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 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pdf
《DB44 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 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pdf(7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4 备案号:61546-2019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forest inventory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2019 - 07 - 24发布 2019 - 08 - 01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T 2149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及定义 . . 1 4 调查范围与内容 . . 1 5 调查方法 . . 2 6 主要技术要求
2、 . . 3 7 森林经营区划 . 20 8 小班调查 . 20 9 四旁树调查 . 22 10 总体蓄积量控制 . 23 11 专题调查 . 24 12 面积求算 . 25 13 森林资源统计 . 25 14 制图 . 25 15 主要成果 . 2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统计表格式 . 2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其它表格式 . 4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主要软阔叶树种与硬阔叶树种名录 . 6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报告内容大纲 . 65 DB44/T 2149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3、。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凯昌、邓鉴锋、侯长谋、薛春泉、李伟、余松柏、魏安世、杨志刚、丁胜、 陈鑫、张宏伟、苏晨辉、陈汉坤。 DB44/T 21492018 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调查范围 与内容 、调查方法、主要技术 要求、森林经营区划、 小班调查、 四旁 树调查、 总体蓄积量控制、专项调查、面积求算、森林资源统计、制图和主要成果等技 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的 规划设计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29391 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HJ/T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Y/T 081 红树林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LY/T 1812 林地分类 LY/T 2084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技术规程 DB44/T 553 森林资源管理术语 3 术语及定义 GB/T
5、26424和DB44/T 553 执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竹度 bamboos age class 毛竹1 年换叶、孕笋,下 一 年发笋长竹, 2年为一个周期。即春笋萌发成幼竹,枝叶展开后,到第二 年开始换叶,以后每隔两年才换叶1 次,每换叶 1次称为 1度。毛竹根据 其 年龄分为一度竹(1年生)、二 度竹( 2年 3年生)、三度竹( 4年 5年生)、四度竹( 6年 7年生) ,以此类推 。 3.2 森林自然度 degree of plant community 某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 (顶极 )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 (径 级分布
6、、垂直分布) 、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 4 调查范围与内容 DB44/T 21492018 2 4.1 范围 森林经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辖区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4.2 内容 4.2.1 基本调查 内容包括: a) 森林经营单位的区划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 复查) 经营区划; b) 各类林地(包括红树林)的面积和权属; c) 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和权属; d) 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e) 森林分类经营(林种)状况、保护和利用措施; f) 森林、林木生长量; g) 森林植物生物量; h) 天然更新; i) 生长类型; j)
7、 经营措施; k) 四旁树株数、蓄积和面积。 4.2.2 专项调查内容 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由调查会议具体确 定: a) 森林生态功能等级; b) 森林自然度; c) 森林健康度; d) 林地土壤侵蚀类型和等级; e) 森林景观等级; f) 森林植物群落类型; g) 沙化和石漠化状况; h) 森林植 物储碳量; i) 湿地资源。 5 调查方法 5.1 小班空间信息调查 采用遥感区划方法,在室内区划小班(包括片林、林带)界线。 5.2 小班属性信息调查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 5.3 四旁树调查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 DB44/T 21492018 3
8、 6 主要技术要求 6.1 地类划分 6.1.1 分类 地类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类,其中林地分为 8个二级地类 、19 个三级地类。 地类分 类系统见表 1。 表1 地类分类系统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林地 有林地 乔木林地 红树林地 竹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 其它灌木林地 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未成林封育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临时占用 地震、塌方、泥石流 宜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红树林宜林滩涂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非林地 农地 牧草地 水利用地(湿地) 未利用地 建设用地 6.1.2 技术规定 6.1.2.1
9、有林地 附着有森林植被,郁闭度0.20 ,连续面积大于 0.067 hm 2 的林地。包括: a) 乔木林地:按 LY/T 1812 执行。 b) 红树林地:按 LY/T 1812 执行。 c) 竹林地:按 LY/T 1812 执行。 1) 毛竹林:郁闭度0.20 或成林毛竹密度 450 株/hm 2 。 DB44/T 21492018 4 2) 杂竹林(不包括胸径2.0 cm 小杂竹):郁闭度 0.20 或成林杂竹密度 1500 株/hm 2 。 3) 竹木混交林:凡竹类株数(或乔木郁闭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就确定为竹林(或乔木林)地 类;二者均达到标准的,按经营目的确定地类。 6.1.2.2
10、疏林地 按LY/T 1812执行。未成林地、幼龄林、竹林和优势树种为经济树种的林地不划分疏林地。 6.1.2.3 灌木林地 按LY/T 1812执行。 6.1.2.4 未成林地 按LY/T 1812执行。 6.1.2.5 苗圃地 按GB/T 26424执行。 6.1.2.6 无立木林地 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临时占用和地震、塌方、泥石流损毁的林地。 a) 采伐迹地:按 LY/T 1812 执行。 b) 火烧迹地:按 LY/T 1812 执行。 c) 其它无立木林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 4) 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 5) 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
11、,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 6) 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 7) 红树林规划造林地; 8) 有林地权属证,改种其它作物的地; 9) 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 l) 临时占用地:具有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临时占用的林地。 m) 地震、塌方、泥石流:由于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导致林业生产条件丧失的林地。 6.1.2.7 宜林地 按LY/T 1812 执行。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目前呈荒芜状态。包括宜林荒 山荒地、宜林沙荒地、红树林宜林滩涂地、其它宜林地四类。 a) 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
12、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规划为 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 b) 宜林沙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无立木林地标准,造林可以 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 c) 红树林宜林滩涂地: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宜林滩涂地。 d) 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其它土地,如规划退耕还林地等。 6.1.2.8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按LY/T 1812执行。 DB44/T 21492018 5 6.1.2.9 非林地 按LY/T 1812执行。 6.2 森林(林地)类别 6.2.1 类别划分 按其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
13、林(林地)区划为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两个类别。 6.2.2 技术规定 6.2.2.1 公益林(地) 包括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按GB/T 26424 执行。 6.2.2.2 商品林(地) 包括重点商品林和一般商品林。按GB/T 26424 执行。 6.2.3 公益林事权等级 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国家级公益林按 LY/T 2084执行;地方公益林划分 为省级公益林、市级公益林、县级公益林,具体按 LY/T 2084执行。 6.2.4 公益林保护等级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3 个等级,划分标准按LY/T 2084执行。 省级公益林 保护等级划分为一
14、级、二级和三级3 个等级, 划分标准详见表 2。 表2 省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 保护等级 范围 一级 流程 100 km 以上的河流干流汇水区及一、二级支流两岸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林木 和林地 大中型水库( 2000 万 m 3 以上)集水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 高速公路、省级以上公路、铁路干线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 二级 坡度较大(25 度以上)、土壤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容易引起水 土流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水土冲刷、崩岗、沟状流失地段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15、县级公路两侧的自然地形第一重山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具有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自然保护小区 母树林、国防林、试验林等 三级 级、级以外的省级公益林 注:市、县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划分参照省级公益林分级标准。 6.3 林种 6.3.1 分类 根据经营主导功能的不同,林业用地区划林种,按森林(林地)类别林种 亚林种进行区划。林种 分类系统详见表 3。 DB44/T 21492018 6 表3 林种分类系统 森林类别 林种 亚林种 公益林(地) 防护林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防风固沙林(沿海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 护岸林(湿地红树林) 护路林 其它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 国防林
16、 实验林 母树林 环境保护林(自然保护小区林) 风景林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 自然保护林(自然保护区林) 商品林(地) 用材林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速生丰产用材林 一般用材林 薪炭林 薪炭林 经济林 果树林 食用原料林 林化工业原料林 药用林 其它经济林 6.3.2 技术规定 6.3.2.1 特种用途林(地) 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国土保安、森林旅游、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 地。包括7 个亚林种类别,区划按 GB/T 26424执行。 6.3.2.2 防护林(地) 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林地。包括7 类亚林种,按 GB/T 26424执行。 6
17、.3.2.3 用材林 包括短周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 按GB/T 26424 执行。 6.3.2.4 薪炭林 按GB/T 26424执行。 6.3.2.5 经济林 包括果品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其它经济林,按 GB/T 26424执行。 6.3.3 林种优先级 DB44/T 21492018 7 按GB/T 26424执行。 6.4 树种(组) 乔木林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树种组成表示乔木林中各树种所占的比重,一般按蓄积比重 计算 。 但幼林一般以株数和郁闭度相结合来确定。 广东 省主要分 10个树种(组), 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 松)、湿地松(
18、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思、黎蒴、木麻黄、软阔类、硬阔叶类、混交林; 加上竹林 和红树林共 12个树种(组) 。 6.5 优势树种(组) 6.5.1 分类 森林资源可分为 25个优势树种(组),即:杉木;马尾松(含广东松);国外松;速生桉;速生相 思;木麻黄;黎蒴;其它软阔;其它硬阔;针叶混;针阔混;阔叶混;毛竹;杂竹;荔枝(龙眼);其 它木本果树;油茶;茶叶;其它食用原料树种;橡胶;其它林产化工树种;肉桂;其它药用树种;其它 经济树种;红树林。 6.5.2 技术规定 优势树种(组)根据林分蓄积和树种株数确定 : a) 有蓄积乔木林、疏林林地小班,其优势树种(组)按蓄积量组成比重确定。小(细)
19、班内蓄积 量占总蓄积量 65%以上的树种(组)为优势树种(组),单一树种达不到优势树种(组)蓄积 要求的小(细)班,则以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等类型判定。 b) 无蓄积乔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小班,则按各树种株数比例确定。 c) 红树林有林地及红树林未成林地,优势树种(组)一律明确为红树林,不细分到具体红树林树 种。 6.6 龄级、龄组、竹度与生产期 6.6.1 龄级与龄组 林分内树木年龄完全相同或相差不到一个龄级的为同龄林,林分中林木的年龄相差超过一个龄级的 称为异龄林。 乔木林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 优势树种(组)的平均年龄确定。乔木经济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标 准,参照一般用材
20、林中的软阔执行。 表4 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树种 龄组划分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杉木 15 1625 2630 3140 41 5 马尾松 20 214 0 415 0 517 0 7 1 10 国外松 10 1115 1620 2130 31 5 速生相思类 6 79 1012 131 8 1 9 3 黎蒴 4 56 78 91 2 1 3 2 DB44/T 21492018 8 表4 公益林龄组划分标准(续) 单位:年 树种 龄组划分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木麻黄 10 1115 1620 2130 31 5 速生桉外
21、的其它桉类 6 79 1012 131 8 1 9 3 软阔 1 5 1625 2635 3645 46 5 硬阔 30 3150 517 0 719 0 9 1 10 混交林 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 表5 一般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树种 龄组划分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杉木 10 1115 162 0 213 0 3 1 5 马尾松 10 1120 2130 3150 51 10 国外松 5 610 1115 1625 26 5 速生桉 2 34 56 710 11 2 速生相思类 3 46 79 101 5 1 6 3 黎蒴 2 34 56 710 11
22、2 木麻黄 5 610 1115 1625 26 5 软阔 10 1120 2125 2635 36 5 硬阔 20 2140 4150 5170 71 10 混交林 依优势树种确定龄组 表6 短轮伐期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龄组划分标准 单位:年 树种 龄组划分 龄级 期限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杉木 5 610 111 5 1620 2 1 5 马尾松 10 1115 162 0 212 5 2 6 5 国外松 5 610 1115 162 0 2 1 5 桉类 2 34 56 78 9 2 速生相思类 3 46 79 101 2 1 3 3 黎蒴 2 34 56 78 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 2149-201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2149 2018 森林资源 规划 设计 调查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