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2732-2020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DB51 T 2732-2020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2732-2020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40 CCS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7322020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 20201217发布 202101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7322020 I 目 次 目 次 .I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判标准 .1 5 改造原则 .1 6 改造目标 .2 7 类型划分 .2 8 改造措施 .3 9 作业设计 .6 10 作业施工 .6 11 档案管理 .6 附 录 A (规范性) 杉木生长过程表 .7 附 录 B (规范性) 杉木立地指数表
2、 .8 附 录 C (规范性) 杉木低产林小班现状调查与改造设计表 .9 附 录 D (资料性) 杉木低产林改造主要伴生树种表 .10 附 录 E (资料性) 杉木林分合理密度表 .11 DB51/T 2732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晨、黄振、郭洪英、罗建勋、辜云杰、张小平、武华卫、宋鹏。 本文件首次发布。 DB51/T 27322020 1 杉木低产林
3、改造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低产林的评判标准、改造原则、改造目标、低产 林类型划分、改造措施、作业设计、作业施工、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境内杉木低产林的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LY/T 1384 杉木速生丰产
4、林 LY/T 1560 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 1690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杉木低产林 受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林木树高、胸径或林分蓄积量显著低于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下 平均经营水平的杉木人工林。 3.2 杉木低产林改造 依据杉木低产林的成因,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将低产林改造为结构合理、密度适宜、高产、优质、 高效林分的经营活动。 4 评判标准 杉木林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定为低产林: a)林木生长缓慢甚至停滞,树高、胸径、蓄积较相同或相似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 生长过程见附录A; b)林分的郁闭度过低或
5、过高,郁闭度低于0.4或郁闭度高于0.9; c)林分密度过大,高出合理密度范围最大值10%以上; d)林分中枯立木和濒死木总株数占比超单位面积株数的40%。 5 改造原则 DB51/T 27322020 2 坚持适地适树适品种,因林施策,改地适树,改树适地;坚持技术措施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坚持选 用优良品种、乡土树种,优化树种结构;坚持人工促进为主。 6 改造目标 改造后,低产林分转变为密度合理,径级合理,林木生长旺盛,树高、胸径和蓄积量达到相应立地 指数水平,参照附录B,无病虫害的纯林或具有混交林相的林分。 7 类型划分 7.1 林地调查评价 在进行杉木低产林改造前必须对林地进行调查,分析低
6、产原因,确定低产林类型,选择适宜的改造 措施。 7.1.1 调查方法 采用标准地或样带抽样调查法,根据改造林分大小设置1块5块面积为(20m30m)(30m40m) 的典型标准地或宽20 m的样带(小班1hm2,设置1块;1.01hm2小班5hm2,设置3块;小班5 hm2, 设置5块),进行典型标准地或样带调查。抽样面积不低于改造小班面积的2%。 7.1.2 调查内容 调查标准地内立地条件、树种组成、年龄结构、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单株树高、单株胸径、单 株冠幅、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受害木株数、主要病虫害、林分管理水平等因子,并分析 评价,填写附录C。 7.2 低产林类型划分 7
7、.2.1 立地限制型 因立地条件差导致的杉木植株生长缓慢、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的林分。 7.2.2 品种不适型 因栽植所选品种不当,未能适地适树的林分。 7.2.3 连栽退化型 因多代连栽造成土壤酸化加重、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制约了林木生长的林分。 7.2.4 经营不当型 因造林密度过大、未及时抚育间伐,或抚育质量不高、管理不及时等经营不当形成的林分。 7.2.5 灾害受损型 因受严重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干旱、风、雪、洪涝等自然灾害等或人畜危害影响,难以恢复 正常生长的林分。 7.2.6 综合制约型 DB51/T 27322020 3 因受立地因素、品种因素、连栽因素、经营因素和灾害因素其中
8、两种及以上的因素形成的林分。 8 改造措施 8.1 基本要求 根据杉木低产林类型确定改造措施。 8.2 立地限制型 8.2.1 改造对象 适用于品种合适、经营管理到位,因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差,造成林木生长缓慢、单位面积蓄积 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相同或相似林龄的低产林。 8.2.2 恳复 坡度小于10的杉木林,低改的第1年初冬时应全垦深挖一次,深度40 cm50 cm,清除凸出石头、 树桩等杂物,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 cm50 cm。宜在每年的春季、夏季、秋季,结合追肥进行 浅锄,深度5 cm10 cm。第3年再深挖一次,垦复2次至3次。 坡度大于10的杉木林,可按行距开水平环山带,带宽
9、不低于2 m,外高内低,按株距定点挖穴, 穴深40 cm50 cm。坡度过大或条件不允许时,应采用穴垦,穴深40 cm50 cm。以后每年夏季宜结合 追肥进行浅锄,深度5 cm10 cm。第3年再穴垦一次,穴垦2次至3次。 8.2.3 施肥 8.2.3.1 施基肥 宜以腐熟的厩肥、堆肥或菜、茶类的饼肥等农家肥为主,第一次施基肥宜在春季施入冬季垦复的穴 中。杉木林龄小于10年生时,单株施基肥10 kg20 kg;杉木林龄大于10年生时,单株施基肥15 kg 25kg。施入基肥后,回填表土还穴并压实。以后每年施基肥宜在秋分浅锄时挖大穴进行,施基肥3次5 次。 8.2.3.2 施追肥 以树干为中心,
10、半径1m1.5m,对植株进行环施方式追肥,结合浅锄把肥料翻入土中。春季3月4 月,追肥以400 kg/hm2600 kg/hm2氮肥(N)为主,配合无机复合肥 (有效含量285,N:P:K=8:8:12) ,600 kg/hm21050 kg/hm2。夏季6月,结合除草追肥,以60 kg/hm290 kg/hm2磷肥(P2O5)、50 kg/hm290 kg/hm2钾肥(K2O)为主,宜添加75 kg/hm2105 kg/hm2氮肥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树木的生长。 8.2.4 密度控制 根据立地条件现状、现有株数和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杉木纯林密度应控制在900株 /hm22250株/h
11、m2,杉木混交林密度控制在600株/hm22250株/hm2。调整后林分郁闭度不小于0.6。密 度控制参照附录E。 对于林分密度过高或郁闭度0.9的林分,应疏伐抚育,间密留稀,留优去劣。林木分级和伐后要 求按照GB/T 15781的规定执行。 8.3 品种不适型 DB51/T 27322020 4 8.3.1 改造对象 适用于立地条件好、经营管理及时到位、未多代连栽,仅因栽植品种不适造成林木生长缓慢,林分 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或蓄积量严重低于相同或相似立地的杉木林分。以下区域或地带的林分不适合皆伐: 生态重要等级为1级及生态脆弱性等级为1、2级区域内的林分; 主要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两侧风光带的林
12、分; 水库、河流附近的水源涵养林。 8.3.2 皆伐改造 8.3.2.1 基本要求 宜在秋冬季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块状皆伐。同一年度改造的小班,一次连片作业面积应在0.1hm2 1.0hm2,若改造小班面积大于1hm2,可分期逐步皆伐并及时更新。更新造林按GB/T 15776规定。 8.3.2.2 整地 皆伐后,及时清理采伐剩余物、灌木和杂草,深翻表土10 cm15 cm。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整地方 式和整地规格。以穴状整地或带状整地为主。 8.3.2.3 造林 更新造林所用种苗应选择来源于省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认)定的良种。若更新营造的乡土树种 无良种可用,应选择壮苗。造林密度、造林时间、造林
13、方法和土肥管理执行LY/T 1384的规定。 8.3.2.4 幼林抚育 可采用全面抚育、带状抚育或块状抚育进行幼林管理。造林后前3年每年2次,第4年1至2次。 8.3.3 非皆伐改造 针对不适用皆伐改造的低产林,可采用块状或带状间伐,补植其他品种或树种,逐步更新林分品种 或树种结构。 8.4 连栽退化型 8.4.1 改造对象 适用于立地条件好、品种合适、经营管理措施到位,因连续栽培杉木造成土壤酸化严重、土壤肥力 下降明显,林木生长严重缓慢的低产林。 8.4.2 土壤改良 在春季,结合浅锄对林分撒施生石灰900 kg/hm21500 kg/hm2,也可穴施有机肥10 kg/株20 kg/ 株,调
14、节土壤酸碱,增加养分的有效性。 春季和夏季也可追施无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参照8.2.3.2执行。 8.4.3 调整树种结构 采取抽杉补其它树种进行调整林分树种组成,形成杉木混交林。补植树种选择亮叶桦、鹅掌楸、檫 木、柳杉等树种,改造后其它树种占比达不超50%。伴生树种见附录D。 根据林分现实际情况和立地条件,逐步调整树种结构,一次性间伐强度按株数算不应超30%。 DB51/T 27322020 5 8.4.4 轮作造林 皆伐杉木连栽退化低产林,轮作柳杉、毛竹、檫木、楠木等树种。轮作树种可参照附录D。更新造 林按GB/T 15776规定。 8.5 经营不当型 8.5.1 改造对象 适用于立地条件好
15、、品种合适,因经营管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林分密度大、郁闭度高、林木分 化严重的低产林。 8.5.2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采取3年5次的模式, 即前两年每年2次,第三年1次。以松土除草抚育为主, 第一次在5月 底6月初,第二次在8月底9月初。 8.5.3 除萌间伐 抚育管护时, 应及时清除萌条,并持续到幼林完全郁闭。 林龄在6a8a生时,对林分采取透光伐抚育一次;林龄在12a16a生时,对林分采取生长伐一次; 林龄在20a生左右时,可以再次间伐一次。每次间伐强度按间伐株数不超30%为宜,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不 低于0.6,相关要求执行 GB/T 15781相关规定。 8.5.4 密度控制 参照8.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2732-2020 杉木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 2732 2020 杉木 低产 改造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