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 T 10-2019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pdf
《DB5117 T 10-2019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17 T 10-2019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01 A 16 DB5117 四 川 省 ( 达 州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17/T 10 2019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 2019 - 07 - 15发布 2019 - 07 - 18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5117/T 10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评价原则 . 1 3 资格条件 . 1 4 评价程序 . 1 5 评价指标体系 . 2 6 评价结论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宣汉县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指标表 . 4 DB5117/T 1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
2、.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宣汉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提出。 本标准由 宣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宣汉县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 位:四川万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共宣汉县委宣传部、 宣汉县精神文明建 设办公室 、 宣汉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银、 赵文娟、毛常 清 、 罗强、杨斌、罗红英、龚正。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5117/T 10 2019 1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原则、资格条件、评价程序、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宣汉县行政区域
3、内 村 (社区) 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评价。 2 评价原则 2.1 全面科学 应覆盖乡风文明建设的乡风民俗、道德风尚、村民素质、村容村貌、治安治理、文化建设、文化保 护与传承等各个领域,合理确定指标和分值。 2.2 公开透明 评价指标、过程公开透明,全过程接受监督。 2.3 客观公正 按照评 价指标要求,实事求是地衡量和考核评价。 2.4 激励引导 充分发挥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的引领作用,鼓励先进,正向引导。 3 资格条件 3.1 评价机构 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应由宣汉县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 称“县美标办”)牵头组织开展,宜联合 中共宣汉县委宣传部、宣汉县
4、精神 文明 建设办公室 、 宣汉县农 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 3.2 参评单位 参与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应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单位。 4 评价程序 4.1 申请与受理 县美标办向社会公告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评价的规程,并接受 行政村 (社区) 自愿申报。行政村(社 区)向县美标办提交书面申请,县美标办在初步审查申请材料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不受理 的应说明原因并退回申请材料。 DB5117/T 10 2019 2 4.2 核查 县美标办应对通过初审的行政村 (社区) 申请材料作进一步核查,确保各 行政村(社区) 提交材料 的真实有效性。 4.3 评价 县美标
5、办应成立评价专家组,依据本标准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现场量化评价,形 成初评结果,并按评价得分给出 行政村(社区) 乡风文明建设等级建议,提交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建议,并对评价原始记录进行存档。 4.4 公示 县美标办将初评结果公示,接受社会的 监督和意见反馈,公示期不少于 15个工作日。 4.5 确认和公告 公示期内对初评结果有异议的,由县美标办重新组成专家组现场调查核实,根据核查结果做出裁决; 对公示期内无异议或核查裁决通过的,县美标办应对评审结果进行确认,形成最终评价报告,并按评价 得分对各 行政村(社区) 乡风文明建设划分等级。 5 评价指标体系 5.1 总分数及分值分
6、配 宣汉县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评价总分为 1000分,其中乡风民俗、道德风尚、村民素质、村容村貌、 治安治理、文化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各指标分值及评价方法见附录 A。 5.2 评价要素 5.2.1 乡风民俗 乡风民俗指标包括村规民 约、政策宣讲、道德评议、红白喜事、禁毒禁赌、封建迷信等。 5.2.2 道德风尚 道德风尚指标包括爱国主义、诚实守信、集体观念、绿色环保、质量安全。 5.2.3 村民素质 村民素质指标包括卫生健康知识、防灾减灾、避险自救以及文明信用户、星级文明户评选等。 5.2.4 村容村貌 村容村貌指标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清理、绿化人居环境、管护机制等。 5.2.5 治安治理 治
7、安治理指标包括组织机构成立、工作开展情况、宣传教育活动等。 5.2.6 文化建设 DB5117/T 10 2019 3 文化建设指标包括文体队伍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综合农家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墙)、宣 传栏建设等形式和内容。 5.2.7 文化保护与传 承 文化保护与传承指标包括对于乡村风情风貌、文化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3 评价方法 5.3.1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运用量表分级评分来计算。 5.3.2 专家评审法 借助专家意见进行评分,宜采用询问、访谈、查阅资料、观看、倾听、调查统计等方式进行。 5.3.3 内部资料收集法 通过内部文档或网上查阅资料收集进行评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17 10-2019 美丽乡村 乡风文明建设评价规范 10 2019 美丽 乡村 文明 建设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