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916-2016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pdf
《DB36 T 916-2016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916-2016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100.30 Q14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9162016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ing and using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2016 - 05 - 31 发布 2016 - 09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916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2、。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江西鸿建混 凝土有限公司、上饶市永利建材有限公司、江西寻乌县建筑工程公司、江西恒立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贝 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州万年青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南昌中意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商 品混凝土(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省慧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华基混凝土有限公司、赣州瑞康混凝 土有限公司、吉安金鼎混凝土有限公司、吉安民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江西省创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宜春金宜混凝土有限公司、新余市中能混凝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松柏、张建强、柴天红、黄沙、刘小檀、熊珂、漆江锋、施麟芸、曹积才、
3、刘渐吉 邓声祥、陶晓林、左耀亮、高萍、沈广华、钟泽明、曾勇、巫兴辉、刘平、程永清、赵筠、 李世锋、刘桂平、杨龙、周三芽、夏俊、龚健妹、吴杰华、林炳煌、梁建军、王涛、郭飚、熊文耀、 何小红。 DB36/ 9162016 II 引 言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高性能混凝土,但一直没有推广开来,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工业信 息化部出台的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 (建标2014117 号),要求积极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程。 我国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没有出台国家标准,各行业对高性能凝土规定和要求各不一样,并且没有明 确的技术指标,阻
4、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因此辽宁省率先制定了高性能混凝土地方标准。 目前工程界和学术界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解为: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 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 通过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 土。因此本规程明确定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并对其原材料、配合比、生产、施工和检测验收等各个环 节做了规定,其中对原材料关键性指标给出了具体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不同环境,对 混凝土耐久性提出具体技术指标,从工程设计阶段就提出了耐久性具体要求,在产
5、品质量检验和验收方 面也做了具体规定, 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对江西省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具有指导意义。 目前国家或行业没有出台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技术规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家或行业将出台 相应的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标准,若本规程和国家或行业标准相冲突时,须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 DB36/ T 9162016 1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原材料性能要求、 原材料进场检验、配合比要求、生产、产品质量检验及施工与验收。 标规程适用于江西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施工质量控
6、制,除符合 本规程的规定以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200 中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硅酸盐水泥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 GB/T 18046 用
7、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04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 GB 23439 混凝土膨胀剂 GB/T 2675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电炉磷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T 28293 钢铁渣粉 GB/T 30190 石灰石粉混凝土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19 混
8、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DB36/ 9162016 2 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0912 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T 315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用天然火山灰质材料 JGJ/T 318 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范 JGJ/T 328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
9、及管理技术规程 JG/T 486 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 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内部试验室管理办法 3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 ce concrete) 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 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 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能的混凝土。 3.2 坍落扩展度(slump-flow) 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坍落度之后, 随即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
10、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 直径,其两直径的平均值(mm)。 3.3 体积稳定性(volume sta bility of concrete) 混凝土硬化后,抵抗收缩开裂、保持原有体积稳定的性能。 3.4 一般环境(common envi ronment) 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 3.5 冻融环境(thawing env ironment) 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 DB36/ T 9162016 3 3.6 氯盐环境(chloride en vironment) 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3.7 化
11、学腐蚀环境(chemical attack environment) 构件所处环境,构件劣化腐蚀机理为硫酸盐等化学物质对混凝土的腐蚀。 4 基本规定 4.1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 GB 50010 和 GB 50011 的规定。GB 50010 与 GB/T 50476 环境类别 对应情况见表 1。 表1 环境类别对应情况 GB 50010 环境类别 对应 GB/T 50476 一 IA 二 a IB 二 b IC、IIC 三 a IID、IIE、IIID、IVC 三 b IIIE、IVD、IVE 四 IIIE、IIIF 五 VC、VD、VE 4.2 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高性
12、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且应符合 江 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江西省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内部试 验室管理办法的规定。 4.3 新建、扩建、改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符合 JGJ/T 328 的规定,已建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 应通过技术改造升级,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施、设备,实现现代化工厂运营。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生产 企业应建立现代化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具备进场原材料、生产、销售和运输等环节有效监控能力,具备 预拌混凝土产品溯源功能。 4.4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定进行生产,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等措施,在保证高性能混
13、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约能耗,减少天然资源消耗的目标。 5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 5.1 拌合物性能 5.1.1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2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匀质性,不得有分层、离析或泌水现象。 5.1.3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应符合 GB/T 14902 的有关规定。对于具有泵送要求的 高性能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设计值不应小于 500mm。 5.1.4 高性能混凝土中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 GB/T 14902 的有关规定。 DB36/ 9162016 4 5.1.5 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检验方法应符合
14、GB/T 50080 的有关规定。 5.2 力学性能 5.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5.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方法应符合 GB/T 50081 的有关规定。 5.3 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 5.3.1 一般要求 5.3.1.1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5.3.1.2 高性能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 3.0kg/m 3 。碱含量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 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粉煤灰的可溶性碱量取粉煤灰总碱量的1/6,矿渣粉的可溶性碱量取矿渣粉 总碱量的1/
15、2。 5.3.1.3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中劣化因素进行分类规定,使混凝土 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超过容许劣化范围。配筋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类别及其作用等级按 GB/T 50476 的规定来确定。 5.3.1.4 高性能混凝土受到多种环境类别共同作用时,应分别满足每种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单独作 用下的耐久性要求。 5.3.1.5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50082 的规定。 5.3.2 一般环境耐久性要求 一般环境中满足50y和100y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2确定。 表2 一般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 设计使用年
16、限 100y 50y 环境作 用等级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碳化深度(28d) ,mm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碳化深度(28d) ,mm IA C30 P12 5 C30 P12 15 IB C35 P12 5 C35 P12 10 IC C40 P12 5 C35 P12 10 5.3.3 冻融环境耐久性要求 冻融环境中满足50 y和100 y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3确定。 DB36/ T 9162016 5 表3 冻融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 设计使用年限 100y 50y 环境作用等级 强度等级 抗冻等级 强度等级 抗冻等级 IIC Ca40 F300 Ca3
17、5 F250 IID Ca45 F350 Ca40 F300 IIE Ca50 F400 Ca45 F350 注: Ca35表示强度等级为C35的引气混凝土。 5.3.4 氯盐环境耐久性要求 氯盐环境中满足50 y和100 y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4确定。 表4 氯盐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 设计使用年限 100y 50y 环境作用等级 强度等级 84d 氯离子迁移系数 (10 -12 m 2 /s) 强度等级 84d 氯离子迁移系数 (10 -12 m 2 /s) IIIC、IVC C45 2.5 C40 3.0 IIID、IVD C50 2.0 C45 2.
18、5 IIIE、IVE C50 1.5 C50 2.0 IIIF、IVF C55 1.2 C50 1.5 5.3.5 化学腐蚀环境耐久性要求 化学腐蚀环境中满足50y和100y设计使用年限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控制要求应按表5确定。 表5 化学腐蚀环境中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控制 设计使用年限 100y 50 y 环境 作用 等级 强度 等级 对于非地下环境, 84d 氯离子迁移系 数(10 -12 m 2 /s) 对于地下环 境,56d 电 通量(C) 对于硫酸盐 环境,抗硫 酸盐等级 强度 等级 对于非地下环境, 84d 氯离子迁移系 数(10 -12 m 2 /s) 对于地下环 境,56d
19、电 通量(C) 对于硫酸盐 环境,抗硫 酸盐等级 VC C45 3.5 1000 C40 4.0 1500 VD C50 2.0 1000 C45 2.5 1200 VE C55 1.5 800 KS150 C50 2.0 1200 KS120 5.4 体积稳定性 5.4.1 高性能混凝土 24h 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不宜超过 400mm 2 /m 2 ;且高性能混凝土 180d 干燥收 缩率不宜超过 0.045%。 5.4.2 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试验方法应符合 GB/T 50082 的规定。 DB36/ 9162016 6 6 原材料性能要求 6.1 水泥 6.1.1 高性能混凝土应采
20、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当配制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时,也可采用中、低热硅酸 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42.5 级,并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 及石膏品种和掺量。 6.1.2 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应 符合 GB 200 的规定。 6.1.3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应大于 350m 2 /kg。 6.2 矿物掺合料 6.2.1 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磷渣粉、钢渣粉、钢 铁渣粉、石灰石粉和火山灰质混合材以及复合矿物掺合料,且所选用的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
21、应符合 GB 6566 的规定。 6.2.2 粉煤灰应符合 GB/T 1596 的规定,且应选用级或级粉煤灰。 6.2.3 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 GB/T 18046 的规定,且应选用 S95 级或 S105 级矿渣粉。 6.2.4 硅灰应符合 GB/T 27690 的规定。 6.2.5 磷渣粉应符合 GB/T 26751 的规定,且应选用 L85 级磷渣粉。 6.2.6 钢渣粉应符合 GB/T 20491 规定,且应选用一级钢渣粉。 6.2.7 钢铁渣粉应符合 GB/T 28293 和 GB/T 50912 的规定,且应选用 G95 级或 G105 级钢铁渣粉。 6.2.8 石灰石粉应符合
22、GB/T 30190 和 JGJ/T 318 的规定。 6.2.9 火山灰质混合材应符合 JG/T 315 的规定。 6.2.10 复合矿物掺合料应符合 JG/T 486 的规定,且应选用级或级普通型复合矿物掺合料。 6.3 细骨料 6.3.1 细骨料应选用河砂或人工砂,不应采用山砂和海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JGJ 52 和 GB/T 14684 的规定。 6.3.2 对于具有泵送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细骨料应为细度模数为 2.63.0 的 II 区中砂,其公称直 径为 315 m 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少于 15%。 6.3.3 河砂含泥量应小于 2.0%,泥块含量应小于 0.5%。 6.3.4
23、人工砂的 MB 值应小于 1.2,石粉含量应小于 10%。 6.4 粗骨料 6.4.1 粗骨料应选用碎石或破碎卵石,不应采用卵石。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JGJ 52 和 GB/T 14685 的规 定。 6.4.2 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的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隙率应不大于 40%。 6.5 外加剂 6.5.1 外加剂应选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高性能减水 剂或高效减水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GB 8076 和 GB 50119 的规定。 6.5.2 外加剂减水率不应小于 25%,含气量不应大于 4.5%,含气量 1h 经时变化量应不大于 1.5%,坍 落度 1h
24、 经时变化量应不大于 30mm。 DB36/ T 9162016 7 6.5.3 对于特殊要求掺加的膨胀剂,应符合 GB 23439 和 GB 50119 的规定。 6.6 拌合水 拌合水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7 原材料进场检验 7.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检验应符合表 6 要求,原材料进场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 6 章的相关 规定。 表6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检验要求 型式检验 复检 日常检验 检验项目 项目 频次 项目 频次 项目 频次 烧失量 氧化镁含量 三氧化硫含量 细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碱含量 比表面积 助磨剂名称、品种及掺量 石膏名称及掺量 混合材名称及掺量 氯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916-2016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916 2016 性能 混凝土 生产 应用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