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827-2019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规范.pdf
《DB41 T 1827-2019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827-2019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规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9.100 J 04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827 2019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 相控阵超声检测规范 2019 - 06 - 17发布 2019 - 09 - 17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827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检测准备 . 8 6 检测系统设置及校准 . 12 7 检测 . 16 8 数据分析及评定 . 17 9 检测报告及存档 . 1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超声探头晶片 失效率的测试 . 21 附录 B
2、(规范性附录) 相控阵超声探头声束偏转范围的测试 . 23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检测报告样式 . 25 参 考 文 献 . 28 DB41/T 1827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洛阳中油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吴红伟、王业民、龚华、齐泽民、李俊江、 谷廷辉 、 赵向南 、陈卫民、 代纯军 胡述超、高建峰、 马路 、 陈厌灾、朱 锡 山、 曹浩远、李明、 李鹏、于占山、刘明刚、华金德、张凤全。 DB41/T
3、1827 2019 1 压力管道环向 焊 接接头 相控阵超声检测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 采用一维线性阵列 相控阵超声检测 方法和 数据分析 及 评定 。 本标准适用于管外径大于或等于 159 mm,管壁厚为 6 mm 60 mm 的 细晶 钢 全焊透环向 焊 接接头 ( 焊 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侧的厚度值) 的 相控阵超声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604.1 2005 无损检测 术语
4、超声检测 GB/T 23905 无损检测 超声检 测用试块 GB/T 32563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 NB/T 47013.1 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3.3 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10 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1和 GB/T 325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线性阵列相控阵探头 由一组晶片沿着一个线性轴并行排列的相控阵探头,见图 1。 说明: L 激发(主动)孔径长度,单位为毫米(
5、 mm); a 一个 晶片的宽度,单位为毫米( mm); b 被动孔径长度,单位为毫米( mm); DB41/T 1827 2019 2 c 晶片间距,单位为毫米 ( mm); d 晶片间隙,单位为毫米( mm)。 图 1 线阵列探头参数示意图 3.2 激发孔径 单次激发晶片组的 总 长度 , 又称为主动孔径 ,按公式 ( 1) 计算。 ddandcnL . (1) 式中: n 激发晶片数量,单位为个。 3.3 被动孔径 线性阵列探 头中晶片的长度尺寸,见图 1中 b。 3.4 固定角度扫描 用一个特定的聚焦法则激活一组晶片,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波束角,模仿常规单晶探头的扫描。 3.5 探头步进
6、偏移 当采用沿线扫查时,相控阵超声楔块前沿距焊缝中心线的距离。 4 基本规定 4.1 检测人员 4.1.1 相控阵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特种设备超声波检测级及以上资格,并具有相关的管道环向对接 接头检测经验。 4.1.2 相控阵超声检测人员应经过相控阵超声检测专项培训,具有对仪器调校和检测数据分析的能力。 4.2 检测设备及器材 4.2.1 一般要求 4.2.1.1 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及器材包括相控阵超声仪器、软件、探头、楔块、扫 查装置和附件。 4.2.1.2 相控阵超声仪器、探头 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2.2 相控阵超声仪器 4.2.2.1 相控阵超声仪器应为脉冲回波型仪器,应含有多路
7、独立的脉冲发射和接收通道,其放大器的 增益调节最小步进应小于 1 dB。 4.2.2.2 仪器应在 1 MHz 15 MHz的频率范围内发射和接收脉冲信号。 4.2.2.3 仪器数字化采样频率不应低于 5倍探头频率,仪器模数转换位数不应小于 8位。 4.2.2.4 仪器的水平线性误差不应大于 1%,垂直线性误差不应大于 5%。 4.2.3 相控阵超声检测软件 DB41/T 1827 2019 3 4.2.3.1 相控阵超声 仪器检测软件应有 A、 B、 C、 S型扫描独立显示和组合显示功能,以及图像存储、 拷贝、分析、聚焦法 则计算、角度校正增益( ACG)、时间校正增益( TCG)和距离波幅
8、校正增益( DAC) 等功能。 4.2.3.2 离线分析软件应有查看关键检测参数设置和检测数据图像分析功能。 4.2.3.3 声场仿真软件应至少有坡口类型、扫描类型、聚焦法则、声束显示、探头和楔块设置等功能。 4.2.4 相控阵超声探头及楔块 4.2.4.1 线性阵列相控阵探头的晶片数量不应少于 8个,并可加装在楔块上。 4.2.4.2 探头实测中心频率与标称频率误差不应大于 10%,探头 -6 dB相对频带宽度不应小于 60%。 4.2.4.3 探头晶片之间灵敏度差值不应大于 2 dB,失效的晶片数不应超过总数的 12.5%,且不应有 相邻的失效晶 片。 4.2.4.4 探头和楔块组合声束偏
9、转范围,不应超过生产厂家的推荐范围。 4.2.4.5 楔块应与探头匹配,可安装在扫查装置上;检测时,斜角范围不应超过生产厂家推荐值。 4.2.4.6 楔块底部宽度方向的曲率应与管道表面曲率相匹配。 4.2.5 相控阵超声检测扫查装置 4.2.5.1 扫查装置包括探头和楔块夹持机构、驱动部分、导向部分、位置传感器等。 4.2.5.2 探头夹持部分在扫查时应保证探头的传播声束与焊缝长度方向夹角不变,可在不同曲率的管 道上行走扫查,并可安装位置编码器。 4.2.5.3 驱动部分可采用自动或手动。 4.2.5.4 导向部分应能在扫查时保证探头运动轨迹与拟扫查轨迹一致。 4.3 试块 4.3.1 一般要
10、求 4.3.1.1 试块制作材料 应与被检管道材料的声学性能相同或相似,试块材料中超声波声束通过区域应 采用直探头检测,不应有大于或等于 2 mm 平底孔当量直径的缺陷,试块的制作应符合 GB/T 23905 的规定。 4.3.1.2 试块扫查面的曲率应与被检管道外径曲率基本一致,或被检管道曲率半径应在试块扫查面曲 率半径的 0.9倍 1.5倍范围内。试块扫查面曲率半径适用管道外径参见表 1。 表 1 试块扫查面曲率半径适用管道外径对照表 单位为毫米 试块扫查面曲率半径 R1 适用管道外径范围 84 159 252 136.5 252 409 213 409 500 平面 500 注: 根据检
11、测需要,可添加适用不同曲率的试块;当被检管外径大于 500 mm时,可采用曲率与被检管道相同 或平面试块。 4.3.2 标准试块 DB41/T 1827 2019 4 4.3.2.1 相控阵超声 G- A标准试块,用于对声速测试、楔块延时测试、角度校正增益、探头晶片有 效性的测试等,其外形尺寸见图 2。 说明: R1 试块扫查面的圆弧曲率半径。 孔径尺寸误差不应大于 0.02 mm,其它尺寸误差不应大于 0.05 mm。 图 2 相控阵超声 G- A标准试块 4.3.2.2 声束偏转评定标准试块,用于相控阵声束偏转范围、分辨率等测试,其外形尺寸见图 3。 说 明: R1 试块扫查面的圆弧曲率半
12、径。 图 3 声束偏转评定标准试块 4.3.3 对比试块 4.3.3.1 对比试块的厚度应与被检管道壁厚度相同或不超过被检管道名义厚度的 25%;不同壁厚焊接 接头,试块厚度应由较大壁厚来确定。 DB41/T 1827 2019 5 4.3.3.2 对比 试块的长度应满足最大设置角度的检测要求,横通孔位置及直径设置见表 2。 表 2不同壁厚的对比试块适用检测厚度范围 单位为毫米 编号 对比试块厚度 适用管道厚度 横通孔深度 横通孔直径 示意图 G- A-1 15 6 18 5、 10 2 图 4 G- A-2 24 18 30 5、 10、 20 2 图 5 G- A-3 38 30 45 1
13、0、 20、 30 2 图 6 G- A-4 55 45 60 10、 20、 30、 50 2 图 7 注: 孔径尺寸误差不应大于 0.02 mm,其它尺寸误差不应大于 0.05 mm;开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1; 横孔的数量可在全厚度范围内增加;试块长度应由使用的最大声程确定。 图 4 G- A-1对比试块 图 5 G- A-2对比试块 图 6 G- A-3对比试块 DB41/T 1827 2019 6 图 7 G- A-4对比试块 4.3.4 模拟试块 4.3.4.1 模拟试块的规格、材质、 坡口型式及尺寸 和焊接工艺,应与被检管道环向对 接接头相同或相 近。 4.3.4.2 模拟试
14、块中的模拟缺陷类型,应包括根部未焊透、 未熔合 、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4.3.4.3 模拟试块中的缺陷尺寸,不应大于表 9中级规定的同厚度允许最大缺陷尺寸。 4.4 耦合剂 4.4.1 耦合剂宜选用水、机油、化学浆糊和甘油等透声性良好、易清洗、无毒无害无腐蚀的材料。在 环境温度 低于 0 时 可采用乙醇液体或相似的液体。 4.4.2 实际检测采用的耦合剂应与检测系统设置和校准时的耦合剂相同。 4.5 检测工艺文件 4.5.1 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规程,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检测工艺规程编号; b) 被检管道概况; c) 适用范围; d) 执行的检测标准; e) 检测
15、人员资格和操作能力要求; f) 检测设备器材的要求(包括仪器、扫查装置、试块、探头、楔块等); g) 检测准备:包括检测覆盖区域、检测时机、探头及楔块参数设置或选择、扫查方式选择、扫查 面准备等; h) 检测系统的设置和校准要求(系统设置包括聚焦法则、激发孔径、 S扫描角度和步进、 E扫描 角度和步进、聚焦深度、显示范围、扫查步进等,系统校准包括声速、延迟、角度增益、深度、 灵敏度、位置传感器等); i) 横向缺陷的补充检测方法; j) 检测过程的要求 (检测温度、扫查覆盖、扫查速度、扫查过程观察、检测数据储存等 ); k) 数据分析、 缺陷评定; l) 检 测记录、报告和资料存档要求。 4.
16、5.2 检测前应根据检测工艺规程和被检管道的检测要求编制操作指导书,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操作指导书编号; DB41/T 1827 2019 7 b) 依据的工艺规程编号; c) 被检管道情况(材质、规格、管件类型、坡口型式、坡口角度、焊接方法、焊缝尺寸等); d) 检测区域的确定和扫查面要求; e) 检测设备器材(仪器、探头、楔块、扫查装置、试块、耦合剂等); f) 检测工艺参数(聚焦法则设置、角度步进设置、显示范围设置、灵敏度设置、扫查分辨率设置 、 步进偏移设置、扫描类型、扫查方式和扫查速度等); g) 横向缺陷的补充检测方法; h) 执行标准及合格级别; i) 检测 示意图; j
17、) 编制人、审核人。 4.5.3 工艺规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见表 3所示,当相关因素的变化超出规定时,应重新编制或修订 检测工艺文件。 表 3 工艺规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相关因素 序号 项目名称 相关因素 1 被检管道情况 材质、规格、坡口型式、坡口角度、焊接方法 2 检测设备器材 仪器、探头、楔块、试块 3 检测工艺参数 聚焦法则设置、角度步进设置、显示范围设置、灵敏度设置、扫查分辨率设 置、步进偏移设置、扫描类型、扫查方式 4.6 工艺可靠性验证 4.6.1 编制的操作指导书在首次应用前,应进行工艺可靠性验证。 4.6.2 工艺验证的具体方法应 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按编制的检测工艺要求,选
18、择配置探头和楔块,并调校和设置; b) 应采用与工艺要求相同的扫查方式,在与被检管道规格相同或相近的模拟试块上进行; c) 相控阵超声检测图像,应能够清晰显示 和测量模拟试块中的缺陷。 4.7 检测设备和器材的校准、核查、运行核查和检查 4.7.1 校准、核查 4.7.1.1 校准、核查应在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上进行。 4.7.1.2 校准、核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年应至少对相控阵设备和探头组合性能中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校准并记录,测试 结果应满足 4.2.2.4的规定; b) 每年应至少对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的表面腐蚀与机械损伤进行一 次核查。 4.7.2 运行核查和检查 4.7.
19、2.1 运行核查和检查应在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上进行。 4.7.2.2 运行核查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隔 6个月应至少对相控阵设备和探头组合性能中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进行一次运行核查并 记录,测试应满足 4.2.2.4的规定; b) 在 4.3规定的对比试块上进行检测时,应能清楚显示和测量其中的反射体,每隔 6个月应至少 进行一次测试和记录; DB41/T 1827 2019 8 c) 每次检测前应对相控阵超声探头晶片灵敏度差值和失效性进行测试和记录,测试结果应满 足 4.2.4.3的规定,测试方法应按附录 A进行; d) 每次检测前应对相控阵超声探头和楔块组合声束偏转范围及 分辨率进
20、行测试和记录,测试 结果应满足检测要求,测试方法 应按附录 B进行; e) 每次检测前应对位置传感器进行检查和记录,检查应满足 6.2.4的规定。 4.8 安全防护 4.8.1 在高空进行操作时,应考虑人员、检测设备器材坠落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8.2 在密闭空间内进行操作时,应考虑氧气含量、粉尘吸入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8.3 在深冷、高温等条件下作业时,应考虑冻伤、中暑等因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8.4 在有毒、有害气体条件下作业时,应仔细加以辨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 检测准备 5.1 检测区域 5.1.1 检测区域由对接接头检测区域宽度和对接
21、接头检测区域厚度表征。 5.1.2 对接接头检测区域宽度应为焊缝本身宽度加上焊缝熔合线两侧各 10 mm。 5.1.3 对接接头检测区域厚度应为压力管道 壁厚 加上焊缝余高。 5.2 扫描类型选择 5.2.1 扫描类型应根据管道坡口型式和壁厚选择一种或两种扫描类型。 无论采用何种扫描类型,应保 证焊接接头全截面有效覆盖,并检出各区域的缺陷。 5.2.2 V型坡口,宜采用图 8所示的 S-扫描,或图 9所示的 S-扫描和 E-扫描组合。 图 8 V型坡口 S-扫描示意图 图 9 V型坡口 S和 E-扫描组合示意图 5.2.3 双 V或 U型坡口,宜采用图 10所示的 S-扫描和 E-扫描,或图
22、11所示的两个 S-扫描组合。 DB41/T 1827 2019 9 图 10 双 V或 U型坡口 S和 E扫描组合示意图 图 11 双 V或 U型坡口两个 S扫描组合示意图 5.3 扫查方式选择 5.3.1 扫查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 a) 沿线扫查:常用的一种初始扫查方式,见图 12; 图 12 沿线扫查示意图 b) 锯齿扫查:当无法实施沿线扫查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全部检测的一种扫查方式,见图 13; 图 13 锯齿扫查示意图 DB41/T 1827 2019 10 c) 斜平行扫查:当焊缝余高未磨平时,对横向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扫查方式,见图 14; 图 14 斜 平行 扫查示意图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827-2019 压力管道环向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规范 1827 2019 压力 管道 焊接 接头 相控阵 超声 检测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