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pdf
《DB41 T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200 CCS C 6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 2024-02-01 发布 2024-05-01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578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要求.3 5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4 6 厂房布置与建筑结构.5 7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6 8 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10 9 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11 DB41/T 2578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
2、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冶金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南、李鹏举、路军卫、胡卫杰、黄家敏、简明阳、郭会超、王会霞、王继东、杨敬博、李清跃、李文伟、李晓鹏、徐春旺、郭晓杰、周凤忠、李振凤、胡晓芳、李茜倩、张文霞、余珍、霍斌、田红献。DB41/T 25782024 1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的基本要求、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厂房布置
3、与建筑结构、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3199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 3766 液压传动 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
4、安全规程 GB/T 5082 起重机 手势信号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5976 钢丝绳夹 GB/T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8005.1 铝及铝合金术语 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 GB/T 8005.4 铝及铝合金术语 第4部分:回收铝 GB 11984 氯气安全规程 GB/T 16618 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 GB 16912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T 20801(所有部分)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GB/T 2908
5、6 钢丝绳 安全 使用和维护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 34525 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 39800.1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 39800.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3部分:冶金、有色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DB41/T 25782024 2 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6、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34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544 有色金属工业总图规划及运输设计标准 GB 50630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673 有色金属冶炼厂电力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5036 消防设施通用规范 GB 55037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 AQ 7011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 JB/T 6898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 使用安全规则 JB/T 7688.5 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 第5部分:铸造起重
7、机 JB/T 9008.1 钢丝绳电动葫芦 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条件 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 51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TSG 81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TSG Q0002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 TSG Q7015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 YS/T 12 铝及铝合金火焰熔炼炉、保温炉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11、GB/T 8005.1、GB/T 800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深井铸造 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熔炼好的合金铝液通过流槽(分配流槽)导入架设在铸井上
8、方的模盘,铝液经过模盘的水冷结晶器后,通过模盘下方的引锭盘托架在垂直方向上不断向下拉伸至铸井底部,形成一定形状和长度的铸锭后,将铸锭吊出铸井的立式半连续铸造方式。熔炼炉 熔化铝锭或废铝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材料,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其熔炼成所需合金成分的设备。按出铝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熔炼炉和倾动式熔炼炉。保温炉 储存熔炼好的合金铝液,并经过扒渣、保温、升温等操作使其保持适宜浇铸温度的设备。按出铝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式保温炉和倾动式保温炉。DB41/T 25782024 3 熔铸厂房 布置有熔炼炉(保温炉)、浇铸设施等生产设备设施,进行铝合金熔炼(保温)、浇铸成型的生产厂房。出铝口 熔炼炉(保温
9、炉)上设置的供铝液流出的孔口。流槽 连接在熔炼炉(保温炉)出铝口与模盘之间,起到导流作用的设施。分配流槽 连接在流槽与模盘之间,起到导流分配作用的设施。模盘 为获得所需形状的铸锭,而在浇铸作业时设置在铸井上方,连接流槽(分配流槽)和引锭盘托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结晶器用以铸造成型的模具。铸井 为获得所需长度的铸锭,而在熔铸厂房内设置的作为铸造成型场所的地下构筑物。引锭盘托架 设置在铸井内,对铸造成型的铸锭起到支撑和牵引作用的设施,通过其上部的引锭盘与模盘结晶器对接完成铸造成型。引锭牵引设施 通过其动力传动,牵引引锭盘托架在铸井内上升、下降的设施。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钢丝绳卷扬系统和液压传动式。
10、液压传动式可分为外导式和内导式。4 基本要求 铝合金深井铸造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应为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的合格产品,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设备设施。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应确保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委托具有冶金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进行设计,编制安全设施设计。应按照分级
11、属地管理原则,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经有关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工建设。若建设项目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应重新申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对其建设项目安全设DB41/T 25782024 4 施进行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通过审查的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在正式投入生产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30 d,最长不应超过 180 d。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试运
12、行完成后,应委托具有金属冶炼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竣工投入正式生产前,应组织对其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企业在铝合金深井铸造建设项目投入正式生产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安全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安全设施应可靠、有效,投入正式生产后不应擅自挪动、拆除、停用或移作他用。5 厂址选择与总图布置 厂址选择 5.1.1 厂址选择应符合自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工业布局、物料运输方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及工业园区
13、规划的要求。5.1.2 厂址选择时,应进行选址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厂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5.1.3 厂址应选择在不受洪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5.1.4 下列地段和地区严禁选为厂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 害威胁的区域内;爆破警戒范围内。5.1.5 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应选为厂址: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保护区域内;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上;对飞机起落、雷达导航、电台通信、军事设施、电视传播、气象探测和地震检测,以及天文观测等有影响的范围内。总图布置 5.2.1 平面布置 5.2.1.1 厂区总平面
14、应按照功能分区明确、工序走向合理、交通运输方便、管线敷设简捷、满足消防安全的原则进行布置,并应符合 GB 50016、GB 50187、GB 50544、GB 50630、GB 55037 的有关规定。5.2.1.2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燃气设施等厂区内各类建(构)筑物与周边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 50016、GB 50028、GB 55037 的有关规定。5.2.1.3 熔铸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应具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自然通风条件。5.2.1.4 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宜靠近熔铸厂房布置,并应具有良好的运输和回车条件。5.2.1.5 在满足原辅材料、成品及生产设备设施合理布局和
15、安全生产的条件下,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可合并建设。5.2.1.6 配电室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且应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周围环境干燥和无剧烈振动的场所,并宜留有发展余地。5.2.1.7 循环冷却水设施宜靠近熔铸厂房布置,其产生的水雾不应影响其他生产设施的安全运行。DB41/T 25782024 5 5.2.1.8 燃气储存设施宜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或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的独立地段,且远离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并应符合 GB 50016、GB 50028、GB 55037 的有关规定。5.2.1.9 压缩空气、氮气、氩气等气体制备和供应设施应位于空气洁净的地段,应避免靠近散
16、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及粉尘等场所,且宜位于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及粉尘等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应符合 GB 16912、GB 50029 的有关规定。5.2.1.10 办公及生活设施宜布置在厂前区,与生产区域合理分开,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5.2.1.11 厂区道路和消防车道的布置应保证物流顺畅、路径短捷、不折返,宜呈环形布置,道路净宽度不应小于 4 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5 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6 m,且应满足 GB 50187 的有关规定。5.2.1.12 厂区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生产规模、厂区用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宜少于 2 个
17、,厂区人流出入口宜与物流出入口分开设置。5.2.1.13 厂区宜设置全厂性围墙,围墙的结构型式和高度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环境确定,高度不应低于 2.5 m,围墙与厂区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 5 m。5.2.2 竖向布置 5.2.2.1 厂区自然地形坡度小于 4%的场地,竖向布置宜采用平坡式;厂区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4%的场地或受条件限制时,竖向布置宜采用台阶式或平坡与台阶混合式。5.2.2.2 厂区内场地标高应高于按照 GB 50201 确定的洪水重现期设计水位 0.5 m 以上。5.2.2.3 熔铸厂房等存在熔融金属的建筑,室内地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标高 0.3 m 以上,其地面应设置向外
18、坡度;不存在熔融金属的建筑,室内地面标高应高于室外地面标高 0.15 m 以上。5.2.2.4 厂区出入口路面标高宜高于厂外路面标高 0.2 m 以上;低于厂外路面标高时,宜设置截排水设施。5.2.2.5 厂区应按照 GB 50544 的有关规定设置完善的雨水排水设施。5.2.3 管线布置 5.2.3.1 各种气体输送管道,应符合 GB/T 20801(所有部分)的有关规定。5.2.3.2 各种气体输送管道、循环冷却水管道、烟气管道等管线布置,应根据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等综合考虑确定,并应符合 GB 50187、GB 50544 的有关规定。5.2.3.3 燃气输送管道、烟气管道等具有可燃性、
19、爆炸性、毒性及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采用地上敷设方式,不应穿越与管道无关的建(构)筑物、设备设施。5.2.3.4 熔铸厂房内的燃气等气体输送管道,不应直接敷设在高温烘烤、铝液喷溅的影响区域。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5.2.3.5 各种气体输送管道及循环冷却水管道、烟气管道等工业管道,应按照 GB 7231、GB 16912 的有关规定设置安全色和安全标识,标明介质名称和流向。6 厂房布置与建筑结构 厂房布置 6.1.1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储存场所内不应设置宿舍及与生产无关的其他用房。6.1.2 熔铸厂房应按照从原料至成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生产设备设施,确保各
20、工序衔接顺畅、安全可靠。6.1.3 熔铸厂房内各生产设备设施之间应结合现场生产需要,留有满足生产、巡检、维修、疏散等要求的安全距离。DB41/T 25782024 6 6.1.4 使用电解铝液作为原料时,应设置进入熔铸厂房内的铝液运输专用安全通道,纵坡不宜大于 4%;困难条件下,纵坡不应大于 6%。6.1.5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含澡堂)等人员聚集场所应设置在铝液吊运跨的地坪区域以外,或与铝液吊运工艺极限边界保持不小于 15 m 的安全距离。6.1.6 熔炼炉(保温炉)、浇铸设施等存在铝液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的场所不应存在非生产性积水或潮湿现象,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物
21、品、压力容器等。6.1.7 熔炼炉(保温炉)的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应避开铝液泄漏、喷溅影响区域,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其出入口应设置在安全区域内。当不可避免时,其构件应采用不燃烧体,并应对门、窗和结构构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具有爆炸危险时,应设置有效的防爆设施。6.1.8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及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等建筑的安全疏散,应符合 GB 50016、GB 50630、GB 55037 的有关规定。对于疏散难度较大或者建筑面积大于 60 m2的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2 个,在可能受到铝液泄漏、喷溅直接影响的区域不应设置安全出口。6.1.9 熔铸厂房、
22、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等重要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6.1.10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 300 m2的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应按照 GB 50974、GB 55036 的有关规定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6.1.11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及控制室(操作室)、配电室等厂区内各类建筑,应根据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种类、危险等级等因素,按照 GB 50140、GB 55036 的有关规定配置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材。6.1.12 熔铸作业场所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严格控制现场人数,应设置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的隔离措施、安全警示标志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浇铸作业时,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入熔铸作业场
23、所内。6.1.13 熔炼炉(保温炉)炉前、浇铸设施等重要作业场所宜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保存不少于 30 d 的视频监控记录。6.1.14 铝液液位、钢丝绳、循环冷却水、可燃和有毒气体等现场监测数据和报警信号应接入生产期间有人值守的场所,并保存不少于 30 d 的监测和报警记录。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测预警信息,应具有接入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接口。建筑结构 6.2.1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建筑应按照 GB 50011 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6.2.2 熔铸厂房、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等建筑应按照 GB 50057 的有关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并应每年进行 1 次防雷装置检
24、测,确保防雷装置可靠。6.2.3 熔铸厂房应为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内部装修材料均应为不燃材料。6.2.4 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应为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其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 GB 50016 的有关规定。6.2.5 熔铸厂房钢结构柱等易受高温烘烤、铝液喷溅影响的建筑构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6.2.6 熔铸厂房屋面防水等级应为 GB 50345 规定的级,应进行两道防水设防,并进行专项防水设计。屋面应采取防止厂房通风口、天窗、天沟、落水管等雨雪飘落、水渗漏的可靠措施。7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原料准备 7.1.1 铝合金深井铸造系统可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578-2024 铝合金深井铸造工艺系统安全规程 2578 2024 铝合金 深井 铸造 工艺 系统安全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