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DB63 T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 16 备案号:47881-201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5 - 09 - 24发布 2015 - 12 - 20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4012015 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丽慧、钟启文、张广楠、李屹、胡小朋、靳芙蓉、袁红英、谭龙、马元鑫、 童成金、徐海勤、闫国瑛。 DB6
2、3/T 14012015 1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葱蒜类蔬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防治原则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青海省露地葱蒜类蔬菜种植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8079 蔬菜种子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主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3.1 主要病害 3.1.1 葱主要病害 紫斑病、病毒病、
3、霜霉病、软腐病、灰霉病、葱锈病等。 3.1.2 蒜主要病害 叶枯病、锈病、干腐病、紫斑病、病毒病、软腐病、灰霉病等。 3.2 主要虫害 葱蚜、葱蓟马、葱斑潜蝇、葱地种蝇(又称葱蝇、葱蛆、蒜蛆)等。 3.3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参见附录A。 4 防治原则 根据葱蒜类蔬菜生长发育和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的特性与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 方针,以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防病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 治和生物防治,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的原则。 5 综合防治技术 DB63/T 14012015 2 5.1 农业防治 5.1.1 合理轮作 与葱
4、蒜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忌与韭菜、洋葱等连作,前茬以种植菜豆、瓜类和十字花科作 物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充分晒垡。 5.1.2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乐都紫皮大蒜、大通鸡腿葱、五叶齐大葱等在青海省通过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 符合GB 8079的要求。 5.1.3 施腐熟有机肥 育苗床和大田基肥要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肥一定要均匀并注意深施,种子与肥料要注意 隔离。播种时,可先在播种沟里撒施草木灰或播种后将草木灰撒在畦面上。 5.1.4 土壤处理 选用健壮蒜种及大葱种子育苗,苗床土壤需要选用多年连续种植粮油作物的大田无虫土。大蒜剥去 蒜皮后再播种。 播种前,每100克种
5、子可用40%二嗪农粉剂3克5克拌种。 每667平方米用5%辛硫磷颗粒剂2千克加细干土20千克,或3克米乐尔颗粒剂3克加细干土30千克拌成 药土,于播种前撒施在播种沟(畦)内,覆土后下种;也可用40%二嗪农粉剂0.5千克同底肥混合后基施, 或用100克掺适量细干土于播种后撒施在畦面上杀虫。 5.1.5 清洁田园 注重田间管理,清洁菜园、铲除杂草;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将植株的残枝败叶带出田间,集中处 理焚毁或深埋。 5.1.6 耕作与合理浇水 大蒜开沟点播,每亩用种量200千克250千克,不宜过深,行距18厘米20厘米,株距6.5厘米7 厘米,每亩4.8万株到5.7万株;葱条播,每亩用种量2千克3
6、千克,行距10厘米15厘米,沟深2厘米 3厘米,播后覆1.5厘米厚的土。秋播大蒜播后浇水,土壤封冻前浇一次水,并用草毡覆盖;第二年土壤 解冻后,待大蒜出苗后结合追肥浇水一次。春播大蒜土壤解冻后播种,播种浇足底水,当幼苗长到5厘 米8厘米时浇水一次,随水追施,每5天6天浇一次水,采薹后立即补充土壤水分,直至收获前7天停 止浇水。葱在栽植后不要立即浇水,保持畦面疏松。土壤封冻前浇冻水,开春后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4 月中上旬苗高15厘米30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1次2次间苗,4月中旬以后葱苗进入了旺盛生长 期,在浇水的同时,分2次追肥,每次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定植前2天3天浇水。 5.1.7
7、合理施肥 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壤肥力合理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3 000千克4 000 千克、磷酸二铵35千克,氯化钾15千克,结合整地深翻入土壤中。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 DB63/T 14012015 3 5.2 色板诱杀 设置黄板诱杀葱斑潜蝇、葱蝇、葱蚜;设置蓝板诱杀蓟马;黄、蓝板设置在行间高出植株20厘米 30厘米处,每667平方米挂30片40片。 5.3 药剂防治 5.3.1 病害防治 用甲霜灵防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用多菌灵防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大蒜灰霉病;用百菌清防 治葱紫斑病、葱霜霉病、葱灰霉病、大蒜叶枯病、大蒜灰叶斑病、大蒜紫斑病、大蒜灰霉
8、病;用琥胶肥 酸铜防治软腐病、大蒜叶枯病、大蒜灰叶斑病;用腐霉利防治葱灰霉病、大蒜叶疫病、大蒜灰霉病。 5.3.2 虫害防治 用氰戊菊酯、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分扑菊酯、丁硫克百威等防治葱蚜蒜蚜;用高效氯氰菊酯、 阿维菌素等防治葱蓟马;用阿维菌素、阿维高氯、氯蜱硫磷等防治葱斑潜蝇;用苦参碱粉、甲基阿维 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辛硫磷、辛硫磷+助剂820、氯蜱硫磷、氟铃脲、百菌清等防治葱蝇。 5.4 化学防治 在植株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按GB/T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进行防治,防治药剂及使用方 法参见附录B。 DB63/T 14012015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
9、录) 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表A.1说明了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名称、症状及发生特点。 表A.1 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 病虫害名称 症状 发生特点 葱紫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梗,发病初期呈水渍状白色斑点,病 斑迅速扩大成纺锤形的凹陷斑,先为淡褐色,随货变成褐色 至青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 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如病斑围 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斑处折断或全叶变黄枯死。 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 壤中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潜育期 1d4d,伤 口是病原侵入的重要途径,蓟马发生严重时,可使发 病加重。发病适温为2
10、527,低于12则不发 病,温暖多湿的夏季发病重。沙质土、旱地、早苗或 老苗、缺肥以及葱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葱疫病 为害叶片,根茎也可被害。叶片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 斑,温湿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重病田枯死部位常达 葱管长的一半,甚至2/3。受害部位黄化干枯,只残留两层 膜状表皮。葱茎部受害,根盘出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 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 稀疏霉层。 病原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 冬,借风雨传播,从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 侵染。阴雨连绵的雨季易发病,种植密度大,地势低 洼,田间积水,植株徒长的田块,发病重。 葱病毒病 初发期生
11、出的新叶嫩薄,叶色变浅,心叶上出现淡黄色 斑,叶面凹凸不平,叶尖黄化,叶面上黄绿色斑驳或黄色长 条状病斑,呈螺旋状扭曲,叶片下垂变黄,有的叶片向一侧 扭曲,植株萎缩,且葱棵越长越小。 高温干旱、管理条件差、蚜量大、与葱属植物邻 座的发病重;病毒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 或汁液摩擦接种病毒。 葱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 染斑,纺锤形或者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 或者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 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感染,这类病 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 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在这
12、样的温度下条件 下,病原的潜伏期是5d10d。在春季和初夏,如遇 白天温暖夜晚凉爽,连阴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尤其是连续的重雾天,常会发生霜霉病的大流 行。 软腐病 细菌性软腐病,一般先从茎基由下向上扩展,初侵染呈 水渍状长形斑点,后产生半透明状灰白色病斑,接着叶鞘基 部软化腐烂,致叶片折倒,病斑向下扩展,假茎部染病初呈 水浸状,后内部开始腐烂,散发出细菌病害特有的恶臭味。 葱软腐病菌可在感病葱或其它蔬菜上越冬,也能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通过未腐熟的肥料、雨 水、灌溉水和种蝇、蓟马等害虫活动传播蔓延,细菌 从伤口侵入。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 30,湿度高有利于发病,葱软
13、腐病感病生育期在生 长中后期。低洼潮湿、植株徒长、连作及种蝇、韭蛆、 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 DB63/T 14012015 5 表A.1 葱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及发生特点(续) 病虫害名称 症状 发生特点 葱灰霉病 由葱腐葡萄孢引起的病斑在叶上为白色斑点,斑点梭形 至长椭圆形,纵径1mm -5mm,病斑多时汇集成斑块,使半叶 或全叶卷曲枯焦,潮湿时枯叶上生大量灰色霉层,多由叶尖 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使葱叶卷曲枯死,由大蒜盲种葡萄 孢引起的病斑初为污白色后变为灰褐色,病部生砖褐色霉 层。 病原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蔓延。低温高湿 是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
14、21 ,相对湿度80%以上。葱灰霉病的感病生育 期在成株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 偏施氮肥、生长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葱锈病 主要发生在葱叶上,也有在叶鞘和花梗上发生。发病初 期叶片上出现零星白色突起的小泡点,或发展成圆形、椭圆 形或梭形小斑。色泽由白转黄,表皮开裂;裂开的表皮下有 橙黄色粉末,这是病原的夏孢子;秋末及冬季发生的病斑, 有白色转为黑褐色,表皮裂开后散出紫褐色粉末,这是病原 的冬孢子;发病后病斑处叶片表皮破裂,生长受阻,严重时 葱叶上布满病斑破裂后留下的疤痕,不仅水分大量损耗,腐 生菌大量侵入,不久即枯死和腐烂。 大葱锈病发生普遍,喜欢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 孢子萌发的
15、最适合温度是9 18 ,潜伏期是 10d,当气温是24以上时,发病受到影响。春、秋 两季连阴多雨气温较低时,发病严重;如果冬季温暖 多湿,有利于孢子的越冬,来年春季锈病严重。在夏 季如果低温多雨,则秋季发病严重。田地肥力不足, 植株生长不良也是发病严重的一个因素。 大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和花梗,病叶多从下部叶片叶尖开始发病扩 展,病斑初为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为 灰白色或灰褐色,病部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 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最后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受害 植株前期长势弱,后期矮黄萎缩,迟抽薹或不抽薹。 病源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 越冬,气温回升后引起
16、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的适宜 温度为15 20 ,在多雨高温条件下感染迅速, 发病猛,传播快;地势低洼,稻后蒜田,容易积水的 田块发病重,瘦田瘦地,肥力不足的蒜田发病重。 大蒜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假茎,发病初期叶片表皮下产生椭圆形 稍隆起橙黄色小斑点,即夏孢子堆,不久表皮破裂,散出橙 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形成黑褐色孢斑即冬孢子堆; 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绣粉,发黄枯死。 病原多以夏孢子在留种葱和越冬青葱及大蒜病 组织上越冬;第二年入夏形成多次再侵染,这时正值 蒜头形成或膨大期,危害严重;收获后病原侵染葱或 其他植物,气温高时则在病组织内越夏。 干腐病 病株叶片从叶尖迅速枯萎,根大部分腐烂,鳞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401-2015 葱蒜类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401 2015 葱蒜类蔬菜 病虫害 综合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