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pdf
《DB36 T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pdf(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140 CCS P 67 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Standardization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large temporary buildings for waterway engineering 2023-12-11 发布 2024-06-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8992023 I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1 5 选址布局.2 6 办公和生活区建设管理.5 7 钢筋加工厂建设
2、管理.9 8 拌和厂建设管理.12 9 预制厂建设管理.15 10 拆除与验收程序.17 附录 A(资料性)不良地质判别表、初筛表.20 附录 B(资料性)标识标牌参照表.25 附录 C(资料性)大临验收表.31 DB36/T 1899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
3、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文东、江平、胡云卿、罗凯、张克武、方子锐、黄勇、梁冲、骆祖林、张志祥、张恺、熊含威、陶志鹏、孙雪伟、高健文、廖启旺。DB36/T 18992023 III 引言 2018年2月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品质工程攻关行动试点方案(2018-2020年),开展为期3年的品质工程攻关行动,旨在解决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提炼、推广先进工程技术管理经验,完善有关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两区三厂”(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及预制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攻关任务,形成品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或技术要求。为推进江西省水运工程
4、建设高质量发展,规范江西省重点水运工程大临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工厂化、集约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水平和行业文明施工形象,结合江西省水运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别从选址布局、办公和生活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预制厂的建设管理入手,在一般要求、场地建设、硬件及设备要求、安全管理、文明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推动大临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定本文件。DB36/T 18992023 1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重点水运工程大临选址规划、建设管理及验收程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经依法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重点水运工程大临建设,其他类型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可参
5、考本文件相关要求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4011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720
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T 5043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300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临 large temporary buildings 水运工程项目中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生活区、办公区、钢筋加工厂、拌和厂和预制厂)关于选址、建设及拆除等综合性的建设管理。4 总体要求 4.1 大临建设应遵循“安全第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永临结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原则。4.2 大临的建设总体方案应包括项目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准备、选址
7、评估、规划方案(包括总体平面布置图、各工点平面布置图)、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结构验算、建设队伍资质等内容。应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DB36/T 18992023 2 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创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4.3 施工单位大临建设方案应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两区建设方案,应由项目办审批。4.4 应对施工组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4.5 应按规定选定专业机构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监测、水
8、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编制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理实施方案,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大环境敏感区、并可能存在重大环境影响的项目,应编制污染防治专项施工方案。4.6 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定期对建设单位、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参建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4.7 应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标准体系,完善绿色施工评价标识制度。4.8 吊装作业、高处作业、拆除作业等重要结构、设备、设施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见表 1)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需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表1 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 序号 重点部位或关键工序 1 拌和楼基础、储
9、料罐基础、储料仓大棚、隔墙 2 拌和楼安装与拆除 3 制梁、存梁台座 4 钢筋加工厂 5 门式起重机安装与拆除 6 大临临时用电 4.9 大临建设应坚持按照选址、规划、制定方案、审批及核备、建设等程序组织实施。大临建设临时用地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进行复垦,并验收合格。4.10 大临建设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设计变更和试验检测等管理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条件的项目应对重点工程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信息化管理要求,积极探索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大临建设
10、的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应用。4.11 大临拆除总体方案应包括:拆除结构工程概况、施工计划、施工准备、拆除方案(拆除顺序、注意事项)、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应急预案、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及出厂资料、拆除结构检测报告、维修检测记录、拆除单位资质和作业人员证件等内容。4.12 大临大型钢结构、大型设备建设与拆除宜遵循“谁安装、谁拆除”原则。5 选址布局 5.1 选址 5.1.1 一般规定 5.1.1.1 选址应做到合法用地、合理避让、节约资源。5.1.1.2 存在 1 种及以上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选址工作应按照选址初筛、地质灾害评估两个阶段实施。DB36/T 18992023
11、 3 5.1.1.3 选址初筛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实施,且至少有 1 名专业地质人员或岩土人员参与。5.1.1.4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应由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承担。5.1.2 选址初筛 5.1.2.1 基本要求如下:a)选址应因地制宜,满足安全、实用及环保的要求,以工作方便为原则,具备便利的交通、通信、通电、通水及信息化办公管理条件;b)选址应选在地质良好的地段,应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如崩塌、滑坡、危岩体、泥石流、岩溶、采空区、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危险地段;c)选址应合理避开松散堆积体、膨胀土、软土、红黏土、沼泽土、盐渍土、松散填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区域及落石、雷暴区等危险地段;d)选址
12、应规避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区、军事保护区及其他敏感地区,避开涉及债权问题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场地,确保符合环境、水体、文物保护等部门有关规定要求;e)选址应远离河道、洪涝区,对于地势相对较低水域区域,应确保选址位于最高洪水位之上。f)选址应充分考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的影响,满足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要求,提高极端气候应对能力;g)平原区选址应避开低洼地段和洪涝区,充分考虑浸水、冻害对基础结构的影响;丘陵及山区选址应尽量选择地势相对较高、平坦、开阔地段;h)选址应靠近工程施工现场,不受施工干扰且进出交通安全、便捷,宜设置在标段中部或靠近关键工点附近,距离
13、集中爆破区 500 m 以外,严禁占用独立桥梁下部空间、河道、互通匝道;i)“三厂”的选址应远离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场所,若因特殊条件影响必须建在上述区域内,应保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要求。5.1.2.2 工作步骤如下:a)结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初步选定 1 处至 3 处区域,对所选区域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场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初步判别用地属性,完成选址初筛;b)拟选址区域应采用规范填表法进行初筛,根据不良地质判别表(详见附录 A)调查选址地质情况,并填写地质灾害评估调查表、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详见附录 A);c)根据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无不良地质灾害的选址区域,施工单位自评合格
14、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d)根据不良地质灾害初筛表,需要启动地质灾害评估的,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5.1.3 地质灾害评估 5.1.3.1 地质灾害评估应按 GB/T 40112 的规定及相关文件执行。5.1.3.2 地质灾害评估的灾害种类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地震多发区等。5.1.3.3 地质灾害评估应对大临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大临在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5.1.3.4 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及建设场地适宜性,并采取正确的管理程序,如
15、表 2 所示。DB36/T 18992023 4 表2 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级表 风险等级 建设场地适宜性 管理程序 小 适宜 在合理防护措施基础上,可确定选址位置;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中 基本适宜 在评估报告中给出地质灾害防护建议;评估完成后上报监理单位对选址组织审查验收;通过后报送建设单位备案,并办理用地手续。大 适宜性差 直接避让,重新选址 适宜性差,但选址存在唯一性 报告应明确地质灾害结论、防护措施的可行性;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评审;评估通过后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并报建设单位备案,通过后办理用地手续。5.2 布局 5.2.1 一般
16、规定 5.2.1.1 大临的规划应做到安全便利、因地制宜、生产有序、科学管理、永临结合,并与当地建筑特色保持一致。5.2.1.2 大临的规划应根据工程内容和施工组织的要求确定,应综合考虑周边地形地貌、既有公路、铁路、沿线便道便桥、电力设施等相关因素。5.2.1.3 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结构总平面布置和地勘资料合理规划大临总体布置。5.2.1.4 大临总体平面规划图中应包含给排水系统、临时用电、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绿化等,具体功能区划分如下:a)“两区”应包含办公室、会议室、职工活动室、党员活动室、食堂、宿舍、晾衣区、卫浴间及车辆停放区等相关内容,宜设置医疗室;b)钢筋加工厂应包含原材
17、料存放区、加工区、半成品存放区及成品存放区等;c)拌和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拌和区、试验室、沉淀处理区及车辆停放区等;d)预制厂应包含原材料存放区、预制区和存储区等。5.2.2 管理要求 5.2.2.1“两区”建设可自建或租用合适的房屋,且应安全适用。新建房屋应选择防火、保温、环保材料,租用房屋应安全、坚固,其空间、面积、通风、采光和保温等条件应满足使用要求。5.2.2.2 施工班组的驻地应按照本文件相关要求纳入施工单位的管理范畴。5.2.2.3 大临宜采用信息化手段统筹规划,借助智能系统实施过程管理,达到工厂化建设标准要求:a)合理分区,保证施工作业紧密衔接,互不干扰;b)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
18、,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c)安装监控系统,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关键部位、重要工序进行监控,保证实时动态管理,并储存监控影像,根据需要安装报警装置;d)设置信息化管控系统,对厂区人员数量、电力负荷、温度、噪声、粉尘浓度等实时进行监管;e)厂站临时用电应符合 JGJ 46 的有关规定。DB36/T 18992023 5 6 办公和生活区建设管理 6.1 一般要求 6.1.1 驻地建设主要指监理单位驻地、施工单位驻地的建设。6.1.2 驻地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改善项目参建单位的生产、生活环境。6.2 驻地建设 6.2.1 驻地用房可采用“自建”或“租用房屋+自建”或“租用”的方式。自建房
19、屋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宜采用轻钢结构装配式集装箱房,应选用阻燃、防水材料。活动板房搭建不宜超过两层,每组最多不超过 12 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8 m。6.2.2 办公用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鼓励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空调、冰箱、照明等用电设备宜采用节能型电器。宜采用统一标准装饰,采用板房结构必须吊顶;砖混结构墙面抹灰刷白,地面硬化,镶贴地板砖。办公楼大门正面应设置三根旗杆及基座,中间旗杆高 8.5 m,悬挂 4#国旗,两侧旗杆高 8 m。6.2.3 驻地宜为独立式庭院,四周设有围墙,有固定出入口,出入口设置保卫人员。在门墩悬挂本单位的铭牌。6.2.4 办公、生活用房建筑面积
20、和场地面积应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一般不低于表 3 规定。表3 各单位驻地主要办公用房面积标准 各室名称 配置标准(m2)备注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办公室 6 6 人均面积 会议室 80 100 具有多媒体功能 档案室 60 40 宿舍 8 8 人均不少于 8 m2 食堂 60 60 人均不少于 0.8 m2,厨房与包间面积未包含 浴室 30 30 人均不少于 0.3 m2,且总面积不低于 30 m2 卫生间 30 30 人均不少于 0.3 m2,且总面积不低于 30 m2 文体活动室 50 50 培训学校 0 50 培训学校可结合会议室同时设置 6.2.5 主体工程项目经理部办公、生活用房建筑
21、面积一般不少于 2000 m2,占地面积不少于 5000 m2;附属工程项目经理部或项目经理分部建筑面积和场地占地面积参照主体工程项目理部标准执行。经理部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应满足办公、生活及室外运动需要。6.2.6 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布局应科学合理,配备完善排水系统,应适当绿化庭院,保持环境优美整洁。6.2.7 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避开存在噪声、粉尘、烟雾或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区域,无法避开时应在噪声、DB36/T 18992023 6 粉尘、烟雾或者对人体有害物质所在区域最大频率风向的上方建设。6.2.8 驻地内所有场地应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且不低于以下标准:一般场地硬化采用厚度 1
22、0 cm 的垫层+厚度 15 cm 的 C30 混凝土面层;道路硬化采用厚度 15 cm 的垫层+厚度 20 cm 的 C30 混凝土面层,宽度 6 m。场地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分块切割伸缩缝。6.2.9 场地硬化要严格标高控制,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1.5%,必要时可适当增大排水坡度。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 M7.5 砂浆进行抹面,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晴天不扬尘。6.2.10 厂区及生活污水排放应经处理达到 GB 31962 标准后进行排放。6.2.11 驻地公共场所应设置功能分区平面示意图及指路导向牌。6.3 用房要求 6.3.1 宿舍 6.3
23、.1.1 门窗设置齐全,室内通风、照明良好,地面应硬化、防潮。6.3.1.2 应设置生活用品专柜,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宜统一床单被罩。6.3.1.3 应配置空调及防蚊虫叮咬措施。6.3.1.4 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明火做饭。6.3.2 食堂 6.3.2.1 宜设置在离卫生间、垃圾站及有害物质场所不小于 30 m 的位置,与办公、生活用房距离不小于 10 m。6.3.2.2 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并配有消毒设备,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窗、纱罩等。6.3.2.3 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6.3.2.4
24、 应设有防尘、蚊、蝇、鼠害等设施。6.3.3 浴室、卫生间 6.3.3.1 浴室地面应作防滑处理,使用防水灯具和开关,并定时保证充足的冷、热水供给,排水、通风良好。6.3.3.2 卫生间应男女分设,通风、采光良好的可冲洗式卫生间,地面应作防滑处理,并配备纱门、纱窗。6.3.4 文体活动室、活动场地、医疗室 6.3.4.1 文体活动室书籍、报刊、杂志等应配备齐全。6.3.4.2 活动场地包括乒乓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相关的健身、娱乐等活动场所。6.3.4.3 医疗室可根据现场人员数量和驻地距离医疗机构的方便程度设置,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物等,具备条件的可配备相应的医务人员。6.3.5 办
25、公用房 6.3.5.1 应坚固、实用、美观、隔热、通风、降暑、防寒、防潮。6.3.5.2 办公室应满足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满足施工信息收集、整理、传送要求。DB36/T 18992023 7 6.3.5.3 会议室应配备会议桌、椅子、写字板、多媒体等常用会议设施。6.3.5.4 档案室应配备防潮、防火、防盗等设施。6.3.5.5 培训学校应配备黑板、视频设备等必需的教学设施和不少于 30 名学员使用的桌椅,教室内统一悬挂学校章程、办学机构网络、教学管理制度、师资配备、教学计划、学员守则和奖惩制度等告示牌。6.3.5.6 管理图表均应装裱上墙。会议室内的管理图表应包括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1899-2023 水运工程大临建设指南 1899 2023 水运 工程 建设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