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政治及答案解析.docx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政治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政治及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政治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1.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A.政治意识B.监督意识C.群众意识D.榜样意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 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
2、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不符题意。答案:A2.2016年11月4日,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正式生效。A.日内瓦协定B.巴黎协定C.京都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6年11月4日,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据巴黎气候大会主席国法国提供的数据,到11月1日,共有9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65.82%,跨过了协定 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不符题意。答案:B3.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
3、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工作总基调。A.又快又好B.又好又快C.稳中求进D.稳中向好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重要原则。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答案:C 4.2017年1月10日,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布,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A.教育扶贫攻坚B.学生核心素养 C.教育事业发展D.青年发展规划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7年1月10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
4、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是近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性文件。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答案:C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A.石家庄B.唐山C.秦皇岛 D.雄安解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
5、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答案:D6.漫画自拍与本人启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关键是要() A.实事求是B.扬长避短C.树立自信D.学会自尊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漫画中人物用美颜相机自拍,与本人有明显差别,不符合事实。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答案:A7.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建立多方面的沟通协作机制,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善,不要恃强凌弱学校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家长要重视家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关爱学
6、生身心,保护受欺凌学生隐私A. B.C.D.解析:本题考查防范校园暴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特殊关注。题干中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告诉我们为了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善,不要恃强凌弱,家长要重视家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关爱学生身心,保护受欺凌学生隐私,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选项的说法正确,故应选择C;选项的说法错误,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故应排除ABD。答案:C8.2017年5月,南通海门的陆佳宁同学荣获第四届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称号。她7岁起就开始照料患病的母亲,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100多公里。她的事迹诠
7、释了()A.要告别依赖,保持乐观心态 B.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C.调适逆反心理,善于理解父母D.孝敬父母表现在一言一行中解析:本题考查孝敬父母。题干的主旨在于说明孝敬父母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因此D项入选;其余观点A、B、C和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9.电影摔跤吧!爸爸励志且感人,讲述了印度女摔跤运动员在父亲的指导下,不断拼搏,最终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下列诗句与电影主题相一致的是()A.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解析:本题考
8、查挫折的两面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所以A错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体现人生难免有挫折,体现了战胜挫折之后的喜悦,是我们青少年对待挫折应该具有的态度,所以B符合题意;C体现爱国与题干不符;D体现不同角度看问题。答案:B10.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法律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法总则的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A.B.C.D.解析: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
9、 共和国民法总则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的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故符合题意;错误,法律只能由国家权利机关制定或认可;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D11.从G20杭州峰会的“小青荷”到江苏发展大会的“小流苏”,青年志愿者们积极传递文明礼仪,制止不文明的行为。该举动告诉我们要()A.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D.强调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解析:本题考查亲近社会。参加公益活动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
10、社会氛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以 此分析题干内容可知,青年志愿者们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亲近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BC选项不是问题的实质;D选项服务社会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排除。答案:A12.“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如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 A.明确学习是一项公民的义务B.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C.确立合作学习的观念和行为D.相信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成功解析:本题考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珍惜学习时间,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答案:B13.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
11、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 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A.B.C.D. 解析:本题考查监督权。分析可知,全国各地的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献计献策,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表明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所以是正确的选项;选项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排除。答案:D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
12、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题干描述启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A符合题意;BC“法治比德治更重要”“德治比法治更重要”错误;D错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不能相互替代。答案:A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江苏省 苏州市 中考 政治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