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04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pdf
《DB32 T 404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04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120.40 CCS A 90 32 江苏 地方 标准 DB 32/T 4049 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firmation of Detection Locations and Detection Points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21 - 06 - 03 发布 2021 - 07 - 03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T 4049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确认原则 . 4 5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 . 4 接闪器 . 4 5.1 引下线 . 5 5.2 接地装置 . 6 5.3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 6 5.4 等电位连接 . 7 5.5 电涌保护器 . 8 5.6 布线 . 9 5.7 附录 A(资料性)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1 A.1 常见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 11 A.2 储油(甲、乙醇)库检测部位 . 11 A.3 汽车加油(气)站雷 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1 A.4 液化气站、天然气站、燃气调压站和门站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2 A.5 氢气站
3、、氧气站 、乙炔站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2 A.6 其他爆炸、火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2 附录 B(资料性) 格栅型空间屏蔽 . 14 附录 C(资料性) 建(构)筑物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6 附录 D(资料性) 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装置常见检测部位 . 18 附录 E(规范性) 线路布线 . 19 附录 F(规范性)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 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 21 附录 G(规范性) 环路中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 22 参考文献 . 23 DB 32/T 4049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
4、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气象局提出 并归口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 江苏省防雷减灾协会 、 江苏天安防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市气象学会 、江苏 华云防雷 检测 有限公司、 南京捷宝凯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常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游志远 、姜翠宏、陈广昌、 涂永高 、冯建伟、 刘步鸿、 陈红兵、 徐乐、 陈忠涛、 张洁茹、 崔浩、 查怀华 、 仇文捷、 火焰、 蒋海琴、 刘杨、俞文政 。 DB 32/T 4049 2021 3 雷电防护装置
5、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和检测点的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2190 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GB 18802.1 201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SPD)第 1部分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50057 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 2012 建筑物电子
6、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601 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T 21431 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714.3 2015 雷电防护第 3部分 :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IEC 62305-3:2010, IDT) GB/T 21714.4 2015 雷电防护第 4部分 :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IEC 62305-4:2010, IDT) GB/T 32937 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雷电防护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
7、m; 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的整个系统。 注: LPS由外部和内部防雷系统两部分组成。 3.2 检测部位 parts under inspection 雷电防护装置中具有独立功能须进行检测的部分。 3.3 检测点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detection point 从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中确认进行测试的位置。 3.4 屏蔽效能( S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 未有屏蔽体时接收到的信号值与在屏蔽体内接收到的信号值的比值,即发射源与接收体之间存在屏 蔽体所产生的功率损耗
8、。 DB 32/T 4049 2021 4 3.5 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LEMP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和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括浪涌和辐射电磁场。 3.6 格栅型空间屏蔽 grid-like spatial shield 有开孔特征的磁屏蔽。 注: 对建筑物或房间、适合用建筑物的自然金属构件相互连接来实现(例如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框架和金属支架)。 3.7 防雷等电位连接 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 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雷电防护装置上以减少雷电流产生的
9、 电位差。 3.8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up and measure 按照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雷电防护装置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 处理全过程。 3.9 确认 Confirmation 明确辩认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过程。 4 确认原则 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的确认应合理准确,覆盖所有雷电防护装置,能够支撑检测结论,全面反 映雷电 防护装置真实状况。 5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 接闪器 5.1 5.1.1 常见形式 可能拦截闪击的金属装置均可作为接闪器,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 : a) 专设接闪器; b) 自
10、然接闪器。 5.1.2 检测部位 LPS中具有独立功能须进行检测的部分,以下应分别确认为检测部位: a) 杆状接闪器、悬链线、接闪带、网状导体、金属屋面、金属塔、通风管及其他金属构件; b) 覆盖在建(构)筑物上的金属薄板; c) 非金属屋顶损坏可以在接受范围内,非金属屋顶下方的金属部分(构架、互连钢筋); d) 金属部件装饰品、栏杆、金属管道、金属覆盖层; e) 屋顶的金属管道和容器; f) 输送易燃或易爆混合物的金属管道和容器; g) GB 50057 2010 附录 B 规定的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雷击率最高部位。 接闪器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示例详细描述参见附录 A。 5.1.3 检测点 DB
11、 32/T 4049 2021 5 检测部位中确认需要进行测试的点,每个检测部位不应少于一个检测点,以下位置应分别确认为检 测点: a) 接闪杆主杆体、接闪线支撑处、易受雷击处、金属构件主体; b) 接闪器连接处及其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处; c) GB 50057 2010 第 4.2.1、 4.3.1、 4.4.1 条款规定的接闪网格交叉处; d) 接闪器支撑处的垂直拉力测试点。 5.1.4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a) 保 护范围; b) 材质规格; c) 网格尺寸; d) 固定支架高度、间距; e) 接地电阻; f) 过渡电阻; g) 垂直拉力。 有关示例参见附录 B。 引下线 5.2
12、5.2.1 常见形式 从雷击点连接至大地的金属导体均可作为引下线,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 a) 专设引下线; b) 自然引下线。 5.2.2 检测部位 以下应分别确认为检测部位: a) 独立 LPS 用来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引至接地装置的专设引下线; b) 非独立 LPS 用来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引至接地装置的引下线; c)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具有电气连续的金属; d) 建(构)筑物主筋、钢结构、消防梯、管道等金属导体; e) 建(构)筑物内的互连的钢筋框架; f) 建(构)筑物的正面部件、侧面围栏和表面金属附件。 5.2.3 检测点 检测部位中选取需要进行数据测试的点,每个检测部位不应少于一个检测
13、点,以下位置应分别确认 为检测点: a) LPS 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电气焊接处; b) LPS 引下线与均压环的电气通路处; c) LPS 引下线上断接卡的连接处; d) LPS 引下线支撑处的拉力测试。 5.2.4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a) 材质规格; b) 平均间距; c) 接地电阻; d) 过渡电阻; DB 32/T 4049 2021 6 e) 防接触电压; f) 电气性能; g) 垂直拉力。 接地装置 5.3 5.3.1 常见形式 雷电流传导并分散入地的金属导体均可作为接地装置,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 a) A 型接地装置; b) B 型接地装置。 5.3.2 检测部位 以下应
14、分别确认为检测部位: a) 外部 LPS 的组成部分,用来把雷电流传导并分散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 b) A 型接地装置的接地极中安装在需保护建筑物外与每根引下线或不形成回路的基础接地极相 连的水平接地极与垂直接地极; c) B 型接地装置中位于需保护建筑物外面且总长度至少 80%与土壤接触的环形导体或基础接地极 构成的闭合环路。 注: A型接地装置和 B型接地装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呈闭合状。 5.3.3 检测点 检测部位中选取需要进行数据测试的点,每个检测部位不应少于一个检测点,以下位置应分别确认 为检测点: a) 接地装置中的接地体连接板、接地预留点; b) 接地装置中接地体之间的焊接导
15、通处; c) 接地体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处。 5.3.4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a) 材质规格; b) 接地极埋设深度、间距; c) 接地电阻; d) 过渡电阻; e) 土壤电阻率; f) 相邻接地装置的地中距离。 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5.4 5.4.1 常见形式 建(构)筑物空间各面上的金属构件及导体均可作为雷击电磁脉冲屏蔽体,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 : a) 专设屏蔽层; b) 格栅形空间屏蔽; c) 专用屏蔽室; d) 隔离界面。 注: 隔离界面能够减少或隔离进入 LPZ的线路上的传导浪涌的装置,包括绕组间屏蔽层接地的隔离变压器、无金属 光缆和光隔离器。 5.4.2 检测部位 以下应分别确
16、认为检测部位: DB 32/T 4049 2021 7 a) 建(构)筑物的金属立面、平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 b) 敷设无屏蔽层线路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的混凝土管道; c) 电子系统线缆的金属屏蔽层、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金属线槽; d) 电子信息系统的桥架、柜体、金属门窗及隔断和消防设施金属外壳、配线架; e) 专用屏蔽室的屏蔽门、波导、壳体接缝、滤波器。 5.4.3 检测点 检测部位中选取需要进行数据测试的点 ,每个检测部位不应少于一个检测点,以下位置应分别确认 为检测点: a) 建(构)筑物的金属立面、平面与等电位连接端子的连接处; b) 混凝土内
17、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电气导通任意处; c) 无屏蔽层敷设线路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的混凝土管道与等电位接地带贯通处; d) 桥架、设备柜体、金属门窗、金属隔断、消防设施金属外壳、配线架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 处; e) 混凝土内钢筋、金属门窗框架大尺寸金属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或均压环连接处; f) 屏蔽室的屏蔽门、波导、壳体接缝、滤波器与等电位连接网络( M、 S)连接电气贯通处; g) 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专用屏蔽室壳体的所有接缝、屏蔽门、截止波导通风窗、滤波器屏蔽接 口处进行的电磁连续检漏; h) 利用浸入法、大环法、中波广播信号测量法对格栅型空间进行各点的屏蔽效能测试。
18、有关格栅型空间屏蔽的详细描述参见附录 B,电磁屏蔽屏蔽效能按 GB/T 21431 2015、 GB/T 12190 规定测试。 5.4.4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a) 材质规格; b) 网格尺寸; c) 接地电阻; d) 过渡电阻; e) 磁场强度; f) 屏蔽效能; g) 电气性能。 等电位连接 5.5 5.5.1 常见形式 导电部件与 LPS进行的连接均可作为等电位连接,可由以下任一部件组成 : a) 自然连接; b) 导体连接; c) 电涌保护器 (SPD)连接; d) 隔离放电间隙 (ISG)连接。 5.5.2 检测部位 以下应分别确认为检测部位: a) LPZ0A 区或 LPZ
19、0B 区与 LPZ1 区界面设置的总等电位连接母排; b) 建(构)筑物的均压环; c) 信息系统所在楼层设置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设备机房设置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DB 32/T 4049 2021 8 d) 屋顶金属龙骨、屋面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隔断、金属格栅、防静电地 板支撑网格; e) 配电柜内部的 PE 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UPS 及电池柜金属外壳、设备金属外壳、设备机架、金 属操作台、消防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金属外壳; f) 线缆的金属屏蔽层、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金属管 (槽)、配线架。 5.5.3 检测点 检测部位中选取需要进行数据测试的点,每个检测部位不应
20、少于一个检测点,以下位置应分别确认 为检测点: a) 总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系统连接处; b) 电气系统设备与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的连接处; c) 电子设备的所有金属组件与星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S 型)接地基准点( ERP)的连接处; d) 配电柜的 PE 排与外露金属导体的连接处; e)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与等电位连接网络( M、 S)做功能性连接处; UPS 及电池金属外壳、设备机 架、金属操作台、防静电地板、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门 窗及隔断、配线架、消防设施与 等电位接地端子的连接处; f) 进出建(构)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在 LPZ0 区与 LPZ1 区界面与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处; g)
21、建(构)筑物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建 (构 )筑物内钢筋的连接处; h) 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雷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的连接处; i) 滚球半径高度以上的外墙金属门窗、空调、栏杆与引下线柱主筋的连接处; j) 幕墙或外墙贴面材料砖(板)通过金属构架与雷电防护装置的连接处。 等电位连接检测部位及检测点有关示例描述参见附录 C。 5.5.4 主要参数 主要参数如下: a) 连接形式; b) 接地电阻; c) 过渡电阻; d) 电气性能。 电涌保护器 5.6 5.6.1 常见形式 电涌保护器能承受预期通过自身的雷电流,并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有熄灭工频续流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049-202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部位及检测点确认技术规范 4049 2021 雷电 防护 装置 检测 部位 确认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