规范性)钢筋加工车间建设要求.19附录 B(规范性)钢筋绑扎区建设要求.20附录 C(规范性)平台输送线建设要求.22附录 D(规范性)混凝土设施设计建设要求.25附录 E(规范性)节段梁流水线建设要求.29附录 F(规范性)预制场建设验收要求.31附录 G(规范性)喷淋养生要求.32参考文献.33DB3212/T 11342023I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
4、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泰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提出。本文件由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归口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泰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登山、刘立海、周桥、周进华、卢宁、杨维淮、汪文清、王定祥、尤琦、张明、王朝晨、朱志斌、李博、张凯、牛敬玺。DB3212/T 11342023IV引言上世纪 60 年代,法国工程师首次提出节段短线匹配预制拼装桥梁施工理念并成功应用。70 年代,预制节段悬臂拼装工艺逐步
5、发展成逐跨拼装施工,后续结合体外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标准化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方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节段预制拼装桥梁技术自苏通长江大桥(引桥段)大规模应用,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在跨江跨海通道、城市高架桥中得到广泛应用。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具有外形美观、质量保证高、对交通及环境适应性好、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效应小、线形易于控制、行车条件好及安全环保等明显优势,更为重要的优势是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且节段梁全部在预制场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国家“优质高效、绿色施工、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要求。节段梁施工工艺经大量工程项目经验积累及改进,早已趋于成熟稳定,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专业化预制要
6、在满足高效施工前提下提高生产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但基于常规施工方法进行节段梁预制生产,限制条件较多,工效有限,安全、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一种新的节段梁预制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技术应运而生,其生产高效集约,实现了节段梁预制由传统施工模式向工厂化制造的转变,推动桥梁工程施工由建造型向制造型转变。DB3212/T 113420231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自动化流水线预制节段梁的基本规定、施工准备与测量、钢筋、预埋件、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与养护、节段梁拆模、转运、接缝处理、堆存及出场质量检验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短线
7、法节段梁的预制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5008混凝土结构通
8、用规范JG/T 16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 225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T/T 329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 529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G/T 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节段梁segmental beam将一孔或一联桥体上部结构梁体沿纵向划分的预制单元。3.2短线法预制short-line method precasting混凝土梁体沿纵向划分成若下节段,在台座上用固定的模板,依次将已浇筑好的节段作为匹配节段,逐段匹配、流水制作
9、节段的预制施工方法。3.3流水线pipeline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3.4测量塔measuring tower用于节段梁预制过程中测量控制使用的平台。3.5体外预应力束external prestressed tendonsDB3212/T 113420232布置在梁体混凝土截面外预应力钢束。3.6转向块steering block改变体外预应力束方向的、与混凝土构件相连接的中间支承块。3.7转向器deviator埋设于转向块内,改变钢索索力传递方向,使钢束集中转向的装置。3.8自动布料automatic distributi
10、ng采用具有精确布料功能的布料机,自动卸料、摊布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过程。3.9自动插入式振捣vibration with automatic insertion采用振捣棒阵列式布置的自动振捣机,在节段梁顶板全断面上整体振捣的工艺过程。3.10顶板自动收面automatic finishing of concrete roof采用覆盖节段梁顶板的平板收面机连续进行整体混凝土收面的工艺过程。3.11蒸汽养护steam maintenance浇筑的节段梁混凝土在蒸汽环境中逐渐达到强度等级的养护过程。4基本规定4.1一般规定4.1.1预制场地规划和布置应进行专项设计,并应考虑预制构件的预制运输和吊装工
11、艺,设置钢筋加工车间、混凝土拌和系统、大吨位起重设备、预制台座、模板系统、混凝土浇筑养护系统、存放台座、运输道路、给排水设施及供电系统等,并应满足 GB 50187 的要求。钢筋加工车间还应满足附录 A 的要求,钢筋绑扎区应满足附录 B 的要求,平台输送线应满足附录 C 的要求,混凝土设施设备设计应满足附录 D 的要求,预制场建设应满足附录 F 的要求。4.1.2预制构件在生产时应实行首件制,首件验收合格后方能大批量生产。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并出具相应合格证书方能出厂。4.1.3流水线应进行专项设计并满足附录 E 的要求,考虑工程项目规模、预制场整体布局、进度要求等因素,匹配相应流水线和相关生产
12、功能区的布置,生产循环节点与各工序匹配,工序作业时间应满足节拍时间流转的要求。4.1.4节段梁生产预制质检与验收全过程宜通过线上生产管理系统辅助统筹安排。4.1.5节段梁生产预制、质检与验收的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4.1.6用于节段梁生产预制、起重、移运的设备和设施应满足安全生产管理要求。4.1.7工程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进、出厂及入场应进行质量验收,质量合格方可使用。4.1.8流水线运行全过程应在封闭车间内完成,其工艺原理是将钢筋绑扎、梁段匹配、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分解,预制工序按照设定的节拍时间流水作业,在特定的工位采
13、用自动化布料、自动化插入式振捣、顶板自动收面及标准化工艺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中采用的机械设备、试验及检验监测仪器等应符合 GB 50231 的规定。4.1.9节段梁匹配及线形数据宜通过节段梁智能测控系统处理,实现自动采集、计算机程序自动分析转换。4.1.10预制构件上设置预埋件、预留孔及局部加固构件,均应取得设计单位认可。4.1.11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受力装置和受力临时结构应进行专项设计和验算。4.1.12存梁区主要包括检修台座和存放台座,其基础应进行专项设计,一般采用扩大基础或者桩基础。检修台座用于节段梁的检查、修整和养护,数量与预制台座应按照约 1:1 比例设置,台座支墩高度宜为 1.2
14、m 左右。单箱单室节段梁应采用双排 4 点支撑存梁,两侧支撑面积应相等。单箱双室节段梁应进行存放工况结构验算,宜采用三排 6 点支撑存梁,其中中间腹板位置的支撑采用柔性支撑结构,或对节DB3212/T 113420233段梁可能开裂的部位进行局部钢筋补强。存梁台座的数量应结合制梁设备配置状况、制梁工序、制梁周期及生产速度等因素确定,存梁台座数量至少应满足公式(1):N=T K.(1)式中:N 预制场最少存梁台座数量,取为整数(个);预制场一天计划预制混凝土梁的数量(榀/天);T 每榀箱梁占用存梁台座时间(个天/榀);K 存梁系数,单层存梁时取 1,双层存梁时取 0.60.7。4.1.13出梁区
15、根据出运方式分为陆上出运和水上出运。当采用陆上出运时,出梁区一般与存梁区共用,出运道路需满足多生产线出运要求。当采用水上出运时,出梁区一般需要设置出运码头,出运码头一般设置在存梁区的末端,靠近水域区域。出运码头应考虑船舶吃水深度、船舶停靠和回旋空间,并需要设置防撞桩。4.2质量检验4.2.1节段梁预制检验验收宜根据施工工序划分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应包括钢筋加工与安装、节段梁预制。4.2.2节段梁预制及安装完工后,应汇总所属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资料,具体应根据 JTG F80/12017进行分项分部工程验收。4.2.3分项工程应按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等检验项目分别检查,检查时间
16、应匹配流水线各工序流转时间节点。4.2.4实测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按规定的检查方法和频次对检查项目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记录相关实测数据;b)应根据实测数据按公式(1)计算检查项目的符合率。X=PQ 100%.(2)式中:X 检查项目合格率;P 合格的点(组)数;Q 该检查项目的全部检查点(组)数;4.2.5检查项目合格判定标准如下:a)关键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 100%;b)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不低于 80%;c)有极值的项目,任一单个检测值应不超过极值。4.2.6检查项目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分项工程中对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为关键项目,关键项目符合率应
17、达到 100%,否则该检查项目为不合格;b)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检查项目为一般项目,符合率应不低于 80%,不合格点不应集中,且不应有严重缺陷,否则该检查项目为不合格;c)有规定极值的检查项目,任一单个检测值不应突破规定极值,否则该检查项目为不合格;d)采用 JTG F80/12017 附录 B 至附录 S 所列方法对检查项目进行检验评定,不满足要求时,该检测项目为不合格。4.2.7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应进行整修或返工处理直至合格。5施工准备与测量5.1施工准备5.1.1节段梁预制施工前,应根据招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梁段结构、制造设备特点,编制节段梁流水线
18、预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关键工序的操作细则。5.1.2施工前应完成流水线所有施工机具设备的安装、调试,进行试运行,对于关键、易损部件应建立台账,应在施工现场设有备品、备件仓库。DB3212/T 1134202345.1.3施工前的其他准备应按照 JTG/T 36502020 进行。5.2施工测量5.2.1预制节段梁线形控制宜采用无预应力状态下的测量控制。5.2.2预制阶段线形控制应做好模板安装精度控制和匹配节段精确定位,在匹配合模工位完成合模前匹配梁定位及浇筑后匹配梁采集,在混凝土浇筑工位浇筑前复测。5.2.3模板安装精度主要控制固定端模,模板两侧高差小于 1mm。5.2.4匹配节段的定位通过预
19、制梁埋设的 6 个控制测点观测调整,轴线点定位偏差 2mm,高程偏差2mm。5.2.5匹配梁段定位时顺桥向宜比监控理论值小 2mm5mm。5.2.6预制台座不均匀沉降应不大于 2mm,且施工周期内宜按表 1 频次进行沉降观测。表 1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观测频率观测阶段观测频率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制梁台座施工完成按设计荷载 120%加载加载前后设置观测点、消除非弹性变形制梁后前 5 榀梁1 次/天测试台座浇筑过程沉降移梁后前 5 榀梁1 次5.2.7测量塔宜采用独立桩基础,沉降应小于 2mm。以二等水准测量施测,附和线路或环线闭合差4mm,每千米测量偶然中误差1mm;测量塔在施工周期内应按表 2 所
20、示频次进行沉降观测。表 2测量控制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率备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测量塔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开始观测前 1 周1 次/天测试测量塔沉降预制期间全程1 次/月5.2.8测量仪器应满足 0.5测角精度、0.6mm1ppm 测距精度要求,且每年需具有专业资质的部门标定。6钢筋6.1一般规定6.1.1钢筋进场后应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力学性能复检。6.1.2钢筋应按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类存放于厂房内,并挂牌标识。设置存放架,高度不宜小于 30cm。6.1.3钢筋的连接方式宜采用套筒机械连接,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面积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钢筋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
21、符合相关规范要求。6.1.4加工完成的钢筋半成品应分区、有序存放,注明类型、部位、钢筋直径、根数以及尺寸。存放支架和平台应确保钢筋半成品在存放期间不出现塑性变形。6.1.5当钢筋与预埋件、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筋发生干扰时,应与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相关措施。DB3212/T 1134202356.2加工6.2.1钢筋加工前应根据设计施工大样图、结构图对比分析,出具钢筋配料单;对于钢筋加工较为复杂的,宜辅以 BIM 技术进行下料单编制。6.2.2钢筋宜采用数控化机械设备在专用厂房中集中下料和加工,其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加工后的钢筋,其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6.2.3钢筋的弯制和端部的弯
22、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作要求时,应符合 JTG/T 36502020 表 4.2.4的规定。6.2.4钢筋的机械连接宜采用敏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套筒、挤压接头或锥套连接,各类机械接头的性能均应符合 GB 55008 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等级应选用级或级。b)钢筋机械连接按头的材料、制作、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和验收,应符合 JG/T 163 的要求。6.2.5重要结构钢筋批量加工前应先进行试制样,将试制件与 1:1 比例的大样图比对下料精度。6.2.6钢筋半成品应分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应制作标准件作为快速对比验收依据。6.2.7钢筋半成品出库应填写出库登记表,对出库
23、情况进行记录。6.3安装6.3.1钢筋绑扎应在钢筋绑扎流水线上进行,整体绑扎完成后,将成品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入模工位吊装入模,入模及内模安装作业时间宜控制在 2h3h 内。6.3.2单条钢筋绑扎流水线操作顺序如下:a)底板底层钢筋铺设;b)腹板箍筋安装;c)安装底板预埋管件定位架和底板波纹管、底板顶层钢筋绑扎;d)平台推入顶板绑扎工位(另一底腹板绑扎平台重复底、腹板钢筋绑扎);e)顶板底层钢筋、安装顶板预埋管件定位架和顶板波纹管;f)横向预应力波纹管穿束;g)顶板顶层钢筋安装;h)钢筋骨架起吊、另一底腹板绑扎平台推入顶板绑扎工位;i)循环往复。6.3.3钢筋的绑扎宜采用交错绑扎,采用直径 0.
24、7mm2.0mm 的铁丝扎牢,按照钢筋绑扎间距梅花形布置,丝头不应伸进保护层。6.3.4承重垫块宜安装在横纵钢筋交叉点位,采用十字交叉绑扎方式,扎丝不应伸入保护层内。6.3.5钢筋骨架应采用多点平衡起吊吊具吊装,吊具应进行专项设计,吊装时,应注意吊点受力均衡。6.4验收标准及检验方法6.4.1钢筋加工质量检查项目应符合表 3 所示要求。表 3钢筋加工的验收项目及要求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钢尺测量全长2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20钢尺逐段测量3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钢尺逐段测量6.4.2钢筋骨架验收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4 所示要求。DB3
25、212/T 113420236表 4钢筋骨架验收项目及要求序号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尺量:长度20m 时,每构件检查 2 个断面;长度20m 时,每构件检查 3 个断面同排102箍筋间距10尺量:每个节段测 10 个间距3骨架尺寸长10尺量:每个节段不少于 2 个断面宽5高54保护层厚度0,+5尺量:每 3m2不少于一处,每个面不少于 5 处5钢筋网网的长、宽10尺量:每个节段网格尺寸10尺量:每个节段抽查 5 个网格对角线差15尺量:每个节段抽查 5 个网格对角线注:“”为关键项目。7预埋件7.1一般规定7.1.1节段梁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12 11342023 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 1134 2023 节段梁 自动化 流水线 预制 施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