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170-2020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pdf
《DB22 T 3170-2020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3170-2020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1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1702020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black blood scan 2020 - 09 - 29 发布 2020 - 10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17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标准
2、主要起草人:周宏伟、刘文蕴、王春美、孟阳阳、孔德政、连亚慧。 DB22/T 31702020 1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颈动脉夹层MR黑血扫描缩略语、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禁忌症、MR设备要求、MR计量性 能要求、扫描操作。 本标准适用于青年卒中后,头颈血管狭窄确定病因的动脉管壁扫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WS/T 263-2006,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WS/T 26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WS/T 263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颈动脉夹层 cervical
3、 arte ry dissection 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 继而引起动脉狭窄、 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 3.2 影像均匀性 image uniformity 当成像物体具有均匀的磁共振特性时, 磁共振系统在扫描整个物体过程中产生一个均匀信号响应的 能力。 WS/T 263-2006,定义2.8 3.3 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ratio 模体滞留层影像的信号强度与噪声的比值。 WS/T 263-2006,定义2.5 3.4 高对比空间分辨力 high-contr ast spatial resolution 在无明显噪声贡献时,表明磁共振成像(MR
4、I)设备能够区分开最小物体的分辨力。 WS/T 263-2006,定义2.7 3.5 MR黑血成像 magnetic resonanc e black-blood imaging 是一种基于快速自旋回波技术的重T1加权血管成像技术, 通过抑制管腔内流动的血液信号和血管 周围脂肪信号,从而与血管腔、血管壁形成良好对比,有助于识别不同时期血栓和血管壁病变。 4 缩略语 DB22/T 31702020 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OV:视野(Field Of View) MR: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3170-2020 颈动脉夹层 MR 黑血扫描技术规范 3170 2020 颈动脉 夹层 扫描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