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 2009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 说明: 1本卷共有六个大题, 25 个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在 0, -2, 1, 3 这四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2 B.0 C.1 D.3 2化简 ()221aa+ 的结果是( ) A 41a B 41a C 1 D 1 3如图,直线 mn, 1=55 , 2=45 , 则 3 的度数为( ) A 80 B 90 C 100 D 1
2、10 4某中学篮球队 12 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 (单位: 岁) 14 15 16 17 18 人数 1 4 3 2 2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516, B 1515, C 1515.5, D 16 15, 5在数轴上,点 A所表示的实数为 3,点 B 所表示的实数为 a , A 的半径为 2.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 的是( ) A当 5a 时,点 B 在 A 内 B当 15a时,点 B 在 A 内 C当 1a 时,点 B 在 A 外 6如图,已知 ABAD= ,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 仍无法判定 ABC ADC 的是( ) A CB CD= B BAC D
3、AC= C BCA DCA= D 90BD= = 7如图,分别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 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 的个数是( ) A 2 个或 3 个 B 3 个或 4 个 C 4 个或 5 个 D 5 个或 6 个 3 m n 2 1 (第 3 题) A B C D (第 6 题) 主视图 俯视图 (第 7 题) 8.二次函数 y=ax 2 +bx+c(a0)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c0 B.当x=1时,y0 C.方程 ax 2 +bx+c=0(a0)有两个大于 1 的实数根 D.存在一个大于 1 的实数 x 0,使得当 xx 0
4、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当 xx 0时,y随x的增 大而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9写出一个大于 1 且小于 4 的无理数 10选做题(从下面两题中只选做一题,如果做了两题的,只按第( 1 )题评分 ) ()方程 025 1x = 的解是 ()用计算器计算: 13 3142 (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1.若点 A 在第二象限 ,且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2,则点 A 的坐标为 _. 12.计算 : 1 ) 2 1 ( 2 4 8 + =_. 13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80cm,母线长是 90cm,则它的侧面积是 _.
5、14不等式组 237 32 x x + , 的解集是 15如图,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 16cm, 若墙 上钉子间的距离 16cmAB BC= = , 则 1= 度 16函数 () () 12 4 0yxx y x x =0 ,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结论: 两函数图象的交点 A的坐标为 ()22, ; 当 2x 时, 21 y y ; 当 1x = 时, 3BC = ; 当 x 逐渐增大时, 1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2 y 随着 x 的 增大而减小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7 化简求值 : (x-y) 2 +y(4x
6、-y)-8x2x,其中 x=8,y=2009. (第 16 题) O 1 y x= x A B C 1x = 4 y x = y 1 (第 15 题) A B C O 1 x y 18 解方程 : 26 3 2 1 31 1 =+ xx 19某市今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采用学生抽签方式决定自己的考试内容.规定:每 位考生必须在三个物理实验(用纸签 A、 B、 C 表示)和三个化学实验(用纸签 D、 E、 F 表 示)中各抽取一个进行考试.小刚在看不到纸签的情况下,分别从中各随机抽取一个. (1)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 2)小刚抽到物理实验 B 和化学实验 F
7、(记作事件 M)的概率是多少? 20经市场调查,某种优质西瓜质量为( 5 0.25) kg 的最为畅销.为了控制西瓜的质量,农 科所采用 A、 B 两种种植技术进行试验.现从这两种技术种植的西瓜中各随机抽取 20 颗,记 录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 kg): A: 4.1 4.8 5.4 4.9 4.7 5.0 4.9 4.8 5.8 5.2 5.0 4.8 5.2 4.9 5.2 5.0 4.8 5.2 5.1 5.0 B: 4.5 4.9 4.8 4.5 5.2 5.1 5.0 4.5 4.7 4.9 5.4 5.5 4.6 5.3 4.8 5.0 5.2 5.3 5.0 5.3 ( 1)若
8、质量为( 5 0.25) kg 的为优等品,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表: 优等品数量(颗) 平均数 方差 A 4.990 0.103 B 4.975 0.093 ( 2)请分别从优等品数量、平均数与方差三方面对 A、 B 两种技术作出评价;从市场销售 的角度看,你认为推广哪种种植技术较好.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1某天,小明来到体育馆看球赛,进场时,发现门票还在家里,此时离比赛开始还有 25 分钟,于是立即步行回家取票.同时,他父亲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以他 3 倍的速度给他送票, 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小明立即坐父亲的自行车赶回体育馆.下图中线段 AB 、 OB
9、分别 表示父、子俩送票、取票过程中,离体育馆的路程 S (米)与所用时间 t(分钟)之间的函 数关系,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假设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 1)求点 B 的坐标和 AB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 2)小明能否在比赛开始前到达体育馆? 22.如图,已知线段 ()20ABaa M=, 是 AB 的中点,直线 1 lAB 于点 A,直线 2 lAB 于 点 M ,点 P 是 1 l 左侧一点, P 到 1 l 的距离为 ()2ba b a ( 1)作出点 P 关于 1 l 的对称点 1 P ,并在 1 PP 上 取一点 2 P ,使点 2 P 、 1 P 关于 2 l
10、 对称; ( 2) 2 PP 与 AB 有何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3.问题背景 在某次活动课中,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 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 甲组:如图 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 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 60cm. 乙组:如图 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 900cm. 丙组:如图 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视为球体,灯杆为圆柱体,其粗细忽略不计)的高度为 200cm,影长为 156cm. 任务要求 ( 1)请根据甲、乙两组得到的信息计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 2)如图 3,设太阳光线 NH 与 O 相切于点 M .请根据甲
11、、丙两组得到的信息,求景灯 灯罩的半径( 友情提示 :如图 3,景灯的影长等于线段 NG 的影长;需要时可采用等式 22 2 156 208 260+=). A M B 1 l 2 l P (第 22 题) S(米) t(分) B O 3 600 15 (第 21 题) A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4 如图, 抛物线 2 23y xx=+与 x 轴相交于 A、 B 两点(点 A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相交于点 C , 顶点为 D . ( 1)直接写出 A、 B 、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 称轴; ( 2)连接 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E
12、,点 P 为线段 BC 上的一个动点, 过点 P 作 PF DE 交抛 物线于点 F ,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PF 的长,并求出当 m 为何值时,四边形 PEDF 为平行四边形? 设 BCF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m 的函数关系式. 25如图 1,在等腰梯形 ABCD中, AD BC , E 是 AB 的中点,过点 E 作 EF BC 交 CD于点 F 46AB BC=, , 60B = . ( 1)求点 E 到 BC 的距离; ( 2) 点 P 为线段 EF 上的一个动点, 过 P 作 PMEF 交 BC 于点 M , 过 M 作 MNAB 交折线
13、ADC 于点 N ,连结 PN ,设 EP x= . 当点 N 在线段 AD 上时 (如图 2) , 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 求出 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当点 N 在线段 DC 上时(如图 3),是否存在点 P ,使 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 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x y D C A O B (第 24 题) D F E 900cm 图 2 B C A 60cm 80cm 图 1 G H N 156cm M O 200cm 图 3 K (第 23 题) A D E B F C 图 4(备用) A D E B F C 图 5(备
14、用) A D E B F C 图 1 图 2 A D E B F C P N M 图 3 A D E B F C P N M (第 25 题) 江西省南昌市 2009 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 1如果考生的解答与本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参照评分标准制 定相应的评分细则后评卷 2每题都要评阅到底,不要因为考生的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该题的评阅;当考 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了后继部分时,如果该步以后的解答未改变这一题的内容 和难度,则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面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后面部分应给分数的一半;如 果这一步以后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9 江西省 南昌市 初中 毕业 中等学校 招生 考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