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08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海南省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10 分) 特别提醒 : 1、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有关说明。 3、要合理分配好答题时间。 请沉着冷静,细心作答。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4 分) 除夕到初六,家中成了麻将“赌窝” ,江苏南京初三学生小魏认为这严重影响了自己 的学习,于是在小区门口贴出一副“夜夜麻将声,怎能学习?天天想一中,你去考吧! ”的 讽刺对联,希望父母能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结果对联劝父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父亲认 为丢了脸,将对
2、联揭去,并将儿子的脸打肿。居民们一起指责老魏不该打儿子,有什么话好 好说,有居民还报了警。 (据 2 月 14 日 南京晨报 ) ( l)、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可以从材料中找)( 2 分) 答: ( 2)、有话好好说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你是小魏,你觉得怎样和父亲说才能做到既不触 怒父亲,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 分) 我会这样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匀称 (chn ) 不懈 (ji) 狼籍 (j) B、预兆 (zho) 和谐 (xi) 倔强 (jing ) C、峰峦 (lun ) 酝酿 (yng) 点缀 (zhu) D、参 差(
3、cn) 琐屑 (xio ) 弥 漫(m) 3根据题目要求默写诗句。 (6 分) (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完整地默写出清代诗人龚自珍的 己亥杂诗 。 (4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 。 , 。 ( 2)人们常引用晏殊浣溪纱中的名句“ , ” 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2 分) 4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人物名。 (任选其中的两个作答)( 2 分) (1) 举打镇关西 水浒 (2)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 (3) 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 (4) 葬花 红楼梦 5认真阅读下面的海报,按要求答题。 (3 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明天上午九点,我校学生会将组织一次捐款活动,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一方
4、有难, 八方支援。同学们,你我的援助是灾区人民能否重建家园的保证 。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灾 区人民度过难关,走向关好的未来! 向阳中学学生会 ( 1) 海报在内容与格式上各存在一处疏漏,请指出来。 (2 分) 答: (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l 分) 答: 二、综合性学习(10 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3 分) 2008 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有了新规定:作文“每个错别字扣 l 分” 。这一规定引起社 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 上海向明中学学生田园说: “高考现场非常紧张很有可能一边构思作文一边产生笔误,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被扣分,我会觉得比较委屈。 ” 语文特级教师
5、于漪认为,这些年来,学生母语水平下降令人担忧。通过考试罚错字来加 强母语地位,是不得已而为的办法! 80 后作家韩寒则担心考生纠结在错别字上,写不出好文章来。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洁渊源认为这个规定能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母语上。 对此新规定,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7、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20 年来,在经济、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旅游业、 工农业等方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建省 20 周年之际,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主 题为“海南辉煌 2 0 年”的综合实践活动。 (l)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 分) 答: (2)如让你搜集资料,你将用哪些方法搜集?
6、(列出两种)( 2 分) 答: (3)你准备以哪些方式展示你的实践成果?( 列出三种)( 3 分) 答: 三、阅读理解(4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8 12 题。 (14 分) 中等生 刘继荣 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 生。丈大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 “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 呢?“女儿说: “ 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 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 主
7、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催促下,大大方方地说, “我想,妈妈,穿 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 “咱们难道真 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 样的资料。孩于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 间。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
8、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 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 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 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 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 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 由。 ”除女儿之外,全
9、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 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 ,虽说成绩一 般, 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 认真地告诉我说: “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 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 ” 随后她轻轻地说: ”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 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 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
10、雄的女孩打动了。 如果健康, 如果快乐, 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选自(读者)2008 年第 8 期,有改动) 8 品味探究。 第 自然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删掉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3 分) 答: 9、 分析 评价 。请用第 自然段中的一个成语评价第 自然段中“我”和丈夫的行为。 (2 分) 答: 10 筛选 摘抄 。女儿“乐观幽默”的性格深受同学的喜爱。请从文中找出一处能体现女 儿此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 3 分) 答: 11 揣摩体会 。第 自然段中写道“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此时,他会想些什 么呢?请用一到两句话描述出来。 (
11、3 分) 答: 12、 理解 感悟 。请简要谈谈你对第 自然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3 16 题。 (12 分) 这样的 13 亿人 三童 这些天不知道流了多少泪,不知道被多少人感动,感觉自己从未如此哀伤却又充满 希望!看到国外网友的一些留言,我为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有这么多好兄弟姐妹而自 豪!面对灾难,没有抱怨;面时死亡,没有放弃,如此众志成城的 13 亿人去哪里找? 有人说我们是丑陋的中国人。可是这些日子以来,我看到的都是人性的美:失去了 至亲还在第一线忙碌着的干部,哪里危险哪里去的温总理,用自己的身躯换来孩子们生命的 教师,和时间赛跑的救援
12、队伍,无偿送水送饭的农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群众,集体为遇 难同胞默哀的 13 亿中国人民!这样团结一心,关爱他人的一群人,你还能用“丑陋”来形 容吗? 有人说,中国人面对这场灾难的冷静让人震惊。因为他们看不到怨天尤人或者打砸 抢劫,那里只有压抑悲痛奋力抢救生命的一群人,只有热情而又无私奉献的一群人,只有不 断工作不断挖掘的一群人。这种冷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是中国人得以世世代代 繁衍生息的传统,也是中国人可以如此凝聚的原动力。 以前听说过很多生命的奇迹,听说过很多让人钦佩的人与事。而如今,在短短的几天 里,我亲眼看到了那么多的生命奇迹,那么多坚强勇敢的人们。一个孩子说,被压在石板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 海南省 初中毕业生 学业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