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724-2010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DB37 T 1724-2010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724-2010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1724 -2010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grade Asphalt Cement 2010-12-30 发布 2011-0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山东省地方标准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ultigrade Asphalt Cement DB37/T -2010 主编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批准部门: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0
2、年 月 日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2010 北京 前 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和管理行为,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 平, 按照交通工作实现“标准化、规 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目标要 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主持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新建和改建道路所用的 多级沥青结合料。本规程规定 了多级沥青路面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 艺、多级沥青质量管理及检查。 本规程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提出。 主编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编写单位: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华瑞道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房建果、周海防 、刘雪峰、李武、梁奎基
3、、蒋峰。 在使用过程中,各单位和个人对本规 程如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与编制 单位联系(地址:济南市舜耕路19 号,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邮编:250002) , 以便修订时参考。 目 录 1 总则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2 3 术语、符 号、代号 . . 3 3.1 术语. . 3 3.2 符号及代号. . 3 4 材料 . . 4 4.1 基质沥青. . 4 4.2 多级沥青改性剂. . 4 4.3 多级沥青结合料. . 4 4.4 集料与填料. . 5 4.5 纤维稳定剂. . 5 5 多级沥青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 6 5.1 设计原则. . 6 5.2 矿料级配.
4、 . 6 5.3 设计方法. . 6 5.4 性能检验. . 6 6 多级沥青 混合料施工工艺 . . 7 6.1 施工准备. . 7 6.2 混合料的拌制. . 7 6.3 混合料的运输. . 8 6.4 混合料的摊铺. . 8 6.5 压实及成型. . 9 6.6 接缝. . 10 6.7 开放交通及其他. . 10 7 施工质量 管理与检查 . . 11 附件: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 12 1 总则 . . 13 4 材料 . . 14 5 多级沥青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 21 6 多级沥青 混合料施工工艺 . . 22 7 施工质量 管理与检查 . . 24 1 1
5、 总则 1.0.1 为指导多级沥青结合料的正确使用,保证施工质量,根据山东省的气候条件,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新建和改建道路的多级沥青面层和多级沥青柔性基层等路面结构层。 1.0.3 多级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1.0.4 多级沥青路面在设计和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 的规定。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6、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52 T 0626-2000 沥青酸值测定方法 DB37/T 672-2007 多级沥青结合料技术条件 DB37/T 1161-2009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3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3.1.1 多级沥青结合料 multigrad e asphalt cement 在沥青中掺加改性剂,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沥青结合料,能使沥青低温和高温性能得以改善并适用 于多种气候区域。 3.1.2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dense-grad ed bi
7、tuminous mixtures,den se-graded asphalt mixtures 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率较小的密实 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又可分为细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粗集料嵌 挤作用较好的也称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3.1.3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tone mastic asph alt,stone matrix asphalt 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 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而形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3.1.4 大粒径透水
8、性沥青混合料 large stone porous asphalt mixtures 指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小于 26.5mm,空隙率在 13%18%,能够将水分自由排出路面结构的 沥青混合料。 3.2 符号及代号 本规程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详见表 3.2。 表 3.2 符号及代号 符号或代号 意 义 MAC AC SMA LSPM 多级沥青结合料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4 4 材料 4.1 基质沥青 4.1.1 用于生产多级沥青的基质沥青,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的技术要求。 4.1.2 用于生产多级沥
9、青的基质沥青的酸值应不大于 0. 4mlmol/L/g ,试验方法按沥青酸值测定方 法 ( JTJ 052 T 0626-2000)进行。 4.1.3 适用于山东省气候条件的多级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为 70 号。 4.2 多级沥青改性剂 4.2.1 多级沥青改性剂是以有机皂化物为主的混合材料,外观为黄褐色粉末状,使用前应无结块现象。 4.2.2 改性剂生产者或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质量检验单以及储存、使用方法等有关资料。 4.2.3 应根据不同的基质沥青与使用要求确定适宜的多级沥青改性剂的掺量,一般为基质沥青质量的 2.2%2.8%。 4.3 多级沥青结合料 4.3.1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符合多
10、级沥青结合料技术条件 ( DB37/T672-2007)的技术要求。 4.3.2 根据气候条件要求,适用于山东省的多级沥青宜为型。 4.3.3 多级沥青样品的制备温度为(1952)。对取来的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明火加热,而应将 装有试样的盛样器带盖放入恒温烘箱中加热。浇模前,以 1r/s2r/s 的速度搅拌 10s,将样品搅拌均 匀,注意不要搅拌过快带入气泡,随即浇模。做软化点试验时,必须对试样环和试样底板均预热至 80 100。 4.3.4 供应商在提供多级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 4.3.5 工厂制作的成品多级沥青到达施工现场后存贮在多级沥青储存罐中
11、。第一次储存多级沥青时,应 对罐内进行检查,不得残存其它沥青或渣滓。多级沥青的储存温度应在 160180,尽量缩短高温 储存时间。 4.3.6 多级沥青储存罐中必须加设搅拌设备,每 3h4h 搅拌一次,每次搅拌 20min,严禁连续不停地搅 拌。 5 4.4 集料与填料 用于多级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的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4.5 纤维稳定剂 用于多级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稳定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6 5 多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多级沥
12、青混合料必须在对类似工程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成功的经 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 5.1.2 多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进行,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5.1.3 多级沥青结合料由于具有较高的高温粘度,特别适用于粗集料骨架嵌挤结构,如 SMA、LSPM,也 可用于 AC 等其它面层混合料中。 5.2 矿料级配 多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其中 LSPM 应符合大粒径透水
13、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DB37/T 11 61-2009)的规定。 5.3 设计方法 5.3.1 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当采用其他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时,应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 设计方法进行验证,报告不同设计方法各自的试验结果。LSPM 应采用大型马歇尔成型方法或旋转压实 仪成型方法,成型参数及技术要求按照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 DB37/T 1161-2009) 的规定。 5.3.2 多级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拌和温度为 175190,击实成型温度为 165175
14、。应根据不同的 混合料种类采取适宜的击实成型温度,如 AC 和SMA 的宜为170175,LSPM 的宜为 165170。 5.4 性能检验 5.4.1 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 19mm 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及 SMA 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照 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的规定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LSPM 的性能检验应符合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 程 ( DB37/T 1161-2009)的规定。 5.4.2 做多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时,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的放置时间不得小于 4
15、8h, 也不得长于一周。 7 6 多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6.1 施工准备 6.1.l 多级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铺筑。 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经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多级沥青混合料。 6.1.2 不得在气温低于 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进行多级沥青混合料摊铺。多级沥青混合料的 施工温度参照表 6.1.2选择。通常宜较普通 70号沥青的施工温度提高 20。 表 6.1.2 多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温度范围 单位为 混合料类型 工 序 AC、SMA LSPM 多级沥青加热温度 175190 集料加热温度 185200 180
16、200 混合料出料温度 175185 170185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 混合料贮存温度 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 10 摊铺温度 170 165 初压开始温度 160 155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 90 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50 6.2 混合料的拌制 6.2.1 多级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1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2 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 3 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细集料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 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
17、土污染集料。 4 拌和厂的多级沥青储存罐应具备高温储存能力与搅拌功能。 5 沥青管道使用大网眼的过滤器,出现堵塞时应及时清洗。宜使用 9.5mm 孔径过滤器。 6.2.2 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各种传感器必须定期检定,周期不少于每年一次。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 得出集料供料曲线。 6.2.3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 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 8 的统计量。 6.2.4 多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应符合表 6.1.2 的要求。烘干集料的残余含水量不得大于 1。每天 开始几盘集
18、料应提高加热温度,并干拌几锅集料废弃,然后再正式加多级沥青拌和混合料。 6.2.5 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 一级除尘部分可直接回收使用, 二级除尘部分进入回收粉仓后废弃。 6.2.6 多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 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 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s10s)。SMA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生产 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时,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和均匀。 6.2.7 应随时检查沥青泵、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清洗。 6.3 混合料的运输 6.3.1 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施工过程中摊辅机前方应有运
19、料车等候。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 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 5辆后开始摊铺。 6.3.2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 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6.3.3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6.3.4 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宜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6.4 混合料的摊铺 6.4.1 多级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时, 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辅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剂。 6.4.2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
20、前预热熨平板,温度不低于 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 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6.4.3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 少混合料的离析。LSPM的摊铺速度一般不得大于 2m/min,其它混合料一般控制在 2m/min4m/min 的范 围内。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6.4.4 寒冷季节遇大风降温,不能保证迅速压实时不得铺筑多级沥青混合料。每天施工开始阶段宜采用 较高温度的混合料。 6.4.5 多级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
21、压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 度及路拱、横坡。LSPM混合料的松铺系数一般为 1.181.20。 6.4.6 在雨季使用多级沥青混合料摊铺路面时,应加强气象联系,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及时压实的 9 应予以铲除。 6.5 压实及成型 6.5.1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lO0mm,LSPM 的压实层厚度不宜大于 180mm。 6.5.2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根据混合料种类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 压、终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6.5.3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724-2010 多级沥青结合料应用技术规程 1724 2010 多级 沥青 结合 应用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