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565-2019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pdf
《DB34 T 3565-2019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3565-2019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 Z 5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5652019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 Evaluation standard of beautiful water environment for countryside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2 - 25 发布 2020 - 01 - 2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565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厅、淮北市水务 局。 本标准
2、起草人:夏小林、黄光谱、刘旦旦、汪邦稳、龙昶宇、张世杰、赵黎明、朱昊宇、张卫、张 靖雨、王浩宇、彭栋、许浒、俞晶娜。 DB34/T 35652019 1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评价要求、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等。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水环境优美乡村的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201 防洪标准 DB34/T 679 安徽省
3、行业用水定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环境 water en vironment 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 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 会因素的总体。 3.2 水环境优美乡村 water enviro nment beautiful countryside 通过促进防洪排涝达标、保障农业供水与饮水安全、维护水系连通与良好水环境、落实水工程管护 等措施,达到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管理等目标要求的美丽乡村。 3.3 水安全 water security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水量、水质和水生态达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
4、状态。 3.4 水生态 hydrolog y ecology 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 DB34/T 35652019 2 4 基本条件 以下条件是评价水环境优美乡村的必备条件: 乡村水环境优美,舒适宜人; 水系畅通,河道沟塘整洁,水体清澈; 村庄及其河道沟渠、塘库岸坡宜林草地的植被覆盖率 80; 无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5 评价要求 5.1.1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共有 17 项评价指标,包括水安全 3 项、水生态 5 项、水环境 5 项、水管理 4项。 5.1.2 采取量化评分方式,17 项指标总分 90 分及以上为优秀,总分 85 至 90 分(不含)为良好,总 分
5、 80 至 85 分(不含)为合格。 6 评价内容 6.1 水安全 6.1.1 水安全评价主要评估防洪排涝能力、农业供水与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评价指标包括防洪排涝标 准、农田灌溉保证率、饮水安全保障程度等 3 项指标。 6.1.2 防洪排涝标准指防洪排涝体系完善,工程建设质量优良,防洪排涝能力达到 GB 50201 和当地 水利等相关规划要求。 6.1.3 农田灌溉保证率评价指标包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和节水灌溉面积比例 2 项子指标,指标含 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a)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按公 式(1)计算: = 100% M P M 有效
6、 有效 耕地 . (1) 式中: P有效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M有效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M耕地 耕地面积。 b) 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是指节水灌溉面积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按公 式(2)计算: =10% M P M 节水 节 有效 . (2) 式中: P节 节水灌溉面积比例; M节水 节水灌溉面积; M有效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DB34/T 35652019 3 6.1.4 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评价指标包括自来水入户率、饮水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 3 项子指标,指 标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a) 自来水入户率是指自来水入户数占总住户的百分率。按公式(3)计算: = 100%
7、Z R Z 入户 自 总户 . (3) 式中: R自 自来水入户率; Z入户 自来水入户数量; Z总 总住户。 b)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是指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数量占总饮用水水源地数量的百分比。 按公式(4)计算: = 100% Q R Q 达标 水质 总 . (4) 式中: R水质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Q达标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数量; Q总 总饮用水水源地数量。 c) 供水保证率是评价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供水工程设计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以 百分率表示。供给乡村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达 95(含)以上得 3 分;否则根据实际达到 情况赋分。 6.2 水生态 6.2.1 水生态
8、评价主要评估区域水土保持、水系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状况,评价指标包括水土流失治 理程度、水土保持设施保护情况、河道沟塘清淤和主要水系通畅情况、岸坡生态治理比例、农田水利建 设水平等 5 项指标。 6.2.2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指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例,按公式(5)计算: = 100% MS RS MS 治 治 总 . (5) 式中: RS治 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MS治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MS总 水土流失总面积。 6.2.3 水土保持设施保护情况主要评价乡村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其中村庄 90(含)以上道路硬化,无全垦造林、无开采裸露迹地、无陡坡开荒等人为
9、造成水土流失和破坏水土 保持设施情况,达到标准得 5 分,否则根据实际达到情况赋分。 6.2.4 河沟、塘坝清淤和塘坝水系通畅情况主要评价乡村河沟、塘坝淤积情况,同时兼顾主要水系的 连通情况,评价指标包括河沟塘坝清淤率和塘坝连通性指数 2 项子指标,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a) 河沟塘坝清淤率是指清淤河沟(长度)、塘坝(数量)占河沟总长、塘坝总数的百分率,按公 式(6)计算: DB34/T 35652019 4 = 100% QY Q QY 清淤 清 总 . (6) 式中: Q清 河沟塘坝清淤率; QY清淤 清淤河沟长度、清淤塘坝数量; QY总 总河沟长度、塘坝数量。 b) 塘坝连通性指数是
10、指与主要河沟连通塘坝数量占总塘坝数量的百分率,按公式(7)计算: = 100% T K T 连通 连通 塘总 . (7) 式中: K连通 沟塘连通性指数; T连通 与主要河沟连通塘坝数量; K塘总 总塘坝数量。 6.2.5 岸坡生态治理比例是指人工建设河道(沟)、沟塘护岸中生态护岸长度所占比例,按公式(8) 计算: = 100% L K L 生岸 生岸 岸总 . (8) 式中: K生岸 岸坡生态治理比例; L生岸 已建生态护岸长度; L岸总 人工建设护岸总长度。 6.2.6 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是指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沟渠维护、田间道路建设等措施改善或消除 主要限制因素、全面提升农田治理的水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3565-2019 水环境优美乡村评价准则 3565 2019 水环境 优美 乡村 评价 准则
