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2481—2021 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5 T 2481—2021 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2481—2021 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481 2021 黑木耳病 害 综合防 治技术规 程 Technical cod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diseases 2021-12-25 发布 2022-01-25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2481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 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 的规 定起 草。 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果 蔬
2、标准 化委 员会 (SAM/TC 25 )归 口。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 内蒙 古 自治区 农牧 业科 学院 、 呼 伦贝尔 市农 牧技 术推 广中 心、 内蒙 古自 治区 水利 科学研 究院 、内 蒙古 自治 区农牧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 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 :庞杰 、于传 宗、慕 宗杰 、包妍 妍、王 海燕、 李亚 娇、孙 国琴、 巴图、 常海 文 、 康立茹 、韩 凤英 、朱 春侠 、扈顺 、孔 令江 。 DB15/T 2481 2021 1 黑木耳病 害综合 防治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黑 木耳 主要 病害防 控的 术语 和定 义、 主要病 害及 其防 控。 本文件
3、 适用 于露 地和 设施 黑木耳 生产 中的 主要 病害 防控。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T 12728 食 用菌 术语 NY/T 2375 食 用菌 生产 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2728 界定 的术 语和 定于适 用于 本文 件。 侵染性 病害 infectious diseases 由真菌
4、 、细 菌、 病毒 、线 虫等病 原物 引起 的病 害。 来源 :GB/T 12728-2006.2.7.7 ,有 修改 生理性 病害 physiological diseases 由环境 条件 引起 或非 病原 导致的 黑木 耳生 长发 育异 常的现 象。 来源 :GB/T 12728-2006.2.7.8 ,有 修改 4 主要病 害 菌丝体 期的 主要 病害 4.1.1 侵染性 病害 病原有 木霉 、 青 霉、 曲霉 、 毛霉 、 根 霉、 链抱 霉、 酵母菌 、 黏 菌等 菌物 。 其 被害症 状及 发生 条件 见 表 1 。 DB15/T 2481 2021 2 表1 菌丝体 期主 要
5、侵 染性 病害 病原名称 被害症状 发生条件 链孢菌 (Neurospora ) 在棉塞外面或塑料袋外长出橙红色团状或球状孢 子堆。 在 25 36 ,培养料含水 量 60 % 左右,pH 5.07.5 ,氧气充足时链抱霉 的菌丝迅速生长并 很快产生孢子。 木霉菌 (Trichoderma ) 初期在培养基质上长出白色纤细的菌丝(也叫霉 层) ,菌丝体致密,菌落初期为 圆形,4 d5 d 后菌丝由白色变成浅绿色的粉状物,之后分别变 成深绿色或蓝绿色(绿色木霉) ,黄绿或绿色 (康氏木霉) 。几天内整个料面 就会被木霉菌所 覆盖。 高温(30 以上) 、高湿(空 气相对湿度 95% 以 上) 、
6、培养基质偏酸性(pH 45 )和通风不良的 环境条件有利于木霉的发生蔓延。 曲霉菌 (Aspergillus ) 培养基上黄曲霉菌落初期略带黄色,后渐变为黄 绿色,最后呈褐绿色,分生孢子球形,黄绿色。 黑曲霉菌落初为白色,后为黑色,分生孢子球 形,炭黑色。灰绿曲霉菌落初为白色,后为灰绿 色,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球形,淡褐色。 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30 , 空气相对湿度为 80 % 。黑曲霉最适生长温度为20 30 ,空 气相对湿度为 85 % 以上。灰绿 曲霉在 20 35 和 65% 80% 的湿度条件 下生长。 青霉菌 (Penicillium ) 在被污染的培养料上,菌丝初期呈白色,形成圆
7、 形的菌落,随着分生孢子的大量产生,颜色变 为 灰绿色、黄绿色或青绿色。在生长期,常可见到 宽 l mm 2 mm 的白色边缘,菌 落茸毛状,扩展 较慢,有局限性。生长后期的菌落表面常交织起 来,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在料面,能隔绝料面 空气,同时还分泌毒素,使黑木耳菌丝体死亡。 在很多有机物上均能生长,在 28 30 ,空 气相对湿度在 90% 以上偏酸的 环境中,最容易发 生。 毛霉 (Mucor ) 在受污染的培养料上,初期长出灰白色粗壮稀疏 的气生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黑木耳的菌丝生 长。后期气生菌丝顶端形成许多圆形小颗粒体, 即孢子囊,初为无色、黄白色后变为灰褐色、黑 色。与根霉相比黑
8、色小颗粒明显少。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迅速。培养料、接种室 (箱)灭菌不彻底,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程 操作或菌种瓶(袋)的棉花塞受潮,均可造成毛 霉污染。 根霉 (Rhizopus ) 菌种培养基或栽培料被污染后,初期匍匐状气生 菌丝,与基面平行作跳跃式蔓延,每隔一定距 离,在与培养料的接触点处产生假根,多分枝, 褐色。后期在假根处长出 孢子囊梗,每丛 2 根 4 根,直立不分枝,顶端形成 圆球形的小颗粒, 即孢子囊,初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成熟后变成黑 色,整个菌落的外观如一片林立的大头针。 喜中温、高湿、偏酸的环境,碳水化合物过多易 长此杂菌。广泛分布于谷物、块根和水果上,粪 便、土壤和死亡
9、的动植物体上常有发生。 酵母菌 (Rhodotorula ) 被酵母菌污染的试管,形成表面光滑、湿润,似 浆糊状或胶质状的菌落,不同种则颜色不同。无 气生菌丝。后期培养料发酵变质,散发出酒酸气 味,呈湿腐状。 高温、高湿及通风差时发生率较高。培养基灭菌 不彻底,接种没有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是发生 的主要原因。 DB15/T 2481 2021 3 表1 菌丝 体期 主要 侵染 性 病害 ( 续) 病原名称 被害症状 发生条件 黏菌 (Myxomycetes ) 在料面、菌袋表面及段木上长出一大团的原生质 团,在营养生长期,原生质团向潮湿、黑暗和有 机质丰富的地方移动,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则向 干
10、燥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故又称该团为变形体。 黏菌不仅能污染培养料面段木,与木耳争空间和 养分,同时还可围食黑木耳的菌丝和孢子。耳床 受害,造成不出耳;菌筒受害,造成烂筒,出耳 极少或不出耳,子实体受害,易于腐烂,失去商 品价值。 黏菌适宜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环境潮湿且比较阴 暗的地方。培养料含水量偏高,耳房(棚)通气 不良,气温又较高,有利于黏菌孢子的萌发和生 长。 拟盘多毛孢菌 (Pestalotiopsis ) 初期在培养料上形成白色、纤细的菌丝,10 d 后 菌丝生长浓密并略带浅黄色。20 d 后如果有光线 刺激开始形成细小的黑色颗粒,并分泌少量的黑 褐色色素,小颗粒质地坚硬、粗糙,30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24812021 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481 2021 黑木耳 病害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