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941-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pdf
《DB41 T 1941-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941-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200 A 9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41 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 安全管理规范 2020 - 01 - 21发布 2020 - 04 - 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41 2020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安全管理体系 .2 5 一般安全要求 .7 6 消防安全 .8 7 防汛安全 .9 8 医疗和食品卫生 .10 9 交通安全 .10 10 节假日和大型活动安全 .11 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11 12 保险 .11 DB41/T 1941
2、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亮、耿剑统、雷颖、邢璐、陈彦霞、焦丽娜、刘洋、张胜利、司恭、 韩瑜、 马春明、郭晓黎、李伟力、贾长军、杜琳 、 任亚云、张慧晓、张鹤雨、陈仁树、 马乐、祁珍丽 、 何丰昌、 黄定国、向宏桥、王伟 。 DB41/T 1941 2020 1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 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安全管理体系、一般安全要求、消防安全
3、、 防汛安全、医疗和食品卫生、交通安全、节假日和大型活动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保险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岳型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 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840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 12352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 13495.1
4、 消防安全标志 第 1部分:标志 GB/T 16767 游乐园 (场 )服务质量 GB/T 17775 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1268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岳型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景区) 以山岳为主要风景资源和构景要素的 ,以满足旅游者出游目的为主要功能(包括参观旅游、休闲度 假、康乐健身等),并具备相应旅游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 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3.2 游客中心 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
5、、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相关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3.3 特种设备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 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DB41/T 1941 2020 2 4 安全管理体系 4.1 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 4.1.1 安全管理方针 景区安 全生产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 应满足: a) 形成文件,获得景区主要负责人的批准,并得以贯彻实施; b) 适合景区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c) 持续改进的承诺; d) 定期评审,以
6、确保其符合景区当前生产和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4.1.2 安全管理目标 4.1.2.1 景区应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到具体部门,实施目标化管理。具体应满足: a) 可量化; b) 与景区安全管理方针保持一致; c) 在实施中持续改进。 4.1.2.2 景区在建立和评审安全管理目标时应考虑: a)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b)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风险情况; c) 可供 选择的技术方案; d) 财务、运营和操作的要求; e) 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4.2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4.2.1 设置原则 景区应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的安全管理机构。 4.2
7、.2 设置要求 景区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不得少于二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3 岗位职责 4.2.3.1 景区应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科技化 、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 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4.2.3.2 景区主要负责人是景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a) 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8、制度和操作规程; c) 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d)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e) 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和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 DB41/T 1941 2020 3 f) 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g)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配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h)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i) 负责将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j)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责任。 4.2.3.3 景区的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
9、生产工作负责。 4.2.3.4 景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决策提出意见和 建议; b) 组织或者参与拟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c) 组织或者参与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 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及时排查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 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e) 组织或者参与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f)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
10、育和培训情况; g)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审查; h) 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i) 协助调查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落实防范措施; j) 具体负责安全生产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k) 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4.3 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4.3.1 安全投入 景区 应: a)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 b) 建立安全资金台账; c) 确保景区相关保险的资金投入。 4.3.2 安全基础设施 4.3.2.1 景区应确定、提供并维持安全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 a) 设置
11、游客中心、医疗救助、紧急避难、安全广播等安全服务场所及相关的配套服务应急设施; b) 在经营场所配置适当、有效的消防器材,并设置安全通道,符合消防要求; c) 在游览区域配备平整、稳固的游览路面、步道、台阶等道路设施,重点旅游区、公共区域等游 客集聚区应设置畅通的安全通道,危险地段应设防护网、防护栏等安全防护设备; d) 在景区相应位置设置 引导设施、警示标识、交通标志等; e) 景区内制高点、建筑物、高大的游览设施应安装防雷设施。 4.3.2.2 景区各安全设施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台账,按照规定进行年检和维修,并填写记录。 4.3.2.3 景区内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弃,因检维修
12、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 修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4.3.3 制度建设 DB41/T 1941 2020 4 4.3.3.1 景区应根据单位实际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予以颁布实施, 并适时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宜性。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 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c)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d)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e) 具有较 大危险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f)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g) 职业卫生、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h)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制度; i)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j) 应急管理制度;
13、k)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l) 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m) 安全生产投入及费用管理制度; n) 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o)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4.3.3.2 制度制定应目的明确、言简意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用词准确;并明确适用范围、主管 部门、具体内容、解释部门和实施日期等。 4.3.4 教育培训 4.3.4.1 景区应对包括被派遣劳动者在内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操作技能、事故防范 措施和应急措施、应急技能等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3.4.2 景区应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
14、和培训的时间、地点、 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4.3.4.3 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业主管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资格证方允许上岗。 4.3.5 监督检查 4.3.5.1 监督检查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建立和落实分级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负责督促并落实全员参与; b) 在日常工作和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保存检查记录; c) 每月应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并形成书面报告; d) 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 4.3.5.2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电器、开关、插座和电路安全; b) 易燃易爆品存放和使用安全; c) 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情况
15、; d)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e) 游乐设施、机械设备和车辆等安全性能状态是否良好; f) 邻沟道路护栏以及危险地段安全防护网是否完好; g) 旅游道路沿线、旅游步道是否有落石等隐患,道路是否畅通; h) 特种设备是否经过相关有资质的单位的安全检测且检测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 i) 各岗位员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情况,安全员是否按规程操作,安全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DB41/T 1941 2020 5 4.3.6 风险分级管控 4.3.6.1 景区应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 风险分级管控 制度, 明确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的 工作内容、程序、方法等,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16、,明确管控层级、责任部门及责任 人 。 4.3.6.2 景区应按照区域、场所、设施、部位等划分不同风险点,按照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进行 风险 辨识分析,按照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 4.3.6.3 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 黄、蓝四种颜色代表。风险等级越高,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 级落实具体措施 。 4.3.6.4 景 区应建立风险辨识管控清单,主要包括风险点、所在位置或设备号、潜在事故类型、风险 等级、预警色、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 4.3.6.5 景区应
17、建立风险公告制度, 针对辨识评估出的风险,开展覆盖所有从业人员 的风险教育和技 能培训,掌握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4.3.6.6 企业应 按 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 重点 区域 内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在总平面布局图或区域 布局图 中 进行标示 , 并在适当位置向从业人员进行公示。 4.3.6.7 对于难以在风险分级四色(红橙黄蓝)平面 布局 中表示标注风险等级的作业活动、关键任务 (如: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高处作业、 吊装作业、动土作业、危险品运输等)应利用 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作业岗位风险值,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采用柱状图表示出来 , 并在适当位 置向从业人员进
18、行公示 。 4.3.6.8 企业应 设置 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 和应急处置卡 , 并配发给相关岗位从业人员, 告知 从业 人员 本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风险管控措施 和应急处置措施 等信息。 4.3.7 隐患排查治理 4.3.7.1 景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本单位负责人和各岗位从业人员的排 查治理责任,编制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4.3.7.2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 治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制定治理方案并向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根据治理方案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消除,治理完 毕
19、后应当组织验收。 4.3.7.3 景区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 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及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暂时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和装置,并 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应派员值守;对难以停止使用的相关设施、设备和装置,应当加强监护,防止事 故发生。 4.3.7.4 景区应每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向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 告,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4.3.7.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景区应当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 a)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发布或者修改后安全生产标准发生变化; b) 作业条件、设备设施发
20、生改变; c) 发生事故或者险情; d) 汛期、极端或者异常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 e) 应当进行专项事故隐患排查的其他情况。 4.3.8 考评和评审 DB41/T 1941 2020 6 4.3.8.1 景区可结合年度安全检查、日常安全工作检查及隐患治理情况,以分级考核为原则,每年对 各部门、班组进行一次安全考核评定,并将安全考评的结果与景区的奖惩制度挂钩。 4.3.8.2 景区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的自我评 审,评审结果形成书面文件,并确保评审中提出 的改进意见得到落实。 4.3.8.3 评审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景区安全方针及管理目标是否恰当,是否与实际情况匹配;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941-2020 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1941 2020 山岳 旅游 景区 安全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