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 T 2288-202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pdf
《DB44 T 2288-202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 T 2288-202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64 44 广东 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288 202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on urban landscape forest afforestation 2021 - 03 - 06 发布 2021 - 06 - 06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288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本文件
2、主要起草人: 孙冰、罗水兴、陈勇、廖绍波。 DB44/T 2288 2021 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城市风景林营建的基本原则、作业设计、景观构建、植物配置、营造与管护、档案管 理等技术要求。 本 文件 适用于城市风景林的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林层 storey 植物群落中由乔木树种林冠形成的水平层次的垂直分布状况。 季相 seasonal aspect 季节更迭呈现出不同色彩和物候变化的植物群体外貌特征,它是外界环境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发 芽、开花、长叶、长果、果熟和落叶)互作的具体
3、表现。 生态位 ecological niche 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4 基本原则 多样性原则 以乡土长寿植物为主,选用观花、观叶、观果、观树形等木本植物,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合理配置乔、灌、藤、草,构建种间关系协调、景观斑块有机镶嵌的多层次复合植物群落,提高风景林 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多样性;在保障防风滞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低噪音、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 功能的同时,丰富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突出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风景林的功能多样性。 生态位原则 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了解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及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合理
4、选择植 物种类,以利于种间相互补充,避免种间直接竞争,从 而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植物群落。 美学原则 DB44/T 2288 2021 2 利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等植物,通过艺术手法充分表达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质感以及 季相变化等美学性状,即借助植物本身的形、色、香、声、韵之美,表达人的思想、意志,创造出寄情 于景和触景生情的意境,以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群体的美学效应。 5 作业设计 对象 城市风景林工程和规模较大的义务植树绿化点,要按规划方案,编制作业设计书。作业设计应由具 有林业规划设计资质的调查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完成。 内容 以小班为单位,做出林 分类型 、树种、混交、整
5、地、造林方法、密度、抚育管理、机械工具、苗木 供应、施工顺序、时间、劳力安排、经费预算以及有害生物防治等具体设计。面积较大的,还应做出林 道、防火线的设计。作业设计书应附有关图表。 变更 必要时 可 对原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有某些变动。但 应 在作业设计书中申明变动理由。 审批 作业设计书应于造林前一年上报主管单位审批。没有作业设计或未经审批,不得施工。一经批准, 施工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如因特殊情况要局部变更时,需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6 景观构建 总体要求 利用植物群落演替的原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大地园林的手 法,充分考虑城市区域环境本底的特 殊性、植物群落服务功能的多重性和外部干扰的复杂性,
6、顺应自然地貌,通过淡化、过渡、模拟、隐藏 等手法,构建兼具近自然林群落特征和风景园林视觉 效果 的植物景观。 空间格局 从塑造城市意象的视觉景观出发,可采取环绕式、楔入式、组团式、辐射式、随意式等空间结构, 合理布局风景林的林种与建设类型。 景观类别 依据视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区分为林内景观(零距离接近)、近景(视距 1000 m)、中景(视 距 1000 m 3000 m)和远景(视距 3000 m)。林内景观的构建要考虑林下层植物的高度、层间植物丰 富度以及通透距离;近景在保持绿色本底基础上,采取自然式分散小斑块,表现植物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中、远景采用大尺度和大色块的方法,表现群落季相景
7、观的丰富性。 季相类型 根据一年中各种植物的不同物候进程和表现出来的不同外貌,构建四季分明的不同景观: a) 春季 利用植物的吐芽、展叶、开花等一系列物候变化,构成生机勃勃的春色景象; DB44/T 2288 2021 3 b) 夏季利用森林景观所具有的苍翠繁荫特点,构成欣欣向荣、绿树成荫的特色景观 ; c) 秋冬季利用森林景观的叶色变化, 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搭配,花期可形成红( 黄)绿相间的景 色;落叶期可保持绿色自然景观;较高大的观花观叶或具季相变化的树种如木棉、枫香、铁刀 木、盾柱木等,可在林中配景;较矮小的风景树种如洋紫荆、风铃木、红苞木、黄槐等,可在 林缘、道旁配景。 构建方式 6.
8、5.1 新造风景林 近景可用小面积块状混交方式;中景和远景则用不规则的条块状混交方式,中、远景可用面积大小 来调节控制,或以小山丘为单元配置景点,达到近、中、远景的景色和谐协调的目的。 6.5.2 改造风景林 按现有林分条件,分为更新改造型、疏伐改造型、林下套种型: a) 更新造林型包括宜林荒山荒地、未利用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造林成活率未达到 41%的新造林地等,以及郁闭度不足 0.4 的疏林地 ; b) 疏伐改造型指郁闭度大于 0.7 的人工林以及生态功能单一的林分,虽然生长旺盛,郁闭度高, 但早衰情况较为普遍,需要进行人工改造,增加地带性目的树种的种类和数量 ; c) 林下套种
9、型指郁闭度 0.4 至 0.7 的、生长发育较好,但难以成林的针阔混交次生林,引入与原 树种有互利种间关系的长寿、地带性阔叶树种,增加林分的物种多样性和层次性;或对林中空 地及林木稀疏处进行补植,使得林分密度达到每公顷 2250 株 3000 株。 7 植物配置 树种选择 7.1.1 原则 按以下原则选择: a) 按适地适树原则宜选择适于造林地生长、生态功能强和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树种。首次引种的 外来树种,应在当地试种成功后再推广 ; b) 依造林立地的高、低、阴、阳、脊、谷等不同部位和土壤情况,营造多树种多功能多色彩的复 层混交林,以增强对火灾和病虫害的抵抗力,促进目的树种迅速稳定生长 ;
10、c) 以生态服务功能较强的乡土阔叶长寿树种为主;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选用耐贫瘠、耐干旱 的乡土树种,且以当地近自然植被的建群种和伴生种为主,在主要景点适当配置观花观叶观树 型的岭南优良木本花卉树种;局部景点搭配少量表现较好、且引种成功的园林绿化外引树种 ; d) 选用树种已在林分改造和景观建设中有成功的应用实践,大多数苗木在当地的苗木市场以及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充分的供应。特殊立地条件,如水库边短期浸水地及海岸滩涂和沙地等,应 选择耐湿或耐盐树种。 7.1.2 参考树种 参见附录 A。 配置模式 7.2.1 原则 DB44/T 2288 2021 4 a) 依据树种生态位,配置慢生型与速生型树
11、种、 建群树种与伴生型树种、需光与耐阴型树种、上 层与下层树种,确保林分快速郁闭与群落稳定 ; b) 考虑生境近似性,非乡土树种应适应引入地生境(气候、土壤等)条件 ; c) 注重景观镶嵌性,营造绿色本底与色彩斑块(观花、观叶、观果)和谐有序的景观格局。 7.2.2 配置方式 a) 作业地块内,生物学特性和观赏性状相近的功能植物组群配置在一起,形成结构和外貌有差异 的 “小群落、大混交 ”; b) 施工时随机选取同一功能植物组群的苗木,环山水平带状 3 行 5 行混交,或者 100 m2 400 m2 块状混交 ; c) 观花观叶或具季相变化的树种,可在林中配景;较矮小的风景树种,可在林缘、道
12、旁配景 ; d) 山顶、山脊和山坡上部,随机配置耐贫瘠树种。山坡中部,块状配置乡土常绿树种。山坡下部, 片林状配置建群种和木本花卉树种。山谷溪旁,块状混交配置水土保持树种。水库边及谷底水 湿地,块状配置耐湿、耐水浸树种 ; e) 林缘、道路两侧,带状混交配置 观花 乔木或冠型良好树种。 8 营造与管护 整地 环山带状疏伐或割带清理。石头地和土层薄(厚度小于 20 cm)地,一般不作林地清理和砍伐;薇 甘菊分布地,森草净根部喷洒或定向茎叶喷洒;松材线虫危害地,松树全部砍 伐(伐桩不超出地面 5 cm), 对伐材和 1 cm以上的 枝 桠材薄膜封装或磷化铝药剂熏蒸,并用虫线清药剂喷洒伐桩。乡土树种
13、(如潺槁 树、朴树、土密树等)予以保留。种植带间设保留带,其上植被不清除(如有桉树则全伐)。不同造林 类型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a) 更新造林:水平带状清理种植带,宽 1.5 m,带间距 1.5 m。清除种植带上的杂草、灌木,保 留乡土树种 ; b) 疏伐改造:水平带状清理种植带,宽 6 m、带间距 2 m,或种植带宽 2 m、带间距 2 m。种植带 上非目的树种全伐,木材和大枝桠材运出林外集中 处理 ,小枝桠和树叶堆放于带间,并 清除杂 草和灌木 ; c) 林下套种:水平带状清理种植带,宽 1.5 m、带间距 1.5 m。种植带上的杂草、藤灌清除,保留 种植带上乡土 乔木 树种。 植穴 植穴
14、规格 60 cm60 cm50 cm或 50 cm50 cm40 cm。胸径大于 3.0cm的假植苗,植穴规格为 80 cm80 cm60 cm(不包括特殊地段)。挖明穴,穴土全部清出,表层土放置于种植穴的反坡侧,心土放置于穴 的外侧,使得种植土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土壤风化和除去土壤中虫蛹。回土至植穴 1/2 1/3时,放入基肥并充分拌匀后再回满土。每穴放 有机复合肥 500 g过磷酸钙 250 g。回土要求回表土, 回土时将土团打碎,石块和杂草清除干净,回土后松土面达 1 m2,略高于穴面。 苗木 选用 长势旺盛、发育良好、基茎粗壮、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的苗木
15、 。更新 造林型的,选用未穿根或穿根苗经过移动炼苗的、 2年生的营养袋壮苗(一级苗),苗高 80 cm 100 cm, DB44/T 2288 2021 5 地径 0.5 cm以上。疏伐改造型和林下套种型的,选用苗高 1.5 m以上、主干粗壮的营养袋苗或容器假植苗, 主干和冠形良好。 密度 土壤肥力低、树冠小、生长慢的树种,株行距 (1.5m 2.0m)(1.5m 2.0m);土壤肥力较高、冠幅大、 生长快的树种,株行距 2m( 2m 3m)。改造型每公顷造林株数与保留木合计保持在 2250株 3000株 之间;更新造林型株行距 2 m3 m;疏伐改造型株行距 2 m4 m或 3 m3 m;林
16、下套种型株行距 2 m3 m 或 3 m3 m。 种植 3月 5月雨季透雨后阴雨天栽植。容器苗需断根炼苗,种植时营养袋内的土应先泡足水,脱袋适当 深栽(比苗木根际线深 1 cm 2cm),回土、扶正、压实,再覆盖一层松土,略高于地表面。 假植苗种 植时将苗木置于穴中扶正并回土压实( 不得压散土球),修整与坡面成 100 cm 100 cm的反倾斜台面, 然后在种植面回一层 3 cm 5 cm厚的碎土,栽植深度比原苗木根茎部的土印深 4 cm 5 cm,并支撑固 定。 管护 8.6.1 抚育时间 在全面封管的同时,采取 “二二一 ”的抚育措施,即三年五次抚育。造林当年两次抚育分别在 5-6月和
17、8-9月进行,第二年两次抚育分别在 3-4月和 7-8月进行,第三年一次抚育在 3-4月进行。 8.6.2 抚育措施 每次抚育应清除杂草、藤灌、桉树或马占相思或杉木萌芽条,并松土、扩穴、培土,每株苗追施尿 素 0.05 kg、复合肥 0.15 kg。可采用以下方式: a) 全面砍草穴状松土:林地杂草全部砍除后将植穴周围 1 m2 内的杂草铲除干净,松土深 3 cm 5 cm; b) 带状砍草穴状松土:将种植带 1 m 宽范围内的杂草砍除干净,松土要求同上 ; c) 穴状除草松土 :将植穴周围 1 m2 内的杂草除掉,松土要求同上。 8.6.3 有害生物防治 在大面积发生严重病虫害地区,可使用高
18、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抑制病虫害的蔓延。重视生物 防治,注意保护、繁殖益虫、益鸟,利 用天敌防治害虫。 9 档案管理 档案内容 按种植地块分类建立技术档案,记载作业设计方案、种植图、景观效果图、施工单位、施工日期、 整地方式和标准、造林树种和方法、密度、种苗来源、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情况、验收情况等,以备查考。 对幼林抚育、成林抚育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林木生长及效益情况等,进行连续记载。同时,按造林类 型、立地条件等不同情况,建立永久性标准地长期观察记载。 档案 要求 DB44/T 2288 2021 6 作业档案应指定专人负责填写和保管。按时填写、随时更新、保持跟踪。做到准确、不间断。档案 采
19、取纸质和电子保存方式。 DB44/T 2288 2021 7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城市风景林主要木本植物参考名录 城市风景林主要木本植物参考名录见表 A.1。 表 A.1 城市风景林主要木本植物参考名录 科名 种名 杉科 Taxodiaceae Warming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 罗汉松科 Podocarpaceae Endl 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D.Don 竹柏 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ll. 木兰科 Magnoliace
20、ae 灰木莲 Manglietia glauca BI. 绿楠 Michelia balansae (A.DC.)Dandy 乐昌含笑 Michelia chapensis Dandy 含笑 Michelia figo (Lour.) Spreng 醉香含笑 Michelia macclurei Dandy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 Dunn 观光木 Tsonglodendron odorum Chun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鹰爪花 Artabotrys hexapetalus(Linn.f.)Bhandari 樟科 Lauraceae 樟(猴樟) Cinnamo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 2288-2021 城市风景林营建技术规程 2288 2021 城市 风景林 营建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