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 T 1216-2023 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pdf
《DB53 T 1216-2023 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 T 1216-2023 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30CCS B 44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2162023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2023-11-23 发布2024-02-23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53/T 1216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与草原局、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西南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昆明正浩电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保明伟、黄典一、陈飞、彭进保、李宁、汤永晶、包战天、朱勋程、张光元、洪喜、李迅、王智红、冯金娥、杨俊、徐卫平、刘东、赵杰玉、杨子诚、赵明旭、王丹彤、王继山、张健嵩、杨聪、杨云、王斌、黄明葵、韩泳、郭倩兰、周方易、保鸿、李中员、贺爽、周智韬、石伟、李建蕾、李志敏、李鹏、张俊波、郑璇。DB5
3、3/T 121620231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的场所和设施、康复饲养人员、收容、饲喂、医护、环境和安全管理、野化训练、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收容救护亚洲象的康复饲养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T 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LY/T 2499野生动物饲养场总体设计规范LY/T 2806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LY/T 3
4、325野生动物保护繁育象DB53/T 1054亚洲象野外救助技术规程DB53/T 1055亚洲象人工辅助育幼技术规范DB53/T 1217收容救护亚洲象野化训练技术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收容救护adoption and treatment将野外发现的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亚洲象,接收到具备条件的场所,进行检查、检疫、治疗和合理安置等活动。体况physical condition亚洲象的骨骼、躯干、腹部形态等肉眼观察可见的身体状况。训练墙protected-contact facility根据亚洲象的身体结构特点,竖直设立的有不同功能孔位的钢结构墙体,便于饲养员行为
5、训练、健康检查、治疗等日常管理的保护性接触设施。来源:LY/T 3325-2022,3.4,有修改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DB53/T 121620232为使动物个体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加快,在其做出某种预期的行为或反应时给予某种奖励的过程。来源:LY/T 3325-2022,3.3刻板行为stereotyped behavior亚洲象单调重复的机械运动,如摇头、点头、踱步等。4场所和设施基本要求4.1.1康复饲养场所总体设计应符合 LY/T 2499 的要求。4.1.2育幼房、运动场等育幼环境应符合 DB53/T 1055 的要求。饲养区条件4.2.1饲养区应
6、选址在平地,附近无陡崖,周边环境宜为缓坡或丘陵,坡度15为主。4.2.2饲养区附近应有可供亚洲象生活的必要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3838 的要求。4.2.3饲养区周边应有遮蔽物,遮蔽物宜以天然植被为主。笼舍4.3.1笼舍宜面向东南,上午可接受阳光照射。4.3.2笼舍应上设顶棚,净空间高度8 m。4.3.3成年象笼舍外围栏杆应使用直径15 cm、厚度0.4 cm 的圆形钢管,竖向排列,间距 30 cm40 cm,栏杆高度3 m。4.3.4门及开关门的装置应为钢结构。4.3.5笼舍应设置人员操作通道,宽度3.5 m,其他地面设施与笼舍距离4 m。起重装置4.4.1宜设置起重装置用于必要时亚洲象的
7、辅助站立,并可根据亚洲象体型和重量配制特殊吊带网兜。4.4.2宜设置为航吊,最大额定吊载量5 t。称重设备4.5.1宜设置称重设备用于日常称量亚洲象体重和饲料重量。4.5.2应设置在笼舍以外,宜在笼舍附近的开阔、平整地带。4.5.3宜设置为地磅,最大称量值10 t,分度值5 kg。训练墙4.6.1宜在笼舍一角设置训练墙,用于正强化行为训练和体检。4.6.2训练墙宜由网格孔径10 cm 的钢质防护网构成,宜设置为“L 型”,两侧宽度约为 4 m,并在适宜位置分别留出可开关的窗口,以便亚洲象伸出象鼻、象耳、象足、象尾。5康复饲养人员DB53/T 121620233基本要求亚洲象康复饲养人员应符合L
8、Y/T 2806的要求。专业背景兽医、保育员和饲养员应了解以下亚洲象康复饲养相关知识:a)饲养操作,包括亚洲象的饲喂、繁育、疾病防治等;b)行为管理,包括行为训练等;c)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操作流程、应急处置等。兽医康复饲养机构应至少配备两名兽医。兽医应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保育员、饲养员根据亚洲象的年龄,对应选择配置保育员或者饲养员。每头亚洲象应至少配置两名保育员或者饲养员。培训新入职保育员或饲养员应参加1个月以上的岗前培训,并通过专业知识考核方可上岗。培训师应具有3年以上的亚洲象饲养管理经验。6收容交接经救助的亚洲象运输至康复饲养机构时,应进行登记,并由康复饲养机构出具接收凭证。健康检查6.
9、2.1基本要求6.2.1.1康复饲养机构应对亚洲象开展常规检查项目。有条件的机构,除常规检查项目外,可附加开展推荐检查项目。6.2.1.2开展亚洲象健康检查时应进行记录。6.2.2常规检查项目6.2.2.1体况检查:应日常观察亚洲象的骨骼、躯干、腹部形态等体况,判定其体况健康与否。体况检查指标见附录 A。6.2.2.2外观及生活习惯检查:应日常观察亚洲象的体表外观,及其进食、排便、运动等生活习惯,参照附录 B 给出的常见伤病症状,判定其是否存在伤病。6.2.2.3行为检查:应日常观察亚洲象的活动、行为情况,是否存在刻板行为,或者攻击其他个体和康复饲养人员等异常行为。6.2.2.4体重检查:应每
10、年对亚洲象进行至少 2 次称重。6.2.3推荐检查项目DB53/T 121620234推荐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尿液检查和便检查等)、影像检查(X射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等)等。6.2.4检查结果处置6.2.4.1体况检查中,未达到健康状态的,应按第 7 章的要求,合理调整饲喂方式。6.2.4.2外观及生活习惯检查中,发现存在伤病的,应按 8.1.1、8.1.2 的要求进行治疗。6.2.4.3行为检查中,发现存在行为异常的,应按 8.1.3 的要求进行治疗。6.2.4.4推荐检查项目中,如发现指标异常的,应进行相应专业处置。隔离检疫亚洲象收容时,应进行30 d的隔离检疫,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 1216-2023 收容救护亚洲象康复饲养技术规范 1216 2023 收容 救护 亚洲象 康复 饲养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