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pdf
《DB12 T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 T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5.110 CCS L 78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e-Government cloud platform2023-12-14 发布2024-01-15 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 布 DB12/T 1276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1 5 评价指标.1 6 评价等级计算方法.2 7 评价周期.2 附录 A(规范性)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
2、评价细则.3 参考文献.18 DB12/T 12762023 II 前言 本文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边柯柯、张伟、高博、贺睿、王亚林、耿博耘、王艳、王作仁、王键、郭昕、武克俭、由方岚、许琰。DB12/T 12762023 1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的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计算方法、评价周期、评价细则。本文件适用于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
3、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2400-2015 信息技术 云计算 概览与词汇 GB/T 34077.1-2017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 第1部分:服务质量评估 GW 0013-2017 政务云安全要求 GW 0103-2011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W 0205-2014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跨网数据安
4、全交换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400-2015、GW 0013-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OPS: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Input/Out
5、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5 评价指标 5.1 一级指标 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共3项:服务支持能力、服务运行质量、服务满意度构成。5.2 二级指标 5.2.1 服务支持能力二级指标共 8 项:计算资源服务支持、存储资源服务支持、网络资源服务支持、DB12/T 12762023 2 基础软件部署支持、迁移配合支持、技术保障支持、人员保障支持、云安全服务支持。5.2.2 服务运行质量二级指标共 8 项:计算资源服务运行质量、存储资源服务运行质量、网络资源服务运行质量、基础软件部署支持质量、迁移
6、配合质量、技术保障质量、人员保障质量、云安全运行质量。5.2.3 服务满意度二级指标共 4 项:服务管理、服务响应、服务效率、服务便捷。5.3 评价细则 评价细则应符合附录A。6 评价等级计算方法 按照附录A,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按照以下公式(1)得出总得分 分值,总得分 对照表1确定服务质量评价等级,其中,A级为最高级,E级为最低级。=(=1)=1)=1 (1)式中:总得分 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序号;三级指标序号;指标评分;指标权重。表1 服务质量评价等级表 服务质量评价等级 对应评价结果分值区间 A级 90 100 B级 80 90 C级 70 80 D级 60 70 E级 60 7 评
7、价周期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按照年度为周期,每个年度组织开展一次评价。DB12/T 12762023 3 附录A (规范性)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细则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细则见表A.1。表A.1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细则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指标评价方法 指标评分:(0100 分)1.服务支持能力(0.4)1.计算资源服务支持(0.15)1.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量变化幅度与其计算资源用量配比的监测,提供可动态弹性调整所需计算资源的服务支持。(0.5)提供对用户业务的计算资源监测,查看对其计算资源使用监测的相关报表、报告;根据对用
8、户业务月度计算资源使用监测,提供其计算资源动态调整评估,查看动态调整评估报告、实施方案及计算资源动态调整实例。全年 12 个月度计算资源使用报表以及报告是否按期提交,有无缺失,本项满分 50 分,缺少 1 个月报告扣 10 分;月度计算资源使用报表数据准确性是否同真实计算资源使用量数据一致。本项满分 50 分,发现 1 次月报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扣 20 分。2.业务工单经审批后,提供并协助对用户在用或申请计算资源的配置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资源的创建、注销、变更。(0.5)查看政务云相应业务工单及平台实现情况,满足用户对计算资源配置管理要求。是否存在无法满足用户对计算资源配置管理需求情况。本项
9、满分 50 分,未及时调整扣 25 分,主管单位再次提示未调整,本项0 分;对于无法满足用户资源配置需求情况,是否存在客户投诉现象。本项满分 50 分,收到 1 次投诉,扣 25 分。2.存储资源服务支持(0.15)1.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的业务量变化幅度与其存储资源用量配比的监测,提供可动态弹性调整所需存储资源的服务支持。(0.5)提供对用户业务的存储资源监测,查看对其存储资源使用监测的相关报表、报告,根据对用户业务月度存储资源使用监测,提供其存储资源动态调整评估,查看动态调整评估报告、实施方案及存储资源全年 12 个月度存储资源使用报表以及报告是否按期提交,有无缺失,本项满分 50 分,缺少
10、1 个月报告扣 10 分;月度存储资源使用报表数据准确性是否同真实存储资源使用量数据一致。本项满分 50 分,发现 1 次月报数据不符合实际DB12/T 12762023 4 动态调整实例。情况扣 20 分。2.业务工单经审批后,提供并协助对用户再用或申请存储资源的配置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存储资源的创建、注销、变更。(0.5)查看政务云相应业务工单及平台实现情况,满足用户对存储资源配置管理要求。是否存在无法满足用户对存储资源配置管理需求情况。本项满分 50 分,未及时调整扣 25 分,主管单位再次提示未调整,本项0 分;对于无法满足用户资源配置需求情况,是否存在客户投诉现象。本项满分 50 分,
11、收到 1 次投诉,扣 25 分。3.网络资源服务支持(0.15)1.提供平台互联网出口双链路接入。(0.2)查看平台互联网出口链路接入情况,检验网络多路由备份措施。云服务商互联网出口双链路接入,本项 100 分;云服务商互联网出口单链路接入情况,本项 0 分。2.提供应用负载均衡,实现将访问流量根据转发策略分发到后端多台云服务器的流量分发控制服务。(0.2)提供应用负载均衡实例,查看负载均衡对访问流量的分发控制。提供负载均衡满足需求,本项100 分;不能提供负载均服务,本项 0分。3.提供主要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双链路接入。(0.2)查看主要网络设施(交换机、路由器)双链路接入,查验设备
12、系统对双链路接入的配置。核心层网络设备发现单链路或单设备运行,扣 50 分;汇聚层网络设备发现单链路或单设备运行,扣 30 分;接入层网络设备发现单链路或单设备运行,扣 20 分。4.根据国家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云平台须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0.2)查看云平台对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升级部署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云主机、安全防护),能够根据用户业务云服务商云平台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本项 100 分;如云服务商云平台不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本项 0分。DB12/T 12762023 5 需求,提供 IPv4 与 IPv6的平滑迁移解决方案。5
13、.提供网络地址与路由配置。(0.2)根据用户业务所在网络分区(公用网络区、互联网区)的访问要求,配置相应网络分区 IP 地址或区域间路由策略。查看 IPv4、IPv6 地址与相关路由的配置与访问。提供网络地址与路由配置服务满足需求,本项 90100 分;提供网络地址与路由配置服务部分满足需求,本项 6089 分;不能提供网络地址与路由配置服务,本项 0 分。4.基础软件部署支持(0.05)1.根据用户业务需求,为其提供远程自行部署或代为本地部署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的技术支撑服务。(1)提供对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云平台部署手册或相关操作规范,包括不同类型或版本的操
14、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所对应的具体部署流程、详细操作、注意事项。提供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完全满足,本项90100 分;提供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至少有两项满足,本项 7089 分;提供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仅其中 1 项满足,本项 6069 分;主流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基础软件均不支持,本项 0 分。5.迁移配合支持(0.05)1.提供对用户业务(业务信息系统、数据)迁移上云、迁出的配合与实施。(1)根据用户业务的迁入/迁出需求,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报告、方案,在用户业务的迁入/迁出时,从业务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系统资源、系统安全、数据安全方面提供
15、相关配合工作(如资源交付、安全评估、安全监测、资源释放、数据格式保护、敏感信息清除)。提供迁移咨询、方案设计、实施配合,本项 90100 分;迁移咨询、方案设计、实施配合,至少 2 项服务可提供支持,本项8089 分;迁移咨询、方案设计、实施配合,仅有 1 项服务可提供支持,本项6079 分;迁移咨询、方案设计、实施配服务均不能提供支持,本项 0 分。DB12/T 12762023 6 6.技术保障支持(0.2)1.提供政务云资源的可视化实时监控,呈现用户视角资源使用的可视化展示。(0.2)使用监控管理系统采集各类云资源运行数据并实时展示监控对象的状态,包括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性能、告警的
16、信息;以可视化方式显示业务信息系统对相关资源使用情况。提供政务云资源的可视化实时监控,呈现用户视角资源使用的可视化展示,本项 100 分;不能提供政务云资源的可视化实时监控,呈现用户视角资源使用的可视化展示,本项 0 分。2.提供政务云资源使用与操作日志记录和审计。(0.2)具备对资源、服务具体操作的记录与追溯,通过监控管理系统或审计系统查看对资源使用与操作的相关日志记录,日志记录完整准确、具体详细,相关日志留存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提供政务云资源使用与操作日志记录和审计,本项 100 分;不能提供政务云资源使用与操作日志记录和审计,本项 0 分。3.提供支持与政务云资源统一管理
17、平台(简称“云管平台”)API 接口的对接,满足平台间相关数据采集、业务流转及运维需要。(0.2)查看云管平台系统,检验系统 API 接口对接状态下,其与政务云的数据交互、业务功能的实现。支持与政务云资源统一管理平台 API 接口的对接,满足业务需求,符合本项 90100 分;支持与政务云资源统一管理平台 API 接口的对接,满足部分业务需求,本项 6089 分;不支持与政务云资源统一管理平台 API 接口的对接,本项 0 分。4.提供 7*24 小时应急响应,具备远程技术支持响应服务、现场技术支持响应服务。(0.2)提供远程、现场多种技术支持响应服务方式,查看在合同约束提供的响应服务方式下,
18、检查不间断应急响应的人员、技术配备情况,检查其响应时间和服务执行情况。提供 7*24 小时应急响应;提供具备远程技术支持响应服务;提供现场技术支持响应服务,每少一项扣 30 分。DB12/T 12762023 7 5.提供政务云平台日常巡检、故障处理工作及其相关报告。(0.1)提供政务云平台日常巡检、故障处理情况,巡检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平台组件、服务状态、平台告警、异常检测的巡查分析及综合评估结果。故障处理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平台告警、服务异常的情况记录、处置措施和结果。提供政务云平台日常巡检、故障处理服务,提供巡检报告输出,故障处置报告输出;全部提供,本项 100 分;如不能提供云平台日常巡检、故
19、障处理服务,一项不满足扣 30分;如不能提供巡检报告输出、故障处置报告输出服务,一项不满足扣 30 分。6.提供政务云平台软硬件升级的相关技 术 方 案 配 套。(0.05)政务云服务商或其采用软硬件产品供应商具备自主研发或平台版本迭代能力(可提供相关研发知识产权或专利的证明),在实施政务云平台软硬件升级时,向政务云管理单位提供完善的升级实施、应急回退技术方案,检查相关技术方案、执行升级审批文件资料。提供全部政务云平台软硬件升级的相关技术方案,本项90100分;提供部分政务云平台软硬件升级的相关技术方案,本项 6089分;不能提供政务云平台软硬件升级的相关技术方案,本项 0 分。7.提供与政务
20、云管理单位所制定的政务云总体应急预案框架相统一、相结合的应急预案,每半年开展应急演练,支撑配合相关联合演练。(0.05)查看关于政务云平台应急预案制定情况,明确对事件分类分级、响应流程与处置措施,整体上与政务云总体应急预案框架要求相符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在报备演练前提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供应急演练技术支撑,查看应急演练计划报备、执行演练记录文档。提供与政务云管理单位所制定的政务云总体应急预案框架相统一、相结合的应急预案,本项50 分;依据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开展应一次急演练;全年少一次演练扣 25 分。7.人员保障支持(0.05)1.运维人员具备两年以上云平台维护出具运维人员在云平台运维
21、技术岗位工作两年以上运维人员均具备两年以上云平台维护经验,本项 100 分;DB12/T 12762023 8 经验。(0.3)的相关证明。如运维人员不具备两年以上云平台维护经验,发现 1 人扣除20 分。2.配备云平台服务对 接 责 任 人 员。(0.3)配备熟悉云平台服务与业务的人员负责业务服务需求对接,保障业务服务需求对接质量,查看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目录、需求清单、确认回执服务需求对接过程性资料。云服务商设定服务对接专人,对接人业务熟悉,能力符合需求,本项 90100 分;云服务商设定服务对接专人,能力部分符合需求,本项 6089分;云服务商未设定服务对接专人或设定专人能力不符合要求,本项
22、 0 分。3.设置明确的云服务人员岗位职责。(0.4)查看从事云服务的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边界清晰。提供岗位人员配置名单、各岗位任务流程资料。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确定应岗位任职资格,本项 90100 分;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边界清晰,存在实际岗位人员安排与规范不符情况,本项 6089 分;如存在人员分工模糊,责任边界不够清晰情况,本项 059 分。8.云安全服务 支持(0.2)1.采取基础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供政务云基础安全服务。(0.2)政务云平台的基础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维安全接入、运维操作审计、入侵检测与防护、漏洞扫描和日志采集,查看相关安全设
23、计方案、安全策略配置和日志信息,检验安全防护策略实际应用效果。云服务商基础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至少包括:运维安全接入、运维操作审计、入侵检测与防护、漏洞扫描、日志采集 5 项,缺少 1 项扣除 20 分。2.提供政务云网络分区的安全隔离。(0.2)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外网GW0205-2014跨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相关要求,提供政务外网公用网络区和互联网提供政务外网公用网络区和互联网区之间安全隔离,符合服务要求,本项 100 分;不能提供政务外网公用网络区和互联网区之间安全隔离,本项DB12/T 12762023 9 区之间安全隔离,查看采取的安全措施,检验通过安全措施按需互通的实际效果
24、。0 分。3.提供政务云与互联网边界的安全防护。(0.15)查看政务云与互联网边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监控手段(参考 GW 0013-2017的 7.2.2.3 互联网边界防护的要求),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对三级系统防护的相关要求。提供政务云与互联网边界的安全防护,符合服务要求,本项100 分;不能提供政务云与互联网边界的安全防护,本项 0 分。4.提供满足业务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措施。(0.15)根据业务信息系统安全需求(业务信息系统、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间),查看在实现业务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检验安全设置或访问控制策略的实际配置与日志记录。提供满足业务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 1276-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1276 2023 电子政务 平台 服务质量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