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264-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SN T 1264-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264-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264 2020 代替 SN/T 12642003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2020-12-30 发布 2021-07-01 实施 ICS 65.020 CCS B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264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SN/T 12642003墨西哥棉铃象鉴定方法。 本文件与
2、SN/T 1264 200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亚科详细的鉴定特征描述、近似种的形态特征区别和特征图; 删去了引言、常见的部分术语和定义、部分仪器用具和试剂、试样制备和保存。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总 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 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华、魏春艳、刘源野、陈乃中、于艳雪、周萍。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 12642003。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 SN/T 1264 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
3、定了植物检疫中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的基本信息、鉴定方法、 器材和试剂、检测、实验鉴定、结果判定和标本保有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植物检疫中墨西哥棉铃象的检疫和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喙 rostrum 任何延长的口器或头部前方延伸部分,象虫的喙是由额向前延伸而成。 3.2 触角沟 scrobe 触角沟位于喙部,它是容纳触角柄节的沟。 3.3 行纹 stria 行纹是鞘翅背面纵向排列的沟纹,包括成行的刻点。在正常情况下,一个鞘翅具有10条行纹, 从鞘翅缝开始,把行纹标
4、为 110。 3.4 行间 interval 鞘翅上每两条行纹之间的区域为行间。正常情况下,一个鞘翅具有11个行间,从鞘翅缝开始, 把行间标为 111。 3.5 臀板 pygidium 露出鞘翅外的体节,即可见的腹部末节背板。 3.6 受精囊 spermatheca 受精囊是雌虫生殖器的一部分,在交配时用以接受精子的囊状结构。 4 基本信息 墨西哥棉铃象的基本信息如下: 学名: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英文名:Cotton boll weevil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2 SN/T 1264 2020 墨西哥棉铃象属于 Coleoptera,象甲科 Curculio
5、nidae,象虫亚科 Curculioninae,花象属 Anthonomus。 其近似种为苹果花象 Anthonomus quadrigibbus Say,二者均具有重要检疫意义。 墨西哥棉铃象的其他相关信息参见附录 A。 5 鉴定方法 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为本标准鉴定的主要依据。取得幼虫虫样时,饲养 至成虫后,再做进一步鉴定。 6 器材和试剂 6.1 器材 体视显微镜、光照培养箱、镊子、解剖剪刀、解剖针、封口袋、培养皿、吸水纸、小毛笔、 指形管。 6.2 试剂 10%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75%乙醇、幼虫保存液(75%乙醇甘油=100 0.51)。 7 检测 籽棉
6、和棉籽携带传播此虫的风险性很大,在检疫现场,进口的棉籽、籽棉应进行严格的检 疫,要严格控制数量、货主需出具官方的熏蒸证书,确保无活虫存在。在进口检验中,如发现活 虫,应进行灭虫处理。皮棉虽然携虫可能性小,但也要经过检验,防止其夹杂带虫的棉籽。检验 中如果发现棉籽,同样要经过熏蒸处理;检查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内外、上下四壁、缝隙边角, 以及包装物、铺垫物、残留物等害虫可能隐匿的地方;存放在仓库或其他场所的货物,注意检查 垛表层、堆角、包装外部和袋角以及周围环境有无害虫和害虫活动的痕迹。如发现幼虫,连同寄 主一起装入封口袋。放置于培养皿、封口袋加标签或编号,记录时间、地点、寄主、货物的种类、 来自国
7、家或地区、检验员等详细信息。 8 实验室鉴定 8.1 饲养 虫样为幼虫时,需要饲养为成虫。将带虫寄主置于养虫箱中,温度保持 25 30,相对湿 度 70%90%。养虫箱用纱布闸口,防止成虫逃逸。 8.2 象虫亚科成虫的鉴别特征 体型小到中型,身体大多粗壮,肩前后两端多少缩成菱形,体外被覆颜色形状各异的鳞片。 触角细长,多位于喙的中间,着生于触角沟中部,柄节通常不超过眼的前缘,棒卵形。眼通常大, 朝前,圆形或长卵形。额宽小于眼宽。喙通常细长而弯,圆筒形。有些类群雌虫喙长远大于雄虫, 有的长过体长。喙表面不具刚毛或仅有稀疏刚毛,不均匀分布。触角沟基部位于喙两侧,从背面 看不见。头较小,半球形,前颏
8、没有扩大遮盖下颚,下颚在颏的各侧可见。上颚位于喙的背面, 上下活动。中胸后侧片不上升,并且从背面不可见。胫节无刺,顶端梳状刚毛横向垂直于胫节轴。 幼虫寄生于各种环境,如活体植物组织包括茎、叶、花芽、果实和种子,喙的长短和被害果实的 大小相关。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3 SN/T 1264 2020 8.3 花象属成虫的鉴别特征 颚垂直运动;喙通常细而长;眼侧面着生,不在头表面突出,头部腹面观眼分离;无前胸 腹板沟;触角索节7节;鞘翅侧缘直或在后足基节处略微二曲状;鞘翅基部后侧具钝角,不向 前突出到前胸背板角之下;后胸前侧片背角端部两侧各具一小刻槽;前胸背板顶端微凹或不凹, 凹陷至少和基节等长;胫
9、节细长;跗爪基部分离,具齿(具基部突起或齿)。该属具有重要检疫 意义的两个种为墨西哥棉铃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及其近似种苹果花象 Anthonomus quadrigibbus Say,二者主要的形态特征区别参见附录 B,形态特征图参见附录 C。 8.4 墨西哥棉铃象鉴别特征 8.4.1 成虫 8.4.1.1 雌虫:体长 4.5 mm,宽 2.2 mm,长椭圆形,红褐色至暗红色,被覆粗糙刻点和茸毛。头部 圆锥形,眼相当突起。喙细长,从两端到中间略收缩,触角嵌入处较雄虫的远离端部,喙基部有稀疏 茸毛。触角索节 7 节,索节 2 长于索节 3,索节 37 等长,触
10、角棒 3 节,索节和棒节颜色相同。前胸 背板 1.5 倍宽于长,最宽处在中间,两侧从基部到中间几乎直,后角直角形。前端不缩窄、圆形。背 面相当隆起,密布刻点。鞘翅长椭圆形,基部稍宽于前胸背板,向后逐渐加宽,基部 2/3 几乎平行, 端部逐渐收缩成圆形。鞘翅行纹刻点深而且互相接近,行间稍稍凸起,奇数行间和偶数行间等宽,但 行间4基部有多态现象,正常或变窄或间断。后翅无明显斑点。臀板外露。前足腿节非常粗大、棒状, 有两个粗大的齿,内侧的齿长而粗大,外侧的呈尖锐三角形,两齿基部合生。中、后足腿节不如前腿 节粗大,只有 1 个齿。胫节粗,前端内侧有二曲波纹,后端直。跗节发达,爪离生,前足跗节的爪有 雌
11、雄异态现象,雌虫的爪内侧具较细长而尖锐的齿,其长几乎等于爪。体腹面的茸毛浓密。 8.4.1.2 雄虫:体长 5.0 mm,宽 3.0 mm,体色较浅。喙较雌虫的略短粗,喙的两侧边近于平行, 刻点大,触角嵌入处位于末端到眼之间的 1/3 处,相比雌虫更靠近喙的末端。爪内侧的齿较雌虫 的粗大,端部的尖锐不明显。 8.4.2 卵 卵长 0.8 mm,宽 0.5 mm,白色,椭圆形。 8.4.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略大于 8 mm,白色,无足,体成 C 形,覆少数刚毛,头部浅黄褐色,腹部气 孔二孔形。 8.4.4 蛹 裸蛹,乳白色。 9 结果判定 以 8.4.1 为主要依据,8.4.2、8.4.3 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264-2020 墨西哥棉铃象检疫鉴定方法 1264 2020 墨西哥 棉铃 检疫 鉴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