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035-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规程.pdf
《DB36 T 1035-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 T 1035-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15 DB36 江西省 地方标准 DB 36/T 1035-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 规 程 Techniquely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Sesame Bacterial Wilt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2018 - 07 - 03发布 2019 - 01 - 04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1035-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发生程度分级 . 1 3 系统调查 . 1 4 大田普查 . 2 5 测报资料
2、收集 . 2 6 测报方法 .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调查表格 . 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症状 . 4 DB36/T 1035-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江西省 农业厅 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本标准主要起 草人: 华菊玲、李信申、 黄小梅、 肖运萍、汪瑞清 、魏林根 、 郭跃华 、 曹申文 、 郭年 梅 。 DB36/T 1035-2018 1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芝麻细菌性青枯病 测报技术的 发生
3、程度分级、 系统调查、大田普查 、测报资料收集和 测报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的测报、防治以及生态研究、试验工作的调查。 2 发生程度分级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发生程度分为 5级,即轻发生( 1级),偏轻发生( 2级),中等发生( 3级),偏 重发生( 4级), 重 发生( 5级)。以病株率为发生程度分级的主要因素,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比率作参 考,各级 标准 见 规范性附录 表 A.1。 当 地 青枯病 发生程度 级值 =病株率级值 0.7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 比级值 0.3。 3 系统调查 3.1 调查点的设定 根据早、中、晚不同茬口的各主栽品种,选地势低洼、种植密度高、连作等有利
4、于发病的类型田各 2块 3块,作为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的大田病情系统调查田。有条件的地方宜设立测报观测圃,选择低洼 潮湿地块,并选用当地感病品种,四周用设施隔离或种植非寄主作物作为隔离带。 3.2 调查时间 3.2.1 定苗前 从芝麻出苗后 10d开始至定苗前 1d,每 7d调查一次。 3.2.2 定苗后 从芝麻定苗后 7d,或根据常年发生情况推测的中心病株出现日前 3d 5d开始调查,每 7d调查一次, 至芝麻采收结束前 15d。 3.3 调查方法 3.3.1 定苗前 采用按行踏查的方法,踏查面积不少于 500。调查记载病株数,计算病株率。调查结果记入 规范 性 附录 表 A.2。 3.3.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 1035-2018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测报技术规程 1035 2018 芝麻 细菌性 青枯病 测报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