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1073-2019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DL T 1073-2019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1073-2019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9.240 K 45 备案号: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1073 2019 代替 DL / T 1073 2007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 speed transfer equipment for the power supplies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in power plant Boiler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 2019-06-04发布 2019-10
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1073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技术要求 . 3 5 试验方法 . 9 6 检验规则 . 12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14 8 其他 . 14 DL / T 107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 DL/T 10732007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与 DL/T 10732007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3、; 对引用标准进行更新,并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更新; 标准 3 术语和定义,增加了 “目标电源 ”及 “长延时切换 ”的术语; 按 DL/T 478201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对原标准的大纲及内容做了大 幅度修改、补充; 标准 4.7 装置的主要功能,增加了后加速保护、去耦合功能、相角补偿功能的要求; 标准 4.7 装置的主要功能,修改和补充了故障记录、通信、对时功能的要求; 标准 4.8 各种功能的主要技术要求,删除了定值整定方面的内容; 标准 4.8 各种功能的主要技术要求,增加了母线低电压起动切换以及时钟精度的要求; 标准 4.8 各种功能的主要技术要求,修改了同相位切换的
4、条件要求; 标准 6 检验规则,增加了出厂检验要求; 标准 8“其他 ”,合并原标准 “8 其他 ”及原标准 “9 产品随行文件 ”。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 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东营发 电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神华国神集团技术研究院、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浙能乐清发电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 院、国电双辽发电
5、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集 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俊、牛洪海、乐凌志、陈延云、李玮、兀鹏越、巨争号、倪群辉、许立强、 马晋辉、李杰、高迪军、林彤、韩伟、徐钢、刘磊、张志强、张振华、吴世杰、曹祯、凌刚、何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版本情况为: DL/T 10732007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 路二条 1 号, 100761) 。 DL / T 1073 2019 1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以下简称
6、 “装置 ”)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作为该装置的设计、生产、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900.12008 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 GB/T 2900.172009 电工术语 量度继电器
7、GB/T 2900.49 电工术语 电力系统保护 GB/T 7261201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1287 2000 电气继电器 第 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 试验 第 1 篇:振动试验 (正弦 )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14598.3 2006 电气继电器 第 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14598.24201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4部分: 电力系统暂态数据交换 (COMTRADE ) 通用格式 GB/T 14598.262015 量度继电器
8、和保护装置 第 26 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 14598.27201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2017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9520.12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482.6mm(19in)系列机械结构尺寸 第 3 101 部分: 插箱及其 插件 GB/T 19582.12008 基于 Modb
9、us 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 1 部分: Modbus 应用协议 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 部分:传输规约 第 103 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860 (所有部分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995201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 / T 1073 2019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 GB/T 2900.17、 GB/T 2900.4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目标电源 target power supply 装置执行切换后
10、,为母线供电的电源。 3.2 并联切换 parallel transfer 先合上备用电源断路器,再跳开工作电源断路器,或者先合上工作电源断路器,再跳开备用电源断 路器的切换方式。 3.3 串联切换 sequential transfer 先跳开工作电源断路器,再合上备用电源断路器,或者先跳开备用电源断路器,再合上工作电源断 路器的切换方式。 3.4 同时切换 simultaneous transfer 同时发出跳闸指令和合闸指令的切换方式。 3.5 快速切换 fast transfer 在母线残压与目标电源电压第一次反相位之前,合上目标电源断路器,是一种延时最短、合闸冲击 电流最小的切换方式
11、。 3.6 同相位切换 in-phase transfer 在母线残压与目标电源电压第一次反相位之后,两者同相位时合上目标电源断路器,是一种延时较 长的切换方式。 3.7 残压切换 residual voltage transfer 当母线电压衰减到残压切换定值以下,才合上目标电源断路器,是一种延时较长的切换方式。 3.8 长延时切换 long-time transfer 快速、同相位和残压切换方式均未发出目标电源断路器合闸脉冲,经长延时合闸。 3.9 双向切换 bidirectional transfer 包括由工作电源切向备用电源和由备用电源切向工作电源两个方向的切换。 DL / T 10
12、73 2019 3 4 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正常工作大气条件 装置正常工作大气条件如下 : a) 环境温度: 10 55; b) 相对湿度: 5% 95%(装置内部既无凝露,也不应结冰 ); c) 大气压力: 80kPa 106 kPa。 4.1.2 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装置正常试验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 15 35; b) 相对湿度: 45% 75%; c) 大气压力: 86 kPa 106 kPa。 4.1.3 基准试验标准大气条件 装置基准试验标准大气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 20 2; b) 相对湿度: 45 75; c) 大气压力: 86kPa 106
13、kPa。 4.1.4 贮存、运输环境条件 a) 装置的储存允许的环境温度为 -25 +55;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b) 装置的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为 -25 +70,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当贮存、运输环境条件超出上述范围时,由用户与制造商商定。 4.1.5 周围环境 装置工作环境要求应满足 : a) 应遮阳、挡雨雪,防御雷击、沙尘,通风; b) 电磁环境应符合 4.12 的规定; c) 使用地点不出现超过 GB/T 112872000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 1 级的振动,不发生超过 GB/T 177422008 规定的烈度为度的地震;运输贮存过程中不出现超过 GB/T 14537 规定的严酷 等
14、级为 1 级的振动; d) 无爆炸危险的介质,周围介质中不应含有能腐蚀金属、破坏绝缘和表面镀覆及涂覆层的介质及 导电介质,不允许有明显的水汽,不允许有严重的霉菌存在,不允许有强光源; e) 安装场所有可靠的接地点,并符合 GB/T 28872011 中 5.8 的规定。 4.2 额定电气参数 4.2.1 直流电源 装置直流电源要求如下: a) 额定电压: 220V、 110V; b) 允许偏差: 20% 15%; DL / T 1073 2019 4 c) 纹波系数:不大于 5%。 4.2.2 交流回路 装置交流回路要求如下: a) 交流电压额定值 U N : 100V, 100/ 3 V;
15、b) 交流电流额定值 I N : 1A; 5A; c) 额定频率 f N : 50Hz。 4.3 功率消耗 对装置的功率消耗要求如下: a) 交流电流回路:当额定电流为 5 A 时,每相不大于 0.75 VA; 当额定电流为 1 A 时,每相不大于 0.5 VA; b) 交流电压回路:当额定电压时,每相不大于 0.5 VA; c) 直流电源回路: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 30W; 当装置动作时,不大于 50W。 4.4 过载能力 4.4.1 过载能力要求 装置的过载能力要求应符合 DL/T 478 2013 中 4.6 的规定。 4.4.2 过载能力的评价准则 装置经受过电流或过电压后,应无绝缘损
16、坏、液化、碳化或烧焦等现象,有关电气性能应符合 4.5 的要求。 4.5 准确度和变差 装置准确度和变差要求如下: a) 相位测量误差:绝对误差不超过 1; b) 频率测量误差:绝对误差不超过 0.03Hz。 装置中其它测量元件的准确度和变差要求应符合 DL/T 4782013 中 4.3 的规定。 4.6 对配线端子、输出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的要求 装置配线端子、输出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应符合 DL/T 4782013 中 4.4、 4.5.3、 4.5.4 的规定。 4.7 装置的主要功能 4.7.1 装置应具备如下起动方式: a) 手动起动方式,包括就地起动、远方起动; b) 事故起动方式,
17、由外部保护装置起动; c) 异常起动方式,包括母线低电压起动及工作断路器偷跳起动。 4.7.2 手动起动方式下,装置应具备双向切换功能。 4.7.3 事故起动或异常起动方式下,装置应仅具备从工作电源向备用电源单个方向的切换。 4.7.4 装置在执行完一次切换动作后应能自动闭锁切换功能, 等待装置人工复归后, 才能进行下次切换。 DL / T 1073 2019 5 4.7.5 手动起动方式下,装置应具备并联切换、同时切换及串联切换三种切换方式。 4.7.6 事故起动及母线低电压起动方式下,装置应具备同时切换及串联切换两种切换方式。 4.7.7 装置应提供并联切换判据、 快速切换、 同相位切换、
18、 残压切换以及长延时切换五种切换判定条件。 4.7.8 装置应具备去耦合功能,防止在并联或同时切换时,两电源长期并列形成环流。 4.7.9 装置宜具备后加速保护功能,当目标电源切换到故障母线上时,能够加速跳开目标电源断路器。 4.7.10 装置应具备相角补偿功能,用于补偿因装置采集电压相别的不同,导致的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 电压与母线电压之间产生的初始角差。 4.7.11 装置应具备断路器位置异常告警、直流电源消失告警、母线 TV 断线告警、目标电源低电压告 警。 4.7.12 在断路器位置异常、母线 TV 断线时,装置应闭锁切换;目标电源电压低时,装置宜闭锁切换。 4.7.13 装置应设置闭锁
19、切换的开入接点和启动后加速保护的出口接点,用于与保护或自动装置配合。 4.7.14 断路器位置开入、事故切换开入和手动起动切换开入的启动电压值应不大于 0.7 倍的额定电压 值,不小于 0.55 倍额定电压。 4.7.15 装置应提供中文显示界面和中文菜单。 4.7.16 装置应配有硬、软件监视功能,自动监视硬、软件工作状态。当装置异常、故障时,装置应能 自动采取告警、自复位、闭锁切换功能等措施并记录发现的异常故障信息。 4.7.17 装置的各种重要记录信息,包括定值、动作事件信息及事故录波,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 应丢失。 4.7.18 装置应具有故障记录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装置
20、应能可靠记录动作的相关信息, 如动作时输入的模拟量和开关量、 输出开关量、 动作元件、 动作时间等,并具有存储不少于 8 次故障录波数据的功能;每个动作报告应包含各动作元件动 作前 2 个周波、动作后 6 个周波的数据; b) 装置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应按 GB/T 14598.242017 规定的格式输出; c) 装置应具有显示和打印记录信息的功能,提供了解情况和事故处理的保护动作信息;提供分析 事故和保护动作行为的依据。 4.7.19 装置应配置调试接口与辅助软件,具备通信及维护、定值整定、故障记录与分析、调试等功能。 4.7.20 装置应配置能与自动化系统通信的接口。通信接口的通信数据格式
21、应遵循统一的规约,采用 GB/T 19582.12008、 DL/T 667 或 DL/T 860 系列标准通信协议。制造商应声明所采用的通信协议、通 信介质类型、用于通信的设备。 4.7.21 装置时钟和对时功能: a) 装置应配置硬件时钟电路,当装置失电或丢失外部时钟源时,时钟电路应能正常工作并具备守 时功能; b) 装置应配置与外部标准授时源的对时接口,推荐使用符合 IEEE std 13441995 标准的 IRIG-B ( DC)时码;也可采用网络对时。 4.8 各种功能的主要技术要求 DL / T 1073 2019 6 4.8.1 定值准确度 定值准确度应满足以下条件: a) 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1073-2019 发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073 2019 发电 厂厂 用电 快速 切换 装置 通用 技术 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